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第39章 大漢的印鈔機?

第39章 大漢的印鈔機?

2024-08-08 16:01:54 作者: 畫凌煙
  第39章 大漢的印鈔機?

  董宏和薛良都疑惑地看著李衡。

  薛良問道:「郎君到底做什麼?」

  「吸納更多的人進來啊,而且是短時間內。」

  董宏問道:「憑什麼!」

  「憑我們提供農具。」

  「那只能吸收流民,流民畢竟有限,魏軍一直有屯田之策,也有吸收流民的策略,我們能在兩個月時間吸納八百多人,已經足夠了,凡事不能操之過急。」

  李衡突然說道:「如果我們不僅提供農具,我們還提供布匹呢?」

  「是你上次說的那個策略?」

  「沒錯!」

  董宏知道他想幹什麼,之前一直念叨著苧麻。

  後來還派人去砍了不少苧麻回來,剝皮抽筋,又是用水浸泡,又是曬乾。

  董宏說道:「明公可知道我們自己也需要準備冬天的衣物?」

  「我當然知道,所以多紡織一些。」

  「那明公可知紡織一匹布需要多久,如果滿足我們自己之後,再去以此吸納他人,還需要多少?」

  「至少準備兩千匹布。」

  董宏又問道:「從苧麻絲上紡車,到一匹布完成,需要多久織出來,你可知曉?」

  李衡沉默不言。

  董宏一看就知道李衡對這件事沒有任何概念,他提醒道:「從線上紡車開始算起,紡織一匹蜀錦,需要三個月,紡織一匹普通的麻布需要半個月,我們現在能拿出來織布的人,也就近兩百人,兩百人要完成兩千匹布的紡織,需要五個月時間,而且每天不停地操勞。」

  董宏一邊說,一邊坐在水渠旁邊。

  水面上漣漪陣陣,稻田裡傳來蛙叫聲。

  既然李衡想談論這件事,那就把話說清楚。

  免得以後這傢伙天天提這件事。

  「讓她們不停勞作五個月,他們有些人連自己的房屋都沒有搭建好,一旦天氣轉涼,睡在何處?」

  李衡說道:「我沒有說讓現在的兩百餘人全部加入進來日夜不休地去織布。」

  「那你的兩千匹布如何完成?」

  「伱跟我來。」

  「去哪兒?」

  「跟我來就知道了。」

  「你今天就算把嘴巴說破,我也不會贊同你的意見。」董宏冷笑了一聲,「人力對我們來說實在寶貴,凡事有先後,你雖然是縣令,但我心中有大義!」

  「嗯,你心中有大義。」李衡點了點頭,繼續往前走。

  幾人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到前面的水渠,拐了個彎,在一片楊樹林前面的水渠旁停下。

  水渠里,有一個轉動的木質裝置。

  董宏認得,造紙所的水碓打紙漿就是用的這種裝置。

  利用水流,傳動水裡的輪,帶動岸上的裝置。

  不過眼前這個岸上的裝置,卻不是打紙漿的水碓,而是一台……

  「這是?」

  李衡說道:「很顯然是紡車。」


  「這是紡車!」董宏有些驚奇。

  「我們能藉助水力打紙漿,就能藉助水力紡織。」

  「此物可行?」

  「薛良,你動手讓董子陵開開眼界。」

  「喏。」

  看著這台水力紡織機,李衡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工科天才,不過薛良確實很不錯。

  早在一個多月前,他就與薛良在商量這個事。

  如果這事放在這個時代的歐洲,李衡肯定辦不到。

  但是這個時代的中國,難度倒還真不大。

  水碓就是在漢代出現的,借用水力對於漢代的人來說並不陌生。

  馬克思曾經對工業革命時期的工具下過一個定義,發達的機器必須具備三個部分:發動機、傳動機構和工具機。

  水力紡織機的發動機就是水輪。

  漢代紡車本身就是用繩輪傳動。

  其實李衡對這些也不太了解,之前他準備嘗試的時候,薛良就帶著他找來一台紡車,具體解釋了很多。

  李衡就提出用水車帶動紡車的想法,薛良就開始想辦法。

  直到現在,李衡才切身體會到,農業時代的中國,在某些科技上確實領先了不少。

  漢代的紡車是可以加拈、併合比較均勻一致、不同粗細的絲或弦線的。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叫做」漢瑟」的樂器,它的弦是用十六根單絲合股加拈成的,每一根都紡得非常均勻,能發出協調的音律。)

  當然,他這麼認為,並非是動不動就高歌老祖宗厲害。

  他是一個探索性人格,他認為,後代一定要想辦法,一代比一代優秀,不能忘記過去的成就,但不能沒事就搬出先人的成就來自我感動一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薛良擺弄起來,董宏明顯被吸引住了,他問道:「這是什麼?」

  薛良一邊擺弄,一邊說道:「是紗錠,這個紡車一共有八個紗錠。」

  「八個?」

  董宏被徹底震驚住了。

  「這個想法是郎君提出來的,一開始我也覺得荒謬,嘗試了十數遍,真的能成!」

  薛良的語氣也很興奮,他的動作非常順暢。

  先是將帶過來的苧麻線放置在紡車上。

  然後將連接水輪和紡車的繩輪安裝上去。

  水輪在流水的作用下,轉動帶著繩輪,力傳導到紡車上,紡車開始運作起來。

  這下想來沉穩、淡定的董宏,眼珠子差點沒有凸出來。

  「為了防止線相互纏繞,我還在這裡設置了一些木叉。」薛良指著下面那一排說道,「不過這些木叉恐怕用不了多久,需要定期換。」

  「之後用鐵叉代替。」李衡補充了一句。

  這個水力紡紗機運作起來,並不太順暢,但織布已經能滿足了。

  「若是將此物送回成都,我大漢的錦豈不是……」董宏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蜀錦。


  蜀錦現在可是遠銷曹魏和孫吳。

  蜀錦最大的痛點就是供不應求。

  李衡說道:「不行,它還太粗糙,只能先織布,而且通過它織出來的布緊密度還需要調整,但我們招募百姓過來,只要給那些百姓布,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要知道,三國時期,糧食和布帛可是硬通貨。

  相當於佇立在這裡的這台水力紡織機,是一台變相的印鈔機。

  「而且這個水渠的水流有限,我們需要加大它的流水量,這也需要更多的人。」

  李衡轉身看著董宏,說道:「現在你還覺得我們無法完成兩千匹布麼?」

  「可以!但你為什麼如此著急吸納更多人來?」

  「因為漢魏之間上個月剛打了一仗,司馬懿現在已經知道我們在圍田,下一步他會施行堅壁清野,如果考慮得更激進的手段,他甚至會強迫這一帶的所有百姓遷移到長安一帶,給我們留出一片沒有人煙的空地!」

  李衡此言一出,董宏再一次呆住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