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簡明中國教育史第四版> 第三節 孟子的教育思想

第三節 孟子的教育思想

2024-08-13 06:18:55 作者: 雨黎黎
  一、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張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 名軻, 戰國中期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生於貴族家庭,父親早死, 其母佤氏教子有方,據說孟母為教其子,曾三遷其居,「昔孟母, 擇鄰處」和「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曾廣為流傳。

  孟子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徒,一生崇拜孔子, 自稱「乃所願, 則學孔子也」❶。子思、孟子之學, 後世稱為思孟學派, 被認為是孔子思想的嫡傳, 封建統治者尊孟子為「亞聖」。孟子一生以遊說諸侯為業, 曾廣聚門徒, 先後到過齊、梁、宋、滕等國,推行其政治主張。其政治主張的核心是勸說統治者施行「仁政」。「仁政」的中心是「重民」。他認為一個國家有三寶:「土地、人民、政事」,能否得民是國家興衰存亡的關鍵。為了得民,他主張「省刑罰,薄稅斂」,為民「制產」, 使民有「恆產」, 盡力「保民」,還要求統治者「與民同樂」,甚 至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 君為輕」❷。

  孟子的「仁政」主張, 在當時主要是為統治者著想,使其能長治久安,同時也反映了孟子了解民眾的疾苦,有同情人民的一方面。然而, 他這種想通過勸說統治者施行「仁政」來解除民眾痛苦的主張,與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的主張一樣,也只是一種空想而已。各諸侯國認為他的主張已不合時宜, 多不採納, 故孟子在政治上甚不得意。晚年退而專心著述和講學。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著名教育家, 十分熱愛教育工作, 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他認為:「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 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 俯不怍於人, 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❶他把教育看作是人生的三大樂趣之一, 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二字連用。

  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是《孟子》七篇。該書一般被認為是他的門徒萬章等人對他的言行的記述, 也有人說是孟子本人的著作。

  二、孟子的哲學思想和性善論

  孟子根據子思的「中庸」和「誠」的思想,建立起儒家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他認為「誠」便是大道,便是本體,便是永恆不變的理。孟子把人的主觀情緒、精神,當作世界的本原,他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❶ 並把人的心性與天聯繫起來, 陷入「天人合一」的神秘主義。

  「性善論」是孟子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他論述教育問題的主要理論基礎。

  人性問題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普遍注意的。孔子只說「性相近」,沒有明確表示善或惡。戰國時期就直接討論性的善惡了。當時有幾種主張: 性無善無不善,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孟子在批判的基礎上,直接肯定「性善」。他以為人性生來就是善的, 有不學而能的「良能」和不慮而知的「良知」,「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❷ 君子和庶人的區別就在於保存還是喪失這種「善性」,「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❸。

  孟子所說人性善,並不是說人性中具有純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說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就是發源於人先天就有的惻隱之心、善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 猶其有四體也。」① 這是論述全部教育問題的基本出發點。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必須了解他的性善論。

  三、教育教學思想

  (一) 關於教育的作用

  孟子從「施仁政」的政治主張和「性善論」的哲學思想兩個方面論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強調教育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強調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孟子認為教育的社會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關鍵,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 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⑤ 這是因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悅而誠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❸。

  孟子認為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按照孟子的說法,人的善性是天之所予者,「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 我固有之也」❶。既然如此, 教育還有什麼作用呢? 他認為人雖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種端倪,人的賢與不肖、智與愚之分,決定於對這種先天的善能否存而養之, 擴而充之。如果自暴自棄,就會失掉或摒棄這種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發揚天賦的善端, 他說: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❷ 在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於學習都可以成為聖人,「人皆可以為堯舜」❸。相反, 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學習就會成為與禽獸差不多的小人。由此可見,孟子確實非常看重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但又把它神秘化, 說成是先驗的自發的過程了。


  但是,孟子並不是完全無視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他承認「富歲子弟多賴, 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 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④。他也承認楚人學齊語時,「一齊人傅之, 眾楚人咻之, 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也」❺。可見他也看到環境等外部條件對人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二) 關於教育的目的和內容

  孟子根據對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確定教育目的為「明人倫」。他認為古代設立學校的目的都是為了「明人倫」。他說:「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也, 教也;序者, 射也。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 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有王者起, 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❸ 人倫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孟子說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

  孟子的理想人格也同孔子一樣,要求「君子」、「聖賢」以德為主、德才兼備。孟子還說: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❸ 在這裡孟子指出了理想人格——「大丈夫」的主要標準: 富貴不能亂我之心, 貧賤不能變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節。這就是說,一個能自覺維護封建倫理道德的人,一定要經得起富貴、貧賤、暴力的考驗。

  以「明人倫」為中心的教育目的決定了教育內容是以孝悌為主體的道德教育。孟子認為仁義禮智的基礎就是孝悌,「仁之實,事親是也; 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禮之實, 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①。所以他主張教育的全部內容是「由之以孝悌之義」❷。

  以倫理道德為基本教育內容,以孝悌為倫理道德基礎的教育, 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重要特點。孔子已開其端, 孟子則加以系統化、理論化了。

  (三) 關於道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孟子對教育十分重視,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把教育原則比作規矩,認為教師教育學生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恰當的原則, 他說:「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 學者亦必志於彀;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 學者亦必以規矩。」❸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則。

  第一,持志養氣。孟子十分重視立志, 認為道德修養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士的最高志向應當是「居仁由義」❸。一個人能以「仁義」為志,就能分辨善惡,區分當為與不當為, 對符合「仁義」的善行積極行之,對違背「仁義」的惡欲就要嚴加克制。這樣就能日以為善了。

  與持志緊密相連的是「養氣」,我們常說要有「志氣」,就是由此而來。「養氣」的含義, 解釋很多, 孟子本人講的養氣是「吾善養吾浩然之氣」❺,充滿了神秘色彩。一般說來,「氣」多指人的意念或情緒, 是不同於理智的心理因素。立志多屬理智活動,養氣主要是培養意念和情感。孟子認為「志」應統率「氣」,「志,氣之帥也」。但「氣」也影響「志」, 所謂「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⑦。所以既要「持志」,又要「養氣」。理智與情感的統一,是道德教育中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理智清醒可以控制不健康的情緒、情感,健康的情緒、情感可以幫助保持清醒的理智; 相反, 理智混亂很難保持健康的情緒、情感,所謂「心昏意亂」,不健康的情緒、情感也會擾亂正常的理智, 所謂「利令智昏」。拋開孟子持志、養氣的神秘外衣, 研究道德教育中意志與情緒、情感的關係, 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第二, 反求諸己。孟子從「性善論」出發,特別重視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養。他認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則是「反求諸己」。他說,「愛人不親, 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禮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 皆反求諸己」。❶孟子特別提出自我反省、自我監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修養方法,而且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道德修養貴在自覺,能自覺為善, 自覺拒惡, 才算達到了道德教育的理想效果。

  孟子認為人的禍福,也決定於本人的作為。他說:「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一個人要「自求多福」,不可「自作孽」。❷這同禍福由天降的思想相比,應該說是一個進步,對於警告統治者不要「自作孽」,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三, 改過遷善。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強調要培養改過遷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勵人們改過自新, 一方面積極學習別人的善行。他說,「雖有惡人, 齋戒沐浴, 則可以祀上帝」。❸他特別讚揚「聞過則喜」, 「見善則遷」, 提倡「與人為善」。他說:「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 捨己從人, 樂取於人以為善,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①有過則改,聞過則喜,見善則遷, 與人為善,已經成為重要的道德修養格言。


  第四,刻苦鍛鍊。孟子認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艱苦條件下鍛鍊出來的,要經過多次嚴峻的考驗,才能獲得進步與提高, 擔負重任。他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① 他提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❺的著名思想。他認為,大丈夫應能做到在各種考驗面前毫不動搖, 即使在生死面前也要堅持「捨生取義」。他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① 這些思想曾經教育和鼓舞了我國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奮鬥犧牲,名存千古。

  (四) 關於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孟子的教學思想同樣是以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為基礎的。他的認識論傾向於唯理論,因此在學與思的關係上過分強調和誇大「思」的作用, 忽視和貶低「聞見」之知的意義,從而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割裂開來, 對立起來。他說:「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❶ 他否認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 當然是錯誤的, 但是,孟子強調「思」,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 也有值得研究和借鑑的意義。他在教學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則和方法有下列幾點。

  第一, 自求自得。孟子強調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依靠學生自求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❷ 他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只能給學生某些「規矩」,但不能使他們達到熟練技巧。掌握熟練技巧, 靈活運用知識主要靠個人的主觀努力,「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❸。他認為讀書是必要的, 但應求理解, 使書為己用,而不能書雲亦云。他說: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 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 是為得之」①,「盡信書則不如無書。」❺

  第二, 專心有恆。孟子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精力集中,專心致志, 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他認為不論智慧高低,不論內容難易,能專心致志就能學有所得, 心不在焉就會一無所得。他說:「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 通國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誨二人弈, 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思授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 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歟? 曰非然也。」⑤

  不僅要專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恆,不能「一曝十寒」。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❶ 又說:「有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猶為棄井也。」❸ 學習也要有這種避免中途而廢,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第三, 啟發引導。學習主要靠學生專心有恆,自求自得。教師也並不是無所作為, 而要積極引導,主要是啟發學生思維,指出前進的方向和目標。他說:「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 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 能者從之。」① 正因為如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 君子之所以教也。」❷ 又說: 「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 是亦教誨之而已矣。」❸

  第四, 循序漸進。孟子認為進行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有自己的規律, 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 急於求成。他說:「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 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 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❸ 要想幼苗茁壯成長, 只有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孟子說:「流水之為物也, 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 不成章不達。」提醒人們「其進銳者其退速」❺, 繼承發展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

  總之,處在戰國中期的孟子,其思想表現出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和肯定,他對教育作用的闡發,對教學、德育原則與方法的論述, 無不體現了對人的主觀作用的提倡。孟子教育思想對後世中華民族精神的激發、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 有極重要的啟蒙作用。

  思考題:

  1. 簡述孟子「性善論」與教育作用。

  2. 簡述孟子關於「明人倫」的教育目的。

  3. 簡述孟子關於教育原則和方法。

  ① 《孟子·盡心上》。

  ❷ 同上。

  ❸ 《孟子·告子下》。

  ❹ 《孟子·公孫丑上》。

  ❺《孟子·盡心上》。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