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小說> 科研從博士生開始> 第253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最著名?還有什麼意義!

第253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最著名?還有什麼意義!

2024-12-20 09:33:53 作者: 不吃小南瓜
  第253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最著名?還有什麼意義!

  上一次的解組所對應的引力製造技術,已經被航空集團、航天局以及軍方部門接受,並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進行技術應用研究。

  比如,引力飛行器,就是航空集團和軍方聯合組建的項目組。

  好多實驗和應用研究,也以其技術為基礎,製造了很多固定參數設備。

  所謂固定參數設備,是以物理性材料搭建出來的,也就是參數不可調整。

  這些設備只能用於上一個解組對應參數的應用和研究。

  輿論上曝光的引力飛行器,核心部件就應用的固定參數設備,固定參數設備,有一個優勢是安全性非常高,幾乎不會出現問題。

  如果新解組是可實現的,因為其製造出的引力強度略低於地球引力,應用範圍可能會更廣一些,擬定的應用以及研究計劃,,肯定會使用新的參數解組。

  那麼很多的固定參數設備就要被淘汰了。

  這些設備都是很昂貴的,因為使用的是物理性材料,改造成本也非常的高。

  「不只是應用科技的研究。」

  薛鳳超跟著說道,「航空集團和航天局,已經計劃聯合建造一座大型的引力場。」

  「這個計劃擬定初期投入就有50個億,主要用於拓展引力應用範圍的技術性研究。」

  「他們大概要考慮更改了。」

  薛鳳超是科技處派駐的研究員,也是科技處小組代表,他知道的消息還是很多的。

  實驗組人員都跟著感慨一番,他們不斷說著研究速度快的苦惱,實際上,研究速度快當然很好,至於其他投入的損耗,相比來說,根本就無關緊要。

  他們的心情都很好,也對於實驗非常的期待。

  在確定了消息以後,各部門機構的代表也把消息傳了回去,也就是讓那些正準備投入製造的計劃先暫停一下。

  很多部門機構也知道了消息,第二天的時候,科技處的王老師就帶隊來到了理論中心。

  實驗準備速度是很快的。

  現在的實驗組早就不是以前了,實驗人員包括設備都擴大了好幾倍,檢測裝置也都非常的先進,基礎的參數調節實驗並不需要準備太久,大部分工作就是對主要設備進行運行調試而已。

  實驗室內部還引入了很多先進的設備。

  比如,直接用於測定引力場強度數值的引力測定設備。

  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引力測定設備就可以直接顯示製造出來的引力強度數值。

  這個數值是以地球引力為單位做評估的。

  王老師來到了理論中心以後,馬上就見到了張碩,並詢問起有關新實驗的問題。

  「我們要測定一組參數。」

  張碩談到實驗表現的很淡然,「進行的只是常規實驗,能成功就最好了,那麼就掌握了一種全新的引力製造參數組。」

  王老師側著頭,凝眉問道,「是新的參數組,對吧?」

  張碩點頭。

  王老師不由得深吸一口氣,即便已經知道了消息,得到確認還是感到很驚訝。


  現在引力製造技術在高層已經不是秘密,王老師不了解理論內容,但對於實現方式還是知道的。

  關於引力製造技術,王老師也和好幾個專家學者討論過,他聽到最多的就是『電磁力、引力的關聯模型非常複雜』。

  「如果要對其進行求解,需要大量的基礎實驗完善參數,基礎實驗層面投入就很大,但不一定是有用的。」

  「即便是完善的參數,並碰運氣似的找出了一組解,也不一定能夠投入應用,甚至說,概率很小。」

  這就像是一條直線,就只有單個坐標取值0~1,才具有科技應用價值。

  隨機在直線上找一個點,取值0~1的概率自然是非常低的。

  換句話說,大量基礎實驗支持下,靠運氣似的找出一組解,極大概率不具有應用價值。

  這就是王老師驚訝的原因。

  大部分了解引力製造技術基礎的學者都認為,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裡,也不會再找出第二個可應用的解組。

  結果……

  這才過去多久?

  張碩又找到了一組可應用的解,速度之快讓人無法理解。

  王老師還知道一個消息,歐洲那邊組建了一個大型的科研團隊,專門來研究引力製造技術,名字叫做『歐洲聯合引力組織』,簡稱『聯合引力組』。

  聯合引力組非常龐大,成立之初就有幾百個科學家、過千的工程師參與,初期募集的科研資金就高達30億歐元,並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做基礎實驗。

  上個月的時候,聯合引力組有理想研究成果,他們的理論組依託基礎實驗,求出了一組模型參數解組,他們還把成果公開了。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所研究出的模型解組根本無法進行應用,甚至無法進行實驗。

  其參數需求中,穩定的磁場強度就高達18T。

  媒介材料單質鋰元素的活躍度,要求也很高,具體是把鋰元素加熱到兩千萬攝氏度以上才可以。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驚訝過後,王老師對張碩的天才感慨萬分,也關心了一下新實驗的參數。

  89倍地球引力。

  這是最重要的參數,其數值小於地球引力,並且接近地球引力的90%,那麼可拓展應用的範圍就更大一些。

  在引力飛行器的製造方面,高於地球引力的參數當然更好,,可以直接以引力強度提供自身的加速度,但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上,高於地球引力的數值並不好,而越是接近地球引力,應用範圍就會越廣。

  最基礎的,可以製造模擬宇宙失重環境的空間。

  另外,新的參數解組需求降低,磁場強度的需求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媒介材料粒子活躍度需求降低,就大大降低了技術實現難度。

  王老師和張碩在新的節奏上聊了一下,然後問了一個很感興趣的問題,「依託現在的兩個解組,是不是能夠研究一種調節引力場強度的技術。」

  他的意思就是在一定範圍內對於引力強度進行調節。

  這樣的話,可控性就非常高了,應用也會範圍也會更廣。

  張碩思考了一下說道,「如果只是在小範圍進行調節,比如說偏差百分之二十以內,是可能的。」


  他解釋道,「常規來說,媒介材料的密度、狀態、範圍,都能夠影響到最終製造引力場的範圍和強度。」

  「但在強度上,可調整的闕值範圍是有限的。」

  「這方面就是技術性的了,可以讓專門的技術組,去針對單一參數解組實驗進行研究。」

  張碩對於技術研究不感興趣,尤其是單一參數解組的技術拓展問題,就更加不感興趣了。

  他感興趣的還是研究出新的技術或者完善理論。

  至於技術提升,其他人也可以做研究,有了實驗基礎後,分支性技術研究,就不需要他來做了。

  ……

  第二天的實驗非常順利,順利,當然有些意想不到。

  這主要是因為設備已經更新換代,各類的檢測,再包括配套設施也很完善。

  還有,研究人員數量增加,水平也都是很高的。

  有了參數解組的數值,他們只需要把設備參數經調整,就可以完成一次實驗。

  整個實驗過程中,每個人都非常的從容。

  最終,實驗成功了。

  在實驗過程中,好多人就注意到引力測定裝置已經顯示出了理論解組對應的數值,也就是89倍地球引力。

  這和理論數值幾乎一致。

  實驗成功以後,每個人都感到非常的興奮,他們又完成了一項引力製造技術的實驗研究。

  王老師是在信息室觀看的實驗,他也和張碩一起進行了慶祝。

  張碩的反應則相對平淡,因為他早就知道能成功,對他來說,實驗也只不過驗證了一組新參數而已。

  如果讓其他機構或團隊知道張碩的想法,大概就只能用吐血來應對了,他們想研究個模型的參數解組實在太難了,更不用說什麼可應用的參數解組。

  現在很多機構或團隊,已經對電磁力引力關聯模型的求解難度有了深刻理解。

  這個模型想求任何一組解,都需要大量基礎實驗的投入。

  好多機構或團隊也開始了投入性研究,他們的研究也是有成果的,包括聯合引力組公開的理論參數解組成果。

  伴隨著更多機構、團隊以及科學家加入到研究中,國際上相關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

  一個月後,聯合引力組公開了新的成果。

  這一次是很難得的實驗成果,而且意義非常重大。

  法國科學家蒂恩-法比亞諾,代表聯合引力組宣布,他們利用超高強度的磁場成功測定到了引力信號。

  「39T。」

  「這個強度的磁場環境下,我們利用超高活躍度的媒介材料,測定到了引力信號。」

  「後續檢測評估,我們認為置信度超過五個西格瑪。」

  「也就是說,研究已經確定了,源點論基礎是真的,電磁力、引力之間存在確定的關聯,我們可以依靠電磁力製造出引力。」

  這是已經公開的消息,也是得到國際認可的,但真正得到其他團隊的驗證還是第一次,自然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

  國際上大量的媒體進行了報導,也出現大量輿論信息科普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但輿論中出現最多的名字不是蒂恩-法比亞諾,而是張碩。

  張碩團隊早就宣布測定到了引力信號,還公開了一些實驗相關的數據,只不過當時沒有多少人相信。

  後來神秘飛行器曝光,並確定為一種引力場製造技術,源點論才被重視起來。

  到現在,聯合引力組測定到了引力信號,才確定源點論基礎的正確性。

  自此,可以說源點論真正成為了源點物理,並被國際所接受。

  那些一直宣稱不接受源點論、不相信源點論,甚至認為新物理是陰謀的人,再去說什麼也不會有人相信了。

  實際上,聯合引力組所測定的引力信號也只是一個波段區間信號,是不可持續的。

  這個成果也只代表實驗中測定到了電磁力和引力之間存在關聯,並確定可以進行相互轉化。

  但實驗成果,並不能轉化為技術,兩者存在根本性的差距。

  這就像是測定到宇宙射線和製造宇宙射線,測定到可不代表能夠製造。

  想要真正製造出引力場,最正統的方法就是進行模型求解,並根據求解結果進行實驗。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通過大量的實驗碰運氣似的測定到引力場,那麼就不需要進行理論求解,只需要在引力場所對應參數範圍內進行大量實驗就可以了。

  這個難度自然是非常高的,因為每一個參數調節,都代表一次全新的實驗,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時間以及精力。

  聯合引力組所測定的引力信號,似乎是國際研究引力技術並產生成果的開始。

  在短短半個月以後,費米實驗室新組建的引力技術團隊,也宣布測定到了引力信號。

  之後,加州理工大學和軍方合作的團隊,也宣布測定到了引力信號。

  好幾個團隊宣布測定到了引力信號,更進一步確定了電磁力和引力的關聯。

  這也助推源點論以及張碩本人成為輿論焦點。

  源點論,就是張碩提出的理論。

  源點論被確定下來,也就是理論得到了驗證,也助推張碩的名氣更進一步。

  現在世界範圍內,說張碩是最有名氣的科學家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媒體上有大量的報導,張碩的名氣可以說人人皆知。

  哪怕一些不關心學術,甚至沒上過學的人,都聽說過引力技術,也知道了張碩的名字。

  同時,一些特別的機構也考慮新的問題。

  比如,是否給張碩頒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就在考慮這個問題。

  之前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為源點論頒獎,因為國際上有很多不認可的聲音,而實驗成果也只有中國團隊才有。

  現在源點論基礎被好幾個團隊驗證,其重要性說值『十個諾貝爾獎』也不為過。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馬上就聯繫了張碩,他們給張碩的私人郵件發了信息,詢問他是否會到瑞典領取獎項。

  然後,被直接拒絕了。

  諾貝爾獎評選區別於其他獎項的規則是,需要詢問候選人是否接受獎項。

  如果接受,評選後就要去參加頒獎典禮。

  張碩的研究涉及到好多軍用層面的技術,還有很多保密性的研究,顯然不可能參加頒獎典禮。

  這也讓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很苦惱。

  他們在考慮一個問題——

  一個名字註定會寫進物理發展史、其研究必定引導人類科技發展,同時也是國際最著名的物理學家,都不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項的含金量會不會因此大大降低?

  甚至說,所謂『最著名的物理獎項』,還有什麼意義?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