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跳過中間商
王歌雙目金光一閃,很快就收斂回去,不給群臣百官探究機會。
王者嘛,就是保持神秘感,讓人捉摸不透。
而這時候文武百官也是惶恐和懵逼
去田地里論道?
「這這.?」
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變得安靜的詭異了。
且不說之前神光威懾,但王歌說的話,就讓飽讀經書,曾侍奉過玄帝,屢次奇謀立功的丞相章炎此刻也被整不會了。
這是什麼路數?
書上沒記載,以前也沒經歷過,章炎不太明白公子王歌此話何意。
這讓章炎心感不對,似乎這場越王的繼位大典,從下雨的那一刻開始,就脫離他的掌控了。
也別說是丞相章炎了,就是太尉趙瑞也看不懂王歌路數了。
他承認,王歌有王者的威儀,但說出來的話卻讓人費解。
「這莫非是先王遺計?」
公子王歌前言後話都說的太怪誕了。
因為一場夢,就要求文武百官陪自己去田地里,去防範那莫須有的暴雨澇災?
要麼認為王歌是個離經叛道的瘋子,要麼是老越王逝世前安排的後手,否則趙瑞真的想不出一個解釋。
「但公子也不像痴愚之人啊,剛剛那目擊威儀,雙眸生電,絕非常人,莫不成有我沒瞧出來的玄奧?」
趙瑞心裡嘀咕,打算看看局面怎麼發展。
氣氛也相當詭異,如果不是礙於王歌的尊貴身份,在場的群臣怕是要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他。
然而,王歌卻巍然不覺,他掃了眼司空韓登。
這時候需要一個捧眼。
韓登頓時一個激靈,反應過來道:
「公子此話可有深意,臣下不甚理解。」
王歌輕哼一聲,說道:
「本公子的意思,農事為大,本公子唯恐有災患,壞今年的收成,想去田間地里轉轉,修些設施。
眾卿不是沐雨經風,不好繼續操持繼位大典嗎?
那好,大典延後,等今年的第一批稻子收上來了,再操辦大典。」
王歌語氣平靜,如此直白的話,三公九卿可算是摸清頭緒了。
之前說那麼多,託夢啊,神仙啊,災禍啊,感情是這個意思啊!
百官抿了抿唇,既鬆了口氣,還有點啼笑皆非,他們算是明白這位新越王就是在故弄玄虛。
再看公子王歌的面白無須,他才十六歲,在場官員最年輕的也有三十歲了。
這年齡差,要當王歌的叔叔伯伯那也夠了。
「原來是黃口小兒,輕浮浪蕩,不知所謂。」
表面上保持恭敬,但在心裡百官已經給王歌貼上標籤了。
也就是這群當官的有點城府,喜怒不形於色,不然已經甩袖拂面而去了。
丞相章炎察覺到百官不滿的心氣,抿了抿唇,沉聲道:
「公子有此意,臣等已皆知,
心繫农桑為善事,君臣紳民皆一心
承統即位為國事,可付有司擇日再行大典,
但臣有一諫,公子既為國主,一言千金,擲地有聲,往後論國事,談民生,切莫以鬼神之說,動盪人心。」
章炎說到最後,已經很明顯的是在說教王歌了。
在場的人都能聽出來這層意思,然而王歌擺了擺手道: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但行好事,莫究其言。」
大家都是文化人,聽得出這話的意思,但百官還以為是公子王歌想要挽回點顏面,嘴硬強撐罷了。
章炎眉頭一緊,想和公子王歌辯論辯論「言無信則德不立」「治國以誠不以偽」的道理。
他學富五車,通讀六經,可不就是要在種時候,引經據典,好好駁斥一番,折一折越國公子的威嚴嗎?
章炎有這個衝動,不過他終究是有城府之人,
既是過猶不及,來日方長,也是考慮到文武百官現在各個都是落湯雞,應該是沒多少心情看他們君臣辯論。
心思通透,滴水不漏,章炎拱了拱手,只說道:
「大典暫止,還請公子早做休息。」
丞相這一句話,算是給這次舉行到一半的繼位大典的定調了。
文武百官心有鬱悶,只覺得虎頭蛇尾,一地雞毛。
但王歌都不太在意,招來宮廷侍衛,打聽一下王宮道路該怎麼走,他這個世子該住哪啊?
今天晚上很多人,都有點夜不能寐。
尤其是越國的三公。
「玄帝面前樂不思越,百官面前妄談鬼神,先王的遺孤倒真叫人不省心啊。」太尉趙瑞心中感嘆。
他真的有點看不透公子王歌,以武道宗師的閱歷,公子王歌那極其罕見的「目擊術」在趙瑞心裡極高的評價:
「一人問公卿,一眼懾群臣,生有異象,該是人中翹楚啊。」
趙瑞搖了搖頭,決定再看看。
丞相章炎也在回味今日對話:
「鬼神之說,不足稱道但公子王歌有神異,似有依憑。
但終究也是毛頭小子,本相倒是要好好瞧瞧,這越王公子,能有什麼手段。」
背靠大玄朝廷,中央實力雄厚,還有玄帝的支持,這就是章炎敢攬權犯上的底氣。
至於最年輕的司空韓登,則是在庭院裡踱步,又憂又嘆,最後朝王陵的方向叩首:
「扶少主於貧弱,不負先王知遇之恩」
三公各有想法,底下官員也是心思百轉,
他們有的忠志于越王,有的恪守中立觀望態勢,有的對大玄有嚮往之心,想法各不相同。
不知道這越王的權力交接是否順利度過
直到第二天,三公百官接連得知新消息:
「公子真的帶人去田地里挖渠防澇了!?」
公子王歌從大玄京都回越國,隨行還有數百能工巧匠。
王歌在越國可沒有多少根基,特別是繼位大典中斷,他還不是真正的越王,能調動資源非常有限。
但一路長途跋涉,王歌可沒少給這群工匠們禮遇恩待,工匠們早早就想找一個機會報效於他。
王歌就能很輕易叫上這些工匠做事,算上這些工匠的家眷,他指揮動的就有上千人
木工,冶鐵,務農各種有關民生的生產技術,王歌都可以向這些專業技術人才詢問。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王歌很快就能弄清楚在大暴雨降臨時,該如何保護田地間的莊稼了。
是的,王歌在繼位大典上可不是信口雌黃,他是真的通過明靈之眸看到未來幾天要下特大暴雨了。
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
但這種田之事,還得看老天爺能不能風調雨順,一場毫無預兆的暴雨,就可能毀了農夫大半年的心血。
顆粒無收,農夫也只能緊巴巴的過日子,甚至貧困一些的佃農,還會做出更極端的事情。
田賦銳減,國家也會動盪,運轉出現問題。
總之一場暴雨,波及甚廣。
王歌看到這場暴雨,也看到一個契機:
「嘿嘿,朝堂百官不好控制,那我暫時也不管他們身上的那些氣運了,我直接去找氣運的源頭。」
氣運由願力凝聚,人心所向即為氣運。
那些朝廷官員,名門望族,就是因為能得到百姓承認,所以他們身上才會有氣運凝聚。
所以王歌直接抓住本質問題,官僚也不過是氣運的象徵罷了,根基還是越國的百姓!
王歌的計劃核心,就是先跳過這群中間商!
「根據我的了解,我的那個便宜老爹,在發跡成為諸侯以前,就是這湘湖這一帶的縣令,享有很高名望,深得民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