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穿越清朝的掌故> 第43章 鬥鵪鶉(外二篇)

第43章 鬥鵪鶉(外二篇)

2024-08-11 20:54:35 作者: 無聊的帥貓
  《鬥鵪鶉》

  鬥鵪鶉是一種古老的遊戲,其歷史可追溯到唐朝。相傳,西涼馬廄曾向唐玄宗進貢鵪鶉,這些鵪鶉能隨著金鼓的節奏進行爭鬥,因此深受宮中人的喜愛,紛紛開始飼養。鵪鶉因其群居性、耐寒且貪食的特性,易於被人類馴養。然而,當鵪鶉被用於斗鳥比賽以爭勝負時,對它們的選材就變得至關重要。

  在選擇鵪鶉時,人們會仔細觀察其毛色、骨骼、頭部、嘴巴、面部特徵,以及眉、眼、鼻、頷、胸等部位,這些都是評估鵪鶉戰鬥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對於鵪鶉的飼養、餵食、清潔、把玩、調養和籠養等方法,也必須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

  鵪鶉的膽子極小,在爭鬥時最忌諱的是旁邊有物體影子搖動。一旦鵪鶉疑為鷹隼等天敵出現,它們會立刻驚懼並藏匿起來,這不僅會導致當場失敗,而且日後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調養,才能恢復其鬥志。因此,在鬥鵪鶉時,必須確保環境安靜,人聲悄靜。在比賽開始前,每隻鵪鶉的羽毛都會被仔細搜索和整理,以確保它們處於最佳狀態。

  當比賽結束,勝負已分後,鵪鶉會被分開餵食。失敗的鵪鶉,俗稱「桶子」,需要接受特殊的調養。而對於勝利的鵪鶉,如果受傷輕微,經過五七天的洗養即可再次參與戰鬥;若傷勢較重,則必須等到傷痕完全癒合後才能再次上場。

  鬥鵪鶉不僅是一項宮廷娛樂活動,在清朝的民間也廣受歡迎。這一遊戲不僅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生物的馴養和觀察能力,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競技精神和娛樂文化。

  《斗鷦鷯》

  在清朝的江浙地區,有一種小鳥,因其獨特的習性和外觀,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它便是我們俗稱的「黃脰」,學名鷦鷯。這種小鳥雖小,卻天生有著好鬥的性情,為爭鬥而生,為爭鬥而樂。

  鷦鷯,作為鳥類中的一員,其體態嬌小,羽毛鮮艷,尤其是頸部那一抹明亮的黃色,更是為其增添了幾分俏皮與靈動。這種小鳥天生好鬥,常常在枝頭間為了領地、食物或是配偶而展開激烈的爭鬥。

  在江浙地區,人們發現了鷦鷯的這一特性,並將其作為了一種獨特的娛樂方式。每到春夏之交,當地的人們便會紛紛拿出自己精心飼養的鷦鷯,隔著籠子讓它們進行搏鬥。這種斗鳥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觀眾的圍觀,也成為了當時社會風尚的一部分。

  斗鳥的過程充滿了緊張與刺激。兩隻鷦鷯在籠子裡相遇,先是互相打量,接著便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它們或啄或抓,或撲或閃,每一次攻擊都充滿了力量與速度。觀眾們則屏息凝神,緊張地觀看著這場「空中格鬥」,期待著勝負的揭曉。

  長期以來,這種獨特的娛樂方式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也展現了清朝時期江浙地區社會的風貌與特色。

  《鬥蟋蟀》

  鬥蟋蟀:

  鬥蟋蟀,這一古老而充滿趣味的競技活動,在清朝時期尤為盛行。其實,這種玩法始於唐朝天寶年間,當時長安的富人們用象牙雕刻成精美的籠子來飼養蟋蟀,不惜花費萬金,只為欣賞它們一展歌喉。到了南宋時期,權臣賈似道更是將鬥蟋蟀的競技推向了高潮,他在半閒堂中組織鬥蟋蟀比賽,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參與。

  鬥蟋蟀的競技場通常由專門的主人管理。參賽的蟋蟀被精心飼養在大小相配的容器中,雙方主人在比賽前會多次審視自己的蟋蟀,確保它們狀態最佳。比賽時,雙方蟋蟀被放入競技場中,各自的支持者則根據蟋蟀的表現進行押注。值得注意的是,賭局的高架之上,只有兩位主持人能夠清晰看到比賽的勝負,而其他人只能抬頭仰望,無法親眼目睹比賽的激烈程度。儘管如此,人們仍樂此不疲,輸贏高達千百兩銀子,卻從不後悔,這種對鬥蟋蟀的熱愛和執著,著實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愛。

  在清朝,盛放蟋蟀的容器以宣德盆最為珍貴。這些盆子不僅材質考究,製作精細,而且造型別致,充滿藝術氣息。而蟋蟀則多來自易州、西陵等地,品種繁多,其中以梅花方翅的品種最為珍貴。然而,蟋蟀作為秋蟲,入冬後隨著氣溫的降低,其活力也會逐漸減弱。因此,要想讓蟋蟀在寒冷的冬季依然保持鬥志,就需要飼養者精通昆蟲生理學,為它們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和營養供給。

  在清朝的消寒會上,鬥蟋蟀更是成為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人們在寒冷的冬季聚在一起,通過鬥蟋蟀來消磨時光,增添樂趣。而在比賽的最後五分鐘,往往是最為緊張刺激的時刻。此時,雙方蟋蟀已經斗得筋疲力盡,但誰也不願輕易放棄。飼養者們則屏息凝神,緊盯著自己的蟋蟀,期待著它們能夠創造奇蹟。這種緊張刺激的氛圍,使得鬥蟋蟀成為了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競技活動。

  <本篇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