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
不得不說曹昂的表現,顯然超乎了賈詡等人的期待。
面對攻心之計並未自暴自棄,而是選擇迎難而上。
如此行事雖然有些青澀,卻也扭轉了曹軍所面對的態勢。
畢竟,曹軍之所以能堅守到現在,除了軍法嚴苛之外,還有曹操個人魅力約束。
由是麾下將校皆悍死奮戰,即便情況再差,其麾下將校也沒有離心。
而此刻,沮授的想法便是通過曹操的死訊,引起曹軍內部混亂。
故而曹昂的這一次雄起,不僅拉回了諸將之心,還使得麾下變成了哀兵。
正是《老子》有云: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隨著曹昂一下達命令,諸將皆不再多言,紛紛回營準備。
不過就在這時,探子卻再度傳來消息,言說袁紹分兵兩路而出。
此時曹昂方聞賈詡之計準備撤軍誘敵,聽著袁紹分兵,便問眾人道:
「我等方才準備撤退誘敵,敵軍便分兵而出,此何意也?」
眾人之中,郭嘉正因為曹操的「屍體」暗自神傷,賈詡直覺發言過多並不言語,只有荀攸沉聲道:
「彼等即送主公屍體回歸,必欲亂我軍心,而今分兵,乃為襲我後路!」
「如今此地已難堅守,不若依照賈公之計設伏,待得夜間退兵!」
「如此袁紹探之必不生疑,待他前來追擊,我軍自可敗之!」
曹昂聞得此言,只得點頭應諾,當即傳令曹洪、曹純等人南下埋伏。
又與馬超、徐晃、史渙等將商議,夜間分兵而撤。
只等袁紹追擊到埋伏地點,率軍返回,再殺袁紹一陣。
眾將聞得此計,紛紛應允,心中都憋著一口氣,等著袁紹追擊!
曹操兵力本來有四萬之多,但隨著幾次兵敗,此刻僅有兩萬不到。
但在賈詡和荀攸等人謀劃之下,還是分出了數路兵馬,安排諸將統領。
正當他們準備之時,袁紹軍中亦在準備追擊曹操兵馬。
因是沮授此計看似分兵三路,實際上主要目的還是準備突破官渡!
依照袁紹的預想,曹軍看到曹操的「屍體」應該就會大亂潰散。
可他們在將屍體送到曹營後,卻遲遲不見曹營之中反應。
見得這等狀況,袁紹不由一陣患得患失,問沮授道:
「眼下我軍已將焦屍送回,何以曹軍還未動作?」
「莫非是曹操未曾北上,已歸營中穩住大局不成?」
沮授問其言,不由暗嘆袁紹竟然畏曹如此,忙勸解道;
「曹操北上,乃在下親自見之,我軍沿路設崗,他絕難返回。」
「曹操雖然不在,其人麾下能人卻是極多。」
「或有那等能人穩住大局,勒令麾下未亂。」
「然則曹操不在此地,敵軍撤退已為定局。」
「主公放心,我斷定數日之內,敵軍必有動作。」
「若是早些,敵軍今夜便會撤軍,當令諸將戒備,隨時準備出擊!」
袁紹聽著這話,方才將心放回肚中,下令諸將整備兵馬。
這般到得下午時分,忽聽斥候來報,言說曹營行出兩支兵馬南下。
袁紹見之大喜,確定了曹軍即將撤退,便下令麾下準備做飯。
夜間剛一到來,又見曹軍遣使而來,送上了許攸的頭顱。
要說許攸在這條時間線上,死的可謂是十分冤枉。
他帶給曹操的消息,本來就是可以決勝的關鍵消息。
但因為秦瑱一封書信,導致他的消息變成了假消息!
或者說,即便是真的消息,這條消息也導致了曹操兵敗。
因此在曹昂阻止他對馬超發怒後,曹洪這暴脾氣便將許攸抓住一刀砍殺。
曹昂對許攸本來是沒多大怨氣的,因他知道,許攸不可能以身犯險設計他爹。
在獻計之後,許攸沒有想辦法溜走,某種意義上就證明了其清白。
但由於事情已經發生,為了平息諸將之怒,他索性將事情推到了許攸頭上。
順道他還幫了個忙,將許攸的頭顱給送還給了袁紹。
實際上距離袁紹上次見許攸,時間僅僅過了不到兩天。
可此時再見許攸,袁紹卻指著許攸頭顱大怒道:
「濫行匹夫,讓汝投入曹操麾下,方知自作自受耶?」
如此罵著,他本欲將其棄屍荒野,但在沮授的建議下,還是予以厚葬。
兩軍互相動作之間,時間來到了十月十一日後半夜。
先是曹昂率軍悄悄行出大營,待行出十餘里後,下令士兵燒毀營寨。
火光頓時便被袁紹軍斥候探知,袁紹聞之大喜,親率步騎兵三萬餘人南下追擊。
一路追出二十餘里,路過一處密林之中時,便見曹昂後軍位於此處。
袁紹見狀,忙令麾下大將韓猛率領騎兵攻擊敵軍後路。
一鼓作氣,直殺得曹昂留下來斷後的千餘兵馬潰不成軍。
看著敵軍一觸即潰,袁紹終於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大笑道:
「今得阿瞞不在,敵軍軍心已散,全軍聽令,隨我加速追擊!」
一語說罷,便下令麾下加速前進,可沮授見之,卻忙道:
「明公且慢,我見彼等皆是老弱,並非曹軍精銳。」
「如此作為,恐是敵軍有詐,我等不可如此再進!」
雖然他這一次力主袁紹追擊,可看到曹昂留下的兵馬,他便覺事情不太對!
可袁紹好不容易占得優勢,哪裡肯放棄追擊,絲毫不聽建議。
沮授見之,無奈之下,請求領一支兵馬在後方策應。
袁紹看他又要分兵,自是不悅,但還是應允下來。
由是又分五千兵馬讓沮授帶領,離他三里範圍策應。
這般分兵之後,又前行了十數里,忽見曹昂主力在此。
袁紹自持兵多,直接下令韓猛等人襲擾上前。
曹昂見之,戰也不戰,急忙率領兵馬加速南下。
袁紹一看,滿以為曹昂這是畏懼自己兵馬,便即再度加速。
不料剛過五里,忽聽一聲大喝,便見曹洪、曹純領兵自左右殺出。
袁紹大驚失色,麾下兵馬大亂,而前方曹昂卻在此時回軍而擊。
一時間馬超、徐晃、史渙等將紛紛殺上前來,殺得袁紹兵馬潰散。
袁紹大驚之中,連忙後撤,幸得沮授領兵及時殺到,方才救下袁紹。
一場大戰之後,袁紹損兵折將,三萬追擊兵馬過半折損。
反觀曹昂這邊,不僅沒有折損兵馬,反倒占盡優勢,從容撤退。
至此,袁紹也是再不敢追,只得下令麾下回軍。
待得營內,他急忙探問現在是何人在曹軍主事。
在探知曹營主事之人是曹昂之後,袁紹便一陣感慨道:
「久聞阿瞞之名,未聞曹營子脩,可知生子當如此也!」
當下,他知有曹昂在,很難一舉擊破曹軍,索性聽了沮授建議緩兵南下。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另一邊,曹昂在得勝之後,並未因此而志得意滿。
依照郭嘉的建議,他將兵馬退至陳留城,同時發信各方將領收縮防線。
在曹昂的命令之下,曹軍開始不斷後撤,大規模棄城而走。
於是在建安五年十月中旬,曹軍官渡會戰宣告失敗。
此戰,兩軍投入了兵力超過二十萬,算上輔兵和民夫,總數在五十萬以上。
是役,曹操精銳折損超過兩萬人,民夫與輔兵折損上萬。
袁紹折損精銳兵馬超過五萬,其餘輔兵與民夫不計其數。
這一戰,袁紹奪取了東郡、東平、山陽、濟陰等大半個兗州。
但卻因為東線的放開,導致劉備軍趁虛而入,被奪取了泰山、北海、東萊等地。
同樣,由於被曹操提前堅壁清野,袁紹得到的大部分地方都已被搬空。
故而這一戰袁紹雖然得勝,卻是代價極大的慘勝。
不過在此之前,隨著官渡會戰的結束,一個問題也縈繞在袁紹的心中。
在戰爭中失蹤的曹操,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魏郡,鄴城,此地是春秋之時所建,亦是袁紹的老家。
而此時,幾個十分特殊的客商,卻來到了城內酒肆。
只見為首之人頭髮乾枯,下巴滿是胡茬,而在他身旁,卻是一八尺大漢。
在其背後,還有幾個形貌肅穆的護衛環顧四周。
沒人知道這幾個客商的來歷,但對這些人的裝束並不奇怪。
畢竟,鄴城乃是冀州繁華之地,不少南來北往的客商匯聚於此。
其中自然也有不少容貌兇悍之人,並不足為奇。
而這一伙人,不是別人,正是失蹤在官渡戰場的曹操等人。
至於為何如此,還得從當夜曹操北上之後說起。
彼時,面對沮授施展的絕戶計,曹操真的一度面臨過絕望。
畢竟燒了那些糧草,他才能獲取官渡之戰的勝利。
可糧草沒燒到,他反而要被沮授用火給燒死。
若是換做他人,說不得此時就直接認命投降了。
可曹操越是面臨絕境,就越是冷靜,竟然帶著許褚等人硬生生從林中逃出升天。
在逃出之後,許褚便建議帶著老曹突圍南下。
可曹操卻是直接拒絕,表示南邊到處都是袁紹崗哨。
就他們這幾個人,遇到小隊伍還好,一旦遇到幾百人的巡邏隊,立馬就會被抓。
所以他一逃脫之後,就朝著袁紹後方陽武方向行進。
如此行了兩天,便抵達了袁紹麾下的陽武。
而抵達陽武之後,追捕他的消息也傳到了此處。
曹操見西邊防備嚴密,心知南邊必然更甚,隨後即一路北竄,悄然渡過黃河。
本來許褚等人以為越北上越危險,沒想到北上之後,防備反而越發鬆弛。
到了這裡,許褚便建議曹操從河內南下,回營主事。
可曹操一聽此言,便直接否決,對許褚道:
「自我等北上之後,官渡便難堅守,現在返之,於事無補。」
「河內亦有袁紹兵馬,我等當繼續北上!」
隨後他就拉著許褚北上,直接來到了鄴城。
路上因為沒有錢糧,順道打劫了一支商隊,就變成了這幅行商模樣!
對此,曹操自是暗自得意,袁紹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他會來鄴城!
但隨著安全得到保證之後,他又擔心起了南邊戰事。
所以便入住了一處客館之中,讓麾下打探消息。
那邊手下正在打探消息,曹操便在一旁對狼吞虎咽得許褚笑道;
「吾觀此城雖大,卻少宮室,不似許都那般繁盛!」
他如此說著,卻見許褚拿著麥餅一邊點頭,一邊狂吃。
見得此狀,曹操便一把拍在了許褚背上罵道:
「真痴兒哉,不知與某留點,某亦未食!」
而被他這麼一拍,許褚便是一陣委屈,嘴上不停,又給曹操遞了一個餅。
曹操見之,一陣好笑,接過餅也開始吃了起來。
二人吃飯之間,宿衛虎士已然帶著消息歸來。
只見他在曹操耳邊耳語了幾句,便見曹操的臉色猛然閃過一絲驚喜道:
「妙哉子脩,秦子瑄倒是給某教出個好兒子!」
如此說罷,他便打開了包袱,將剩下麥餅放入其中。
許褚見他收拾,急忙喝了一口水灌下詢問去何處。
「河東!」曹操朝著西邊一指,站起身來便道:
「正如秦子瑄所言,父子同心,其利斷金!」
「今有子脩在南守御,我為其父,豈可落之於後!」
「且去河東,也叫袁紹知曉何為顧此失彼!」
如此說著,他即暢快的一笑,帶著眾人行出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