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之銀狐> 第35章 村莊設計

第35章 村莊設計

2024-08-08 16:33:31 作者: 玩蛇怪
  第35章 村莊設計

  新野縣令姓王,叫王翊,冀州人,原本也是黨人後裔,董卓之亂後,黨人勢力分崩離析,家鄉大亂,於是來到荊州投奔劉表。

  得知鄧氏在外的子弟大批歸鄉,又有劉表命令,王翊不敢怠慢,出城來迎接。

  劉先帶著鄧茂鄧洪鄧昭沈真等人與他相見,鄉老們先停留在城外,一行人則進入了新野縣城內,前往縣衙府邸商議。

  沈晨也跟著大人們一起進去,到了縣衙,裡面也已經有人在等著,是一個看起來五六十歲的老者,王翊介紹道:「這是新野鄧氏如今的鄉老,名喚鄧琦。」

  「我是鄧茂。」

  「鄧洪。」

  「鄧昭。」

  幾個人互相見禮。

  鄧琦懷裡還抱著好幾卷竹簡,對他們說道:「還請族譜相見。」

  鄧茂招招手,身後鄧昭也把懷裡抱著的竹簡拿過來。

  兩人就坐在席上開始對照彼此之間的竹簡。

  過了片刻,族譜對照完畢,鄧琦笑著說道:「原來是幾位從弟。」

  經過印證,鄧琦的祖父和鄧茂的祖父是親兄弟,兩個人都是葉侯鄧廣宗的兒子。

  當年鄧氏樹倒猢猻散,鄧茂的祖父遷居到了徐州,而鄧琦的祖父則南下去了宜城,到鄧琦父親那一代又回到了南陽。

  所以論起來鄧琦和鄧茂幾人應該算是堂叔伯兄弟。

  鄧茂苦笑道:「世道艱難,徐州已經是一片焦土,我等不得不舉家逃回南陽,還望從兄收留。」

  鄧琦笑道:「都是自家兄弟,自然要互相幫扶。南陽現在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土地,自黃巾之亂後,家鄉已經是破敗不堪,丁口極少,到處都有荒田,重新開墾一番,就又能度日了。」

  「多謝兄長。」

  鄧茂聽到這個消息,頓時長舒了一口氣,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家鄉父老不能容他們,好在現在戰亂,荒廢的土地無數,倒是不用考慮棲息地的問題。

  王翊思索道:「咱們新野如今到處都有荒地,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沙河一帶,能容納你們上千人綽綽有餘,就將村聚安置在沙河吧。」

  「多謝縣尊。」

  鄧茂又對王翊進行了感謝。

  敲定了地方之後,王翊和鄧琦就親自帶著他們前去。

  黃門亭鄉老們便再次啟程,沙河是淯水與比水之間的河流,貫穿兩地,除了沙河以外,還有溧河、唐子河等幾條河流。

  南陽盆地跟關中盆地差不多大,和帝時期人口達到二百多萬,占據當時荊州總人口的五分之二。

  但自從黃巾之亂以來,南陽盆地就屢次遭受過災難,再加上袁術早期盤踞於此,他不修法度,以抄掠為資,奢姿無厭,百姓遭到了他的禍害,南陽漸漸凋敝。

  不過這兩年袁術被劉表和曹操相繼打敗,不得不得退往淮南,南陽的情況就好了許多,如今人口尚有百萬,是劉表非常看重的糧食和丁口來源。

  所以他在南陽布置了不少兵馬,比如文聘現在就鎮守宛城,南郡太守兼鎮南將軍軍師蔡瑁駐紮在襄陽,劉表的外甥張允駐紮在樊城。

  除了這幾支抵禦北方的主力部隊以外,還有其它一些武裝力量,如甘寧此時也在這裡,有八百部曲,還有霍俊的兄長霍篤,也有幾百人,其他諸如沈彌、婁發之流,大大小小的力量十多股。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黃門亭護衛的兩百多族丁,也算是一股武裝力量。

  沈晨跟隨鄉老們抵達了安置點,就看到南陽盆地曠野一望無際,雜草叢生,遠處森林遮天蔽日,沙河雖然不是大河,但乃是後世白河與唐河之間的河流,灌溉農田綽綽有餘。

  鄉老們遷移至此,重新砍伐樹木,建造房屋,開墾土地,趁著眾人忙碌的功夫,鄧茂就召集了宗族鄉老,召開族議。

  遷居南陽之後,第一次黃門亭鄉老大會舉行地點是在沙河東北處的一片小山坡下,這裡樹木茂密,雜草叢生,正是初冬時節,雖然還未下雪,天氣已經透著一股寒涼。

  鄧昭叫了幾名力士,臨時砍了一些樹木,搭建了一個窩棚。

  鄧茂鄧洪等幾兄弟,加上沈氏兩名族老,還有沈晨總共八個人,大家分列而坐,面容都十分嚴肅。

  這次會議的內容不少,主要有三個,一是確定沈晨的指揮主導地位,二是對黃門亭新的鄉村聚落進行規劃,三是宗族未來發展的問題。

  會上,鄧茂第一個開口道:「阿晨雖然是外姓,但鄧沈二氏素來是共同進退,此次我們能夠順利遷移回祖地,阿晨功不可沒,我支持阿晨未來對宗族事物進行定奪。」

  鄧洪點點頭道:「阿晨十分聰慧,這次也讓我成功在荊州出仕,我也贊同。」

  「我沒問題。」

  「雖說阿晨年紀不大,但性格沉穩,有他在的話,應該無礙。」

  「那就這麼說定了,阿晨,你覺得如何?」

  幾個族老都沒意見。

  從今年年初開始,沈晨就一直在鄉亭宣揚遷居的事情,當時鄉人都不在意,結果沒過多久他說的話都一一應驗。

  曹操屠殺了徐州之後,鄉民們都感覺到十分後怕,也正是經過這件事情,沈晨在宗族當中說話的分量漸漸增加,被大家所重視。

  緊接著沈晨又規劃了遷移路線,訓練族內兵丁,與徐州巨富糜竺進行了土地交易,一系列的事情做得井井有條,因此漸漸被鄉民們所信服。

  而跟鄉民們考慮的是沈晨聰慧,能夠帶領他們在亂世生存下來不同。

  鄧茂鄧洪等人,則考慮的是宗族未來的發展。

  他們作為鄧氏後裔,眼界自然比普通鄉民要開闊得多。很清楚在這樣一個世道,如果你不能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或者擔任官職,掌控權力,那麼伱就如同豬狗一樣被屠殺。

  就如同徐州一樣,曹操明明是找徐州牧陶謙報仇,可陶謙有一萬兵馬能夠駐守在城池裡,曹操攻打不進去,就拿各鄉野縣城的百姓出氣。

  如果不是沈晨的話,也許現在的黃門亭,已經是滿地屍骨。

  所以在發生了這件事後,鄧茂他們就得思考,如果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自然是需要實力。

  他們沒有實力,就讓一個有實力的人來帶領他們。

  沈晨就是最好的選擇。

  一來他是宗族外戚,二來他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趁著這個時候,正好確定沈晨的主導地位,以此將他與宗族綁定在一起。

  「多謝諸位叔祖的認可,我雖然並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成為宗族的首領,但時間緊迫,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做。」


  沈晨沉聲道:「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把村莊建設起來,把田地開墾起來,所以我也就暫時來定奪族中大事。關於農事方便,諸位族老比我熟悉,我就不過多參與,不過村莊具體規劃,就由我來實行,諸位叔祖覺得如何?」

  鄧茂說道:「阿晨你來做決定吧。」

  「好。」

  沈晨點點頭道:「這兩日大家先砍伐樹木,搭建窩棚居住,我趁著這段時間,先查看一下周圍地形,然後再設計建造。」

  事情就這麼先定下,接下來的兩天,沈晨就開始了他的勘察之路,在周圍數平方公里尋找合適的居住地。

  王翊給他們選的地方位於沙河以北,南面就是沙河,是一條寬十七八丈的中小型河流,河水資源還算豐富,最深處大概是兩三丈,兩岸都有大片土地。

  東北方向有一片山林,說是山,其實就是丘陵,最高處也不過是二十多丈,七八丈的小山坡比比皆是,其中樹木叢生,還有大量動物棲息。

  北面、西北面、西面以及西南面都是一片平原區,森林植被都比較茂盛,據說再往西一點原來是一個村落,黃巾之亂時破敗下來。

  沈晨勘察了幾天之後,最終打算將村莊定在了沙河北岸,距離河流大概有二百多米。

  同時在南岸、村莊外圍開墾大量田地。

  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為沈晨想挖地道,河流附近的土壤太濕潤,不利於挖掘,所以就把村莊離河流遠一點。

  用水問題也簡單,修建水渠就行。

  並且剛好在這附近是沙河最窄處,只有七八丈,可以修建一座橋樑,這樣南北兩岸的田地就可以統一利用起來。

  村莊的東面就是那片丘陵,沈晨也打算在這片丘陵里搞個大工程,在丘陵上方修築碉堡,下方修建庇護所,地道直通村莊,這樣即便是有敵人進攻,也能夠立即躲藏起來。

  除此之外,沈晨還讓家家戶戶修建一個茅房,按照他畫的要求,在每家後院地下挖建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地窖,同時上方還要建造夯土茅屋,用來養殖牲畜。

  漢朝雖然有茅房,但基本都是高門大戶或者縣城居民才有。普通鄉民有間房子就不錯了,往往就是一個簡單的夯土或者木屋,外面是堂屋,裡面是臥室,最多加個廚房,很少會修建專門的茅房。

  真正到我們後世那種農村標準房屋,要到明清之後。

  因為漚肥技術要到南宋才出現,元朝開始普及,明清時期就傳遍全國,漢朝人並不懂這門技術。

  而沈晨穿越之前,是學建築設計工作,在設計院工作。

  雖然基本都是做民用建築設計,但以前讀書的時候,去全國各地旅遊,採風地方建築特色,見過不少古代遺留下來的碉樓、莊園、城池,也見過很多農村老宅。

  所以對於農村建設還是有一定心得。

  目前來看,以黃門亭的人口想建造城池不太可能,不過卻可以建造邛籠。

  這種東西其實東漢就有,乃是西涼羌族所創,一直到清朝大小川戰役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連火炮都打不穿。

  沈晨經過幾天勘測,最後終於規劃了田園區、住宅區、邛籠區以及一部分地道暗堡。

  邛籠地道暗堡都是古代建築設計,春秋戰國一直到東漢都存在,只是設計不合理也不規範,因此沒有特別流行。

  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只適合小規模建造。

  即便後世抗日時期冀中平原最出名的地道戰,也都是村莊內部挖通地道,而不是大規模挖掘。

  因此搞游擊和應對小規模戰爭的時候,就特別有用。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