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馬踏王庭!
便沒有太多的花哨,虞軍以夏侯嬰與田氏兄弟統率的三千騎兵為先鋒,涉間另率五千騎兵緊隨其後,一萬羽林騎迂迴兩翼包抄。
兩萬羽林騎狂飆般捲地而來,秦軍黑龍戰旗迎風舒捲,旗槍閃爍生光。
清一色黑色戰旗,清一色黑色戰馬,再配著清一色黑色袍甲,宛如一團黑雲壓向彈汗山王庭!
秦軍的飲食在經過改良後,已經很少有士卒夜晚無法視物了,尤其是身為秦王護衛軍的羽林軍,待遇是大秦眾多精銳之中最好的,沒有一個人有夜盲症。
而且由於往昔在秦王宮的時候,即便是夜間也有執勤的任務,故而羽林騎在夜間的視力也不僅僅是能視物而已。
不過東胡人亦非夜盲,許多後世小說都信口胡來,說早期的匈奴、東胡等部族到了夜晚都是睜眼瞎,實際上只是胡謅罷了。
以肉食為主食的草原狼族的夜盲率反而比中原華夏低得多,尤其是動物內臟里所蘊含的某些成分正好可以代替胡蘿蔔,又怎會夜盲呢?
相反,由於長期身處青蔥的草原,本就視力絕佳的草原狼族為了提防狼群等猛獸的襲擊,夜視能力更是超絕。
然而即便是夜晚能視物,甚至夜視能力絕佳,但前提是睜開眼睛。
已然醉生夢死的東胡人即便是面對耳邊的馬嘶人吼,也依舊沉醉在夢中根本睜不開眼睛,在東胡王殲滅秦軍南下入咸陽的美夢中被砍下了頭顱。
倒是也有不少東胡人反應過來,但酒醉之下拔刀而戰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既不著甲又未列陣的東胡士兵又如何能抵擋羽林騎這等天下精騎!
不過這彈汗山王庭之中倒也並非皆是醉生夢死之人,倒也有幾個離王庭中央有些距離的東胡人在幾名東胡將領的組織下,匆匆上馬結陣殺向帶著兩千羽林騎靜觀大軍廝殺的蘇角。
「蠻夷之中也有能人啊。」蘇角雙目微眯感慨了一句。
能在營嘯之時組織起近兩千騎反擊的,其人本身定然在東胡王庭也有一定的威望,否則根本無法聚攏士卒。
然而蘇角面對同等人數的東胡騎兵不甚在意,甚至沒有親自指揮,而是將指揮權下放給了一名千長。
這名千長年二十,方加冠,姓章名邯,其父章愍是王翦的裨將。
章愍並非什麼名將,只是能勉勉強強算作良將,但運道一直不錯,隨著王翦滅魏,章愍也升任了左庶長。
左庶長的爵位原先是挺高的,能做到左庶長的,無一不是大秦名將,然而在秦國接連滅衛、韓、趙、魏四國的情況下,左庶長實在是太多了。
哪怕是些平庸之將,熬熬資歷再參與一場滅國之戰,基本上都能升到左庶長了。
而章愍曾經與蘇角的父親是浴血袍澤,與蘇家交往密切,因此蘇角也頗為關注章愍的兒子章邯。
章邯年紀雖輕,但卻是少年老成,不苟言笑,按照旁人的說法,沒打過幾場仗卻是天生的名將作派。
不過章邯在軍事上也的確有幾分天賦,因此蘇角也樂得在這種順風仗中照顧一下這位小老弟,給他歷練和立功的機會。
軍陣中,驟然被賦予了指揮權的章邯初時也是有些懵,但旋即便欣然領命。
初生牛犢不怕虎,何況是這種虎入羊群之時。
章邯目光遠眺,東胡騎兵依舊是那老套的「十十方陣」,每排十人一共十排,二十個方陣嘶吼著沖向秦軍。
而秦軍呢?
馬上騎士全副黑色甲冑,腰間一柄秦劍,馬腹上還有一桿長戈,手持著一張八石秦弩,馬背上的箭壺裡裝著二十支弩箭。
「四輪速射,放!」
章邯雖年輕,卻並非第一次指揮作戰,指揮老練,麾下亦是信服這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對他的命令沒有打絲毫折扣,拉動弓弦裝填弩箭。
漫天弩矢如雨點般落下,僅有寥寥三五人身著鐵甲、不到百人身著皮甲的東胡騎軍面對這四輪速射便倒下了超過四分之一。
善射的東胡騎兵卻被羽林騎先射倒了數百人,領頭將領不免心中惱怒,可秦軍所用是八石弩,距離他們二百步開外。
東胡的弓箭射程卻是在一百步左右的一石二斗弓,而且許多人醉酒後匆匆而來連弓箭都沒帶。
即便是秦軍處於東胡騎兵的射程範圍內,也只有幾十人因為東胡的箭矢而落馬。
披甲騎士和無甲騎士的差距就是如此大,尤其是在對射之時。若非蘇角帶著一千羽林騎在後面,章邯真想靠著秦弩的優勢射程游而擊之,以最小的損失一點點磨死對面的東胡騎兵。
「十三列!」
原文在六#9@書/吧看!
隨著兩軍距離拉近,章邯揮舞將旗呼喊著,麾下羽林騎在十名百人將的率領下分為了十個小陣。
秦軍騎兵的基本陣型名為「三騎陣」,「智囊」嬴疾所創,經過白起改良,以錐形為陣,上到整支騎兵軍陣為錐形,下到三名騎兵也以錐形衝鋒。
由三名騎兵組成的錐形陣名為「三騎錐」,由一名百人將率領三十三個三騎錐為一小陣,每個小陣都是一個威力巨大的獨立搏殺群。
不過對面的東胡將領倒也的確有幾分才能,剩餘的一千五百餘騎兵在號角聲下兵分三隊,善於結陣而戰的從正面頂壓,悍猛善戰的繞至錐形陣最為薄弱的側翼搏殺。
然而章邯只是揮舞將旗,兩翼各分出兩個百人將便形成了局部的錐形陣對沖向他們的東胡騎兵發起了進攻。
小陣搏殺,秦軍三騎一組相互保護,配合得嚴密異常。
東胡騎兵固然是馬背上長大的勇猛漢子,但裝備了高橋馬鞍和雙馬鐙解放了雙手可以自由使用長戈這種既可劈砍又可突刺的長杆兵器便天然弱了兩分,而面對著這「三騎陣」,更是打得毫無章法。
散則各自為戰,落單被殺,聚則重迭掣肘,相互碰撞,威力大減。
每遇東胡騎兵最擅長的單打獨鬥,便有羽林騎前後包抄而形成局部的三打一!
剛剛圍住一個「三騎錐」,外圍就有三個「三騎錐」殺來解圍!
於是在這片彈汗山戰場上便形成了一個怪異的情形,分明是東胡騎兵比羽林騎多出五百餘人,卻經常出現秦軍鐵騎圍困東胡騎兵的搏殺圈子,漸漸喪失了反擊的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