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漢中祖> 第877章 試驗田

第877章 試驗田

2024-08-08 14:49:54 作者: 周府
  第877章 試驗田

  昏暗的宮殿內,燭光照亮輿圖。碩大的遼東輿圖上,畫著一條蜿蜒曲折的線條,代表著山川地勢,又有密密麻麻的地名錯落其間。

  劉禪負手背腰,看著輿圖,問道:「遼東可有戰報發來?」

  「啟稟陛下,遼東大都督發來軍報。其將兵分二路進軍,右將軍北上幽州,其率萬人步騎走遼澤抵達玄菟郡,將逆遼水北上,深入高句麗腹地,目標舊都紇升骨城(遼寧桓仁縣)。姜驃騎率大軍跨海東抵遼東郡,匯合平州都督後,將逆馬訾水(今鴨綠江)而上,直取丸都(吉林集安市)。」

  傅玄翻閱東部來的戰報,繼續說道:「樂浪太守劉茂不聽杜帶方建言,征討東濊叛軍,誤入東濊山間,中東濊埋伏。杜帶方率軍奔馳救援,其間樂浪劉茂太守劉茂戰死沙場,杜帶方指揮二郡士卒大敗東濊叛軍。」

  朝鮮半島上有辰韓、東濊、馬韓、弁辰等二十四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戶。

  其中辰韓乃是秦朝時逃亡過來的中原人,有城柵屋室,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蠶桑,作縑布,乘駕牛車。弁辰亦是中原人,其臣服於辰韓。在歷史上弁辰與辰韓聯合組建成新羅國,與百濟、高句麗在半島上演三國演義。

  馬韓乃是當地的原住民,由於其文化程度低,又是鬆散的部落聯盟,組織程度上不如辰韓強,加上夫餘人南下。其逐漸與夫餘人融合在一起,歷史上他便是百濟國的前身,而當下伯濟國只是馬韓聯盟下的部落政權,而非國家政權。

  總體來說,用高情商的說法,朝鮮半島及遼東上乃是群雄割據,大勢力不過高句麗、夫余、大漢,因而這些小國隨著遼東和半島勢力變化也隨著改變外交政策。如中原強盛依附中原,高句麗強盛依附高句麗。

  夫余則是被高句麗壓著捶,老期待中原王朝能出手幫忙。上次司馬懿滅公孫淵,夫余就出兵出糧幫助曹魏。

  而高句麗之所以會南下進犯帶方、樂浪,與大漢在半島上的勢力壯大有關。在曹魏時期,其將注意力放在中原,縱容高句麗做大,高句麗也趁機降服了一眾小國。

  隨著閻宇、杜預等大漢官吏進入遼東任官,大漢開始著力在半島上的經營,與那些臣服於高句麗的小國來往。高句麗感到威脅,這才南下入侵。而在久攻不克,又有閻宇支援的情況下,高句麗撤軍回國。

  隨著高句麗撤軍,杜預、劉茂為了大軍進討順利,決定率先出兵解決那些臣服於高句麗旗下的小國,東濊便是其殺雞儆猴的代表。

  劉禪根據戰報的內容,用手指在輿圖上移動,當聽到劉茂戰後,微微皺眉。劉茂從大漢收復隴右後入伍,也是身經百戰之人,當初委任他擔任樂浪太守,就有看重他的軍事經驗之意,可沒想到死在戰場上。反而是經驗不足的杜預紐轉局勢。

  沉吟少許,劉禪說道:「大戰在即,命杜預暫執掌兩郡人馬,撫恤劉茂家人。」

  「每日上報遼東軍情,不得有失!」

  「諾!」

  說完,劉禪又把目光放在朝鮮半島上。征討高句麗只是劉禪計劃中的一半,劉禪最終的目的乃是將朝鮮半島郡縣化。

  如今的朝鮮半島上仍處於半聯盟半國家的體制當中,若按歷史的推進。隨著西晉滅亡,中原陷入長達三百年的戰亂當中。

  遼東上的高句麗崛起,在吸收中原王朝的知識,革新變法,中央集權。高句麗隨即壯大,東進半島,並統一了半島大部。同時半島上的百濟、新羅也崛起,建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與高句麗展開三國對峙。


  如今半島上的部落聯盟,以農耕定居生活,長期受中原文明影響,擁有了一定文明。但卻沒有誕生統一的國家,缺乏組織性,屬於在封建國家化的萌芽期。

  在這種時期不僅有利於聯盟部落內部封建化,也利於外來的國家進行統治。也就是說朝鮮若要納入中原統治,當下便是最好的時機。

  大漢此戰將外部力量高句麗滅亡,宣揚了大漢的國威,便再無力量可以阻止大漢統一半島,並將其郡縣化。

  就在劉禪處理完遼東戰事之時,侍從稟告道:「陛下,太子在外求見。」

  「宣!」

  劉禪命人撤下輿圖,讓太子入宮。

  「兒臣拜見陛下!」太子劉璿畢恭畢敬地行禮說道。

  「起身吧!」

  「謝陛下!」

  劉禪打量眼前蓄起鬍子的太子,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近年來,你也愈發穩重,國政處理有方,也能明辨是非。上次你前往安撫吳、越二國做得甚好,不僅安撫了江左士族,也把他們遷到關中來,充實了我大漢在關中的人口。」

  頓了頓,劉禪又話鋒一轉,問道:「聽說太子多與江東士人往來,可是如此?」

  劉璿抬頭微看了眼劉禪,又低下了頭,認真答道:「兒臣只是盡分內之事而已,其間多有葛湘州相助,兒臣不敢貪功。」

  說著,劉璿遲疑半晌,答道:「臣安撫江左之時,發現江左之地亦有大才,故招納賢士,引為賓客,舉薦朝堂,以助我大漢治理天下。」

  劉璿奉劉禪詔令安撫江東,其內心深處是帶著招攬人才的想法去。而吳越二國剛舉國歸降,文武大臣人心惶惶,見到來人乃是太子,他們便撲了上去試圖結交劉璿。

  雙方意合之下,劉璿在江東士族中招攬了一批人才,其中以陸抗、施績、樓玄、薛瑩等人年輕文武最為傑出。在歸國後,劉璿也是向朝堂舉薦了一批吳、越人才,皆被關興錄用。

  劉禪臉色沒有變化,只是將郤正剛寫好不久的詔書讓人交到劉璿手上。

  劉璿帶著好奇的目光看向了詔書,剛看詔書的開頭,其臉色大變,偷看向坐在榻上的天子。

  劉禪抿著茶,好似沉浸在品味茶香當中。

  父子之間陷入了沉默,劉璿握著詔書久久不能答,在詔書上乃是劉禪頒發令大漢在揚州度田,並完成大漢田政的命令,其執行人乃是太子劉璿他自己。

  劉禪準備施行田政,其第一步沒有向中原動手,而是向吳國舊地動手。揚州將作為大漢田政的試驗田,從中吸取經驗。然後再將田政推向中原,乃至大漢。

  半晌後,劉禪放下了茶盞,問道:「不知太子可勝任否?」

  劉禪沒有給太子討價還價的餘地,只是問他能不能勝任。

  劉璿吐了口濁氣,似乎下了什麼決心,沉聲說道:「兒臣願領詔書。」

  劉禪嘴角露出了笑容,說道:「此次由元宏統率中軍步騎萬人,並起荊、湘二州郡兵萬人隨行。太子若有緊急事務可知會元宏,讓其出兵協助。」

  毫無疑問,這二萬大軍是劉禪準備應對揚州可能會爆發的叛亂。畢竟依劉秀的前車之鑑來看,若不提前安排兵馬,到時候恐是來不及。

  「諾!」劉璿應道。

  從宮內告退出來,劉璿儘可能保持著儀態。直到回到府上,他的臉色這才徹底放了下來。

  太子交好的關統,問道:「太子怎顏色異常?」

  劉璿嘆了口氣,說道:「父皇命我南下揚州度田,施行田政。」

  「這?」

  關統有些犯難,說道:「歷代以來,度田乃是難事,太子若是以此為憂,在下或可讓某父出面勸諫陛下一二。」

  「不可!」陸抗斷然否決,說道:「度田之事不僅是陛下考核太子之事,亦是陛下大治天下之政。若因此讓關選曹入宮勸諫,不僅是君父官職難保,連太子亦會被陛下斥責。」

  陸抗看向太子劉璿,拱手說道:「太子當以奉詔為上,不可失陛下之心。至於度田之事,牽扯甚廣,太子盡力即可。」

  「嗯!」劉璿眼睛微眯,應道。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