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簡明中國教育史第四版> 第五節 墨子的教育思想

第五節 墨子的教育思想

2024-08-13 06:19:03 作者: 雨黎黎
  一、墨子的的生平和政治、哲學思想

  墨子, 名翟, 魯人, 也有人說是宋人,可能是生於魯國,曾為宋大夫。據《史記·孟軻荀卿列傳》載:「蓋墨翟, 宋之大夫, 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 或曰在其後」。其生卒年代不可確考, 據推測約在公元前490--公元前403年之間。

  墨子出身微賤, 精於工技。墨子自稱「賤人」❶ 或「北方之鄙人」❷, 並以「賤人之所為」為榮。根據對「墨」字的幾種訓義的分析❸及《墨子》書中的記載, 可知墨子出身於一個手工業家庭, 本人也是一個小生產勞動者, 他的思想基本上代表當時的「農與工肆之人」。

  據《淮南子·要略》載:「墨子學儒者之業, 受孔子之術」,但發覺儒者「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遂「棄周道而用夏政」, 自立學派。

  墨家學派在當時有巨大影響,《孟子·滕文公》稱:「楊朱、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 不歸楊則歸墨。」與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並稱為「顯學」。《韓非子·顯學》載:「世之顯學, 儒墨也。」《呂氏春秋》也稱:「孔墨之後學, 顯榮天下者眾矣, 不可勝數」,「孔墨徒屬弟子, 充滿天下。」

  墨家學派有嚴格的紀律,有俠義作風和犧牲精神,《淮南子·泰族訓》稱:「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家弟子都具有一種捨命行道的獻身精神,孟子說:「墨子兼愛, 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說他摩禿頭頂,走破腳跟, 只要對天下有利,一切都干。墨翟三十多歲時,曾「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 戰勝了公輸般的雲梯攻城之術,迫使楚國放棄對宋國的攻擊, 教育了公輸般和楚王, 傳為千古佳話。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是「上說下教」,門下弟子眾多, 儼然一個宗教政治團體,不同於一般的教育、教學活動。墨家私學的文化淵源與儒家相近,而其產生直接得益於城市工商業發展和獨立工商業階層的形成, 墨家在戰國時與儒家並稱「顯學」,而以自然科學、生產技術和邏輯學為主要特色,其教學制度在先秦私學中也獨具風騷。他的教育思想不像孔子那樣系統完整,但他所提出的許多主張是相當深刻的,也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的寶貴遺產。

  現存《墨子》共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派的基本資料。其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六篇出於墨家後學,內容主要是講邏輯思想和自然科學知識。

  二、教育教學思想

  (一) 關於教育作用的主張

  墨子很重視教育,希望用「上說下教」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他把「有道者勸以教人」,作為實現「飢者得食,寒者得衣, 亂者得治」的根本措施之一,極力反對「隱匿良道而不相教誨」。在他看來,「天下匹夫徒步之士, 少知義」, 因此,「教天下以義者, 功亦多」①。

  墨子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兼愛、非攻。面對戰亂不斷的社會狀況,墨子最高的政治理想就是要「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❷。天下之害的根源在於「不相愛」,如能「兼相愛, 交相利」,「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 達到「刑政治,萬民和,國家富,財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飽食」❸。要實現這一目標,他認為第一要義是抓住教育, 通過教育來實現政治主張,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治權力和發展生產力。

  如何教? 他認為到不同的國家要用不同的內容進行「上說下教」:「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 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 國家喜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 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 即語之兼愛非攻。故曰:擇務而從事焉。」❹ 墨子把他所主張的教育,完全與不同國家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緊密地聯繫起來, 根據其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肯定不同的教育能對這些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甚至能改變其不良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

  墨子認為當時普天之下強凌弱,暴欺寡, 富虐貧, 貴傲賤,「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 亂者不得治」❶, 如此現實都是天下「少知義」、「去義遠」的結果。他說:「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這種「義」反映在現實社會人事之中, 就是他主張的「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眾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❷。這和儒家追求的「大同」理想很相似。為實現這一偉大的政治目的,他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知義」、「為正」。所以他不辭艱辛,積極倡導,教天下以「義正」。他主張通過「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❸, 建設一個民眾平等、互助的「兼愛」社會。


  從積極的方面看,墨子強調大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他在《節樂上》篇中主張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認為人「不與其勞, 獲其實」①,是天下大亂的根源之一。所以他教導天下之人,必須強力從事。所以他才得出這樣的結論:「教人耕者, 其功多。」⑤充分肯定教育對生產力發展和創造社會財富的巨大效應。如果社會上人人都能「信身而從事」,社會生產力必然會得到巨大的發展,人民百姓得到受用不盡的物質利益,國家得治,利生害滅,百姓安樂。這不僅反映了教育對經濟的發展、創造社會物質文明的巨大功能, 同時也給政治的穩定提供堅實的社會物質基礎,這正是墨子較之當時許多教育思想家對教育認識的深刻之處。

  墨子反對命定論比孔子更為徹底。孔子主張「性相近, 習相遠」, 但又承認「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保留著命定論的殘餘。儒生公孟一方面主張「君子必學」,但又重視天命, 認為不可抗禦。對此, 墨子認為是荒唐可笑的, 他說:「教人學而執有命, 是猶命人葆而去其冠也。」◎他特別強調發揮人的主動精神,認為決定人的富貴貧賤不是命, 而是「力」之強與不強。「夫豈可以為其命哉? 固以為其力也」;「強必治,不強必亂」;「強必貴,不強必賤」;「強必榮, 不強必辱」;「強必飽, 不強必飢」;「強必暖,不強必寒」。❶墨子主張凡教導人學習, 教者必須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對學者也要有一定的強制督促,教其不能受外界的干擾影響。

  墨子不僅強調了教的重要作用和意義,而且同樣強調了學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主張君子必須從學。首先他從人們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勸子葬父的事實來說明「勸子於學」的重要道理。他說:「子葬子父, 我葬吾父, 豈獨吾父哉? 子不葬,則人將笑子,故勸子葬也。今子為義, 我亦為義, 豈獨我義也哉? 子不學, 則人將笑子, 故勸子於學。」❷ 為人要立足社會, 如果不學習, 終日無所事事,就要像父死不葬的不孝子一樣,將要遭天下人鄙棄和恥笑。墨子從人的正常情感來勸導為人必須努力從學,並說明學習對人生存的重要價值。

  相比而言, 墨子更強調環境對人的發展的決定作用。他以染絲為例,闡述了環境對人性形成的影響:「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所入者變, 其色亦變。⋯⋯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非獨國有染也,士亦有染。」❸這就是著名的「染絲說」, 在他看來, 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過如待染素絲, 有什麼樣的環境,就能造就什麼樣的人。

  此外,墨子還提出社會政治經濟等大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作用。他說:「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 時年歲凶, 則民吝且惡。」❸ 人的道德觀念, 心理品質,行為規範和人的交往等社會人際關係, 均與社會大環境中的諸多因素有關,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社會物質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對人的成長的影響不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都是非常巨大的。墨子已很深刻地認識到這個大環境和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如果年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必然就會有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優良的道德品質,人際關係也正常和諧; 反之, 人之間不僅吝嗇而且會變得兇殘。所以災荒之年便會出現易子而食,如此人間何言友愛? 正如《管子》所說:「倉廩實則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可見社會物質環境條件對人的道德品質成長的重要作用。

  這一思想比孔子的人性論在社會意義方面更具有進步性。《呂氏春秋》的《當染》一篇, 正是這一思想的繼承,以後許多唯物主義思想家, 如荀子、王充等, 在論述環境的作用時, 無不受其影響。

  (二) 關於教育目的與教育內容

  墨子主張教育要培養「賢士」。「賢士」的主要品德是「兼愛」, 有時也稱作「兼士」,就是「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 墨子主張培養的「兼士」不僅要「厚乎道行」, 還要「辯乎言談, 博乎道術」, 肯於犧牲自己以成人之急,這與孔子培養的「君子」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都是要做治術人才,「所以為輔相承嗣也」。❶墨子的「兼愛」與孔子的「仁」也有相近之處,兩者同樣要求「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父必慈,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❷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兼愛」強調無差別的愛,「仁」強調「愛有差等」。

  墨子為了培養「賢士」,在教育內容上,除了以「兼愛」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同時重視文史知識的學習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還注重實用技術的傳習。墨子重視《詩》、《書》、《百國春秋》的教學,還重視武藝的學習。墨子本人就「善守御」,這是為他的「非攻」學說服務的,「以毒攻毒」,「以戰止戰」。墨家注重自然科學的研究,重視科學技術教育。在墨家後學所著的《墨經》中,涉及幾何學、物理學、光學、數學方面的知識。例如在幾何學方面,有點、線、球體的概念; 在力學方面,有力的性質、力的運動、力的平衡以及簡單的機械等;在光學方面, 有光是直線進行的原理、影的形成、光與影、光與光源、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等;在聲學方面,有共鳴以偵察敵情等。從墨家留下的教學記錄中,可以看到我國古代生產技術向科學理論飛躍的最早的優秀成果,墨家在科學技術研究和科技教育上的創造和貢獻是永放光芒的。


  總之,墨子的教育內容是十分豐富的, 大大突破了儒家「六藝」的範疇。不過墨子全盤否定了「禮」、「樂」的價值,不適當地「非樂」, 不加分析地反對音樂文化和一切文娛活動,忽視音樂教育與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質和審美能力方面所產生的作用,這當然也是片面的。

  (三) 關於教育、教學的主要原則

  墨子關於教育、教學的具體經驗保留的資料不多, 教育、教學的原則不夠完整,但有許多思想和精神很值得研究與借鑑。歸納起來,有如下幾項。

  1. 志功合一原則

  志功合一是墨子施教一貫奉行的最根本的原則。他教人,不光要看其動機,更重要的是看其效果,強調二者必須辯證地統一。他教育弟子不論做什麼事, 必須「合其志功而觀焉」❸。志, 是出發點, 即動機; 功, 是歸宿,即效果。不論其志還是功,最根本的一條,都在於利人。因此墨子教育弟子:「利人乎即為, 不利人乎即止」❶,「利人多, 功又大, 是以天賞之。」❷這些都說明,墨子教人必須從墨家的「功利」出發,一切都必須符合「農與工肆之人」的實際利益,「功, 利民也」。❸不論是道德、科學教育還是生產勞動的實踐教育,乃至其他方面的教育,都要堅定不移地履行這條原則。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對人要作出評判,定其是非,必須依據一定的原則。墨子正是遵循「志功合一」的原則來施教,來評判人的, 所以他在《經說上》中才得出這樣的結論:「志功,正也」, 只有當志功合一, 才稱得上正當的行為。墨子第一次提出以功利主義的原則作為評判人的道德行為的尺度,這在古代倫理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在古代教育史上同樣是第一次,為後世事功學派教育思想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主動性原則

  墨子施教,一貫堅持積極主動。他要求教師要努力、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要永遠起主導作用, 絕不可怠倦而被動。他不同意儒者公孟子說的「譬若鍾然, 叩則鳴,不叩則不鳴」的態度, 提出:「雖不叩必鳴之也。」即·使人們不來請教, 也應主動上門去教,他認為: 「不強說人, 人莫之知。」④孔子實施的是「有教無類」,來者不拒,而墨子則更進一步,主張對不來者也主動施教,這叫做「行說人」, 他說:「行說人者, 其勸善亦多,何故不行說人也?」❺儒家教學往往是教師「待問而後對」、「弗問不言」的被動施教,而墨家則是問則答,不問則講。這種以教人為己任的精神是很可貴的。

  墨子在教育中提出的「叩則鳴,不叩必鳴」的主動性原則,是與他平常積極「上說下教」和從事各種社會活動的認真負責、勇於犧牲的精神分不開的。它來源於教育實踐,又回到教育實踐中去應用。它不僅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 也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不過墨子的這條原則還相當幼稚。他雖然強調了教的主導作用, 要求教者積極主動,但對於教育對象的積極因素、主體地位與之辯證的統一關係, 卻未能進一步探討闡述, 比之儒家強調學的主動、自求自得,不免要略遜一籌了。

  3. 實踐性原則

  墨子特別強調道德行為的鍛鍊。他說:「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⑤要求學生樹立「強力而行」的刻苦磨鍊精神。其原因在於: 其一, 只有「言必信,行必果」①, 才能造就兼愛天下的賢士; 其二, 在嚴酷的社會環境中,人不能怠惰,「賴其力者生, 不賴其力者不生」❷, 要重視實踐; 其三, 墨子認為, 意志不僅是重要的道德品質,而且對知識才能有直接影響, 即「志不強者智不達」❸, 他認為意志不堅強的人, 學習也不會精進, 智力也不可能增強, 不會變得聰明。同時他又強調修養, 提出「雄 (先) 而不修者, 其後必惰」❹, 若不首先注重品德修養, 結果一定垮台。墨子重視意志鍛鍊,意旨在於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犧牲自己去干利於天下的事,承擔別人所不願經受的痛苦,為人民排難解急, 這是墨家的風格,而且也說明了意志不僅是重要的道德品質,對於智力的形成和發展也有著直接的影響。

  墨子強調, 一切說教, 一切理論, 都必須見諸實行, 根本在於實踐應用。他在教導弟子從政之道時,強調了最根本的一條, 就是:、「口言之,身必行之。」❸ 墨子在教育弟子時, 堅決反對只說空話而不務實際的人。他說:「務言而緩行, 雖辯必不聽, 多力而伐功, 雖勞必不圖。」⑤ 這就是說, 那些只說空話而不務實際的人,哪怕他說得天花亂墜, 再有道理,別人也不會被其說服。即使他用最大的力氣,誇耀自己的功績, 別人也絕不會相信, 最後還是一事無成。

  墨子在教育中提倡理論聯繫實際, 言行一致的教學原則和治學方法,與儒家的「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的原則並無二致,對於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其重要的積極意義。不過儒家偏重的是理性道德修養的實踐,而墨家則強調社會生產勞動知識和科學理論的實踐。兩相比較,墨家當然要高明、實際得多了。

  4. 量力性原則

  墨子在教育中提出了「學必量力」的重要原則。當弟子請求學射時,墨子便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 提出「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①。這就要求教師施教,必須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基礎、才智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教育,而且還要正確估量學生有可能或通過努力有力量能夠接受教師所教而獲得收益,達到目標,這樣才去進行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教師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好高騖遠, 自我行事,實際就是無的放矢,永遠也不能收效,而且學生還會厭學, 進而造成師生的對立。

  如果單一強調「量其力所能至」才施之以教, 那麼也將會使教育的對象常處於被動狀態, 進而影響其主動性、積極性的能動發揮。這是量力性原則的最大缺陷。但是,墨子並沒有停留於此,而是在施教中同樣強調對弟子要「深其深,淺其淺, 益其益,尊其尊」❶。就是要視其弟子的程度之深淺,能力之強弱,深者教之以深,淺者教之以淺,強者增之,弱者減之。這樣才能因人而異,不致使學生被動,並且能夠讓學生不同程度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5. 創造性原則

  墨子批評儒家「述而不作」的保守態度,主張:「古之善者則述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❷, 即「述而且作」,對古代的優秀遺產應繼承, 但還要有創造精神,使善的東西更多一些。這既反映了墨子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 也體現了他重視創造的教育教學方法。

  作為儒家教育思想對立面出現的墨子教育思想,其貢獻雖比不上孔子,但其中也包含著不少合理主張,如豐富的、帶有人民性的民主性的精華,尤其是其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專門教育,是中國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並實行的, 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為中國教育史上一份獨特的、很有價值的.遺產。

  思考題:

  1. 墨子關於教育、教學的主要主張有哪些?

  2. 比較孔墨關於教育目的的異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