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澤逐漸適應了大理寺的日常工作,作為大理寺少卿,他面臨的不只是複雜的案件,還要關注百官和百姓輿論變化,還要與大理寺卿共同參與朝廷律令的修訂,幸好懷澤有在秦州獨當一面的經驗,否則乍一接手還真忙不過來。
他提前請教過陳大人,又狠費了一番功夫,花了足足兩個月時間,把大小律令牢記於心,又把近三年的重點案件拿出來挨個研究,基本上每日都是深夜才回去,就連休沐日都不敢放鬆。
等到懷澤從繁重的工作中抽出身來,就已經到了九月底,剛好聞昕回京,還帶回了府試中榜的好消息。
常寧喜極而泣,連忙著人去給聞家長輩報喜,堪堪九歲的聞昕便中了童生,即便放到滿京城都沒有幾個,一向低調的聞府照例沒有聲張,只是在京郊開了處粥棚,算是給聞昕積福了。
今年李家學堂的學生成績都很是不錯,懷澤提前與李凌江他們商議著,共同辦了場謝師宴,感謝幾位先生的辛勤教導,孩子們都被誇得小臉紅紅的。
臨近過年,各家都開始忙碌起來,因著新皇已經宣布明年加開恩科,各地三月加開鄉試,九月在京城加開會試,這下子各家有子侄的紛紛行動起來。
雖然如今還不知道主考是誰,但依照慣例,新皇對第一次科舉都會格外重視,主考官無外乎就那幾個人,懷澤也給聞明去了信,讓他提前到京,到時候帶著他去四處拜訪,新皇剛剛登基,怕是聞明也摸不准新皇的喜好,這些都得早些準備才是。
當初懷澤考舉的時候,因著聞老爹遠在江南,去各家拜訪都是懷澤獨個兒去的,自是更明白其中的難處,如今他好歹在京中,自然也不能讓他的子侄再受當初那份罪。
半個月後聞明來信言道會在明年五月抵達京城,到時還望三叔照料云云,言語十分懇切,老太太也專門來信說到此事,最終敲定了聞明的來京事宜。
大理寺工作繁忙,懷澤感覺自己一個頭兩個大,恨不得能多生出一雙手臂才好,而且因著皇上宣布開年要重新修訂律令,屆時怕是懷澤等人更忙不開手,所以許多事情就得趕在年前了結。
懷澤的加班狀態一直持續到新皇宣布封筆,然後就開始了漫長的走親訪友環節,等好不容易抽出時間檢查聞昕的功課,便到了除夕當日,不由得感慨一句,他這個官做的,實在太累了些,說好的等考完科舉就能輕鬆呢,這怕是比當初備考的時候還忙碌。
一大早懷澤就被外面噼啪作響的鞭炮聲吵醒,他今日本來還想睡個懶覺,畢竟進了大理寺之後,幾乎就沒怎麼休息過,被吵醒之後想睡也睡不著了,乾脆讓人把聞昕叫過來,檢查一下他的功課。
除夕檢查孩子功課這事著實不太人道,可奈何懷澤的公務實在太過繁忙,若是此時不檢查,開了春之後怕是就沒有時間了。
聞昕得知父親要檢查功課的時候一下子緊張起來,因著父親在科舉和官場上的成績,平日就連學堂里的先生提起父親都沒有不夸的,他自然與有榮焉。
雖然父親平日在家裡不怎麼擺架子,但聞昕卻十分崇拜自己的父親,在秦州見識過父親那般受百姓愛戴後更是不敢鬆懈,生怕丟了父親的臉。
就連姐姐都時常勸他,莫要讀書讀傻了,可聞昕想起父親來,便又重新有了動力,他知道自己的資質不能和父親相比,所以就更得努力讀書,爭取能離父親再近一點。
如今聞昕在備考院試,懷澤回憶了一下自己當時的心境,又仔細問過聞昕最近讀的書,還是決定從策論開始,只出了一道題目,「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何解?
因著如今聞昕的水平尚不能當場作答,懷澤便給了他一刻鐘的時間思考,聞昕快速執筆在紙上記錄,懷澤則在一旁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懷澤驚訝地發現,聞昕的變化和成長速度比自己想像的要大得多,明明五年前,他還是個貪玩的小胖子,如今卻得常寧時不時督促他注意休息,這份韌勁和決心倒是像極了自己小時候。
不過兩人的境遇可有不小差別,懷澤努力那是因為沒別的選擇,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可聞昕卻不一樣,他是從小被長輩寵愛著長大的,即便他不努力,長輩定然也會為他謀個好前程,在這種情況下,聞昕不自甘墮落,能夠看清自己的目標,比懷澤自己當初可要難得多。
正沉浸在構思中的聞昕想不到,在不經意間他崇拜的父親也已經對他刮目相看。
一刻鐘的時間截止前,聞昕放下手中的筆,他日常臨摹的也是王羲之的小楷,仔細看就會發現,和懷澤府試時的字跡竟然有幾分相似。
「兒子嘗聞,力學方能致道,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是為力學……」
聞昕的眼睛始終直視前方,不因為懷澤的上下打量有任何變化,以他如今的水平,整篇策論不過兩三百字,卻字字精煉,風格倒頗像李宣大人。
懷澤不知道的是,聞昕雖然表面上很鎮定,實際上卻很是忐忑,說完自己的策論,便用期待的眼神望著懷澤。
「你小小年紀能有這番見解已經很是不錯,切莫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得勞逸結合才行。」
聽到父親的話,聞昕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他竭力壓制住自己嘴角的笑意,只矜持地點點頭,回到自己的院子後才撲在榻上開心地笑出聲來。
懷澤自是滿心驕傲,兩個孩子都這般上進,直叫他這個做父親的慚愧,他日常公務繁忙,這多虧了常寧教導有方,午膳前懷澤把心中所想和常寧說了,卻被常寧連笑三聲。
「這哪裡只是我的功勞,所謂言傳身教,你這位父親勤勉愛民、政績卓著,這些孩子們都看在眼裡,他們自然也希望能效仿你,說到底,想教好孩子,也得咱們自己先立得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