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簡明中國教育史第四版> 第六節 道家的教育思想

第六節 道家的教育思想

2024-08-13 06:19:07 作者: 雨黎黎
  一、道家思想概況

  道家創於春秋末的老子。老子, 姓李, 名耳, 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 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 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兩千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今流傳的《老子》❶ 一書共81章, 保存著老子的一些思想,為研究老子教育思想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老子像

  道家的興盛是在戰國時期, 戰國道家分為兩派。一是稷下黃老學派, 這一派不墨守老子的理論, 而是以道家思想為主, 兼采各家之長, 有選擇地吸收法、儒、墨、陰陽、名家的一些思想因素, 從而在道家中能獨樹一幟; 另一派則以莊子為代表, 承襲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並將其演變為一種出世主義的思想, 後世往往以「老莊」並稱,莊子像 作為道家的代名詞。莊子崇尚自然, 追求個人精神的解脫,他的思想代表了一種自由主義的思潮,對後世的知識分子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現今流傳的《莊子》一書分內、外、雜三篇,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也為研究莊子教育思想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二、「道法自然」與教育目的

  老子所教, 皆以「道德」二字為宗旨, 其中「道」是老子為教的核心,《老子》五千言,直接論述「道」的竟出現74次之多。他認為這個「道」不是尋常的一般道理,而是原始的客觀實在,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它永遠不變地存在著,不停地在天地萬物中間運行著。「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① 他進一步具體地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②這種神奇微妙的「道」,甚至先於天地萬物已經存在,它不斷地按其自身運動的規律發展變化, 成為自然的規律和法則。人只有順應遵循自然無為這一「道」的根本原則,才能真正「為道」。對人類來說,「道」是人類活動的最高原則,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體現在教育的目的上,就是要求人們把「道」當作認識、追求、實現的總目標,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動都圍繞著「道」而展開,要教人悟道、認道、體道、崇道。老子明確指出:「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❸人類在社會和自然之中, 一切活動最終都必須取法於「道」。人類所特有的教育,也不能例外,也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規律, 按自然規律施教,「唯道是從」。從教育的具體要求來說還要「知常」,「常」就是「常道」。他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⑤

  莊子的思想完全繼承了老子, 一心一意追求「道」, 他再三強調「道」的巨大的自然與社會功能。他說:「夫道, 覆載萬物者也, 洋洋乎大哉!」❸又說:「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⑦與老子一樣,莊子也強調「道法自然」的道理,將「道」視為必須追求的最高理想, 故此,不斷有弟子問「道」, 他也不斷地向弟子傳「道」,「道」也成了莊子的最高教育目標。

  三、「人法自然」與教育作用

  道家的人性論是一種自然人性論,認為人性即自然。「無知無欲」,無識無情。一切聽憑自然的安排,像自然一樣,對於一切人事現象, 如是非、善惡等,不產生愛憎、好惡之情,做到「有人之形,無人之情」❸,「天地與我並生, 萬物與我為一」❺, 天地萬物為一體,人和自然渾為一體, 不加任何人為的東西。

  老子認為為道不是為學,不是使人的知識增多, 而是使人的知識與欲望減少, 他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① 這就應該讓人們把一切知識忘記,他指出:「少思寡慾, 絕學無憂。」❷ 不學習知識,可以免除憂愁。道家認為一切人為的東西都是錯誤的, 儒墨主張的教育是破壞自然、違背人性的,所以是最大的錯誤。一切智慧和道德只有害處,沒有好處, 其教育的作用只能加速對人性的背叛,加重社會的紛爭。故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貞臣。」❸從道的本質來說,道法自然, 而學非自然, 故要絕學; 道常無為,而學則人為, 故要絕學。莊子也認為:「絕聖棄智, 大盜乃止。」①主張「無以人滅天」❸, 即不要用人力去改變自然。人們應該把一切人為的知識忘掉,把一切人為的道德拋棄, 忘掉得越多越好, 拋棄得越乾淨越好。

  當然,道家並不完全否定教育的作用,他們反對的只是違背「自然」的教育。事實上,道家也提倡教育,即「自然之教」, 把一切自然之道,當作教育內容,要求人們完聽憑憑自然、順應自然,而不加以人為的任何強制。教以「為道」,就是要「無為而無不為」,通過否定以達到肯定。只要能遵循「道」的自然法則,「無不為」的功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 於是萬物便可自化,天下將會自正。在道家看來,自然是完善美好的,處於原始狀態的人類社會, 才是最理想的境界,因為那時毫無人工雕琢之痕跡, 在自然完美的秩序下, 人們勢必渾噩樸厚。而等到社會演化,人們逐漸脫離原始狀態,遂有所謂的「文明」產生,這在一般人看來當然是文化進步,但在道家看來,這卻正是人類墮落的表現,並且要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痛苦。所有道德方面、智慧方面,所有物質方面、精神方面的產品,也就是所有的傳統文化,他們都認為是要不得的, 道德的產生正是人至德德喪失的表現。總之,一切構成文明內容的事情,在道家看來, 都是人類痛苦的源泉。社會愈文明、愈進步,距離道家的理想狀態就愈遙遠。


  四、道家的人格理想

  道家強調自然人性,崇尚自然真情,反對人為地損害人的自然本性,要求教育要為張揚人的個性服務,因此道家理想中的人生境界, 在於追求物我不分、與道合一的理想境界,具有很強的超現實性和神秘性。

  老子主張:「復歸於朴」、「復歸於嬰兒」❸, 希望人人都能回歸自然,回到嬰兒一樣的天真狀態。其特徵有:

  其一,無為貴柔。無為是老子道德教育要求的中心, 如果每一個人都達到「無為」的境界,天下便可泰然,人們也就是大德了。關於「貴柔」, 老子認為人之處世,必當貴柔。視柔弱為人之美德、人生之美。只有柔弱才能居於上位。他以水為例來讚美柔德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❷ 人要想自由自在地生存,就應該保持柔弱的美德,而柔弱也會轉化為剛強,並戰勝之。

  其二, 知足。老子認為,人要知足,知足常樂。他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❸ 人如果貪圖名利, 貪多務得就會病害其身。愛惜過分,儲存越多則損失越重。所以一個人必須知足、知止,這樣便不會受辱, 沒有危險,生命就能長久。所以他又指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其三, 不爭。在老子推崇的美德中,不爭最為重要,可與無為並稱。他同樣以水為例,來推崇不爭這一教人必須具備的德行, 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 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 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❺ 有美好善良品德的人如同流水一樣,有利於萬物而從不爭名爭利。處理人際關係永遠處於下流,反會接近於「道」。居處不爭之地,心以不爭為淵, 付出施予而不爭報賞,言則有信信, 為政無私, 辦事精明,審時度勢,皆能不爭, 便永遠不會失誤。不爭還要具體做到如下的要求:「不自見, 故明;不自是, 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長。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①就是說:不堅持己見,不自以為是,不自我炫耀, 不自高自大, 能做到這些, 普天之下, 反而沒有人與你爭奪,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永保全生。

  其四,不敢為天下先。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 老子主張要恭謙居下,不應爭先,特別是身居要位者,更應如此。這也是人的一種美德, 做人的至寶。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夫慈, 故能勇;儉, 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長。」❶ 如果身居要位或身為眾長,在處理各方面的關係必須寬容, 不能事事突出自己,以身為先,以首自居。所以他又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為百穀王。」❷因此處上位者, 只有恭謙寬厚, 虛懷若谷, 心胸廣闊, 才能有如江海包羅百川, 以真正成其廣大而得到百姓的擁護。

  老子對於理想人格道德的基本要求,也可說是其德育原則的具體化。充分顯示了遵循自然和滲透了辯證法則,以及邏輯的思辨,具有深刻的價值和意義。

  莊子的理想人格包括至人、神人、聖人、真人等幾個層次。他在《逍遙遊》中明確指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將無己、無功、無名作為理想人格最本質的品德核心,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種現實的羈絆,追求個性解放和靈魂自由,從而達到絕對自由的精神狀態,「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④此外,他還提出了超脫飄灑的「真人」形象, 他說:「純素之道, 唯神是守,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能體純素, 謂之真人。」④ 在莊子看來, 只要悟解真道,便可進入「神」化的境界。他又說:「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是之謂真人。」這種人格不依賴任何外在的客體,他們的智慧完全掌握了天地、自然、社會、人世的根本意義, 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格。

  道家的理想人格論極力主張衝破儒家教育思想的樊籬, 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追求一種絕對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對後世士人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甚至成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使士人在感嘆人生短暫、無常、不幸的時候獲得某些慰藉,當然這一思想本身也具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

  五、「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原則

  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⑤主張「聖人無為」, 就是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①,「無為」不是無所作為, 而是要教人「為道」,順應其自然而不加任何人為的強制。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 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① 化而欲作,萬物既化而又私慾萌動, 以道鎮之, 萬物亦將無欲。教育「為道」,就是要「無為而無不為」,通過否定以達到肯定。只要能遵循「道」的自然法則規律,「無不為」的根本功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於是萬物便可自化, 天下將會自正。所謂「行不言之教」,並非真的不言,而是說萬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說不做, 或做而後說, 往往都是徒費唇舌而已。他反對過多的說教、干預及引導,一切要順應自然,最好能像流水一樣,「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❷

  「不言之教」還包含著尊重人的自然本性,重視其自然的思悟, 從而達到個體自然發展的意義,在教育態度和方式上,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則, 通過自身榜樣作用影響他人,它體現了潛移默化的哲理。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❸ 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應時而來,適時而去。「不言之教, 無為之益, 天下希及之」。❹「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❺

  莊子也主張行「不言之教」, 他在《膚篋》中批判了三代以後那些充滿了政治教條的喋喋不休的說教,「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哼哼之意, 哼哼已亂天下矣」。認為這是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之一。莊子主張教育應該在一種超然的、絕對自由的境界中進行,只有在充分自由的教育之中,學者才能感到輕鬆愉悅,達到無為的境界。從人的認識角度來說, 莊子認為「行不言之教」完全是一種內心的自覺、自化,絕不能受教育者強制的灌輸。人要知「道」,只能依靠自然無為、自我意識、靜心領悟, 他還以人的聰明為例說:「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 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③因此他才肯定地說:「故聖人行不言之教。」❷ 聖人很少說話,是為了讓受教者接受了教育而又不覺得是負擔,只是認為這道理是自己悟得的,因而感到心中愉快, 這是最高明的教育方法。

  總之, 道家認為「道法自然」,主張培養能體會自然之道的聖人, 對於孔子提出的仁義道德持否定態度。從思想傾向說,儒重理性,道尚直覺;儒主致用,道崇思辨: 儒講啟發,道講辯證; 儒講現實人生,道則講回歸自然。道家輕視知識,主張以自然之道即「天道」為教育內容,要求人們完全聽憑自然, 對於傳統文化也持反對態度, 強調「絕學無憂」、「絕聖棄智」,這對後世教育的發展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思考題:

  1.簡述述道家「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

  2. 評價道家的教育思想。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