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第544章 朱棣:我的手,其實很黑!

第544章 朱棣:我的手,其實很黑!

2024-08-09 05:23:26 作者: 早餐羊奶
  第544章 朱棣:我的手,其實很黑!

  告御狀!

  朱棣所在的車廂,以及一門相連的車廂內,瞬間陷於安靜。🐍♠ ❻➈Ⓢ𝐇υא.ⓒOм 🍓👺

  徐妙雲、朱鏡靜、東旭、祈嫿……

  均都不由皺眉。

  透過車廂,目光擔憂看向朱棣。

  此刻,朱棣也眉頭緊擰。

  他沒想到,這一身鐵膽的傢伙,給他出了這麼一道難題。

  不出所料,肯定與江浙地區,被士紳地主拋棄,艱難生存的難民有關係。

  說實話,于謙就是提請,燕華出面,籌措糧食,養著這群難民,並且不准燕華招募這些難民遷徙燕華。

  都好過,告御狀!

  大哥大權在握,登基稱帝之際。

  他帶著于謙搞這麼一出。

  大哥若是胸懷足夠寬闊,會把這當成,他這個朱家皇子,對老朱家皇朝穩定的關心。

  若是稍微狹窄一些。

  都會把此事,當做對其登基的一種打擊。

  江浙的事情,大哥知不知道?

  肯定知道!

  馬全之前對他說,江浙地方官府,只能動用府庫,每年搞幾個月以工代賑,讓這些難民從事勞動。

  賺取報酬。

  剩下的時間,難民自己打打零工,或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挖挖野菜之類充飢。

  這一做法,表面看是馬全這個布政使治理江浙的行為。

  其實說白了,就是大哥知道情況後,穩定難民的一種手段。

  這些法子結合起來。

  難民就餓不死。

  甭管對未來生活多麼麻木,沒有希望。

  甭管營養方面,跟不跟得上。

  至少,這一系列施政法子,確保了這些難民不會鋌而走險。

  維持住了局勢穩定。

  不出意外,大哥是以此來換取時間,會慢慢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至於辦法。

  他也從,近些年,大明一些施政措施中,看到了。

  過去幾年。

  大哥已經在革新派主政的地方,小範圍推動工廠廢除身契制。

  打破身契綁定工人,工人淪為工廠主的牛馬豬狗境遇。

  工廠主就無法,對工人,進行類似現在這種,沒有底線的殘酷壓榨。

  工作時限,工作量必然會縮小。

  那麼,工廠想要在競爭中,產出更多物美價廉的貨品。

  除了技術升級,就是產能擴張。

  技術升級,大明暫時不具備這種條件。

  只能發展技術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規模龐大的工廠。

  如此,就能消化這些難民。

  不過,估摸著,按照朝廷現在的進度,以及受到保守派的掣肘,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鐵鉉神色複雜看著跪在地上的五個讀書人,以及皺眉沉思的朱棣。

  此刻,他心情十分複雜。

  即希望燕王插手,畢竟他很清楚,單靠朝廷的力量,太子的力量,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時間線必然會很長。

  『只能苦一苦百姓,讓百姓再苦一苦……』

  這類話,在朝堂上,並不新鮮。

  幾乎聽出老繭了。

  若是真沒辦法,為大局出發,苦一苦百姓,那也說得過。

  而現在,只要這位王爺,肯插手,或許這個問題能迅速解決。

  任何一個有良心的官員,此刻,都希望這位能插手。

  可……

  可身為忠於太子的朝臣。

  他也很清楚,這位插手,會給太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且,這位插手,無疑極有可能,激化太子和這位的矛盾。

  這一刻。

  有人期盼、有人緊張、有人擔憂……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朱棣身上。

  「你倒是給我出了個難題。」朱棣苦笑打破沉默,看著以額觸地的于謙,「我父皇病重,你讓我現在帶著你們告御狀,將人倫之情置於何地?」

  「如此可好。」

  「這御狀伱們暫且不要告了,待我入京後,以其他名義,從燕華籌措一批糧食,至少確保三四年內,這些難民,有一口果腹的正經糧食,在這三四年時間內,朝廷也能想辦法,解決這次危機……」

  于謙抬頭,眼神無所畏懼,直直看著朱棣,眼底似乎有些失望之色閃爍,直言道:「王爺這是詭辯之術,首先,學生等在這個時候告御狀,與陛下、王爺的人倫之情並不相衝。」

  「陛下愛民,天下人皆知,此事,王爺助學生等,成功告御狀,讓朝廷拿出一個徹底解決此事的辦法,陛下即便……即便……也能安心!」

  啪!

  「大膽!」馬全驟然拍案而起,怒叱:「狷狂之徒,竟然敢詛咒陛下!」

  這小子,雖然最終沒說出來。

  可話里話外的意思,說的就是陛下也能含笑九泉。

  朱棣擺了擺手,制止馬全。

  其實,他自己也很清楚。

  正如這個鐵膽小子所說。

  他此番話,有詭辯的成分。

  以他對父皇的了解,若是臨走前,能迫使朝廷上上下下,在這種氛圍壓力下,定下解決的辦法。

  正如于謙所說,父皇心中也是高興的。

  父皇不清楚難民事情嗎?

  清楚!

  父皇不插手,那是大哥現在這種拖延著,用時間換空間的策略。

  雖說父皇心中未必認同。

  但勉強能接受。

  在大哥,在革新派主政的地方,小範圍搞廢除身契制的實驗時。

  父皇不插手,是給大哥足夠的空間施展。

  也是給大哥這個未來儲君,留顏面。


  總不能,父皇自感身體撐不住了,馬上要面臨皇權交接時,還叱責大哥,讓大哥威嚴掃地吧?

  這不利於皇權交替。

  只聽于謙繼續說道:「聖人說過,遇事多求助於內,少求助於外,聖人言論,雖然大而泛化,可這些至理名言,都有著指導意義。」

  「這些年,朝廷在工業上,只想著,從王爺燕華搞技術,甚至,不惜用盜取盜用等手段,卻絲毫沒有想過,求助於內,效仿燕華,自己搞研究,所以,朝廷這些年,工業搞得亂七八糟,若非大十字鐵路建設這些年,燕華援建,以及幫忙梳理朝廷控制工業區,恐怕,這工業秩序,只會更加糟糕。」

  「自己不奮鬥,向外得到再多,永遠也不是自己的,也永遠不可能,真正把這些資源,完全利用起來!」

  ……

  朱棣微微頷首,唇角浮現一絲笑意。

  心中也十分感慨。

  人傑到底是人傑。

  儒教那套大道理教出來的真正人才,即便是在工業化時期,依舊能用這些道,遊刃有餘。

  說到底,儒教那些大道理,教人人情世故,教人大道。

  但大道太模糊朦朧了。

  只有少數人,才能真正悟透,並且靈活運用。

  而術,才是面對,絕大多數普羅大眾的。

  歷史上,縱觀整個清末,那些老派風雲人物,說到底,什麼李曾張,其實都是些庸才。

  比起面前這個鐵膽小子,差遠了。

  求助於外不如求助於內!

  一句話,道盡一個人,一個國家發展的精髓。

  「現在也一樣,學生不認為,王爺幫朝廷,養難民三四年,朝廷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相反,學生認為,王爺燕華的供養,只會養成朝廷這邊的懶惰,將來有一天,當王爺停止供養時,學生可以肯定,不但朝廷會認為王爺不地道,怨恨王爺,就連受王爺供養的難民,都會埋怨王爺。」

  「此舉,於朝廷沒有任何好處。」

  「於王爺,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王爺花費了無數錢糧,到頭來,卻連說句好的人也沒有!」

  「這便是升米恩斗米仇!」

  「故,學生請王爺,帶學生前往燕京告御狀!」

  砰!

  話罷,于謙猛地重重叩首。

  碰撞產生的聲音不高。

  可卻宛若洪鐘大呂,在所有人心頭響起。

  啪啪啪……

  朱棣的撫掌聲響起。

  「好!本王帶你去告御狀!」

  馬全臉色頓時變白,卻不敢反對。

  朱棣話鋒一轉,「不過,我也有個要求,促成此事後,你跟我去燕華,燕華更適合你這種鐵膽鐵腦袋。」

  「王……」

  鐵鉉剛開口,就被朱棣凌厲的眼神制止。

  朱棣視線轉移,重新落在于謙身上。

  他是真捨不得,讓這小子,在大明死於無盡的陰謀算計和排擠中。


  就朝廷現在的官場生態。

  于謙留在中原。

  恐怕會比歷史上隕落的更早。

  歷史上的他,雖然對這小子也是恨得咬牙切齒。

  可是要和唐太宗比高。

  太宗能容魏徵。

  他怎麼能容不下這小子。

  後來,高熾父子,又是比較仁的君主。

  而當時三楊主政的朝局。

  有三楊護著這個年輕晚輩。

  朝堂上,總體也沒人敢明目張胆搞這鐵腦殼小子。

  君不見,等這些人都走了。

  這鐵腦殼小子,就只能留下一首千古佳作,慷慨赴死嗎?

  而現在的朝堂上,可沒有這麼多人護著他。

  相反,現在的保守派,也最討厭,厭惡他這種年輕人。

  學運一起。

  稍有不慎,于謙就可能成為第一個灑下滿腔熱血的人。

  學運需要流血。

  但于謙這種熱血,如果只是灑在學運中,化為春暖花開,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太可惜了。

  去燕華。

  放到官場磨練幾年,身上多點綴一絲圓潤。

  等雄英繼位後,在放他回來。

  于謙抬頭,看著朱棣,堅定搖頭,「燕華少學生一人,少學生這一捧血,無所謂,但中原需要學生這一捧血,王爺這等英雄人物,既然答應學生,再對學生提條件,有損王爺英明。」

  哼!

  朱棣被氣笑了,冷哼道:「記住,我從未承認自己是英雄,我也告訴你,這世間需要英雄,英雄精神指引所有人,在徘徘徊徊中,不斷修正錯誤,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但英雄做不成事情,英雄只能把精神傳承給我們,讓我們以英雄為標榜,守住本性本心,想要做成事,就別做什麼英雄,我做的一些事情,你應該了解,我的手黑的很!我只是比絕大多數人,做對了一件事,守住了本性本心!」

  「滾吧!條件免了,你告御狀的請求我答應了!馬上下車,去勸說其他人離開鐵路,你們五人跟隨我入京!」

  「在學生心中,王爺就是英雄,若將來有機會,學生也希望,能聆聽王爺教誨!」于謙高興說著,鄭重叩首謝恩後,起身和其他四名同窗下車傳達朱棣的意思。

  ……

  嗒嗒嗒……

  片刻後。

  列車重新啟動。

  「在下于謙。」

  「楊東旭。」

  「春曉。」

  「劉民豐。」

  「朱祈嫿!」

  「朱高煦!」

  ……

  辦公車廂內。

  門關上了。

  徐妙雲親自為朱棣烹茶。

  聽著外面孩子們相互介紹的聲音,不由笑笑,「動愛才之心了?」

  這少年讀書人,的確很不錯。


  四郎若非動了愛才之心。

  不可能想護其周全。

  只是……少年人性情單純,還並未清晰意識到,隨著告御狀發生後,他將得罪多少人,又將,在今後,留在中原,面臨著怎樣的風險。

  徐妙雲話中抬頭。

  就見朱棣看著窗外出神。

  端著一杯砌好的茶,來到朱棣身邊,視線看向窗外。

  車窗外,隨著列車駛過。

  向後掠過的雜亂低矮三角窩棚。

  窩棚林中,一張張麻木呆滯的面孔。

  刺的人眼睛難受。

  在江浙。

  沒有福建那種夾道歡迎。

  自從跟著四郎出海後。

  她將近二十年,沒有看到如此悽慘的景象了。

  許久後,朱棣轉身,嘆了口氣,「是我把他們推到這個境地的。」

  是的。

  他故意的。

  大規模向中原輸送農機具,他就料到這一天。

  就像布局已經很久,尚未發生的學運。

  這些難民。

  也是他逼迫中原,逼迫大哥進行變革的一顆顆棋子!

  大十字鐵路計劃,需要很多勞動力。

  以及,脅迫大哥給燕華三百萬人口。

  都是為了這一天,稍微緩和這種矛盾。

  在達到逼迫大哥變革的同時。

  儘可能減少無辜者的犧牲罷了。

  其實,當初在鄉土村社過程中,忽略這些依附士紳的純佃戶時,他就知道隨著工業化進程。

  會出現這一幕。

  而這也是當時他故意忽略,留下的一個環扣。

  當時,他並未想好怎麼用罷了。

  所以,他才會對于謙說,他從來不是什麼英雄。

  他的手,真黑!

  ……

  隨後的一路。

  再也沒有發生狀況。

  兩天後。

  列車進入直隸境內。

  金陵頓時燥熱……

  隧道爆炸、讀書人攔路這些消息,也早已傳回金陵朝堂。

  暗流在燥熱中涌動。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