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第453章 田園詩陶淵明

第453章 田園詩陶淵明

2024-10-13 04:24:19 作者: 酷酷的橙子
  人生在世,意義為何?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者沒有答案。

  當我們靜心下來,讀一讀陶淵明的詩作,會讓人感覺無比美好,心生嚮往。

  這個心懷浪漫的古人,他的現實生活,並非只有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陶淵明生逢亂世,從出生到離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

  經歷一番旁皇與掙扎,聽從內心召喚,在失意與困頓中,活出了真實的自我。

  他的田園詩,那個桃源夢,是從苦難的泥土中開出的藝術之花。

  「陶淵明出生在潯陽柴桑,他的家世很好。」

  「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傳奇人物,戰功赫赫,祖父官居太守。」

  「可是祖上的餘蔭除了給陶淵明帶來一個好的身份之外,並沒有給他留下多少財產。」

  「到了陶淵明的父親這裡,已經沒落得差不多了。」

  「陶淵明八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了。」

  「陶淵明的時代,文化上一點也不寂寞。」

  「書聖王羲之還活著,畫家顧愷之也還活著,謝靈運還沒死,鮑照也還寫詩。」

  「小時候,陶淵明崇拜孔子,想要入世求功名。」

  「但他也喜歡老莊,無為而為。」

  「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是近於老莊的,喜歡寄情山水。」

  「所以陶淵明雖然曠放,不喜歡拘束。」

  「但是他的性格里,孔子的入世思想,其實總是將他拉回來。」

  「因此,哪怕喜歡山水,喜歡田園生活。」

  「但少年時候的陶淵明,也跟絕大多數有志之士一樣,渴望有一番作為。」

  「一方面心懷入世之志,另一方面又少無適俗韻。」

  「陶淵明的糾結,可見一斑。」

  「而且在做官和躬耕田園之間,他掙扎了半生。」

  「除了窮困一些,陶淵明的早年,過的都是自己喜歡的生活。」

  「過著喜歡的生活,就算窮點,家裡常常空空如也,倒也沒什麼可怕的。」

  「那時候的陶淵明,撫琴讀書,有時欣然忘食。」

  「大自然樹木交蔭,鳥兒過了一群又一群,他也看得歡歡喜喜的。」

  「五六月天氣大熱,他就北窗下睡覺,享受涼風吹來,自以為就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然而,偶爾有那麼一些時候,他也會想到自己的壯志。」

  「雖然有一些小窮困,但是身處田園環境中,內心歡喜,自然敵過了偶爾窮困。」

  「直到有一年,陶淵明家裡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就只得去學仕。」

  「為了家人能生活得好一點,陶淵明做官去了。」

  「但這次做官,其實是窮得沒辦法了,家裡揭不開鍋了。」

  「其實陶淵明也不想去,但是自己餓死不要緊,一家老小跟著自己受餓,那就不行了。」

  「尤其是母親,年紀也大了,怎麼能再這樣受苦。」


  「同時,再想想自己的大志,想想自己心中的某個夢。」

  「想了想,還是決定去做這個州祭酒吧。」

  「那時候,陶淵明29歲。」

  「可是當官吧,不是一件省心事兒。」

  「尤其是對陶淵明這種人來說,更是一種折磨。」

  「當官沒多久,他就和同事發生了矛盾。」

  「官場上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事情太多了。」

  「沒多久,陶淵明就受不了了。」

  「他果斷辭職回家,覺得還是在家舒服。」

  「沒多久,州里又讓他做主簿,可是剛從官場出來的陶淵明拒絕了。」

  「剛一出去,就覺得不大對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陶淵明和大多數人一樣,被生活逼著去做某些事。」

  「但是陶淵明比絕大多數人更有勇氣,他敢去做,也敢離開。」

  「一入官場,便知不適合自己,陶淵明已經斷了做官的念頭。」

  「他打算讓自己家變成一個耕讀之家,一邊耕地一邊讀書,遠離仕宦,遠離官場。」

  王維:人可以窮,可以隱居,可以躺平,但不能懶散,不能一直躺下去。

  作為田園詩的開創者,陶淵明的詩描繪了一幅恬靜祥和的田園生活畫卷,令人心之嚮往。

  然而詩意之外是殘酷的現實,陶淵明晚年生活十分落魄。

  花甲之年還要為了生活四處乞討,最後在貧困和困頓中結束了生命。

  更諷刺的是,陶淵明博學多才,五個兒子卻無一成器。

  非但無法依靠,還要靠體弱多病的老父親養活,令陶淵明的晚年生活越發悲慘。

  陶淵明娶過三個妻子,第一任妻子難產一屍兩命。

  第二任妻子生下四個兒子後病故,第三任妻子陪伴他度過了漫長的艱苦歲月。

  三任妻子一共生育五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儼、俟、份、佚、佟。

  孩子們年幼時活潑可愛,深得陶淵明的喜愛。

  他辭官後曾專心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們將來能成為學識淵博的人。

  但是事與願違,所有兒子都沒有按照陶淵明的設想發展。

  陶淵明認為長子陶儼不思進取、性格懶惰無人能及,十六歲了依舊學無所成。

  次子陶俟不愛學習,寫出來的東西不忍直視。

  三子陶份和四子陶佚不識數,十三四歲的年紀連六七都不認識。

  么子陶佟是個妥妥的吃貨,眼裡只有吃的,其他的都不關心。

  孩子們小的時候,陶淵明正值壯年,還能種豆南山下。

  一家人雖然生活貧困,好在能自給自足,這時候陶淵明的詩中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字裡行間都是田園生活的美好。

  但隨著年齡漸長,田間勞作有些力不從心。

  原本希望五個兒子能分擔責任,沒想到哪個也靠不上。


  面對生活的重擔,曾經堅持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被迫出仕,去面對他極其厭惡的官場。

  但最終因為性格耿直,得罪了很多人,再次辭官歸隱、以務農為生。

  陶淵明在五十多歲的時候曾給孩子們寫過一封長篇家書,書里概述了自己的一生少而窮苦,東西遊走。

  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全家人今日的處境感到十分愧疚。

  又表達了沒有能力改變現狀的痛苦,同時勉勵孩子們團結互助。

  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要分家,同心協力渡過難關。

  轉眼陶淵明已過花甲之年,孩子們也人到中年,生活沒有給這家人施捨一點憐憫。

  五個兒子依然像小時候那樣,等著老父親投餵。

  陶淵明被逼無奈,只能拖著殘病之軀四處乞討,靠著他人的救濟艱難度日。

  這一時期陶淵明寫的詩充滿了無奈,一字一句皆是困頓和憂愁。

  寒風呼嘯,落葉飄零,這位偉大的田園詩人躺在破敗的茅屋裡,看著窗外日漸荒蕪的田地老淚縱橫。

  此時他已經無力乞討和耕種,只能靜靜地等待生命的終結。

  「母親也日漸年老,自己和妻子,可以好好照顧家中老人,讓她頤養天年。」

  「可是,陶淵明又怎麼會想到厄運會降臨到他妻子的頭上呢。」

  「他的妻子王氏,去世了。」

  「王氏幾年前入陶淵明家,那時候陶家破敗不堪。」

  「可是王氏憑著對陶淵明的愛,還有古代女子的順從,和陶淵明唇齒相依,不離不棄。」

  「她包攬家務,照顧家中所有人。」

  「學著村里農婦的樣子,下地種田。」

  「妻子的死去,對陶淵明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看著年幼的孩子,看著年老的母親,陶淵明又能怎樣。」

  「在那樣的亂世,生活本來就是一種罪過。」

  「沒辦法,他只能重新出去做官。」

  「在出去做官之前,他續娶了翟氏。」

  「畢竟家中的孩子還需要有人照顧,老母也需要有人照顧。」

  「其實,他並不討厭做官,只是他討厭那種在官場之中,要低頭做人,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

  「陶淵明是很自我的人,他將自己的人格,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他聽說桓玄不錯,有志向,可以干一番事業。」

  「恰好當時,孫恩叛亂,陶淵明就想跟隨桓玄,上書評定叛亂。」

  「這是儒家最高的理想,治國平天下。」

  「但是不久,陶淵明發現,桓玄野心很大。」

  「他的目標,不僅僅只是平天下,平叛亂。」

  「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是匡扶天下,而不是奪取天下。」

  「他找了一個理由,辭官回家了。」

  「這一辭官,又在家呆了兩年,後來桓玄起兵叛亂,被劉裕平定。」

  「一番折騰,事無所成,可是年紀畢竟一大把了。」


  「陶淵明的中年危機也來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張著嘴,嗷嗷待哺。」

  「要是種地能吃飽,能安居,陶淵明也就不用出去了。」

  「生計所迫的陶淵明,在隆安四年初,奉使入都。」

  「一年後,陶母亡,淵明回家居喪,三年丁憂期滿。」

  「陶淵明懷著四十無聞的觀念再度出仕,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

  「此時的他,身在做官,心裡念著的卻是他的田園。」

  「旅居官場許久,從第一次出仕到如今,已經過了十來年了。」

  「他早已看透了官場生活,實在無心留戀。」

  「幸好陶淵明比較豁達,否則大概是承受不住,非得抑鬱不可。」

  「這一次做官,還是老樣子,沒做多久,就找個理由離開了。」

  「這一次,他打定決心,以後再也不做官了。」

  「陶淵明自然是不怕窮,也不怕苦的。」

  「可是他拖著一家人,就沒辦法那麼隨性了。」

  「經濟壓迫的痛苦,使他不能安于田園。」

  「可是那顆要求自由個性的內心,又讓他受不了仕途的樊籠。」

  「打定決心不再做官的陶淵明,又沒辦法了,家裡實在是撐不下去了。」

  「他不得已,又出去做官了,這一次他做了彭澤縣令。」

  「他做官才80多天,地里的高粱都還沒成熟,他便走了。」

  「作為對前半生的總結,他寫下了著名的《歸去來兮辭》。」

  王昌齡: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晚年靠乞討度日被餓死,五子都不成器。

  此時,陶淵明回憶起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出身名門,青年入仕,數次辭官,歸隱田園。

  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落魄。

  陶淵明曾五次入仕、五次辭官,第一次做官是二十九歲時。

  那時他對做官充滿了熱情,希望能在官場上實現自己濟世救民的抱負。

  可是沒想到他的官職遠遠低於他的期望,一個州祭酒能幹什麼?

  要知道他的曾祖父曾擔任晉國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外祖父是東晉名士孟嘉,都是顯赫之人,相比之下他的官職實在低微。

  更令他難受的是,官場風氣惡劣,等級制度森嚴。

  陶淵明官職低,處處要看人臉色、聽人驅使,做得十分抑鬱。

  同時官場中人擅長阿諛奉承,而他性格耿直,顯得格格不入。

  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他的性格,可這樣的性格,在官場中並不吃香。

  做官沒多久,他就得罪了上司、惹惱了同僚,一氣之下辭去官職。

  在家裡待了兩三年,陶淵明再次萌生做官的心思。

  他想著也許找一個開明的上司,情況會好很多,於是投奔到桓玄那裡。

  不料在桓玄那裡工作沒多久,就發現桓玄有謀逆之心。

  社會動盪,政局不穩。


  陶淵明害怕受到牽連,借著為母親奔喪的機會再次辭官。

  辭官後陶淵明歸隱田園,每日帶著妻兒種豆除草,生活安穩愜意。

  他雖身在田園,卻時刻關注著外面的局勢。

  得知桓玄叛軍被劉裕打敗,歡歡喜喜地跑去劉裕那裡,獻計獻策營救被桓玄挾持的皇帝。

  皇帝被救後,陶淵明自認為立下大功。

  論功行賞時卻只得了個參謀的職務,不由得十分氣悶。

  但還是抱著極大的希望走馬上任,他希望能夠得到劉裕的賞識。

  可惜官場爭鬥遠比他想像的殘酷,每天都過得非常抑鬱。

  結果只做了幾個月的官,再次提交辭職報告。

  僅僅過了一年,陶淵明又因為生活窘迫第四次入仕。

  這次他選擇投靠劉敬宣,沒多久,劉敬宣和劉裕的矛盾加劇。

  陶淵明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再次被迫辭職。

  辭官後沒了收入,一家老小面臨斷糧的絕境。

  陶淵明萬般無奈,在祖父的舉薦下擔任彭澤縣令。

  可惜這次又遭到沉重打擊,僅做了兩個多月的官。

  從此以後,陶淵明對做官失望透頂。

  再也沒有踏足官場,就守著他那一畝三分地度日。

  最終在六十三歲這年,帶著無盡的不甘與沒落緩緩地閉上了眼。

  陶淵明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他在官場沉淪多年,失望多年,最後無奈發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吶喊。

  可惜現實逼人,生活的壓力,孩子們的不作為。

  都令他焦頭爛額,最後只能在入仕和歸隱之間反覆橫跳。

  這也說明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的矛盾,處理不好,生活會很糟糕。

  「這一走之後,此生再沒有進入官場。」

  「那一年,他四十一歲,多年來在官場上奔波,早已讓他心聲厭倦。」

  「那時候,他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心,看透了生活。」

  「這一次,種地的態度終于堅定了。」

  「這一次回家之後,他對仕途再也沒什麼念想了,不是失望,只是真的厭倦了。」

  「從第一次做官,到最後一次做官,已經十二年了。」

  「十二年裡,他一直在矛盾,一直在掙扎,現在他終於明白了。」

  「回家之後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至少是自己喜歡的。」

  「他很努力種地,每天早出晚歸,偏偏野草比豆苗還茂盛。」

  「不過淵明自得其樂,一邊寫詩,一邊種地,還一邊教育兒子。」

  「總之歲月漫長,值得等待,有時候種地累了,就叫幾人一起喝酒。」

  「陶淵明歸隱後,江州刺史王弘想結識陶淵明,總也見不到。」

  「王弘沒辦法,只得派人守著陶淵明家,看陶淵明要去哪裡,好藉機與之相見。」

  「總算得知陶淵明要去廬山遊玩,王弘便讓朋友龐通之帶上好酒,在去廬山的半道上攔截陶淵明。」


  「陶淵明這個人遇到好酒,就移不開身。」

  「在半路上的時候,就遇到了龐通之請他喝酒。」

  「陶淵明也不牴觸,與龐通之喝酒,就忘了要去廬山。」

  「這個時候,早有預謀的王弘來了。」

  「喝得盡興的陶淵明,連忙邀請刺史入座。」

  「一起喝酒,一起聊天,直到日薄西山。」

  「顏廷之和陶淵明是好友,交情深厚,經常和陶淵明喝酒。」

  「後來顏廷之做了太守,每次經過潯陽,都要找陶淵明不醉不歸。」

  「顏廷之調走了,還給陶淵明留下兩萬文錢補貼家用。」

  「可陶淵明也不管,直接將兩萬文錢送去酒莊,以便日後好買酒喝。」

  「九月九日,菊花開得正好,陶淵明沒有錢買酒。」

  「他走出柴門,在菊花從中坐著,采了一大把菊花。」

  「他看著南山,看著菊花,心中一片寧靜。」

  「驀然間,朋友王弘就來了,還帶來了沒酒。」

  「然後他就和王弘一起在菊花從中喝酒,一邊是菊花香,一邊是清風,一邊是酒香。」

  「兩個人若無其事地喝著,也沒有到家裡去。」

  「喝醉了,陶淵明才慢悠悠地回家去。」

  「陶淵明不懂音律,可是他收藏了一張無弦琴。」

  「每次喝酒到盡興,就抱起自己的無弦琴在那彈。」

  「遇到有人來拜訪,不論貴賤,只要家裡有酒,陶淵明就會拿出好酒招待他們。」

  「陶淵明天真直率,那真不是一般的。」

  「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

  「他告訴兒子,死後不起高墳,也不求祭,只願長歸塵土。」

  「可是他死後,卻成了無數人心中的陶淵明。」

  「蘇東坡豪放無比,貶謫升官,都淡然處之。」

  「在謫居的時候,蘇東坡就經常讀陶淵明的詩。」

  「兩個偉大的人格,隔著數百年的時空相交,互相安慰著。」

  杜牧:躺平的陶淵明,晚年為生存乞討,5子無一成器,63歲飽受飢餓而死。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這句詩描繪的田園牧歌生活,千年來不知令多少人心馳神往。

  然而,這位被譽為田園詩派開山鼻祖的詩人,其真實人生卻遠非詩中那般浪漫寫意。

  陶淵明晚年生活困頓,五個兒子碌碌無為。

  甚至不得不靠乞討度日,最終在饑寒交迫中離世。

  這不禁讓人疑惑,陶淵明的躺平究竟是真瀟灑,還是無奈之舉?

  躬耕隴畝的背後,一位詩人的五次辭官與生存掙扎。

  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官宦世家,高祖陶丹曾是揚武將軍,曾祖父陶侃更是官至太尉,曾主政荊州。

  然而,到了陶淵明父親這一代,家道中落。

  陶淵明二十歲喪父,家境更加窘迫。

  為了養家餬口,他不得不踏入仕途。

  在近十年的時間裡,陶淵明先後五次辭官。

  第一次是江州祭酒,因不滿上司王凝之的傲慢態度而憤然離去。

  之後又先後擔任北平府吏、參軍、彭澤縣令等職,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選擇歸隱田園。

  陶淵明的多次辭官,固然有其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但背後的經濟壓力也不容忽視。

  在那個門閥制度森嚴的時代,寒門子弟上升通道狹窄。

  陶淵明難以在官場上獲得足夠的經濟來源,維持家庭開支。

  五個不成器的兒子與三次婚姻,家庭的重擔與妻子的抱怨。

  除了仕途的坎坷,陶淵明的家庭生活也充滿了艱辛。

  他經歷了三次婚姻,育有五個兒子。

  然而,這些兒子卻都沒有繼承父親的才華。

  反而無一成器,無法為家庭分擔經濟壓力。

  陶淵明的第一任妻子因難產而死,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之後,他續娶了兩位妻子,先後生育了四個兒子。

  然而,由於生活貧困,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因病早逝。

  第三任妻子翟氏,原本以為嫁入官宦之家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卻沒想到陶淵明最終選擇歸隱,家境日漸貧寒。

  她不得不精打細算,甚至將糧食省下來釀酒,以供陶淵明飲用。

  妻子的抱怨,五個兒子的無所作為,沉重的家庭負擔,都像一座座大山壓在陶淵明身上。

  讓他在詩酒田園的背後,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陶淵明躺平背後的無奈與抗爭。

  陶淵明的躺平,並非簡單的逃避現實。

  而是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做出的無奈選擇。

  他渴望建功立業,卻受制於時代背景和自身際遇。

  他追求精神自由,卻不得不面對生活的殘酷現實。

  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

  這句詩並非詩意的誇張,而是陶淵明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他曾寫下《乞食》一文,坦言自己為了生存不得不乞討,字裡行間充滿了辛酸和無奈。

  然而,即使在如此困境中,陶淵明也從未放棄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他以詩歌為武器,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理想的執著。

  他的躺平,與其說是放棄,不如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抗爭.

  對不公的社會,對虛偽的官場,對命運的捉弄,他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無聲的反抗。(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