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漢中祖> 劉禪(百科番外)

劉禪(百科番外)

2024-08-08 14:49:57 作者: 周府
  劉禪(百科番外)

  漢中祖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祖籍幽州涿郡人,是漢顯祖劉備和昭烈皇后甘氏的長子,季漢第二位皇帝,實際大一統的君主,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發明家、詩人。

  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季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

  在建國之後,季漢連失東三郡、荊州等國土,關羽兵敗身亡,孟達獻土歸降。劉備出兵為關羽報仇,但卻兵敗夷陵,於永安託孤。

  同年夏,劉禪在成都登基,根據劉備遺詔,由諸葛亮、黃權、李嚴輔政,並拜諸葛亮為上丞相,「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亦是同年,季漢國內叛亂四起,漢嘉太守黃元、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夷王高定陸續起兵反叛。當時吳漢仍處敵對,劉禪派遣鄧芝出使吳國,修復兩國關係。

  在劉禪治理下,季漢採取閉關鎖國,息民休戰的戰略,恢復國家元氣。

  建興二年,劉禪派上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南方四郡,四郡皆被平定,於是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合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二郡合為興古郡。十二月諸葛亮班師回成都。

  從建興六年到建興十八年,在劉禪的支持下,諸葛亮、王平多次與曹魏交戰,取得勝利,攻克關中、雍州、涼州等地。

  建興十八年十二月,諸葛亮在隆中病逝。劉禪任命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劉禪自統大軍,黃權、王平、吳班等將為輔佐。

  建興十八年到延熙元年,劉禪經常出征,逐步消滅盤踞在中原的曹魏,以及江東的孫吳。

  其一,破司馬懿。宜陽之戰平定荊州,擊敗曹叡、司馬懿,逼退孫權、陸遜。打開漢朝通往中原、荊楚的道路。

  其二,擊敗陸遜、朱然、呂岱。在劉禪的指揮下,馬忠收復交州,王平擊敗陸遜,降服孫權,自去帝號,稱藩大漢,鞏固大漢的南方。

  其三,河東、舞陰兩戰,在面對曹魏率先進攻的局勢下,劉禪親征河東,攻克河東,使大漢取得山西的主動權。

  其四,王平遇刺身亡後,劉禪親征河北,在河內擊敗司馬懿,收復河北,滅亡曹魏。

  自此劉禪基本統一天下,在霍弋、姜維、廖化等將陸續平定其餘叛軍,吳越二國投降大漢後。在公元248年,大漢徹底統一天下,並在次年改元「延熙」。

  季漢一統後,因三國戰爭而人口銳減,延熙元年(公元249年),季漢只有一千多萬人口,二百多萬戶。劉禪常以東漢滅亡為鑑,勵精圖治。

  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重修律法,中央集權。

  經濟上,開闢南方絲綢之路,與東南亞、印度、南亞、西亞進行商業往來,開發南方;核查田畝、人口,數次下詔釋放奴隸,推廣限田政策,輕徭薄賦,恢復人口。

  文化上,革新選官制,推廣雕刻、紙張,開設講武堂、律學堂,興修輿圖、典籍,致力復興文教,令東漢末年以來荒廢的文化事業得以發展。

  軍事上,省並軍伍,改良兵制,數次對外用兵。在北方,擊敗鮮卑,收復朔州數郡;在東北,滅高句麗,收三韓,擴張四郡,設立韓州;在南方,破林邑國,收復日南郡縣。由是大漢聲威遠播,四方賓服。

  延熙十年,在台灣設立建安巡檢司;延熙十三年,在西藏羈縻治理;延熙十五年,在漠南設立漠南都護府;延熙十六年,插手倭奴國戰事,在九州島設立真番巡檢司。

  在劉禪去世時,建立其南至交州日南(今越南順華)、北括漠南都護府庫倫(外蒙古烏蘭巴托)、西及安都康(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東臨恭順縣(今日本九州平戶市)的遼闊疆域。

  經劉禪君臣四十餘年的努力,大漢重新統一中國,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人口達到三千二百萬二十一萬。為今後的隆興之治的大漢盛世奠定基礎,史稱「建興復漢」「延熙之治」。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