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上蔡書院(五)
2024-08-10 18:15:01
作者: 愚翁
趙德芳知道,從歷史上看,元朝之初儒學和理學還是很光輝燦爛的,這既有忽必烈崇尚儒學理學、任用漢人、推行漢政的原因,更加抹殺不了的,是宋朝末年儒學理學欣欣向榮的發展慣性和勢頭,一批批大儒成長起來並以身帶動,使得宋亡後一段時期內的儒學理學思想仍有了很大發展,直至元朝中期。隨後由於民族壓迫與反抗,上天眷顧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理學在明朝達到頂峰,大儒輩出,學說完善,隨後出現了以王守仁為代表的陽明學說,也即心學,後世將王陽明視為中國第一個哲學家,可見其創立的心學地位之高,影響之大。
趙德芳很清楚,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思想的引領,統治者必須創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思想學說,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的意志體現在統治的各個方面,也才能維護其統治。創立學說之重任就是面前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學者,學究,他們本身對此就有需求有動力,自己何不借勢借力呢?將方向和問題拋給他們,讓他們來推動豈不更好?
趙德芳想到這裡,便示意楊輝準備紙筆。
「本王給大家留下三問,希望數年後有人能夠回答上來。第一問:新的思想學說的出現最可能是哪個方向?第二問:人能否兩次跳進同一條河流?第三問,樹上的棗子成熟後為什麼會往地上落?」
趙德芳一邊說,楊輝一邊記。
「這三問,不解釋說明,不答疑解惑,僅要求大家去深度思考,並將這三問傳播開來,本王只能說,凡回答上來其一者,必將青史留名!」趙德芳道。
楊輝大筆一揮,加上抬頭「祖王爺之問」,隨後交給大家傳閱。眾人傳閱著楊輝寫的紙條,知道祖王爺的三問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回答的,其中必有深意,就連幾名年輕學員代表也都沉默不語。
「下面,請移步院內,祖王爺還要與大家繼續交流。」楊輝喊道。
院內空地上,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一起,最裡層的是書院的教師和學生,外面則是文天祥、王應麟、羅知悌、邢慈、陳雲汐、王清惠、茶倫和薩仁圖雅等人,而李雲娘和韓春春站在側面,陳空崖和唐珏仍在外圍護衛,並沒有圍上來。
趙德芳想利用這個機會給大家好好上一課,他要開化他們的頭腦,選擇在書院這個地方是最好的時機。
楊輝山長拿著厚厚的一疊資料,在一張簡易門板上,用石灰石當粉筆,給大家講解剛剛收穫的算學知識,講不通的地方,趙德芳不失時機補充,並與學子們多次互動。經過半個時辰的講解,終於讓大家了解掌握了幾項基本技能。
「想不到祖王爺帶來的這些新東西竟然這麼神奇。」堂長黃超然聽了楊輝的講解後不住讚嘆。
「是啊,很多東西都能融會貫通,就連咱們這個平日不涉足算術的門外漢,也能夠感受到它的奇妙之處。」另一名教諭也道。
「我要拜入楊山長門下,我也對算學很有興趣。」幾名學員當場就決定了學習算學。
隨後,趙德芳開始了他濃墨重彩的宣講。
「各位,我與楊輝山長和部分教諭、學員交流了兩個時辰,受益匪淺,楊輝山長潛心於算學,成果很多,編纂出版了好幾本專著,我們的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在享受著這些成果,極大的促進了社會進步,能夠為社稷和黎民帶來好處的,這樣的人就是我大宋國真正的脊樑,大宋國如果多一些楊輝山長這樣的人,我大宋怎能不復興?怎能不國富民強?我們大家感同身受,落後就要挨打,黎民百姓就要顛沛流離,那我們怎樣才能強大起來,並不是靠官家,靠朝廷和地方官吏,而是要靠我們大家,每個人的社會分工不同,但都是在為大宋國出力,士人為社會管理和服務出力,農人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糧食保障,手工業者為我們生產了生活必需品,商人為我們的貨物流通做出了貢獻,醫者可以治病救人,兵士就要常想著保家衛國,只有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形成一股氣勢,共建我們的家園,我們才能真正強大。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難。」
「如今我們的國家面臨危難,人心渙散,但從與大家的交流中,本王深深的感受到了每個人都心懷大義,每個人都不甘心,每個人心底都留存希望,這就是生機,我們一定要抓住,此刻,前線將士們正在浴血奮戰,我們就要做好自己,好好學習,研究,為將來的大宋所需做好準備。尤其是年輕的學子們,本王對你們抱有很大希望和期許,你們都是少年,正是聞雞起舞、上下求索之時,將來的脊樑將有你們來挺起。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將來故心生希望,惟希望也故進取,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少年人常好行樂,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盛氣也故豪壯,惟豪壯也故冒險,惟冒險也故能造天下。少年人常喜事,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外番,則國勝於外番,少年雄於天下,則國雄於天下。」
「學無止境,勤則可達,志存高遠,恆亦能成。今日之大宋,正在與入侵的外族奮爭,我們已經打了不少勝仗,不遠的將來,我們定將社稷安定,乾坤清朗,百廢待興的大宋正需要你們的聰明才智去治理,去奉獻,你們現在就要樹立遠大志向,孜孜以求,刻苦讀書,長成棟樑之材,長成參天大樹,來護佑大宋,護佑家園,護佑先祖,做好報效之準備。」
「本王確信,將來之大宋將堅定不移走科技興國、人才興國之路,你們風華正茂,前程似錦,未來可期。你們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你們如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你們如乳虎嘯谷,百獸震惶,你們如鷹隼試翼,風塵翕張。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趙德芳越講越亢奮,台下聽者無不被他的情緒所感染,尤其是那些年輕學子,有的竟然熱血沸騰,涕淚橫流,雙拳緊握,微微發抖。看來在這些思想單純的古人面前,言語的鼓動力量還是很有效的。
「同時,在座的教授、教諭們,你們為人師表,要盡心盡力傳道授業解惑,將來大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也要一邊教學,一邊關心大事,提升自我,多科並舉,開闊視野,敢於探索未知世界,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樣才不會被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所拋棄。」
趙德芳講到即興處,甚至都有點忘乎所以了。但他看得出來,他的講話反響
天色漸暗,微風吹起,趙德芳一行準備返回,王應麟和楊輝不失時機的請求他為書院題字。趙德芳凝神沉思了一會兒,欣然讓王清惠代筆。
「唉!這幅對聯放在此處是再合適不過了,只是又要借用古人,又對不住顧憲成大師了。」趙德芳自嘲道,「不但詩句不是自己的,就連書寫也不是自己的,看來以後真要學習寫毛筆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