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撥亂反正
張璁走後,
顧人儀接了首揆的位置。
當年,這個由費宏從四川帶出來的不要命的直言知縣最終超過了他的領路人,站上了文臣的頂點。
而政治上的失敗幾乎沒有點到為止,成功也沒有見好就收。
張璁好手好腳的離開,這實在不合一些人的意思,所以上上下下還在參他的人不少。
若非皇帝是朱厚照,他怕是逃不過黑暗的結局。
現在朱厚照將這些奏疏全都留中,並將此事作為給清流立的威,就是要告訴他們,大明不是他們說了算。
剩下的,顧人儀自可撥亂反正。
從二十二年的四月開始,顧閣老開始上疏,
首先是奏請對之前一些遭到陷害的大小官員進行翻案,死的也沒關係,至少還人家清名,活著的,則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官復原職。
其次,顧人儀認為貨幣改革既然已大有成效,那麼可以撤回錦衣衛和東廠的人馬,以減少地方官員和百姓的恐懼。朱厚照部分同意了。
有這兩樣變動,整個大明的官方、民間的緊張之氣為之一松。
這也是朱厚照先前所要達到的目的,緊一陣兒、松一陣兒,現在顧人儀讓這個氣氛松下來,那麼歌照唱、舞照跳,
就連不夜城的妓院生意都好起來了。
第三個,顧人儀上奏,要進一步加大三司會考中儒學經典的比重,而且要使得傳統經典超過科學成為主要部分。基本上,四書五經不過關,是肯定考不上的。
朱厚照同樣同意了,大明的科學發展基礎已經有了。儒學對於維護統治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不是他怕自己的皇權不穩,實在是他不想看到大明也在鼎盛時期來一場安史之亂。
所以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控制還是需要有一些的。
第四個,顧人儀上奏,請降天下稅賦。
這一點,朱厚照原則上也同意了。
因為商業稅開徵,農業稅的確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
實際上,大明的稅率一直不算很高,這個數字沒有統一的,因為不同的地區、田畝、人員交得稅不一樣,但總體平均維持在5%—10%之間,只有蘇州、松江地區的稅率很高,大約在20%。
具體原因人人俱知。
至於說老百姓負擔很重,這主要是其他的配套制度不合理,比如說經常被提及的士紳除優。
這就使得交稅的大部分都是窮苦人,
這部分人,不交稅他都過得很艱難,更何況天下稅賦都在他們身上呢?
除了這些底層人民,其他人日子都還行,比如江南地區,崇禎皇帝死的時候,江南還是一片欣欣向榮。
國家治理體系的瓦解甚至沒有讓江南變得混亂,反而是因為放鬆了管控帶來一陣繁榮。
但生活在現代的我們都知道,任何繁榮一定是有著還不錯的經濟基礎,否則空著個肚子,你瞎樂什麼?
說回朱厚照之所以原則同意,
就是他並不同意全面性、普惠性的減稅。
關於這一點他將顧人儀召喚入宮特地面諭,就是他只同意針對貧困區域的底層人民減稅。
現在大明徵土地稅是認地不認人,就是不管這塊地是誰的,它該交多少稅就是多少。
如果沒人認這塊地,那也行,你不是不要嗎?官府收回來。
這樣的話,就有那個技術條件做到認定一個人是富還是窮。
所以減稅也就能針對性的減,即家中人均擁有田地五畝以下的,這可以減。
超過這個數的,不是地主也是富農,交點稅怎麼了?
當然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朝廷要認人均,這就有說法了,比如說趕緊生一個孩子——這不一樣了吧?
這一點,朱厚照也認,這個年代人口規模不是負擔,那麼大片的土地呢,人口規模就是國家實力的一部分。
還有,就是人為把土地拆出去。
比如說,親戚兩家之間,一家在畝均5這條線之下,一家在上,如果可以的話就相互操作一下,官方過繼個孩子,實際上還是什麼都不變。
這些屬於農村社會的基本操作,不管你怎麼定政策,老百姓都有辦法。
不過與減免稅賦帶來的正面意義相比,這都不重要。
新任的內閣首揆顧人儀雖然名望高,但高也高不過執政二十二年的正德皇帝,對於皇帝提出的這些他也不敢違逆。
至少也是部分成功了。
於是內閣加緊制定如何減稅的細節。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清流儒臣所要的,
你看看,
任用正直官員、摒除小人奸臣,與此同時輕徭薄賦、重視傳統,這才是他們心中的盛世!
這樣的旨意一道道傳出,那麼自然是天下振奮。
而朱厚照也按照約定,暫時收起了廠衛的利爪,
天下開始進入一個矛盾逐漸緩和的休養生息的階段。
可以說,朝堂的趨勢被完全扭了一個方向。
大功告成的王陽明回到南京繼續擔任自己的應天巡撫,他的聲望也再次上升了一個層次。
八月時,
由他親自創辦的陽明書院在擴建後,初次張榜招賢,一時之間,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竟逾千人之眾。
操著不同口音的人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南京城中,整出的動靜,叫南京城中的外國人都看不懂。
看熱鬧的老百姓則不無羨慕的說,「那可都是讀書人!」
一句讀書人,是這個時代莫大的榮耀。
他們身背書笈,手握卷書,一襲長衫,皆為悟學而來。
陽明書院就在玄武湖邊,院內建築古樸典雅,飛檐翹角,紅牆黛瓦,四周綠樹環繞,鳥語花香,仿佛是遠離塵囂世外桃源。
王陽明也是簡單樸素的書生打扮,而他坐下則是上千學子席地而坐。
這番學風醇厚,人文薈萃的一時盛景,成為文教興盛的又一明證。
王陽明也不愧為一代大家,他對待求學之人沒有任何保留,並在與幾個相近的弟子的論學之中釋出了他一生之所悟,即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朗朗書聲之間,他的弟子們也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有人說:「此四句大概還未觸及根本。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那麼意念、認知和事物也應該都是沒有善惡之分的。」
坐於王陽明身旁的弟子其實也都三四十了,這麼一群大男人都沉浸於『學術討論』之中,
聽到有人提出疑問,大弟子文德憂慮說:「如此卻失卻工夫下手處。」
意思是照這樣理解可能會失去修行的切入點。
正在爭論間,
王陽明解釋說:「心體原本確實是無惡無善的,只是人的資質各有不同。對於悟性較高的人,可以直接從心的本源入手,因為人心的本質原本是清澈無礙的,稍加啟發就能顯現出來;
而對於那些可能存在較多過失和習慣習氣的人來說,則需要在良知的指導下去實實在在地下功夫改正和修煉。這只是具體實踐時的因人而異。並不存在『失卻之處』。」
這麼一解釋,眾人紛紛有所悟,道:「有理、有理。」
關於知行合一的學說,王陽明的在心中琢磨了一輩子,這些關節之處他都已摸索清楚,不要這裡是千人,就是再來千人,也不可能問得住他。
以此為代表,他在此次文會期間的諸多言行都被記錄在《傳習錄》之中。
在文會進行到最後一天的時候,
陽明書院還來了一個重要人物——皇帝的侍從室侍從,何廷仁。
他是作為弟子被自己的老師推薦到皇帝身邊的。
既然師徒之情還在,這種時候怎麼少得了他呢。
而因為他靠近皇帝的特殊身份,自他踏入陽明書院,這裡的氣氛就好像變了似的。
他雖沒有身著華麗服裝,但人們會因為他的權位而自動給他套上一層光環,讓人看著就忍不住要心生敬畏。
王陽明也是事先不知,在身邊人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天地君親師,君在師前。
何廷仁身形端正,袖口裡聖旨露出,兩手橫拉,威嚴一聲,「親封新建伯、應天巡撫王守仁,接旨。」
聖旨?!
所有人面色都有改變。
王陽明也正了正面容,沒有任何猶豫的跪了下去。
「臣,王守仁,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江南之地,素稱人文淵藪,近聞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以其卓越之才,勵精圖治,於江南之地廣施教化,振興文脈,開蒙啟智,成效卓著,百姓得以沐浴德化,士林風氣煥然一新,實為國家之棟樑,社稷之砥柱。
茲者,王守仁推廣聖賢之道,弘彰孔孟遺教,其志堅毅,其行篤實,令我朝文教事業蒸蒸日上,民心歸附,國泰民安。鑒其功績,朕心甚慰,特頒恩詔,加封少保,賜封柱國,以示表彰,望爾珍此殊榮,續展宏圖。普宣教化於天下,使之化雨春風,潤澤萬方,以期人倫和諧,國力昌盛,永固江山社稷之基。欽此!」
「老師,接旨吧。」
「臣王守仁,謝皇上厚賜之恩!」當著這麼多人領這道旨意,令他內心既震動又感佩,接著他叩了一個頭,大聲念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何廷仁轉身。
而台下千人學子也誠心拜服,皇帝這樣封賞王守仁,就是對他們這些人、他們所求的道的獎賞。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