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如何救援
雖然贊同救援錦州,但楊嗣昌也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眼下皇太極的舉動。
這一次皇太極起兵攻打錦州從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可除了拔除錦州周圍的明軍據點,再加上拉攏了錦州以南的蘇班岱蒙古部擊退了祖大壽出戰之兵外,皇太極至今都沒正式攻打錦州。
這麼久的時間,皇太極一直只是包圍錦州,掃清錦州周邊區域,如此舉動擺明著就是圍城打援之策。
這個招數已不稀奇,當年努爾哈赤就用過,皇太極之前也用過,眼下又拿到了錦州來。
皇太極清楚的知道錦州不是那麼好打的,錦州城是當年孫承宗在遼東所建的重鎮,當年建造錦州目的就是以守代攻,壓迫後金的生存空間。所以錦州城的營建極為上心,城牆不僅高大深厚,城頭還布置了眾多火炮等軍械,再加上城裡的屯著大量糧食,還有好幾萬軍民在,只要祖大壽堅守,八旗再能打想拿下錦州也不是件易事。
現在救援錦州不是不能救,是怎麼救的問題。一旦從遼西走廊向北救援,這正中皇太極的下懷。
這麼多時間過去了,皇太極恐怕早就做好了布置,等著明軍來呢。只要大明的援軍一到,皇太極圍城打援的計謀就得逞了,到時候明軍在野戰不如八旗,被皇太極直接擊潰甚至殲滅的話,非但錦州救不成,就連寧遠乃至山海關都會陷入危機。
「依楊大人的意思,這錦州不能救?」張至發皺眉反問,楊嗣昌一個勁地說不能莽然營救錦州,這究竟是何意?難道因為皇太極的戰術就怕了不成?白白看著祖大壽守著孤城不救?
如果這樣的話,祖大壽怎麼想?錦州的軍民怎麼想?一直等不到救援,萬一祖大壽沒了退路開城投降可怎麼辦?假如最終是這個結果,那麼後果相比錦州陷落更為嚴重。
「楊大人的意思不是不能救,是怎麼救,僅僅只是派兵援救,萬一救不了錦州反而把援軍也陷了進去,這實在得不償失。」陳新甲在一旁解釋道,他雖然官職最低,可在場中人除王晉武外陳新甲對於軍事是最為了解的,而且他還有邊關任職的經驗,在這件事上極有發言權。
「不派援軍又如何救?陳大人難不成有撒豆成兵或揮手退敵之能?」張至發忍不住諷刺了一句,這陳新甲話說的輕巧,既要救又不派兵,皇太極難道就能這麼撤軍?這不是扯淡麼?
「憲松!這是就事論事的問對!」溫體仁插言提醒了一句,張至發看不上陳新甲沒問題,如果是朝堂上說這些也沒問題,可現在卻是在文華殿當著朱慎錐的面討論遼東戰事,沒必要這樣咄咄逼人。
張至發瞬間也反應了過來,表情微僵,下意識朝著朱慎錐望去,見朱慎錐並無怒色這才放下心來。
「陳大人,剛才憲松的話雖不中聽,但卻也是事實。依你所見,錦州之圍如派援軍恐把援軍也陷了進去,那如不派兵的話,這錦州又怎麼救呢?你既然說錦州要救,可又不派兵救,這究竟是何意?可否指點老夫一二?」溫體仁和善地問道,不過他的話卻一針見血,直接問到了點子上,而且當著朱慎錐的面給了陳新甲一個難堪。
楊嗣昌臉色微微一變,他和溫體仁爭鬥多年當然知道溫體仁可不是好對付的,溫體仁表面上是呵斥張至發,實際上卻是直指陳新甲失言,而且抓著一點猛打。
楊嗣昌還沒來得及替陳新甲打圓場,陳新甲就先開口憤憤道:「首輔,本官何時說過此話?」
「陳大人,老夫年紀雖不小,但耳目還尚聰明,陳大人剛才所言在場都聽的明白,難不成老夫誤會了陳大人?」溫體仁不悅反問。
「本官根本就不是那個意思,本官剛才說的明白,要救錦州不僅只是派兵援救那麼簡單,建奴狡詐,如不安排妥當非但救不了錦州,甚至會把援軍也搭進去,遼東戰事需謹慎從事罷了。」
「哦,既然陳大人是這個意思,想來陳大人心中早就有所謀劃,那麼還請陳大人仔細說說如何救援?」溫體仁微笑著繼續問道。
陳新甲雖有才幹,可要論嘴皮子卻比不上溫體仁,而且溫體仁又是首輔,這裡除了朱慎錐外他的地位最高,今日討論的又是救援錦州一事,溫體仁借這個機會針對陳新甲一方面是他和楊嗣昌不和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讓陳新甲把這個事給攬過去,從而把自己包括張至發從中摘出來。
溫體仁能在大明官場屹立不倒,自有他的本事,就如現在連消帶打就把陳新甲架了起來。如果陳新甲有好辦法,那麼固然是好,一旦朱慎錐點頭答應,這件事就和他溫體仁沒什麼關係了。 假如陳新甲說不出一二三來,那麼溫體仁就能當著朱慎錐的面狠狠落陳新甲的臉,而且陳新甲是楊嗣昌的人,更是楊嗣昌的左膀右臂,這樣一來也能讓楊嗣昌在朱慎錐面前大大丟分。
陳新甲頓時被溫體仁說的一愣,他剛才只是順著楊嗣昌的話解釋了一句,沒想到就被溫體仁抓住毛病窮追猛打,現在更是被他這一番話頂到了牆角。按照陳新甲原本的想法遼東之事很不好解決,需要從長計議仔細謀劃,畢竟皇太極在遼東的布置不是那麼好破的,一旦莽然救援弄不好非但救不出錦州,還會把援軍陷進去。
在這種情況下,陳新甲知道直接派兵風險極大,可又不能不派兵救援,假如不救錦州難不成看著祖大壽兵敗錦州陷落不成?說句實話,陳新甲來之前已心中盤算過此事,知道這個情況的棘手,卻也拿不出好辦法來。可現在溫體仁咄咄逼人,把自己抬了起來,又不能不回了。
無奈,陳新甲沉嚀了片刻,開口說起了他的想法。他的表示如要救援錦州首先是兵力的問題,皇太極這一次傾巢而出,重兵圍困錦州,並在錦州外圍做了布置,假如救援兵力不足就會直接陷到皇太極的布置中,從而被皇太極圍城打援。
但假如救援的兵力足夠,皇太極就想圍城打援也不是易事,在軍事上你要實現圍城打援的策略前提就是能擊破對方的援軍。可如果援軍的兵力雄厚,戰鬥力不差,你沒辦法擊破,那麼這個策略就不好用了。
按照目前從遼東傳回來的消息,再以八旗的兵力和戰鬥力而言,救援錦州至少要十幾萬兵馬才行,雖然這個數字不小,可卻是很必要的,要知道這可是和八旗野戰,明軍在野戰中的戰鬥力比不上八旗,現在圍困錦州的八旗兵力至少有五六萬人,以十萬大軍的規模前去營救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有些不足呢。
其次,救援錦州不能著急,八旗的作戰風格是騎射,建奴的軍隊多是騎兵,來去如風,更善於在機動中攻擊明軍的弱點,如一擊而中就是窮追猛打,從而撕開一條口子擊破明軍。
和建奴交戰這麼多年,明軍在野戰中吃過這樣的虧不少,這點更需要注意。所以在救援過程中千萬千萬不能冒進,需穩紮穩打慢慢推進,只要不給建奴可乘之機,以明軍雄厚兵力為基抱成一團,那麼皇太極就拿援軍沒有辦法。
換句話來說,陳新甲的建議就是以守代攻,穩紮穩打,不露破綻,如此就能讓皇太極的圍城打援之策落空。這個戰術雖說有些簡單,卻關鍵在於穩重,從目前來看是最好的法子了。
至於錦州那邊暫時問題也不大,只要祖大壽不投降,以錦州的儲備守上小半年不會有事。等到救援部隊抵達錦州,破開皇太極的包圍圈,那麼錦州之圍就算解了,到時候皇太極面對明軍大部隊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撤軍一條路了。
隨著陳新甲把他的見解一一說明,並著重講了雙方的優劣之後,眾人一時間都沉默不語。就算是和楊嗣昌不對付的溫體仁也不得不承認,陳新甲的這個戰術的確是最為持重的,而且成功可能性是最高的。
但戰術雖有了,計劃聽起來也不差,可問題怎麼執行呢?眼下遼東的兵力不足,整個遼東雖關寧軍號稱有十萬人,可實際上卻沒那麼多,而且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在錦州,現在被皇太極圍困著呢,剩餘的兵力分別駐紮在寧遠、山海關等各處,如果這些兵力全部集結起來非但達不到兵力的絕對優勢,甚至一旦出現問題被皇太極擊破,那麼整個遼東就會有全部陷落的風險。
這個風險是誰都不敢冒的,從這點來說無論錦州是否可以救成,寧遠、山海關一線的遼東只能抽調一部分兵力,大部分兵力需要保證各地的防禦,以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
所以救援遼東的兵力要從其他地方抽調,比如剛剛重新組建的薊州鎮,或者宣府、大同、保定、山東甚至河南等地的兵力,由其組成援軍開赴遼東救援。
這樣抽調兵力組成救援大軍不是幾天時間就能完成的,光是調動和集合就需要至少一兩個月的時間。此外還有後勤輜重問題,這些也都必須考慮,更重要的一點這樣一支大軍由誰來指揮?
想到這,眾人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沒說話的王晉武,按理說王晉武作為領兵大將是最為合適的,而且王晉武之前還在長城戰場領軍擊退了皇太極,現在再由他作為主將出征更為合適。
可王晉武畢竟是個武人,哪怕如今已是勛貴又深受朱慎錐信任,但讓他領軍眾人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假如這一次王晉武再擊退皇太極,解除錦州之圍,那麼王晉武就徹底成了大明軍中的第一人了,這個結果就算是溫體仁也不希望發生,畢竟文武有別,作為大明首輔,他可不想大明有這樣實力雄厚又深受朱慎錐信任的武將壓在頭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