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兩戰破敵
對易縣城外的這支烏桓突騎的領袖,宋軍諸將都沒有放在心上,以為不過是袁軍中的無名之輩。♚♞ 🐻💝
實在是烏桓騎兵太困窮了,未交鋒時,完全看不出其戰力。
事實上這支烏桓騎兵的統帥可謂是河北有數的名將,而且從十幾歲開始與劉備就成為了刎頸之交!
只是與劉備流浪四方不同,牽招除了求學於樂隱之外,就一直待在河北。
袁紹稱帝之前就以他為冀州牧從事,兼領烏桓突騎。
袁紹既已稱帝,更使其為護烏桓校尉。
在大漢護烏桓校尉與護匈奴中郎將、度遼將軍等都是負責總督胡族的官職,分別都護烏桓、匈奴、鮮卑事務。
可以說袁紹在河北得胡弓勁馬相助,與烏桓關係融洽,這位護烏桓校尉功占三成之上。
牽招作為河北良將,不僅統兵作戰卓越,而且戰略眼光出眾。
其實戰爭打到現在,他已經看出來趙室的問題了。
趙室一直在以冀州一州之地,而抗宋國傾國之師。
尋常人若聞此言,一定覺得這是誇張。
但牽招以為這句就是再精準不過的事實,當初袁紹分河北四州與諸宗親,導致各州都有擁兵自守的傾向。
袁、曹交戰,幽州、青州、并州還可以用疆域初定,難以盡全力為藉口,推脫無法上陣。
可是到了如今,河北已經平定三年有餘,在并州的高幹左有恆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帶甲五萬,北阻強胡,南據鹽池,可謂是雄於一方。
先不說他這個帶甲五萬的號稱究竟是否有水份,但他沒有派精兵強將主動入兗、豫對抗宋國軍隊是毫無疑問的!
而青州的袁譚、冀州的袁尚、幽州的袁熙,手中都各有強兵,這絕非社稷之福。
如今冀州尚強,所以可以壓制住四方,勉強調袁熙、袁譚等人共同迎敵。
一旦朝廷有變,威望不足以震四方,恐怕不等宋軍來攻,趙氏內部就能自相殘殺,割據分裂。
所以牽招此刻也是下了狠心,必須要一戰擊破宋軍,絕不能讓宋軍在冀州攻城略地,摧殘冀州實力。
他親率萬餘烏桓突騎至城西,沿河以進攻宋軍左翼,又使烏桓大將督數千精騎從城東攻宋軍右翼。
他態度決絕,此戰哪怕烏桓死傷慘重,也要力戰擊破宋軍。
烏桓以突騎而著稱,其部族領袖被稱為大人,由選舉產生,常推「有勇健能理決鬥訟者」為大人,死則另選,「無世業相繼」。
故而烏桓極度尚武,敢於衝鋒陷陣。
任何種族,只要敢於突騎沖陣,其戰力就不能弱了!
尤其此戰烏桓具有絕對的人數優勢,隨著進攻的號角吹響,大量騎兵呼嘯著踏過嚴寒大地,高舉彎刀、骨朵向著宋軍陣列殺了過去。
而與此同時,宋軍箭陣也完成了準備。
自古以來,中原破胡騎衝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箭陣。
只是烏桓突騎們已經太久沒見過中原強軍的風采了,忘記了諸夏箭陣的恐怖。
隨著鐵騎萬馬奔騰,呼嘯的騎兵自易水東西掩殺而至,宋軍中也傳出一聲聲號令:
「放箭!」
「放箭!」
「放箭!」
一聲哨響,宋軍陣中雄壯的號令聲同時響起。
這一瞬間,無數烏桓胡虜全身僵硬,驚恐的仰頭望向宋軍方陣,驚駭欲絕的表情徹底定格在了臉上。
在無數雙瞪大的眼眸中,倒映著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差別的景象。
密密麻麻的箭矢激射長空,遮天蔽日。這一刻天空失去了一切的顏色,只剩下了漫天箭雨。
箭雨在空中飛行了許久,然後激射到了地面上,濺飛無數沙石,箭陣之下,飛矢蔽地。被這種恐怖的箭陣所覆蓋,數百丈範圍內不可能有任何人存活。
關鍵是這箭雨並非僅僅一波,而是源源不斷!
宋軍五千步兵,軍令嚴肅,行伍齊整,御者執槊,強弓硬弩,箭如飛蝗,繁如雨注,箭陣遮天,流矢庇地。
這使得正在衝擊的烏桓騎兵頓時損失慘重,屍積如山,死者枕籍。
很快正在衝擊的烏桓騎兵們就再次回憶起了界橋之戰,被強弓硬弩所支配的恐懼。
輕騎兵衝擊這種箭陣,簡直是在送死,被敵軍無差別的屠殺!
虜眾不能當,一時奔潰,宋軍臨陣斬烏桓名王汗魯、薄幹等人。
若這只是烏桓名王所統帥的騎兵,僅此一戰就已經定乾坤,烏桓勢必崩潰奔走,宋軍掩殺,一戰即可斬首數千,大破敵軍。
但統帥這支部隊的是名將牽招,他親自督戰在後,令鐵騎橫陳於易水之旁,夾城列陣,堵死了前方潰退回來的胡騎繼續奔潰的前路。
凡是衝撞繼續後退者,不論名王、貴族還是大人、奴隸,皆一律處死。
由是烏桓震怖,賊眾殊死戰,散而複合者數焉。
宋軍復為為虜所圍,奮擊盡日,殺虜數以千計。
雙方大戰的血肉山河,乃至於天地無光,日月失色,流血漂櫓。
交戰自旦及夜,烏桓實在是堅持不住,全軍譁變在即,牽招乃被迫始退。
趙雲在城頭上觀之,立即縱鐵騎乘之,追奔三十餘里,俘斬三千餘。
血戰一日,宋軍大破烏桓突騎,共斬獲不下五千餘,更獲戰馬兩千餘匹,戰場上馬屍堆積,趙軍取馬肉,載肉酒而相慶。
但徒卒能夠相慶,騎兵卻壓力深重。
由於沒有找到這上萬胡騎背後的補給之地,讓軍中將校都有了不好的預感。
尤其是統軍追擊返回的鮮于烈,擰著眉頭,一臉凝重的向趙雲匯稟道:「將軍,自古胡騎進軍後方都跟著大量牛羊,以為胡騎補給。故而羌胡一旦戰敗,王師往往獲牛馬常以十萬數。」
「如此龐大規模牛馬,斷然無法隱藏。然而我鐵騎追奔三十餘里,依舊未見其蹤跡。這恐怕形勢急矣。」
趙雲亦認可鮮于烈的看法,這麼多牛馬不可能隱藏住蹤跡。
而觀敵將今日表現,絕對是一位良將,不可能不備補給。
新⑥⑨書吧→
所以最合理的推斷就是:「袁軍徒卒已經接近易縣,補給在步兵處。」
而很快情報就證實了趙雲、鮮于烈的猜測,牽招雖敗,但其很快就立營復聚起來潰散到各處,奔逃往幽州故鄉的胡騎,繼續對易縣虎視眈眈。
他統帥一支敗兵,卻不肯後退,必然是恃其援。
宋軍將領正猜測趙軍意圖之際,守城的司馬忽然抵達帥帳之外,向趙雲稟報導:「將軍,城外有十餘騎,自稱將軍故人,有重要情報,請求入城一敘。」
正在輿圖旁的諸將皆紛紛抬頭,看向帳外。
「重要情報?」
賀齊喜而笑曰:「此正是宋公以趙將軍為都督之由也。」
河北大地這裡的豪傑,太多是劉虞、公孫瓚的部將,不服袁紹者甚重。
不論是常山豪傑、劉虞的故吏還是公孫瓚的部將,總有幾個人可能是趙雲的知交故友。
趙雲也沒有多加顧忌,在近萬精銳宋軍面前,區區十幾騎絕對掀不起波瀾,便回道:「允其進城,帶到我帳中。」
很快幾名身材高大的豪傑便被帶到了趙雲帳前,但趙雲眉頭一簇,發現自己對幾人可謂毫無印象。
趙雲的反應立即引起了周圍親衛的警惕,他的親衛可都是之前的繡衣衛,做的就是備奸防刺,當即十幾名侍衛握緊長矛對準帳前幾人。
趙雲擰著眉頭問道:「汝等何人?為何冒稱我故人?」
對方卻並未驚慌,領頭的中年人拱手,說道:「子龍今日富貴,便不識故人矣?我乃公孫伯珪之弟,公孫紀也。曾冒死往公孫伯珪營中透露戰情,與君等共事良久。」
聽聞此言,趙雲頓時想起來這是何人了。
公孫紀雖然姓公孫,但並非公孫瓚的親兄弟。
不過兩人沒有血緣關係,也因同姓而以兄弟相稱。
劉虞要殺公孫瓚,其從事紛紛反對,比如程緒就言:「公孫瓚雖有過惡,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曉使得改行,而兵起蕭牆,非國之利。加勝敗難保,不如駐兵,以武臨之,瓚必悔禍謝罪,所謂不戰而服人者也。」
結果劉虞以發兵在即,程續卻詛咒大事為由,將程緒斬殺。
公孫紀不敢復勸,遂連夜跑到了公孫瓚營中,把劉虞要殺公孫瓚的消息告知了公孫瓚。
於是公孫瓚有了防備,遂緊急聚屯駐四方的部隊複合,才反敗為勝,擊破劉虞。
論交情,公孫紀尚算是對公孫瓚營中諸將有恩。說是趙雲故人也不算有錯。
只是以前雙方地位略有差距,沒什麼交情。
趙雲這才拱手請其入座,問道:「公孫公今緣何而來?」
公孫紀拱手,說道:「今復為大事而至,有軍情慾告知趙將軍。」
趙云為人比較儒雅,立即恭謙的詢問道:「不知是何軍情?」
公孫紀手撫下頷,不無得意:「此關乎易縣得失之關鍵也。牽招兵敗易縣,已然知曉只靠胡騎難以攻下易縣。其仍不肯退,解鞍休士者,恃其近救也,在等步兵攜輜重而至。」
趙雲微微頷首,公孫紀所言與宋軍將校猜測相同。
畢竟能夠反敗為勝的手段不多,這是最可能的抉擇。
不等趙雲繼續詢問,公孫紀主動開口:「而袁熙所部徒卒主力已經抵近城北五十里外夕陽聚。」
在座的宋軍大將同時眼睛一亮,戰意振奮。
提前五十餘里得知敵方軍隊之所在,這是一戰決勝負的關鍵情報啊!
公孫紀亦在此時開口:「若將軍大張旗鼓於城牆之上,而親提輕兵,斂旗鼓,掩其不意,伺賊方飯,而襲殺之,何憂不能一戰覆滅其殆盡?」
眾人皆頷首贊同,若真能在敵軍用飯之時,鐵騎突入敵軍營中,則一戰破之必也。
易縣之戰,形勢將自此而定!
但趙雲沒有冒然做決斷,而是慎重的看向公孫紀,問道:「公如何能掌握此戰機?」
言下之意便是質疑公孫紀是否可信。
公孫紀當即挺直胸膛,說道:「此非我一人之力也,亦幽州豪傑之同心!我乃劉大司馬故吏,與鮮于公等有舊誼,皆願聚義師,而抗趙室之無道!」
「燕趙義士欲興大事久矣,只恨賊眾勢強。只待將軍破賊三軍,則義師必雲集而景附也。」
趙雲當即起身,鄭重的向公孫紀拱手,說道:「如此則大事盡付於君矣!」
公孫紀說的大義凜然,冠冕堂皇,趙雲自然不會全信,但這不妨礙趙雲大膽出擊一回。
從公孫紀口中,也可以推斷出幾點確定無誤的事實。
他公孫紀在趙室未能得居高位,故而欲趁這最後之亂,放手一搏,謀求一個君侯高位。
他所代表得也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整個幽州諸侯、豪傑得態度。
而這正是宋公派三萬大軍浮海遠渡的最重要目的之一。
於是趙雲在得知了趙軍徒卒的位置之後,親率三千鐵騎,偃旗息鼓,自城南而出,繞路五十餘里,奇襲袁軍步兵主力。
而在公孫紀、鮮于銀等豪傑相助下,宋軍伺趙軍全軍設灶饗飯之時,全軍發起突襲,猛烈沖入袁軍營中,將正端著瓮、缽、鎢錥吃麥飯的袁軍殺的潰不成軍。
這裡可是袁軍最重要的後勤之地,宋軍擊破袁軍,斬首數以千計,獲軍實、器械堆積如山。
趙雲乃故意令三千徒卒前來搬運物資,往返兩地之間,車馬不絕於路。
而自己引兵五千伏於要隘,準備伏擊牽招剩餘的騎兵。
但遺憾的是牽招根本無意再戰,引余騎便撤回了幽州。
趙雲只能收兵歸營,令全軍搬運袁軍物資,累日不絕,十餘日方盡!
此戰宋軍大破袁軍,斬首不下萬餘級,而斬獲極豐。
尤其是糧草,足供三萬大軍半年之用!加上此前渤海存糧,三萬宋軍哪怕不依靠浮海送來的糧草,也能支撐一年之久!
剩下的就是各位將校,如何在戰場上擊破強敵,開疆拓土了!
沒了後勤之憂,這對將校而言反而是最輕鬆、最簡單的事情,於是周瑜、趙雲等紛紛向後方發去捷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