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侄女兒
幾隻麻雀在光禿禿的樹枝上跳來跳去,嘰喳喳地叫著,似乎是在抱怨這寒冷的天氣。
包餃子的羊肉是發下去了,只石榴到底是沒留在家裡吃餃子的,趕在中午之前,進了洛水城。
已經近午,但天空依舊是灰白色的一片,霧蒙蒙的,凜冽的氣息在巷子裡鑽來鑽去,直要鑽進人骨頭裡去。
馬車停在一處人家前,胡振下馬上前敲了門。
須臾,門開了,婆子探頭出來看見外頭的胡振和馬車,頓即就露了笑,忙將馬車往裡頭讓。
「是二姑娘來了,快去告訴姑娘。」
自李香梨懷上孩子,石榴就想著要給未來侄女撥幾個伺候的人,是以便從大棗莊調了一家人過來,這婆子就是。
另外還有她兒子兒媳,生了一雙兒女,都才幾歲,到時候不管李香梨生兒生女,都能做小廝婢子的。
婆子的聲音傳進裡頭去,憐秋聽見了,也是喜不自勝的,趕緊進正房裡告訴李香梨。
李香梨還在坐月子,天氣冷,穿得厚實,額上戴了抹額,屋裡窗戶關得嚴嚴實實,一點風都漏不進來。
「石榴來了?快,快叫她進來。」李香梨在榻上伸長了脖子,恨不得自己下地往外頭去迎了。
剛吃了奶的孩子正被馬氏抱著拍嗝哄睡,見太太那坐不住要下地的樣子,趕緊道:「外頭冷,姑娘可不能出去見風。」
正說著,石榴已經邁步進了正房,先解下了裹著寒霜的披風,抖了抖腳,這才往棉簾裡頭去。
「大姐!」
「石榴!」李香梨一見石榴就激動得不行,將人上上下下好一通看,「聽說府城生了疫病封了城,給我擔心得不行,這會兒看你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一旁的憐秋就道:「大姑娘那幾天擔心二姑娘您著呢,為此動了胎氣,疼了一天一夜才把姐兒生下來,好在是母女平安,後頭知道二姑娘您平平安安的回來了,這才安心坐月子呢。」
石榴到榻沿坐下,將大姐好生看了又看,見她氣色還算好,也不禁多說幾句,讓她一定要做好月子,可別操心,這女人月子坐不好,往後可是要受罪的。
李香梨直笑,嘀咕石榴還是個小姑娘呢,哪懂這些,說起來倒是一套套的道理,「我知道,知道,馬媽媽這方面的經驗足,我都聽她的呢,這門都沒出過半分。」
又只用餵奶,連孩子也不給她多抱,不用哄孩子,不用換尿布的,真真是只顧自己個坐月子就行,她覺得都要坐發霉了。
「我就想著你這兩日準會來,但今兒立冬呢,怎麼來了?」
石榴打趣,「難道大姐不捨得給我吃餃子?」
李香梨嗔她,「廚房在包著呢,什麼餡的都有,待會兒你可要多吃些才好,瞧你都瘦了。」
石榴嘿嘿笑了,又跟李香梨說了幾句話,這才貓到嬰兒床邊去看孩子。
「這眉眼,跟大姐你可真像。」
李香梨在榻上瞧著,一臉的母嬰慈愛的光輝,「娘也說像,不過我覺得像她爹,那鼻子,簡直一個樣。」
石榴聞著奶香氣,看這睡得香甜的小侄女,那小嘴巴小鼻子的,真是心都要看化了,忍不住埋頭輕輕在她臉上親了一口。
這才嘿嘿嘿的回了榻邊坐下,「小侄女長大了,一準是個美人!瞧那樣子就是個溫柔小美人,可不像寶珠那調皮的。」
說起寶珠的調皮,李香梨也是笑得不行,「康哥兒怎麼樣?我都沒能去看過呢。」
「能吃能睡的,跟寶珠小時候一個樣,胖得不行!」石榴一臉嘖嘖,又問:「取得什麼名兒啊?」
李香梨道:「她爺爺給起的,孟喜蘭,小名兒蘭姐兒。」
孟喜蘭默默嘀咕這名字不怎麼好聽,但嘴上卻沒說什麼,人家爺爺取的名字,也是對孫女的喜歡,她說什麼可不合適。
便笑吟吟的將一個匣子拿上來,另外還有個金鎖道:「這是給我侄女的見面禮,這個金鎖,是滿月禮。」
李香梨看著那一匣子的首飾也是嚇了一跳,這顯然是專門讓銀樓打制的,都是小一號的,鐲子髮簪各種小玩意。
還有那金鎖,可不輕。
她不由嗔道:「這也太寵孩子了,她才一個月不到呢,哪戴得了這麼些首飾?」
石榴不以為意,「女孩子就是要富養,這點首飾才哪到哪兒了?我就這麼個大姐,大姐的孩子,我這當姨娘的,不疼怎麼行?」
李香梨捂著胸口假裝傷心道:「有你這姨娘這般寵她疼她,她將來,怕是眼裡只有你這姨娘了,還認我這娘嘛?」
石榴哈哈笑起來,「那正好,我巴不得蘭姐兒給我當閨女去呢!」
李香梨也是不由笑出來。
屋中的笑聲快意老遠傳到了院子裡去,剛進門的孟冬生一聽就知道是小姨子來了,也是不由露了笑。
娘子一直記掛妹妹呢,妹妹來了,她心中就舒泰了。
李香梨坐著月子,不好出門,也不能叫孟冬生這當姐夫的陪客吃飯,索性石榴也巴不得,中飯就跟李香梨在房裡用的。
不過吃的可不一樣。
李香梨吃著專門的月子飯,清淡得不行,就是餃子,也淺嘗幾個豬肉餡的罷了。
見石榴蘸著蘸水就餃子,吃得香得不行,那些微辣味酸味,聞得李香梨也是饞得不得了。
不免笑著道:「跟你吃頓飯,我可遭了老罪了。」
石榴哈哈哈的笑起來,笑聲傳出去,驚飛了落在院子裡來覓食的麻雀。
吃罷中飯,石榴也沒有多留,早早告了辭,好讓李香梨安心休息。
一行直接出了城,先到了二里莊上,打算在這裡歇一晚,明兒一早去府城。
幾天過去,二里莊上漸漸恢復了些生機,姜德按石榴的安排,又買了些人回來,莊子上的作坊繼續運作起來,牛羊雞鴨這些,也少不得要人照看的。
人氣照如從前,只是再不也是從前的二里莊了,那梨山上的座座墳塋,無不在證明著那發生過的一切。
當然,親人們會永遠記得,石榴也會一直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