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前,秋風蕭瑟,黃沙漫天,仿佛天地間都瀰漫著一股沉悶而壓抑的氣息。
漢軍的小校挺立於陣前,身著鐵甲,手持長槍,那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芒,宛如他眼中堅定的光芒一般,不可動搖。
他高聲叫陣,聲音穿透秋風,迴蕩在函谷關前的每一寸土地上。
「魏國的氣數已盡,看看你們,居然讓無辜的百姓前來送死!秦朗身為將領,本應保家衛國,守護一方安寧,卻坐視皇帝坑害百姓,實乃罪不可赦!如今,若開關投降,尚可救下百萬無辜生靈,何去何從,望爾等三思!」
小校的話語鏗鏘有力,字字句句都如同重錘一般,敲擊在魏軍將士的心上。
函谷關城樓上,秦朗面色陰沉,宛如暴風雨前的烏雲,凝重而壓抑。
他身著鎧甲,鎧甲上的銅片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卻掩不住他眉宇間的愁緒。
他雙手緊握欄杆,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有忿怒,有無奈,更有深深的痛楚。
秦朗的身旁,魏軍將士們也是士氣低落,一個個垂頭喪氣,仿佛失去了戰鬥的意志。
他們或站或坐,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那原本堅定的目光如今卻變得迷茫而絕望。
夏風拂過,帶起一陣陣沙塵,也帶起了他們心中無盡的哀愁。
洛陽徵用的數萬民夫,此刻小半已基本上在函谷關前死完了。
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如今卻成了戰場上的枯骨,橫七豎八地躺在關前的土地上,鮮血染紅了黃沙,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血腥味。
沒有死完的民夫,也被漢軍俘虜了去,他們被押解著走向漢軍的營地。
還在函谷關的,或被驅趕著去做苦役,那一張張驚恐而絕望的臉龐,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苦難。
秦朗望著這一切,心中如刀割一般疼痛。
他雖然完成了大魏皇帝給的任務,讓這些民夫一個都回不去洛陽,但他的內心卻充滿了愧疚和自責。
他知道,這些民夫也是無辜的,他們本應在家中安居樂業,卻因戰爭的殘酷而被迫走上戰場,成為了犧牲品。
函谷關中鎮守的魏軍士卒們,人心也是肉長的。
他們見到這數萬百姓死在自己面前,心中怎能不感到痛楚?
他們雖然身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面對如此慘烈的景象,他們的士氣怎能不低落?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困惑,仿佛在問自己: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戰?
是為了保衛家園,還是為了成為皇帝的殺人工具?
秦朗的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作為函谷關的守將,他必須堅守陣地,不能讓漢軍踏進一步。
但面對眼前這慘烈的景象,他卻感到無比的無力。
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是繼續堅守下去,讓更多的無辜生命葬身於此,還是開關投降,拯救那些還活著的百姓?
「將軍,我們該怎麼辦?」一個魏軍將士走到秦朗身旁,聲音顫抖地問道。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仿佛對未來充滿了迷茫。
秦朗沒有回答,他只是默默地望著關前的戰場,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這個決定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存亡,他不能輕易做出選擇。
「將軍,漢軍勢大,我們恐怕守不住了。」另一個將士也走了過來,他的聲音低沉而沮喪,仿佛已經看到了失敗的結局。
秦朗依然沒有回答,他只是緊緊地握住欄杆,手指因為用力而泛白。
他的心中在掙扎,在猶豫,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抉擇。
此時,漢軍的小校再次高聲叫陣:「秦朗,你身為將領,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這些無辜的百姓死去嗎?你忍心嗎?你良心何在?」
秦朗聞言,心中一顫。
他知道,小校的話句句屬實,他無法反駁。
他望著關前的戰場,望著那些死去的民夫,心中充滿了痛楚和愧疚。
「將軍,我們投降吧!救救那些還活著的百姓!」一個魏軍將士突然大聲喊道。
他的聲音充滿了決絕和堅定,仿佛已經做出了選擇。
秦朗聞言,心中一震。
他望著那個將士,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這個決定不是那麼容易做出的,但它卻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存亡。
就在秦朗猶豫之際,函谷關前的戰場上一片沉寂,只有秋風呼嘯著穿過關隘,帶起一陣陣沙塵。
天空灰濛濛的,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一騎快馬從漢軍陣中飛馳而出,馬上坐著一位漢國使者,他手持節杖,身著華服,儘管風塵僕僕,卻難掩其年輕俊朗的面容。
秦朗站在城樓上,目光如炬,凝視著那逐漸靠近的使者。
他心中五味雜陳,既知來者不善,又隱約感到這或許是一個轉機。
待使者靠近關前,秦朗命人放下吊籃,那使者毫不猶豫地跨入其中,隨著吊籃緩緩升起,他的眼神始終堅定,沒有絲毫畏懼。
吊籃終於升至城樓,使者一踏出吊籃,便對著秦朗行了一禮,動作規範而莊重。
他抬起頭,目光直視秦朗,開口說道:「將軍占據函谷關,固若金湯,然則如今又有什麼用?洛陽城內缺糧已久,百姓飢苦,最後只會餓死無數人。將軍若是能獻關而出,讓洛陽百姓能夠從函谷關逃出生天,此乃大功德一件,漢國定會銘記將軍的恩情。倘若將軍負隅頑抗,不僅將手底下軍士的性命置於險境,更是讓洛陽百姓陷入絕境,如此大的因果,將軍當真擔得起嗎?」
使者的話語擲地有聲,字字句句都敲擊在秦朗的心上。
他望著使者那年輕而堅定的臉龐,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動搖。
然而,多年的忠誠和使命讓他難以輕易做出決定。
他緊握雙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卻感覺不到絲毫疼痛,只覺心中一片混亂。
使者見狀,繼續勸說道:「將軍乃魏國精銳,本應保家衛國,然則如今洛陽危在旦夕,將軍何不順應天命,歸順漢國?漢國定會厚待將軍,讓將軍繼續施展才華。」
秦朗聞言,心中怒火騰起。
他瞪大雙眼,怒視著使者,仿佛要將使者生吞活剝一般。
他猛地拔出腰間寶劍,劍光閃爍,寒氣逼人。
使者見狀,臉上閃過一絲驚愕,他沒想到秦朗竟然會如此決絕。
「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此乃古訓。然而,你等漢國使者,口出狂言,妄圖動搖我軍心志,我秦朗豈能容你!」
秦朗怒吼一聲,手中寶劍猛地揮出,直刺使者胸膛。
使者眼中閃過一絲不可置信,他沒想到秦朗竟然真的會殺他。
鮮血噴濺而出,染紅了秦朗的衣襟,也染紅了函谷關的城牆。
使者身軀一晃,倒在了地上,雙眼圓睜,死不瞑目。
秦朗渾身浴血,站在城樓上,宛如一尊戰神。
他望著關內眾將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高聲吼道:「我等乃是魏國精銳,如今豈能投降?天下大勢尚未定,諸位要相信大魏,相信陛下!我等誓死守衛函谷關,絕不讓漢軍踏進一步!」
他的聲音穿透夏風,迴蕩在函谷關內的每一個角落。
眾將士聞言,心中湧起一股熱血,他們紛紛挺起胸膛,握緊武器,誓死與函谷關共存亡。
然而,秦朗心中卻明白,他這番話雖然激昂人心,但到底有多少作用,他心裡也沒底。
洛陽缺糧,百姓飢苦,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漢軍勢大,魏軍處境艱難,這也是無法忽視的現實。
他秦朗,作為函谷關的守將,已經將自己的後路徹底斬斷了。
他望著關外的漢軍陣地,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這一戰,要麼勝利,要麼戰死沙場。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他秦朗,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諸位將士,隨我一起,誓死守衛函谷關!」秦朗再次高呼一聲,手中寶劍高高舉起,劍光閃爍,照亮了整個函谷關。
眾將士紛紛響應,他們高聲吶喊,誓死與秦朗一起守衛函谷關。
那一刻,函谷關內充滿了激昂的戰意和堅定的決心。
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明白,這一戰,將是他們生命中最艱難的一戰,也是他們生命中最後一戰。
秦朗站在城樓上,望著關內眾將士那堅定的眼神和激昂的戰意,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這些將士們,都是魏國的精銳,都是他的兄弟。
他們願意與他一起,誓死守衛函谷關,這是對他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但.
他們能活下來多少呢?
。。。
洛陽周遭,徵發的民夫如潮水般涌動,他們或步履蹣跚,或相互攙扶,眼中滿是疲憊與無奈。
這徵用之令,卻似一道殘酷的詔書,將老幼病殘皆捲入其中。
精壯的年輕人,被編入屯田軍,他們手持鋤頭,揮汗如雨,在田間地頭耕耘著希望,為魏國的前線提供著糧草。
而那些老弱病殘,則像是被命運拋棄的棄子,被送到了函谷關、廣成關、成皋關這三道險峻的關隘之中,進行著無聲的消耗。
夏日的陽光如火般熾熱,烤得大地滾燙,也烤得人心焦躁。
在洛陽城的周邊,一片片農田在陽光下泛著綠油油的光澤,那是春日裡播種下去的五穀,如今已經長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微風拂過,稻穗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然而,在這喜悅的背後,卻隱藏著無盡的辛酸與淚水。
函谷關前,一群老弱病殘的民夫正在搬運著沉重的石塊,他們的身影在烈日下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力。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年邁體衰,有的甚至駝背彎腰,步履維艱。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堅毅與不屈,那是對生活的無奈,也是對命運的抗爭。
一位老者,頭髮斑白,滿臉皺紋,他吃力地抱起一塊石塊,顫巍巍地走向關隘的修建工地。
他的雙手青筋暴突,汗水順著臉頰流淌下來,滴落在腳下的土地上。
他喘息著,每走一步都顯得格外艱難,但他的眼神卻異常堅定,仿佛在用生命詮釋著什麼是責任與擔當。
在廣成關,一群衣衫襤褸的婦人正在搬運著沙土,她們的身影在塵土飛揚中若隱若現。
她們的雙手布滿了老繭,臉上寫滿了滄桑與疲憊。但她們沒有抱怨,沒有哭泣,只是默默地勞作著,用自己的雙手為魏國的防線貢獻著一份力量。
當然
不貢獻也行。
待成為地上的屍體的時候,就不用你貢獻了,否則,監工的長鞭就要在你身上落下了。
魏國的朝堂之上,曹叡端坐在龍椅之上,面容冷峻而堅定。
他深知,這徵發民夫之策雖然惡毒,但卻大大降低了洛陽平原的缺糧問題。
他望著殿下的群臣,緩緩開口說道:「此計雖狠,但也是為了魏國的存續。只要能讓魏國度過這個難關,朕不在乎那些罵名。」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
群臣們聞言,皆低頭不語,他們心中明白,這雖然是無奈之舉,但卻讓無數無辜的百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然而,在國家的存亡面前,他們又能說什麼呢?
曹叡的目光掃過群臣,最終停留在鄭稱身上。
鄭稱躬身行禮,顫聲說道:「陛下,此計雖可解燃眉之急,但代價實在太大。十幾二十萬的老弱百姓的性命啊,就這樣被犧牲了。臣擔心,此舉會讓士氣低落,百姓怨恨。」
曹叡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但隨即又舒展開來。
他沉聲說道:「朕何嘗不知此計之惡?但國家存亡之際,朕別無選擇。至於士氣低落、百姓怨恨,朕自有辦法化解。只要魏國存續,這些罵名,朕根本就不在乎!」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決絕與堅定,仿佛已經做好了承受一切後果的準備。
群臣們聞言,皆心中一凜,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帶著魏國走下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盛夏的烈日愈發炙熱。
洛陽城周邊的農田裡,五穀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再有個兩三個月,便能收穫了。
到時候,洛陽的糧草問題便能得到解決,漢軍的圍困之策也將不攻自破。
然而,在這看似希望的背後,卻隱藏著無盡的哀傷與痛苦。
那些被徵發到三關的民夫們,他們的生命在無聲的消耗中逐漸消逝。
他們的家人,在無盡的等待與期盼中,只能默默地流淚與祈禱。
曹叡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那片鬱鬱蔥蔥的農田,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這豐收的喜悅背後,是無數無辜百姓的生命與淚水。
但為了魏國的存續,他只能狠下心來,承受這一切的罵名與痛苦。
他這個君父沒有保護好他的臣民。
但他要扭轉天綱地常,給大魏爭取出一條活路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