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窈下了山,和半夏爬上自家的敞篷驢車,車夫老王甩起竹鞭,驢子嘚嘚地撒歡跑起來。
老王問:「姑娘可搶到了頭炷香?」
「唉!」
施窈嘆氣。
半夏扯一把老王,低聲說:「甭問。」
老王面露同情,姑娘人美心善,就是總差點運道。
施窈全身裹在厚厚的衣裳里,只露出一雙寫滿頹喪的水汪汪眼睛。
女主施明珠是鎮國公府的唯一嫡女,全家捧在手心裡寵。前世施明珠看上四皇子,施家把太子拉下馬,扶四皇子登上皇位;今生施明珠看上五皇子,施家把太子和四皇子拉下馬,扶五皇子登上皇位。
而她穿成施明珠的庶堂妹,一出生,就和阿娘被遠遠打發到老家金陵。
直到今年,她十五歲,該議親了,太夫人才寫信來,年前會派人來接她入京。
對比如此懸殊,重生的黑化女主要滅了她,怎能不叫她寤寐難安?於是,她假借求姻緣之名,求神拜佛,請求佛祖的指引。
連續三天起大早,一日比一日早,竟還是未能燒上頭炷香。
半封建半現代的施窈覺得,這個兆頭不好。
驢車晃晃悠悠,閒來無事,她召喚出從出生起就長在腦子裡的功德簿。
【功德值:999】
咦?功德值沒有增加!施窈覺得,兆頭越發不祥。
莫非那富貴公子,最後還是上吊死了?
驢車跑出去兩里地,施窈一咬牙,揚聲喊:「老王,掉頭,咱們回去!」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萬一那公子沒死透,還能搶救一下呢?
老王「吁」一聲,搖起竹鞭,指揮驢子朝回跑。
行至半途,敞篷驢車與一輛寶馬豪車狹路相逢。
施窈一眼認出,趕車的馬夫正是那紅衣公子的小廝。
她用力揮手,張嘴便喝一嘴的西北風:「小哥兒,小哥兒!你還記得我嗎?」
小廝勒住韁繩,跳下馬車,問道:「姑娘有何貴幹?」
「你家公子呢?」施窈跳下驢車,擔憂地問。
「我家爺就在馬車上。」貴全神情戒備,生怕被這少女糾纏不休。
施窈沒放心上,踮腳朝馬車裡張望。
貴全也踮起腳,左右阻攔,死死擋在施窈的面前。
這姑娘果然對他家爺別有企圖!
正在此時,烈烈北風吹開馬車帘子。
一晃眼,施窈瞥見,那紅衣公子正欣賞一幅畫,眼神專注,白淨的側臉微微泛紅,沒朝外看一眼,似壓根沒聽見外面有人說話,亦沒留意馬車停下。
施窈惴惴的心落回肚子,感到奇怪。
既然這公子活得好好的,為何她沒有得到功德呢?
她從不做吃虧買賣,既然功德值沒增加,那麼——
施窈將貴全拽到一旁,壓低聲兒道:「我救了你家公子,瞧著你們是不差錢的主兒,是不是該獎勵一下我見義勇為的行為,好給旁人做個榜樣,以資鼓勵大家多做好人好事,讓這個世界充滿愛呢?」
貴全:「……」
貴全臉憋得通紅,比馬車裡公子的臉還紅,一副大為震撼的表情。
那是見義勇為嗎?
他家爺解個手而已,怎麼就要上吊自盡了?
只是這話好說,卻不好解釋。
生怕這女子再糾纏,到時將公子想自盡的消息嚷嚷出去,貴全也不含糊,打發施窈一包碎銀子,面上笑得一團和氣。
「請姑娘笑納。」
施窈掂了掂,大約十兩銀。
果然,越有錢的人,越摳門。
他家公子的命,才值十兩銀!
罷了,有總比沒有強。
施窈笑眯眯將銀子納入懷中:「小哥兒爽快人,老王,快把咱家的驢車騰開,給小公子讓路!」
驢車夫哎一聲,竹鞭在空中劃幾個弧。
小毛驢聽到鞭子的破空聲,忙不迭給對面的兩匹高頭大馬讓路。
待那馬車擦肩而過,施窈吩咐老王:「回城,去糧鋪。」
入了繁華熱鬧的金陵城,她去了常去的謝氏糧鋪,買兩袋米,送到城門口,借了茶肆老闆的鍋,就地施粥。
入城的窮苦人,一窩蜂湧上來。
半夏蒙條薑黃色的布巾,拿鐵勺子敲鐵盆,兇悍地叫道:「別擠,別擠!排隊!不排隊的人不給粥!」
隊伍立即井然有序起來,人們呼朋喚友、拖家帶口,排隊等粥。
施窈蒙條紅色的布巾,秋水剪瞳彎成月眸,一勺一勺給來人舀粥。
正施了兩鍋粥,侍奉阿娘的大丫鬟文竹匆匆找來,喜氣洋洋扯住施窈的袖子,上氣不接下氣道:
「姑娘,可算找著你了,快回府!太夫人派人來你入京啦!」
施窈手中的大勺子,驟然跌落鐵鍋中。
來了!
她倒是寧願一輩子呆在金陵老家,不去京城走劇情。
想了想原主的悽慘下場,回到家,施窈一狠心,一咬牙,吹半夜冷風,第二日發起高燒。
如此盤桓半個月,她以為能逃過一劫,不去京城。
豈料,在她尚未痊癒時,大夫說「可以遠行」,老嬤嬤們便將她打包上車,運往京城。
*
一番舟車勞頓,施窈還是入了京。
這一日恰逢大雪,雪花紛紛揚揚,寬敞的街道上,除鱗次櫛比的高樓玉宇外,無甚人文風景可觀。
未末申初,馬車停在鎮國公府大門外。
湯嬤嬤喚人搬來下馬石,恭謹站在馬車下道:「二姑娘請下車。」
施窈鑽出馬車,打眼一掃。
鎮國公府累世功勳,施家大宅占了足足半條街去,大門開在街道的正中。
街頭巷尾各開了三扇大門,那應是另外六戶人家。
足可見國公府的權勢與富貴。
湯嬤嬤閉唇輕咳一聲。
施窈斂下目光,攏了攏大氅,搭著她的手下車,入了一頂小轎。
至二門,施窈才從轎子上下來步行。
雖是冬日飛雪,府內卻並不冷清,時有丫鬟僕婦穿梭來往,有掃雪的,有折梅的,有拎著食盒吃力行走的。
遇著施窈,見太夫人身邊伺候的湯嬤嬤,親自為這位相貌不俗的小姐打傘,便知是那位久聞其名不見其人的二姑娘,紛紛停下行禮,只說「姑娘好」,便又匆匆離去。
進了甘祿堂正院,一圓臉大丫鬟為施窈打起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