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簡明中國教育史第四版> 第四節 荀子的教育思想

第四節 荀子的教育思想

2024-08-13 06:18:59 作者: 雨黎黎
  一、荀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學主張

  荀子名況, 號卿, 又稱孫卿, 戰國末期趙國人。具體生卒年代各家考證不一。清代汪中的《荀卿子年表》推定荀子主要活動時期為公元前298一公元前238年。梁啓超的《荀卿及荀子》認為荀子生於公元前307年,活了八九十歲,卒年不可考。游國恩的《荀卿考》則認為荀子生於公元前314年,卒於公元前217年。

  荀子年輕時曾兩次到齊國稷下講學,齊國早在齊宣王時曾招天下名士來齊,居稷下,食大夫祿,號稱列大夫,不治而議論。齊湣王時, 稷下學士更盛,多至數萬人, 荀子曾到稷下遊學,不久離齊游楚。齊襄王時,荀子又回到齊之稷下, 在列大夫中「最為老師」, 被尊稱為卿, 據說曾「三為祭酒」。後被讒言所傷,離齊至楚, 春申君請為蘭陵令。後又被讒, 遂離楚, 先後至趙、秦,見過秦昭王和秦相范雎,又離秦歸趙, 最後回楚, 仍為蘭陵令。公元前238年, 春申君死,荀子失官在家, 著書數萬言。死後葬於蘭陵。現存《荀子》一書, 共三十二篇。

  荀子處在戰國末期, 是先秦諸子思想的綜合者, 深刻指出各家學說的「見」和「蔽」, 批判各家, 又吸收各家。因而他的思想學說相當龐雜, 甚至有許多矛盾之處, 但其基本思想仍屬儒家。

  荀子發展了孔子關於「禮」的思想,常常禮法並稱。他的禮論成了由禮到法的過渡橋樑。他的著名弟子韓非、李斯,就舍禮而專講法, 成為秦朝建立封建中央集權制的理論基礎。

  荀子思想中最有積極意義的是他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點。他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否定了「主宰之天」和「意志之天」,以「天地之變, 陰陽之化」來解釋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否定了鬼神怪異的存在, 發揮了無神論思想。他認為宇宙間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❶, 並提出了光輝的「制天命」的思想。他說:「大天而思之, 孰與畜物而制之? 從天而頌之, 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望時而待之, 孰與應時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 孰與騁能而化之。」❷ 人對自然界不是順從敬畏,而是進行鬥爭,使天地萬物為人所控制和利用, 人定勝天。

  荀子對唯物主義認識論有重要貢獻。他拋棄了道家的不可知論, 肯定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 物之理也」❶。他認為人的認識器官包括感官和心兩個部分。耳、目、口、鼻和形體叫「五官」,各自接觸外界而得感覺,這是「聞見之知」;心在體內,總管五官,它根據五官接觸外界所得的聞見之知進行審察,以認識事物的真相,叫做「征知」。荀子肯定知識的來源是感官接觸外界,經過心的審查, 分析異同, 作出結論,才可謂真知。荀子把「行」作為檢驗「知」的標準和「知」的最終目的。不過荀子有時也過分強調「心」的作用, 他說:「心者, 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 自使也, 自奪也,自取也, 自行也,自止也。」❷ 似乎是絕對自主的。特別是他把「心」與「君」聯繫起來, 在於強調「君」的作用,已經離開認識論的範疇, 與其認識論的其他命題發生矛盾。

  荀子學說中最突出的是與孟子「性善論」相對立的「性惡論」。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強調「性相近」發展為「性善論」,荀子則強調「習相遠」而發展為「性惡論」。他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 生而有疾惡焉, 順是故殘賊生, 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 有好聲色焉, 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❸人之所以能為善,全仗後天的努力,「人之性惡, 其善者偽也」。荀子的性惡論,否定了先天道德論, 是有進步意義的, 在否定孟子的「良知」、「良能」說上具有更明顯的唯物主義因素, 在教育理論上有更積極的意義。

  二、教育教學思想

  (一) 關於教育的作用

  荀子從其唯物主義的宇宙觀、認識論和性惡論出發,十分重視教育的作用。首先, 他認為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著「化性起偽」的作用。荀子說:「凡所貴堯、禹君子者, 能化性,能起偽, 偽起而生禮義, 然則聖人之於禮義積偽也。」①任何人的道德觀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積偽」的結果,也就是由「性」向「偽」轉化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荀子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意義,認為人的貴賤、智愚、貧富都決定於後天的教育和學習。他說:「我欲賤而貴, 愚而智, 貧而富,可乎? 曰:其惟學乎!」❸

  其次,荀子把環境影響與教育的作用加以區別: 一方面承認環境對人的成長有重要影響, 把環境的影響稱為「漸」或「注錯」。他說:「越人安越,楚人安楚, 君子安雅, 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❷;「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 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 其漸之澥。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 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❸ 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不是被動地受環境影響,強調人的主觀努力,經過長期教育和經久學習, 可以改變人的本性,他把這種個人努力學習稱為「積」、「積靡」。他說:「習俗移志, 安久移質」,「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 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 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 故聖人也者, 人之所積也。」❹ 任何人只要「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 則為君子矣。縱性情而不足問學, 則為小人矣」。❺所以他說:「塗之人皆可以為禹。」❸


  荀子也很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他認為教育能夠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使兵勁城固,國富民強。他在《強國》篇中說:「不教誨, 不調一,則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教誨之,謂一之, 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反映了戰國末期要求集權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

  (二) 關於教育的內容和目的

  荀子明確地提出了教育的內容和目的。他說:「學惡乎始, 惡乎終? 曰:其數則始乎誦經, 終乎讀禮; 其義則始乎為士, 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 禽獸也。故《書》者, 政事之紀也;《詩》者, 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❷ 在荀子看來, 教育目的是培養由士到聖人等各種治術人才, 教育內容就是詩、書、禮、樂、春秋。中國在漢朝以後,整個封建社會的教育都是以培養各級官吏和各種治術人才為目的, 都是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經書為基本教材,荀子對此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的。

  荀子在《儒效》中把人劃分為幾個層次, 即俗人、俗儒、雅儒、大懦。俗人「不學問,無正義, 以富利為隆」。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繆學雜,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這類人徒然學得儒者的外表,寬衣博帶, 但對「先王」之道僅會作教條誦讀而已,全然不知其用; 雅儒「法後王, 一制度, 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齊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這類人不侈談什麼「先王」, 卻懂得取法「後王」,他們雖也在「法典」所未載和自己所未見的問題面前拙於對策,卻能承認無知, 顯得光明而坦蕩;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類人才, 他們不僅知識廣博,而且能「法後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應付新事物、新問題, 治理好國家,這才是教育所要培養的理想人格。這種理想人格,包含了儒法兩家的要求。

  此外, 在教育內容方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荀子非常重視樂教。《荀子》一書中專有《樂論》一篇, 其內容與《禮記》中的《樂記》多相雷同, 是一篇相當早的音樂教育理論著作。荀子認為音樂是表現人的快樂情感的一種重要的方式, 他說:「樂者, 樂也,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故人不能無樂。」① 音樂的教育作用很大,「聲樂之入人也深, 其化人也速」❷。認為禮能使上下有別,樂能使上下和諧,禮樂並施就能「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善美相樂」❸。

  荀子主張在音樂教育中要注意區別「正聲」、「奸聲」, 提倡正當健康的音樂, 抵制低級庸俗的音樂。因為「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 樂肅莊則民齊而不亂」,「樂姚冶以險,則民流慢鄙賤矣」①。而提倡「正聲」正是抵制「奸聲」的重要手段。荀子的這些見解對今天仍有啟發。

  (三) 關於教學的主張

  荀子和孟子的哲學思想體系不同,關於教學的理論、原則和方法也有許多不同的特點。孟子主張「內發」, 荀子主張「外鑠」。

  首先,在學與思的關係上, 孟子比較強調「思」, 荀子則特別重視「學」。荀子認為經過學習, 掌握知識, 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他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 順風而呼, 聲非加疾也, 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於物也。」① 充分說明了荀子的教學思想的特點。

  其次,荀子把教學或學習的過程具體化為聞、見、知、行四個環節,並把行看作是學習的最終目標, 這和孟子把教學或學習看作是「存養」、「內省」、「自得」的過程也是不同的。荀子說:「君子之學也,入乎耳, 著乎心,布乎四體, 形乎動靜。」❷ 他說:「不聞不若聞之, 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 明也。」❸ 孟子曾把學習解釋為保存和發揚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學習解釋為接觸外界, 掌握知識, 見諸行為, 以美其身。

  荀子教學特別重視對學生學習態度和思想方面的培養和指導, 對我們很有啟發。

  第一, 積微見著,積善成德。荀子認為知識是不斷積累的,善德是逐步培養的。才性雖高,棄而不學,也將一事無成, 才性雖低, 鍥而不捨, 也可以成績卓著。他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 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 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 功在不舍。鍥而舍之, 朽木不折,鍥而不捨, 金石可鏤」❹。


  第二, 虛壹而靜,專心有恆。荀子把學習態度歸結為「虛壹而靜」,特別強調專心有恆,這是對「積偽」思想的進一步發揮。他說:「心何以知?曰: 虛壹而靜。」❸ 荀子所謂「虛」, 不是虛無, 而是指「虛心」, 就是不要先入為主,「不以所已藏害所將受」,不以已有的知識或見解阻礙認識新事物,接受新知識、新觀點,所謂「壹」,是指「不以夫一害此一」,就是不以一種知識或見解排斥另一種知識或見解, 專一研究某一問題,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心猿意馬; 轉而研究另一問題,又能迅速集中精力, 兩者絕不相亂或互相干擾,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注意力的集中和轉移規律; 所謂「靜」,不是不動, 而是指「不以夢劇亂知」,「夢」是毫無根據的夢想,「劇」是感情衝動,不能用毫無根據的夢想和感情衝動擾亂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維活動, 虛懷若谷、精神專注、頭腦清醒, 學習才能取得成效。

  荀子特別反對志不專注, 用心浮躁。他說:「蠙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鱉,非蛇蝗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❶ 所以,「無冥冥之志者, 無昭昭之明; 無惛惛之事者, 無赫赫之功」❷。

  第三, 解蔽救偏, 兼陳中衡。荀子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們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礙認識事物的全貌。他說: 「凡人之患, 蔽於一曲, 而暗於大理。」❸ 所謂「蔽」就是對複雜的事物和現象缺乏全面了解,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他說:「欲為蔽, 惡為蔽; 始為蔽, 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 博為蔽,淺為蔽; 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 此心術之公患也。」解除其蔽,以救其偏, 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全面掌握知識。

  蔽何以解? 荀子提出「兼陳中衡」的方法,具體說就是「兼陳萬物中懸衡焉」❸。「兼陳」就是把事物的各個方面或各種情況都展示出來, 擺列開來。「中衡」就是通過比較權衡而確定或選擇適當的、中正的,有時也簡稱為「兼權」。這是對孔子的「叩兩端」思想的發展,含有辯證法的因素。當然,荀子不知道揭示矛盾,解決矛盾。他權衡事物的標準不是客觀實踐而是「道」或「禮義」,而且帶有折中調和色彩, 削弱了這種思想方法的積極意義。

  (四) 關於教師的地位和作用

  荀子特別重視教師的地位和作用, 竭力倡導尊師。荀子認為: 「禮者,所以正身也; 師者, 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 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在他看來,「禮」是最高的社會規範,而教師又是傳授「禮」、實行「禮」的榜樣,是「禮」的化身,因此學生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教師。為學必須接近賢師,仰承師訓。荀子常把師與禮法或禮義並提, 他說:「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 勇,則必為賊; 雲能,則必為亂;察,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勇,則連威; 雲能, 則速成; 察,則速盡; 辯, 則速論。故有師法者, 人之大寶也; 無師法者, 人之大殃也。」❷

  荀子認為, 教師的作用是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相連的。「國將興, 必貴師而重傅; 貴師而重傅, 則法存。國將衰, 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 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❸教師的作用關係到國之興衰, 法之存亡, 所以荀子把教師提高到與天、地、君、親的同等地位,明確提出天地君親師的說法:「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 類之本也; 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 無先祖惡出? 無君師惡治?」❶

  教師的地位既然如此之高,自然不是人人可以做教師的,荀子接著便對教師提出了很嚴格的要求, 他說:「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60歲) 艾(50歲) 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❷ 即當教師有四個條件: 一要有尊嚴,使人敬服,荀子對於教師的尊嚴十分重視,認為教師必須具有絕對的權威,「言而不稱師, 謂之畔; 教而不稱師,謂之倍。倍畔之人, 明君不內(納),朝士大夫遇諸途不與言」。❸若有人背叛、懷疑、非議教師, 必須以刑法問罪; 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豐富的經驗;三要具備傳授知識的能力而不違反師說; 四要能體會「禮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闡發。荀子認為, 教師應當具有善喻的講解能力,此外, 還要善於辯論,批評不仁之言。至於一般的傳習學問, 不在其列。這些思想均為《學記》所繼承和發展。

  荀子抬高教師的地位和強調教師的作用,既與其「性惡論」有關, 也反映了戰國末期要求集權統一的趨勢, 從教育發展本身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當然主張師雲亦云絕對盲目服從顯然是錯誤的。然而荀子在《修身》篇中也說過,「非我而當者,我師也; 是我而當者,我友也; 諂諛我者, 吾賊也」。這顯然是繼承了孔子「當仁不讓於師」的精神。荀子還承認學生可以超過教師,留下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名言, 他說:「青, 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 水為之, 而寒於水。」① 這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荀子的教育思想表現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惡論」, 在中國教育史上開創了與教育「內發說」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鑠說」, 促進了教育理論的發展。他關於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學習過程、教師地位與作用的闡發都頗具新意, 予人啟發,其中不少主張對歷代封建教育與政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思考題:

  1. 簡述荀子「性惡論」與教育作用。

  2. 荀子關於教師的主張。

  ❶ 《荀子·禮論》。

  ❷ 《荀子·致士》。

  ❸《荀子·大略》。

  ⊙ 《荀子·勸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