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小說> 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27章 歐洲的太空工業主導權之爭

第427章 歐洲的太空工業主導權之爭

2024-12-21 00:10:13 作者: 烏鴉一號
  第427章 歐洲的太空工業主導權之爭

  林甲所說的這些說白了就是縫合怪,把其他車企中受到好評的設計拿來用。

  通過堆迭過去獲得消費者認可的高科技元素,來構建Space的品牌理念。

  這樣的做法倒也沒錯,只能說很符合這五年來華國新能源車企新入場時候的風格,也不愧是在小米汽車幹過高管,當年在小米當高管的時候肯定也跟著一起充分研究過友商們的競品。

  整體思路非常的小米。

  這個品牌用Space的話,這樣的思路沒有任何問題,可當品牌名叫光甲的時候,消費者會為這樣更高端的小米設計理念買單,但買單一次不代表消費者會反覆買單。

  更重要的是,豪華品牌更多是講故事,販賣你的品牌理念給消費者,你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光甲汽車不過是縫合怪,甚至進一步不過是更高端小米的概念後,這樣的傷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林甲越想,越覺得現在面臨著兩條路,一條是更換品牌,但是整個第一輛車也要完全重新打造;第二條就是繼續沿著現有思路,但是品牌繼續用Space。

  林甲把她的想法和陳元光說過之後,陳元光沉吟片刻後說:「在我看來,現在還有非常多的時間。

  以及在概念車的設計上你可以儘可能的大膽,可以讓汽車設計師團隊在設計的時候儘可能用最新的概念,一些技術上的難題我可以幫你來搞定。

  你可以多借鑑科幻作品裡的未來汽車,當然像《回到未來》里的那種可以穿越時空,在不同空間裡自由穿梭的汽車我是做不到的。

  《第五元素》、《銀翼殺手》里能夠像飛機一樣在天空中飛行的汽車也同樣做不到,因為反重力本身就是偽命題。

  但無論是《未來水世界》還是《三體》里那種可以支撐水陸兩棲汽車,以現有技術是完全能做到。

  和比亞迪的水陸兩棲不同,從技術層面能夠做到在水裡也和在地面上一樣靈活,甚至能夠像潛艇一樣流暢。

  你可以想像一下,它在進入水下之後變形成更加適合水下行駛的形態,真正意義上的水陸兩棲。

  這個應該目前來說沒人做,具備足夠的創新性。」

  林甲聽完後意識到:「材料上的突破已經能夠支撐這類工藝具備足夠的可用性和穩定性了?」

  陳元光點頭:「是的,現在材料上能夠支撐你這麼做。

  只是從商業成本上考慮的話,你需要重新開模,需要完全重新找供應商來幫你設計零部件,整車成本很容易就拉上去。」

  林甲沒有多考慮:「對我們來說成本不是問題,這些供應商別說才壓帳半年,就算壓帳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他們都會願意做的。

  Space更名為光甲汽車,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不可能會缺錢,無論是從股市募集資金還是從民間資本、國有資本和外資手裡募資,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且跟著光甲系創新,這是等於分蛋糕給他們吃,我們造兩棲汽車,像華為的各種界、小米以及各種傳統豪華車品牌都會迅速跟上,他們作為光甲汽車的零部件供應商,自然能夠從這些車企手裡拿訂單拿到手軟。

  甚至還因為和我們合作過,在和這些整車廠商聊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具備一定的議價權。


  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筆區別僅僅在於大賺還是中賺的生意,是不可能放棄的,而供應商壓帳,我們的資金壓力其實是很小的。

  一開始只在一線城市核心商圈鋪設網點,我們的資金壓力還能進一步減少。」

  從一開始,Space在設計的時候,因為要做豪華車品牌,高定價的策略,所以一直在線下門店的考量上都是直營,而且只在一線城市。

  當然這個一線城市的定義比較寬泛,不僅僅是指傳統的北上廣深,像杭城、蜀都、金陵,這些具備很強消費能力的所謂新一線城市也算一線。

  馬斯克回國之後,白宮方面和國會的參議兩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過了所謂太空法案,在太空法案的基礎上成立了比NASA更高一級的機構:阿美利肯太空戰略委員會。

  並且由馬斯克擔任第一任的阿美利肯太空戰略委員會主任,給該戰略委員會撥款高達五百億美元。

  這個數字不是整個五百億,而是今年,2027年還剩下的半年時間裡,就給了馬斯克五百億美元。

  馬斯克連著發了很多條推特:

  「阿美利肯要走向重新偉大的道路,太空是我們必然不可能放棄的領域,阿美利肯需要在新世紀裡重新獲得太空方面的領導地位。」

  「很高興擔任太空戰略委員會主任一職,我將會主導阿美利肯內部具備充分競爭里的太空戰略項目。」

  「這是阿美利肯太空事業重新邁上正軌的一天,我們過去被NASA浪費了太多時間。」

  類似的推特還有很多條,表達的意思大差不差。

  大致上都是,NASA一群蠹蟲,除了會如何大手筆把聯邦預算給花掉之外,就只知道如何推動LGBT事業發展。

  如此大手筆毫無疑問震驚了世界,因為過去阿美利肯給NASA的撥款不算少,每年動輒三百億美元的撥款,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排名第一了。

  而這次的太空戰略委員會,一上來就是半年五百億的開支,幾乎把整個撥款往上翻了三倍,充分證明了阿美利肯的驢象兩黨在全力發展太空事業這件事上打成了難得的一致。

  「.當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在為歐洲航天局一年一百五十億歐元的開支吵的不可開交之時,阿美利肯為他們的太空事業發展開出了一張史無前例的支票。這張支票不僅代表這現在,也代表著未來。

  未來白宮每年為太空支出準備的預算都將是一千億美元的級別,和過去NASA每年的財政預算比起來至少翻了三倍。華國的核彈變軌技術前所未有地刺激到了華盛頓,無論是驢黨還是象黨,自從2008年以來,驢黨和象黨終於在除了華國外的事情上達成了空前一致。

  太空將是21世紀不亞於人工智慧的領域,阿美利肯要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入,力保自己的領先地位,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馬斯克這樣具有明顯陣營色彩的人選,能夠順利通過國會驢黨占主導地位的參議兩院投票,成為太空戰略委員會第一任負責人。

  當華國用實際行動證明其在太空時代的野心和實力,阿美利肯用財政投入和驢象兩黨的合作證明他們依然希望能夠在太空時代擁有領先地位,歐洲應該覺醒了.」

  阿美利肯能夠在這件事上擺脫驢象惡鬥,能夠展現出空前團結,確實有點震驚全世界。

  因為大家都以為阿美利肯的驢象惡鬥已經嚴重到除了華國外,大家都無法達成一致,已經到了要劍拔弩張的地步,老中甚至已經在期待阿美利肯分裂成藍綠兩個不同的阿美利肯。


  華國核彈變軌、華盛頓驢象合作、馬斯克走馬上任,這一連串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充滿了新聞價值。

  對於歐洲媒體來說,他們能夠討論的還有一個點,那就是歐洲議會正在吵的不可開交的航天預算。

  其中法新社是最積極的,前面的文章就來自法新社。

  那是法新社頭版頭條的部分節選,這不是他們文章最主要要表達意思所謂,他們的核心論點是:

  「為了在新世紀的太空事業上能夠和阿美利肯、華國兩極競爭,歐洲的太空事業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法蘭西在航天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工業、充沛的能源和大量技術人才,法蘭西應該要承擔起領導歐洲航天事業發展的重任」

  法新社就差沒喊出,其他歐洲國家要團結在法蘭西周圍了。

  這樣的言論德意志能肯嗎?

  西班牙、義大利這些國家不會來攪屎嗎?

  發展太空事業說白了就是要投錢,要構建一個完整的太空工業,這個投入可不是簡單的幾百億歐元能打住的,是每年幾百億。

  你構建了太空工業要有市場吧?商品或者服務要得能賣出去?

  SpaceX通過創造星鏈,屬於是自己給自己創造需求,光甲航天也負責了一部分類似星艦的太空通信網絡構建,但更多還是各大新能源車企的衛星發射,以及各國的衛星發射。

  法蘭西要在歐洲建太空工業,它能搶走誰的蛋糕?都搶不走。

  在前期,太空商品的買家都是政府,等於歐盟還要投錢。

  相當於投兩遍。

  這等於是集歐洲之力發展大法蘭西,換其他歐洲國家誰能同意?

  第二天德意志的媒體不甘示弱,你法新社能夠為法蘭西搖旗助威,難道我德意志不行?太空工業憑什麼你法蘭西來主導?

  先是德意志工業聯合會發表聲明:「過去德意志一直以其在各行業的創新能力和技術領導力而聞名,德意志可以通過系統地採用太空賦能解決方案來增強歐洲航天產業的競爭力。近年來德意志已經發展出領先的新太空生態系統,且太空工業能夠創造價值、創造就業機會並強化歐洲在全球舞台上的相應地位,德意志和華國之間的良好關係,有助於引進華國最新的航天技術,甚至不排除購買常溫超導材料。」

  然後是德意志的航空航天中心執行董事會主席西格瑪出來喊話,德意志作為歐洲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所在,才能幫助歐洲的太空事業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歐洲肩負著歐洲航天局(ESA)項目中超過 50%的工作份額以及超過 70%的發射器工作份額,我們強大的工業基礎才有能力在合作中承擔主要角色,實現歐洲太空工業的發展。

  說德意志是歐洲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倒也沒錯,因為反正現在動力也熄火了。

  只是為什麼說很長一段時間,而不是現在,因為自從法蘭西拿火龍發動機技術和光甲航天做了技術交換,擁有開拓者火箭一二號完整技術的法蘭西航天局,在這五年時間裡,承擔了百分之七十的發射份額,剩下百分之三十也不屬於德意志,而是分給了SpaceX和光甲航天。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變化,導致德意志在航天發射器領域的人才瘋狂流失,全去了法蘭西。

  要不是因為之前SpaceX不招外籍工程師,人才流失的速度還會更快。


  德意志本來之前一直都有發展海上發射能力,在原計劃里,他們是要在2024年的時候從北海的船上完成小型運載火箭發射的。

  整體計劃還包括了打造太空港、小型海基發射可回收火箭、船舶製造和航天材料研發等多個方面,德意志方面為此制定的計劃非常全面而完善,相關企業全是要錢給錢要政策扶持給政策扶持。

  計劃也是因為法蘭西直接買而破產,自研的潛在風險多高啊,法蘭西買則沒有任何風險。

  之前種種往事都導致了,德意志壓根不想讓步,大家這幾年都過得不好,憑什麼又要吸全歐洲的血來發展法蘭西的太空工業?

  法蘭西和光甲航天有合作關係,合作密切,德意志也能合作,也可以談,我們能交易的東西更多。

  「近年來德意志儘管在航天工業上整體發展略顯不足,但大量新興企業如 Mynaric、Isar Aerospace等在雷射通信設備製造、小型衛星發射等方面都展現出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發展潛力,這些企業的發展得益於德意志在高科技研發、機械製造等方面的深厚工業基礎,也從側面反映了德國具備發展太空工業的良好條件.」

  見阿美利肯的驢象兩黨都能在太空工業上如此團結,德意志的媒體這一回也空前團結。

  在輿論場上充分展現了半步不讓的氣魄,硬是希望從法蘭西手裡搶回歐洲太空工業的主導權。

  發生在布魯塞爾的預算紛爭,也正是起源於法蘭西和德意志無法達成一致。

  當然還有原因就是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歐洲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錢,哪些沒錢的歐洲國家不想再為無法給自己帶來利益的太空工業掏錢買單。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