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言情小說> 風起時空門> 546.第544章 越王的瓜地

546.第544章 越王的瓜地

2024-08-04 10:28:53 作者: 芭蕉夜喜雨
  第544章 越王的瓜地

  趙廣淵一邊往外掏種子,一邊在互市那邊設了攤位,專收西域各國的種子。

  雖然現代那邊種子品種更多,更有很多改過基因的高產種子,但他拿出各類種子總要有個出處。

  聽說是越王的鋪子,很多人感激於他開了互市,止了干戈,幾乎西域來的每一個商人,都會給他帶各種種子來,沒見過的花花草草也不少。

  還真讓林照夏見到了很多在現代都聞所未聞的植物和種子。

  興致沖沖地命人拿去種,小心苛護。

  當各處軍田裡的棉花種子,土豆種子都下過種之後,趙廣淵在函谷城周邊買下的地里,也讓人種下了西瓜種子。

  被分到田畝的將領們自是信任越王的,興沖沖地派了親兵親自去照看,到越王的下仆那邊很是用心地學習如何栽種打理。

  白來的田畝,不要白不要。且這是越王給的恩典,當然要細心看護。不說賺銀子,一畝能收穫一二十個瓜,好歹也能把炎熱的夏天熬過去啊。

  西北的夏天能熱死個人。

  好些西北的將領都只聽過陵瓜,沒吃過呢。聽說在夏天吃一口比吃冰塊還涼爽,那必須種啊。

  管那地貧不貧瘠,用點心,不求多長,長一二十個也行啊,能讓他們開開眼就成。

  將領們派了親兵和下仆親自去種,很是用心。而鄔縣令是不敢不用心,怕越王揪他小辮子。

  而商戶們則直接就是看不上了。

  能第一時間收到消息,並在互市開鋪做起生意的,能被鄔縣令當成座上賓的,哪個不是家大業大?

  函谷城周邊的石子地,他們不是不知道。要是好地,早被城裡的富戶瓜分了,能輪得到他們?

  只當是把掏銀子破財消災了。

  反正他們每到一個城池做生意,當地官府,總會找各種名目讓他們認捐銀子。他們對這一套都熟了。

  所以越王命人給他們拿來了瓜種,笑盈盈謝過之後也沒多在意。隨手就交給下人去處理了。

  下人也都是逢高踩低的。主子不重視的事,他們能有多重視?

  越王打仗是厲害,可種地,那麼尊貴的王爺,他會嗎?

  哪怕被貶到皇陵也有無數下人伺候。

  於是下人們再層層交給下面的人去做,於是,在越王的瓜地一片綠意盈盈的時候,各商戶的瓜地里,還是稀拉拉一片,連一根粗壯一點的瓜苗也沒看見。

  自家主子問起,還美其名曰,「咱們那地都是石頭子,好一些的地都讓越王挑去了,且越王手底下都是人,把大軍拉過去,不說一兩層石子,就是地下十八層都是石子也能給它們撅起來。」

  他們比不了。下力氣也不會有收成。

  別看越王的地里現在一片綠意,但能不能結瓜崽還兩說呢。

  於是商戶們便不管了。反正買地也沒幾個錢。倒是鄔縣令本著抱大腿的原則,時不時派人去請教如何打理。

  他的地和越王的地一樣,都是混著石子的地,本來憂心忡忡,怕種不活。

  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縣令,在函谷城有兵權的將軍和元帥們手下討生活,哪敢貪銀子。日子過得比中原腹地及江南的官員苦多了。


  若地里能有些出息,豈不美?

  一是想地里能有些出息,二是想抱越王大腿,比商戶們更重視那片瓜地。

  但又是石子地,怕付出精力,卻沒有收成。

  哪知越王家的管事告訴他,「這些瓜種就適合這種地,地里有石子也不用清出來,西北日夜溫差大,白日水分蒸發快,有石子蓋在上面還能幫助存水,能減少地下水分的蒸發。」

  縣令家請的是種地好手,聽了卻是一臉懵圈。大家都是種地的,怎麼越王家的人說的話,他們就是聽不懂呢?

  但並不影響鄔縣令家的下人跟著學。

  所以越王家的瓜地一片綠意盎然的時候,鄔縣令家的瓜地長勢也不錯。

  趙廣淵在西北囤田種地,建衛營招募兵力的時候,京城也是暗流洶湧。

  函谷城雖被趙廣淵護得跟鐵桶一樣,清除了城裡所有的暗樁,但至正帝的耳目無處不在。趙廣淵哪怕知道,也裝不知道,反正你不動,我便不動。

  西北風風火火囤田開荒種地,各種消息傳到至正帝的龍案上。

  與心腹數次討論如何處置越王,但眾心腹一致認為越王此舉利國利民,若出兵阻止,只怕西北百姓會不樂意。

  土地和糧食是百姓們賴以裹腹和生存的基礎,誰動了它們,沒準會引起百姓激烈反抗。

  你至正帝上任以來,對西北百姓從未關心過,至西北人口年年銳減。好不容易等來一個越王,眼看就要教他們吃飽飯,你京城就各種動作?

  怕不是要起內亂。

  歷史以來,不斷有農民起義,原因是什麼,不就是當政的不管百姓死活,只貪圖享樂,讓百姓們食不裹腹?

  大齊的立國太祖當時也不過是地里刨食的,為什麼帶兵反抗,建立大齊?大齊的國君能不知道?

  「若是西北百姓能吃飽飯,於我大齊於皇上,這是大大的功績啊。」

  眾臣力勸。

  為國之君,有功績沒功績那是大大不一樣的。史書上記載的篇幅都不一樣。沒功績的只不過是寥寥一筆帶過。

  雖每一任國君的畫像都掛在太廟享後世子孫供奉,可有功績的有道明君和碌碌無為的昏君,那待遇也是大大不同。

  至正帝很明白這一點。誰不想被後世稱為有道明君呢。

  所以一直到趙廣淵地里的西瓜都長成拳頭大了,至正帝仍沒想出對付越王的法子。

  但太子卻等不及。

  讓趙廣淵一步步做大,他的儲君之位只會更危險一分。

  且不止趙廣淵,秦王晉王吳王等人都悄悄在他們各自的食邑布置,當他這些兄弟手裡都有了錢和兵馬之後,他將腹背受敵。

  太子想殺雞敬敬猴。

  至正帝不是不知道這些,但他選擇了沉默。

  他想看看廣淵能做到哪一步,也想看看太子能不能任勝這個位置。

  老七現在不肯跨雷池一步,是他忌憚著自己這個父皇。而太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太子選擇隱忍,同樣是忌憚自己。

  至正帝自認為有自己坐鎮,兩個兒子亂不起來。

  但太子已經數次偷偷派人前往昌州,想把自己的封地收回。


  但沒有成功。

  昌州先是先太子的封地,哪怕十餘年易主,但當年先太子在自己的封地努力了十餘年,不可能一點人脈後手都沒有,不可能無一人念著先太子。

  而趙廣渙雖在先太子去後,繼任了儲君之位,但庶子上位,擔心步先太子後塵,這些年一直把昌州交由皇上的人打理,自己不肯沾手半分。

  給了趙廣淵與昌州裡應外合的機會。

  現在趙廣淵又囤了五萬兵馬在昌州,太子哪怕再不甘,一時也尋不到突破口。

  太子雖想狠狠打擊報復越王,但一投鼠忌器,二手裡也沒有大規模的兵馬。三是皇上態度不明,太子現在只不過是儲君,還不是皇帝。也不敢有太大動作惹怒了皇上。

  昌州要不回來,太子目光便轉向越州。

  但越州從知府到各縣知縣早已是越王的人。且越州有兵!

  「越州有兵?有近十萬兵馬?消息確實嗎?不是說都是一些海盜海匪?」太子很是吃驚。

  「具體有多少兵馬屬下未探實。但按各縣兵力分配,只怕不少於十萬。且裝配精良,不是普通民壯,也絕非尋常海盜海匪和綠林。他們紀律嚴明,令行禁止,與我們的人交過手,是軍中訓練出來的士卒不會有錯。」

  夏天又到了,有沒有和芭蕉一樣,沒胃口恨不得天天抱著西瓜吃的?吃剩的瓜皮,大家都扔了嗎?

  芭蕉經常會把綠皮切了,剩下的白皮拿來炒菜,或是涼抖,清爽脆甜,挺好吃的。切的時候帶點紅瓤更好吃。瓜皮切薄片煮湯也好喝,蛤蜊瓜皮湯,很清爽哦。大家試試看,別浪費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