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開山立派

2024-08-08 15:56:24 作者: 見月明
  第38章 開山立派

  陳景恪也不知道自己啥時候睡著的,夢裡劃了一夜的船,以至於第二天早上生物鐘失靈連晨練都沒有去。

  今天的任務依然是整頓內部,各管事帶領自己的手下打掃衛生,學習接待信徒等等。

  陳景恪則和孫思邈一起制定紫霄觀的觀規,過程很簡單,把別的道觀的觀規拿過來進行修改。

  除了觀規,還有齋醮儀式之類的,也需要提前確定。和孫思邈詳談之後陳景恪才了解到,當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

  一派是以茅山為首的北派,一派是以龍虎山為首的南派,這兩派側重點各有不同,齋醮儀式也有區別。

  陳景恪自然不會照搬別人的規矩,他表示:「我們紫霄觀要做第三派。」

  孫思邈已經知道自己徒弟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且他們已經掉進了這個泥潭裡,不可能再退出了。索性就放任他施為,看他能走到哪一步。

  所以他並沒有反對,而是道:「如何改,你可有想法?」

  「有。」陳景恪就把自己知道的未來的一些齋醮儀式一一道來。

  其中大量借鑑了全真派、武當派以及現代道教的儀式,還借鑑了一些佛教和基督教的優點。

  制定了一些簡單明了的口頭用語,比如上帝保佑,是向昊天上帝祈禱時的用語。福生無量天尊,是向三清天尊祈禱時的用語。

  這些口頭禪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對傳教的幫助非常大。

  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不識字,普通百姓不可能會背誦道經之類的,他們該如何表達對神靈的信仰?

  站在大街上喊我信道教,道教的神靈保佑我吧?這麼做只會被當成瘋子,

  再說百姓知不知道什麼是道教還不一定呢。

  佛教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一句阿彌陀佛代表一切。就憑這四個字,佛教在民間始終壓道教一頭。

  陳景恪既然穿越了,自然要改變這種情況。至於會不會有人嘲諷他模仿佛教,無所謂了。

  傳教嗎,不寒磣。

  為了增加儀式感他還搞出了一個道教版的洗禮。

  皈依的時候需要別的信徒或者道士在他身上灑一點水,其實就是手掐蓮花指往他身上彈幾滴水就可以了,不需要真的潑一身。

  儀式感對於宗教來說同樣重要,能增加信徒的歸屬感。

  看到這些,孫思邈都驚訝於自己徒弟的奇思妙想,也終於相信這個弟子真的能另開一派。

  當然,開山立派並不是搞一套不一樣的齋醮儀式那麼簡單,還要有相關的教義支持才行。

  對於這一點孫思邈也毫不懷疑,他看過已經成稿的那一部分西遊記,知道這個弟子確實有新的想法。

  尤其是在道德經這本書上,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解。而道德經恰恰是道教的最核心典籍,沒有之一。

  對它有獨到的理解不一定就能開山立派,但對它沒有獨到理解的人,必然沒有開山立派的資格。

  陳景恪離獲得這個資格還有一段距離,至少要等到他注釋的道德經出版並傳播出去才行。

  但別忘了他師父是誰,孫思邈要是說自己想開山立派,估計沒有幾個人敢站出來說不吧?


  這就叫狐假虎威。

  先借著孫思邈的虎威把架子搭起來,等後面他注釋版的道德經出版,就能光明正大的走向台前了。

  除了以上這些,陳景恪還有一套別人都沒有的完整的宗教神話體系。

  三界:天庭、人間、陰間。

  此時的人已經有了天庭的概念,但三十三天以及天庭眾神之類的還沒有成型。

  對陰間的概念還停留在九泉、黃泉、來生的階段,什麼十殿閻羅、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判官、六道輪迴、十八重地獄之類的同樣沒有成型。

  這一套神話體系完全可以支撐很多套理論,比如功德理論體系。積德行善求來生,對於在底層掙扎的百姓來說就是最好的心靈安慰。

  對於此時的宗教來說這一套體系就是碾壓……所有教派都要主動向他學習,否則就只有死路一條。

  這就是陳景恪真正的底氣所在,西遊記只是他所有計劃的一部分而已。

  而且這裡陳景恪還給佛教埋了一顆雷,就等著他們來踩了。

  師徒兩個起早貪黑的忙碌了兩天,終於把觀規、齋醮儀式和神話體系給編好了。陳景恪主要負責出主意,孫思邈負責整理修補完善。

  實際上就是兩本薄薄的冊子,一本是紫霄觀觀規,全文只有一千兩百餘字。

  另一本是道門圖錄真經,共一萬四千餘字和五十多幅簡筆畫。前邊介紹的是三界眾神體系,中間部分是功德體系,後面是齋醮儀式。

  簡筆畫是陳景恪畫的,分別是昊天上帝、三清、六御、女媧、閻羅、黑白無常等神靈。

  書寫成了,後面就是如何刊印發行。發行其實很簡單,凡是來上香的每人發一本,用不了多久全長安城就都知道了。

  長安城的人知道了,差不多道教各主要派系也應該能看到了,相信他們會作出正確的選擇。

  是的,陳景恪就是在釣魚。

  等道教各派系的話事人坐不住來找他的時候,推廣就完全不成問題了。

  難就難在刊印上面,本來他想找個印書坊自己出錢讓人印刷。和養天祿一交流才知道,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印書坊這玩意兒。

  再一問印刷術,竟然也沒有人知道。

  這就讓他很驚訝了,沒想到都貞觀年間了雕版印刷術竟然還沒有發明出來。

  實際上此時已經有了雕版印刷術的雛形,但技術還不夠成熟,要一直到高宗和武則天時期才拿出成熟的印刷技術。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印刷書籍是一卷武則天時期的佛經,從這一部佛經上能看出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

  一直到唐朝中晚期印刷術才普及,私人印刷作坊才普遍建立起來。此時還是貞觀年間,沒有印刷作坊是很正常的。

  但這對陳景恪來說反而是個好消息。

  印刷術啊,如果他現在拿出成熟的印刷術,再建一座印書坊,就能在讀書人的圈子裡獲得巨大的聲望。

  關鍵是還能賺錢啊。

  不過他並沒有自己干,而是跑到皇宮去找長孫無垢。

  自己賺取聲望和討好皇帝皇后哪個更重要?他決定兩者都要。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