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簡明中國教育史第四版> 第二節 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二節 孔子的教育思想

2024-08-13 06:18:51 作者: 雨黎黎
  一、生平和教育活動

  孔子,名丘,字仲尼, 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死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他出身於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祖輩原是宋國的大夫,故常自稱為「大夫之後」。由於貴族內部的傾軋,逃奔魯國,到他的父親孔絲,已沒落為下級武官。當時魯國的經濟、軍事都已經衰敗,唯文化較發達, 有「周禮盡在魯」之稱。

  孔子三歲喪父, 家境貧寒,從小好學, 經常喜歡做習禮的遊戲, 長大後曾做過「委吏」和「乘田」(管倉庫和管牛羊) 等小官,比較接近社會下層的實際,工作認真負責,很有工作能力,他自稱「吾少也賤, 故多能鄙事」❶, 得到了實際鍛鍊。他自30歲左右,開始私人講學, 長達40餘年。起初只有兩三名學生,由於他的教學內容符合時代的要求,教學方法得當,於是在社會上漸漸有了名氣,向他請教的人越來越多, 在魯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據說, 魯國貴族孟厘子臨死前囑咐其子孟懿子一定要拜孔子為師。

  孔子在50歲左右,當上了魯國的「中都宰」,不久又升為「大司寇」。但魯國的政局正處於動盪不安之中,他只做了三個月的司寇, 便被迫離開了魯國, 帶著他的學生周遊列國,奔走於宋、衛、陳、齊等國,度過了14年的流亡生活。晚年時重返魯國,專門從事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 直至去世。孔子自述其成長過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①

  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講學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弟子多達三千人,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他對我國社會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在我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有兩大貢獻: 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國古代文化典籍; 第二, 開創私人講學之風, 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 成為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論語》一書是孔門弟子輯錄的孔子言行錄, 也記載著一部分孔子門徒的言行, 是我們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所依據的主要資料。

  二、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論上的主張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豐富的, 涉及許多教育基本理論問題,他在兩千年前的某些看法對今天的教育理論研究仍有不少啟迪作用。

  (一) 關於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教育作用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教育對社會所起的作用,二是教育對人的發展所起的作用,而這兩方面是相互聯繫的, 因為教育對社會的作用,從根本上來說是通過對人的培養來實現的。孔子的教育作用論也涉及這兩方面。

  1. 教育的社會功能

  其一, 與政治的關係。孔子政治主張的基本出發點是「為政以德」,他認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參與政治活動,因為通過教育可以把社會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傳播到民眾之中, 這樣就會對政治發生重大影響。《論語·為政》載:「或謂孔子曰: 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 施於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就是說,通過教育把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風氣傳播開來, 就會影響政治。可見孔子認為教育工作與政治有密切關係。

  其二, 與經濟的關係。孔子認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 有了眾多的人口,就要努力發展經濟,使它富足起來, 還要加強教育,這就是「庶富教」思想。《論語·子路》載: 有一次, 孔子到衛國去, 冉有替他駕車。「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這段話說明孔子把眾多的人口,富足的財富,發達的教育,當作立國的三個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沒有人口就談不上治國,但人既有口要消費,又有手能生產,所以第二步就要發揮人手的作用, 使之富裕起來,以滿足人們的消費之需。有了物質生活的基礎, 最後才能發展教育,把教育搞好了,國家才算治理好了。這也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識到了教育是受經濟制約的, 只有經濟發展了, 教育才有可能發展,當然孔子還不能認識到教育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其三,與軍事的關係。他把「足食、足兵、民信」作為立國的基本要素,甚至認為在不得已時,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論語·顏淵》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在這裡,孔子強調通過教育工作取得民眾的信任,使之有堅定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國的根本, 有一定道理,但如此誇大民信的決定作用, 過高估計了教育的作用,具有極大的片面性。事實上,去兵、去食之後,民信也就談不上了。


  其四,與行政、法律的關係。孔子認為治理國家不能只靠政令、刑律,《論語·為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有恥且格。」法治雖然可以使百姓由於害怕觸犯刑律而不為非作歹,但並不能啟發百姓的自覺,不如進行道德教育,可以產生強大的道德力量,使人恥於為非,可收到行政與法律手段難以取得的效果。因此, 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總之, 在孔子看來,治國治民,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最根本的還是教育。聯繫到春秋末期,統治者熱衷於橫徵暴斂、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討,而造成學校不修、文教不振的社會現實, 特別強調教育的作用, 抬高教育的地位,是有很強的針對性; 孔子把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是有歷史進步作用的。

  2. 教育對個人發展的作用

  孔子還從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上論述了教育的作用, 他承認人的成長, 教育起著決定作用。《論語·陽貨》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後來之所以有較大的差別, 是教育和學習的結果。「性」指先天素質,「習」即習染。從「習相遠」出發,孔子認為教育在人一生中的任何發展階段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特別是人的早期教育,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說:「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少兒時期通過教育養成的智能,猶如天生自然一樣。

  這一觀點是正確的。第一,人的先天素質並無差別, 不論貧賤, 人生來應該是平等的。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天賦平等的人性論,也為他的「有教無類」提供了依據。第二, 他也意識到人的個性差異,這種個性差別主要是由於人們的環境習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後天作用於先天的結果, 不全是先天命定的, 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環境影響,力量更大, 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當然,孔子並未完全擺脫先天決定論的羈絆, 仍然承認有少數生而知之的聖人和學而不能的下民。《論語·季氏》云:「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 次也; 困(遇到困難) 而學之, 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 民斯為下矣。」「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斷地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①,「習相遠」只是在兩者之間起作用, 從而使他的思想陷於混亂和自相矛盾之中。

  人性與教育的關係是我國古代許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關注的問題。在孔子之後,如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韓愈、朱熹、王陽明、王夫之、顏元等都曾根據不同的時代和自己對孔子有關論述的理解加以發揮,有的強調「性相近, 習相遠」,有的強調生知學知之別, 有的則力圖折中調合,掩飾孔子思想的矛盾。但是, 由於他們沒有科學世界觀的指導, 既不可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 也不可能正確把握孔子本人的思想。事實上, 孔子的主導思想是強調「性相近,習相遠」,肯定教育的決定作用,這是他思想中的精華,但他的思想中確實還為舊的傳統觀念保留著一塊地盤, 沒有拋棄上智下愚的老調。

  長期以來, 奴隸主貴族迷信天命、鬼神,堅持先天決定論或血統論。春秋末期天命思想和鬼神觀念有所動搖,但仍然占有很強的統治地位,孔子能夠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長中起決定作用,是順應並且推動了人們思想解放的歷史潮流,具有極大的進步性,尤其對教育的大發展,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思想理論根據。

  (二) 關於教育的對象

  教育對象問題, 即什麼人可以和應該受教育, 也是許多教育家關注的問題。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對官學衰落和私學興起,「學在官府」變為「學在四夷」的社會現實,從「性相近,習相遠」的理論前提出發,極力主張擴大教育的對象, 明確提出「有教無類」❷ 的主張。

  「有教無類」的基本含義,歷來有不同的解釋。東漢馬融稱:「言人所在見教, 無有種類。」梁朝皇侃稱:「人乃有貴賤, 同宜資教, 不可以其種類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則善,本無類也。」就是主張打破少數奴隸主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大受教育的對象, 使那些願意學習而在經濟條件和時間上又允許的人都能入學,不論貧富、貴賤以及「國別」, 都可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這正和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主張相一致。他說:「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嘗無誨焉。」①「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 不保其往也。」❷ 只要誠心求教,潛心問學,都熱心教誨, 不管他們過去的經歷和表現, 一視同仁。

  孔子在創辦私學, 聚徒講學的教育實踐中, 廣收門徒, 其三千弟子中,有魯國當政的貴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稱為「賤人」的仲弓父和「鄙家」的子張; 有以貨殖致富、家累千盆的子貢,也有蓬戶瓮牖、捉襟見肘的原憲和窮居陋巷、簞食瓢飲的顏回, 還有窮困至三天不舉火十年不製衣的曾參; 有北方的衛人子夏, 陳人子張, 又有南國吳人子游。向他求教的人中既有各國當權的貴族,又有互鄉童子和四野鄙夫。南郭惠子曾問子貢說,「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回答說,「君子正身以俟, 欲來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 檃括之側多枉木, 是以雜也。」❸ 正說明孔門弟子原是良莠不齊的,孔子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 相信教師可以像良醫治疾病,嗓括矯枉木一樣,使學生化惡為善、化愚為智。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擴大了受教育的範圍,是順應社會歷史進步潮流, 符合教育事業發展趨勢的。

  當然, 我們應該看到, 這個「平民」只是相對於貴族而言的, 孔子一方面主張「有教無類」,另一方面又宣稱「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①,「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❺。認為下等民眾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事實上,在孔子時代,是不可能達到「普及教育」的程度的。從這一角度看,孔子招收學生並非真的「無類」,因此, 對孔子的「有教無類」亦不宜過分拔高, 須作客觀公正的評價。

  (三) 關於教育的目標

  西周時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培養官吏與軍事人才, 要求其具有「六藝」的知識與技能,這種要求比孔子的教育目標就簡單多了。

  孔子從「為政在人」的政治主張出發,一方面提倡「禮賢下士」、「舉賢才」,要求吸收和重用社會上已有的賢能之士; 另一方面致力於通過教育來培養賢士、君子。

  在孔子心目中的「士」必須是德才兼備的賢能之士。一方面,「士」必須是能志道、弘道的志士,孔子一生追求「道」, 但屢屢不得志, 因此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的學生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❶,「士志於道」❷。此外, 孔子還要求「士」必須有才能,能處理實際政務,他說:「行己有恥,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❸這說明,在孔子心目中的「士」必須是德才兼備的賢能之士。

  「君子」原是貴族階級的專稱,即「老爺」之意。孔子把它發展成為一個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理想人格。他所說的「君子」是「君子儒」,他對子夏明確提出培養要求:「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①對「君子」的品格,孔子十分重視,《論語·憲問》載:「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尤病諸。』」從中可看出, 君子的品格可歸為兩方面, 對己要能修己,對人要能「安人」, 以至「安百姓」。前者是德, 後者是才, 即治國安民之才。實則內聖外王之道。在修己方面,孔子又提出三方面的要求:「君子道者三: 仁者不憂, 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❸

  孔子認為德才都需要學習,學習是做官從政的準備,要做官就必須經過學習。只有經過教育、學習才應取得官職俸祿,「學也,祿在其中矣」。但他也不贊成僅僅為俸祿而學習,所以極力稱讚「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❷。《論語·子張》所說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雖出自子夏之口,但比較準確地概括了孔子關於教育目的的主張。儘管對這句話的解釋歷來存在著分歧,但其基本含義是主張把入仕與學習緊密聯繫起來, 則是無可懷疑的。有官職的人應該是受過教育並繼續學習的人; 受過教育的人應該得到一定的官職。教育就是要培養這樣的治國安民的賢能之士。這個思想在《論語》中還有多處記載,表明子夏的話確實代表了孔子的這個基本思想。「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作為世襲制的對立面被繼承下來,對以後兩千多年的學校教育和唐宋後的科舉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當然這一思想也有著明顯的副作用,即把求學當作獲取高官厚祿的敲門磚,求學的唯一目標就是做官,形成了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

  (四) 關於教育內容

  孔子從培養治國安民的賢能之士的教育目的出發,在繼承西周「六藝」教育傳統的基礎上,吸收選擇了有用學科,並加以充實與改造, 提出了自己關於教育內容的主張。

  在孔子的教育內容體系中,包含兩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而以前者為重心。《論語·述而》云:「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而「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還說: 「弟子入則孝, 出則弟, 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❶ 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

  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歷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 編著成「六經」, 即《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教學用書, 後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 成於樂。」❷ 可見《詩》、《禮》、《樂》是孔子教學的主要課程。孔子想藉此來傳遞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而《書》、《春秋》與《易》中則保存了中國古代大量的文化資料與哲學思想,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詩》即《詩經》。孔子很重視《詩》的教育作用。他說:「不學詩,無以言。」❸ 又說:「詩,可以興,可以觀, 可以群, 可以怨; 邇之事父, 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①就是說, 學《詩》可以學會比喻聯想,可以學會觀察社會的風俗習慣,可以增進友誼,培養人的合群性,可以培養諷刺批評的政治才能,可以培養事父、事君的道德情感,還可以掌握一些自然常識。


  《書》即《尚書》, 是中國最古的一部史料總集, 包括周以前流傳下來的官方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保存了夏商西周的國家統治、管理經驗。孔子為了培養政治人才, 把零散篇章編成一本較有系統的書。作為教材,孔子授《書》的目的在於宣揚文武之政,使學生將這種政治制度,推行於春秋末期。

  孔子最為重視的是「禮」。《論語·季氏》云:「不學詩, 無以言,不學禮, 無以立。」在當時禮崩樂壞的情況下,他把一切違禮僭禮的事, 都看作是「天下無道」的表現,而力圖予以挽救。主要是周禮。孔子曾對「禮」進行搜尋, 並去杞求訪夏禮,去宋求訪殷禮。他說:「夏禮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 則吾能征之矣。」❶可見他對夏禮和殷禮,都進行過一定的研究。他對三代之禮作了比較後說:「吾從周。」故他主張復禮,但實際上也有所損益,如以「仁」來充實「禮」。他說:「人而不仁, 如禮何? 人而不仁, 如樂何?」②他想以「仁」為「禮」的核心, 所謂禮樂,不在乎玉帛鐘鼓, 而在於禮的內涵,禮的實質。

  孔子很重視音樂的教育作用。《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在陳蔡之間絕糧,卻「講誦弦歌不衰」,可見即使在遭遇患難之時, 他亦不忘以音樂來教育學生。他本人也愛好音樂,曾學鼓琴於師襄, 問樂於萇弘, 他精通多種樂器,如琴、瑟、磬等,他在齊國聽到「韶」樂,「三月不知肉味」,整個身心都沉浸在音樂裡面。他從衛國回到魯國,然後對樂曲進行訂正,使「雅」樂和「頌」樂各自安排適當。《史記·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可見他對樂教的重視。《樂》傳至秦,因秦焚書而散佚。

  《易》即《周易》,是一部卜筮之書,相傳為周人所作,含《易經》、《易傳》兩部分,《易經》主要介紹64卦和384爻, 有卦辭、爻辭, 此外還附有河圖、洛書、太極圖、八卦圖等圖式,作為占卜之用。《易傳》含解釋卦辭、爻辭的七種文辭, 即《象》、《象》、《繫辭》、《說卦》、《文言》、《序卦》、《雜卦》。前三者分上下篇,共十篇,統稱《十翼》, 據說是孔子所作。孔子晚年才研究《易》,並作為教材傳授給部分弟子, 他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據說孔子讀《易》,不厭反覆,達到「韋編三絕」的程度。孔子授《易》,以前僅是推測。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中有一部《周易》, 卷後附有佚書兩篇,記載孔子與弟子討論《易》理的問答,這就為孔子授《易》提供了證據,《繫辭傳》里多處提到「子曰」,證明這是孔子弟子記述的。《易傳》有不少儒家思想,說明孔子授《易》擯棄了其卜筮內容和神秘色彩, 而作為儒家的哲學思想來傳授,這就改變了《易經》一書的性質, 提高了其學術價值。

  《春秋》是迄今流傳下來的第一部編年史,是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整理而成,孔子晚年教學中常引用、闡發《春秋》大義。這部史書雖有明確的年月記載,但文字過簡, 記載的史實僅只是一個大綱或提要,記載不甚詳細。於是後來就有人將史實補充敘述和進行評論,這些敘述和評論就叫「傳」。影響較大的有三家,即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穀梁赤的《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以上六種教材, 各有教育任務,對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價值, 代表了先秦時期的一切文化知識領域,文化、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文學、教育等,作為歷史材料,其價值無可比擬, 而對中華民族性的影響更為深刻。《六經》完全成書,並被立於學官,是在西漢時期,隨著社會的變遷, 思想的演進,詮解的不同,《六經》的地位越來越高,對封建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

  孔子的教學內容論有三方面的特點: 其一, 偏重社會人事,宗教成分較少。孔子在教育內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內容,「子不語怪、力、亂、神」❶。子路問事鬼神, 孔子說:「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問死, 答曰:「未知生, 焉知死?」❷證明孔子強調教育要使學生認識社會, 熟悉人事,了解人生,而不應把天命鬼神之類的東西放在教育內容之中, 這是孔子的一個重大貢獻。在我國歷史上,即使宗教傳播甚盛的時期,宗教內容也難以進入教育領域,形成了中國傳統教育重人倫、輕宗教的特色,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罕見的。其二,偏重文事,輕視武事。孔子雖然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 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教學並不受孔子重視。其三,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自然知識比較貧乏,涉及生產技藝和理論性的自然知識的研究與傳授較少。樊遲請學稼圃,孔子不但拒絕回答,而且還罵他是「小人」❸,這正是當時社會歷史條件和階級的局限反映。在孔子思想中,自然只是作為類比邏輯中的借喻物,沒有成為研究的對象,這對中國古代教育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中國傳統教育「德上藝下」,輕自然、斥技藝的特點,教育與科技脫節,教育內容和考試內容都排斥科技知識, 這對中國古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孔子的教學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不僅包含著很多有價值的關於教育基本理論的主張,而且有很深刻的教學理論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師教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的過程,因此, 他總是把研究如何教的問題建立在研究學生如何學的基礎上。他把學生的學習過程歸結為三個緊密聯繫的環節, 即掌握知識,進行思考, 見諸行動,簡稱學、思、行。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 都是基於對教學過程的這種基本認識。

  孔子的教學經驗非常豐富,他所提出和實行的教學原則和方法,至今仍然具有不少直接的借鑑意義。我們把它整理概括成四項, 簡介如下。

  (一) 因材施教

  這項原則主要解決教學中統一要求與個別差異的矛盾。教學中自然不能沒有統一要求,但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忽視學生資質、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的差異就無法達到統一要求,實現共同目標。孔子本人並沒有提出「因材施教」這個命題,但孔子的教育實踐卻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 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和教學, 故南宋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學經驗時, 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實現「因材施教」的關鍵是對學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特點。孔子十分注意觀察、了解學生,非常熟悉學生的特點,能夠用精練的語言相當準確地概括出學生的特徵,如「柴也愚, 參也魯, 師也辟,由也。」❶,「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❷。正因為如此, 他的教育和教學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學生同樣問孝、問仁、問政,他的回答往往是難易、繁簡各不相同。如子路和冉有都問:「聞斯行諸?」他的答覆竟截然相反,依據便是兩個人特點不一,「求也退, 故進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❸。

  孔子弟子三千, 賢人七十二, 同樣學習詩書禮樂, 文行忠信, 但程度不同,能力各異。有的「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有的「束帶立於朝, 可與賓客言」④; 同樣身通六藝者,也各有特長,「德行: 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 宰我、子貢;政事: 冉有、季路; 文學: 子游、子夏」。

  孔子也很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少之時,血氣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 血氣方剛, 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 血氣既衰, 戒之在得。」◎總之,孔子這一思想對我們的啟示很大,一是要了解學生, 深入學生, 細心觀察,有的放矢, 教育教學要符合學生實際; 二是對學生既要有共同的要求, 又要善於發現和注意培養學生的某些專長, 適應個別差異性, 使各盡其才。

  (二) 啟發誘導

  這項原則主要解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矛盾, 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對的, 限制或壓抑學生的積極性更是十分有害的。

  孔子十分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一次精闢地表達了啟發式原則, 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則不復也」❶。按照朱熹的註解:「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 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❷ 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時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 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門扉,端正思維的方向,即「開其意」、「達其辭」。比如讓學生認識一個四方形的東西,告知一角而不能推知另外三個角,表明學生尚未處於積極思維狀態,當時就不要勉強教他, 如果將其餘三個角不厭其煩地一一告知,就會養成學生的依賴性, 阻礙其思維發展。

  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根據孔子的經驗,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認識規律,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 適時施教。「可與言而不與之言, 失人;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❸「言未及之而言, 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 謂之隱;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④教師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而不能成為躁者、隱者和瞽者。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時機,要「當其可」,難易程度適當,防止過難過易,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溫故而知新」❸。善於運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淺近事物闡發較深刻的原理,「能近取譬」③, 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好學」、「樂學」, 始終感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❶。處於「欲罷不能」的狀態,猶如嗷嗷待哺的嬰兒得到食物一樣,對待學習如饑似渴。這樣才能使學生「聞一以知二」,「聞一以知十」❸,「告諸往而知來者」❸, 既能主動地獲得更多的知識又能發展思維能力。


  應該指出的是,孔子的啟發式仍是比較原始、簡單的「原型啟發」,用的主要是類比與比喻,不能作過高評價。有時也有些牽強附會,如當子夏讀《詩》:「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時,問孔子什麼意思,孔子啟發說:「繪事後素。」子夏就領會到孔子是說「禮」須建立在「仁」的基礎上,但不確定,就再進一步問:「禮後乎?」孔子很高興,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❶

  (三) 學思並重

  這項原則主要解決學習與思考,或掌握知識與發展思維的矛盾。孔子精闢地闡述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 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❷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迷亂而不明,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空乏而不實。這種見解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已初步揭示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

  孔子常常強調學習的重要,反對思而不學, 他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誡學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 無益, 不如學也。」❸ 他同時又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反對學而不思。《論語·陽貨》說:「飽食終日, 無所用心,難矣哉!」學思並重,是孔子教學思想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只「學」不「思」,就會偏於教條, 脫離實際; 若只「思」不「學」,則就是主觀武斷。「學」與「思」不可偏廢,「學」是基礎,「思」是關鍵,並提出:「君子有九思:視思明, 聽思聰,色思溫,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事事處處都應運用思考, 極力反對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❺的人。《韓詩外傳六》也引孔子的話說:「不學而好思, 雖知不廣矣。」徐幹的《中論·治學》也強調孔子的主張:「弗學何以行? 弗思何以得? 小子勉之。」◎ 學思結合,兩者並重而不偏,是孔子教學思想中的一項重要原則。

  (四) 由博返約

  這項原則主要解決教學的廣度與深度的矛盾,或者說解決知識的廣博與專一的矛盾。孔子主張學生應當「多聞」、「多見」,知識面要廣。孔子本人就是勤奮好學,「每事問」❷,「無常師」❸, 因而成為多才多藝的人。但是,知識面廣,不能雜亂無章,必須有一個中心加以統率。他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對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❶他強調要「博學於文,約之以禮」❷。見識多, 思路廣, 對事物的理解就會深刻而全面, 解決問題就會左右逢源;能夠「一以貫之」,就能以簡馭繁,觸類旁通。由博返約就如同用一絲紅線串起無數散亂的珍珠而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珍品,有珠無線或有線無珠, 雖也有用,其價值就大為降低了。

  上述四項主要原則都是側重在教學方面的,而且是涉及教學過程中幾個基本規律的。它們之間的關係密切聯繫,不能孤立地強調某一項原則。這不等於說孔子本人已經有意識地建立起這樣的教學原則的體系,但是他的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成功的教學實踐確實是有內在的邏輯, 蘊涵這樣的原則體系的,而我們所作的嘗試性的歸納整理,也僅在探討與研究。孔子最得意的學生顏淵盛讚孔子的教學藝術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之以禮, 欲罷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爾, 雖欲從之, 未由也已。」❸細加品味, 正是概括了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並重、由博返約四項主要教學原則。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他的全部教育活動和整個教學工作都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因此,上述關於教學的思想和教學原則也都適用於道德教育。但是,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還有一些是直接論述道德教育的,需要單獨作些介紹。

  孔子道德教育的內容是以「禮」和「仁」為核心,以「孝」為基礎的。「禮」是社會關係的基本準則、規範和儀節,「仁」是這些準則、規範和儀節所包含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說法是「愛人」或「忠恕」。把「禮」和「仁」推及社會關係的各個方面,以父子之間的孝為基礎,君臣之間要忠,兄弟之間要悌,朋友之間要信。君臣、父子、兄弟、朋友, 人與人之間各有其禮,各遵其德。這就是道德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

  道德教育與一般知識的學習有著共同的規律,也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不僅要有道德認識,而且要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尤其要有道德行為。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對此有深刻的體驗,摸索出不少進行道德教育的規律, 提出許多有價值的道德教育原則。

  (一) 立志樂道

  立志就是要確立人生的遠大理想和宏偉目標, 解決前進的動力。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❶,「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❷。可見他是很重視立志的。


  一個人應當確立什麼樣的志向呢? 孔子提出; 「志於道」, 並且要達到「樂道」的境界,就是要立志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政治信念, 心甘情願為之獻身, 死而無憾,「朝聞道, 夕死可矣」❸。

  解決立志樂道問題的關鍵是教育學生正確處理遠大理想與眼前利益的關係,政治理想與物質享受的關係。孔子主張眼前利益必須服從遠大理想,為了實現遠大目標能夠犧牲眼前利益。他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❹,「小不忍, 則亂大謀」❺。一個有政治理想的人,不應迷戀於物質享受, 即「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❺。更不能為了追求物質享受而毀掉政治前途,要「見得思義」,不貪不義之財。他自稱:「飯疏食飲水, 曲肱而枕之, 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 極力稱讚顏淵:「一簞食,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❸

  孔子特別強調立志樂道要經過長期的培養和艱苦的磨鍊,有恆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能經受困難的考驗,要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溜」⑤,「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⑩。

  孔子講的志、道、義等概念當然有具體的階級內容,這是不言而喻的,但作為道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卻包含著不少至理名言。

  (二) 自省自克

  道德修養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內心世界符合社會公認的準則和規範,因此道德貴在自覺,道德教育貴在培養道德自覺。孔子特別強調要從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❶, 與別人發生矛盾, 首先要「求諸己」, 尋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他要求學生遇事要善於進行自我省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❷。在平時著重培養學生的是非、善惡、美醜、榮辱等正確觀念和辨別能力。

  道德準則和規範是公共利益的體現,對個人起著約束作用,因此,需要個人克制自我,才能維護公共道德,善於自克才是道德修養高的標誌。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❸, 一個人能克制自己, 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於「禮」, 便達到了「仁」的境界, 也就是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標準了。

  孔子強調克己內省、自我節制,重視培養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積極開展主觀的思想分析活動,這裡包含著合理的因素, 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正常生活,很需要這種自省自克的精神。但是孔子有時過分強調內省, 事無巨細,都嚴格要求內省, 以致造成我們民族性格中的一些弱點, 如謹小慎微、個性壓抑、逆來順受、窒慾守節等, 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三) 身體力行

  身體力行也可以說要知行統一,言行一致。道德要成於內而形於外,道德修養的高低要見諸行動。孔子主張「敏於事而慎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❸, 反對那種「言過其行」③的人, 就是要多干實際事, 少說漂亮話。要說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❷。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說大話, 放空炮,「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❸。他極力稱讚「子路有聞, 未之能行, 唯恐有聞」。他從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感到對人不能「聽其言而信其行」, 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⑩

  孔子認為道德修養要打好基礎,「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①, 然後時時處處身體力行,「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⑫,這樣才能逐步登上道德修養的高峰。

  (四) 改過遷善

  道德教育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發揚優點、長處和克服缺點、錯誤的過程。孔子認為社會上完美無缺的人是罕見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長處,同時也有缺點或錯誤,克服缺點與發揚優點往往是相輔相成的。這裡的關鍵是對待缺點、錯誤的態度,有的人有了缺點、錯誤卻竭力掩飾,文過飾非,「小人之過也必文」❶, 另一種人有了缺點、錯誤, 光明正大,不怕別人知道, 而是決心改正,不再重犯。「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過也, 人皆見之; 更也, 人皆仰之」❷。「過則無憚改」❸,「不貳過」❹。

  總之, 一個人能夠確立起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目標, 有為實現政治抱負和信念的獻身精神;善於自省自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堅持身體力行,言行一致;又能改過遷善,其道德修養一定會不斷進步, 迅速提高。孔子這些有關道德教育的主張含有許多帶規律性的東西,在今天仍有可供借鑑之處。

  五、孔子關於教師的論述

  封建社會把孔子奉為「萬世師表」,這當是過諛之詞, 但孔子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堪稱為一位偉大的教師,則是無可否認的。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 教師占有特殊地位,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中, 根據自己教育實踐的經驗,對教師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談到許多有關教師修養的意見, 為我們留下不少珍貴的精神財富。


  (一)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孔子認為, 作為一個教師,首要條件是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教師必須先學好,然後才能教好,學好是教好的基礎。同時,教師只有「學而不厭」, 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孔子一生做教師, 又從不停止學習。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❸「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❸。他走到哪裡, 學到哪裡,「每事問」,隨處拜師,「不恥下問」,「無常師」。他自己說:「三人行, 必有吾師焉。」直至晚年,仍在勤奮學習,「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①。真是「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❷。

  教師學好是為了教好, 所以「誨人不倦」是教師最可寶貴的品格, 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子貢說:「教不倦,仁也。」❸ 孔子的確是「誨人不倦」的典範, 無論什麼人只要向他請教, 他都毫無保留地教誨,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堅持教學,在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在陳絕糧,「孔子講誦弦歌不衰」。❸

  (二) 熱愛學生, 對學生無私無隱

  孔子把「仁者愛人」的精神傾注在學生身上,對學生懷著深厚的感情,他說:「愛之能勿勞乎, 忠焉能勿誨乎。」❸正是對學生的熱愛使他不知疲勞, 全力教誨。

  孔子對待學生真誠無私, 傳授知識毫無保留。他說:「二三子, 以我為隱乎? 吾無隱乎爾, 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⑥孔子對學生如同對親生兒子一樣進行教育。

  孔子對學生的熱愛,贏得了學生的信賴與尊敬,師生感情親密無間,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的經驗表明,師生關係的好壞,關鍵在於教師對學生是否有至深的感情。

  (三) 以身作則, 身教重於言教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以身作則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孔子特別強調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模範行動作學生的表率。他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⑥在這個意義上說,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更為有力。他對學生說:「『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④在孔子看來, 天什麼也不說,而四季照樣運行, 萬物照常生長, 說明教師可通過暗示或榜樣去教育學生。當然, 這不是說教師不要言教, 而是特別強調身教的重要性。如果教師只重言教,即使講得都是正確的,而不注意身教,就會變成空洞的說教,失掉教育的力量,甚至會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講得越多, 效果越差, 以至於適得其反。

  教師往往被學生看作是真理、正義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孔子一生不僅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淵博的知識獲得學生的敬佩, 而且以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六、孔子的歷史影響

  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和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畢生從事教育事業, 建樹了豐功偉績,許多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經驗, 大多可以追溯到孔子。

  (一) 歷史貢獻

  第一, 創立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 擴大教育對象的範圍, 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

  第二, 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強調要重視教育;

  第三, 他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準備了條件;

  第四, 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進行了教材建設,奠定了後世儒家經籍教育體系的基礎;

  第五, 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驗,對教育教學方法有新的創造,他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原則等都揭示了許多教育教學規律;

  第六, 倡導尊師愛生, 樹立了作為一個理想教師的典型形象。

  總之, 孔子的教育思想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 產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

  (二) 國際影響

  孔子作為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學說對世界文化、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早在16世紀,基督教的傳教士,曾將孔子的學說包括教育思想傳入了歐洲,並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如歐洲啟蒙主義思想家、「百科全書派」的領袖伏爾泰,曾盛讚孔子為「真理的解釋者」和道德的化身。

  孔子是人類的精神導師, 是人道主義的啟蒙者, 是世界上公認的偉大的思想家。他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從國際影響力來看,保持人格化的思想家在西方是古希臘的蘇格拉底, 在東方是中國春秋時的孔子, 而地中海文明的鏈條是斷而又續的,不像中國文明始終連貫,從地域和人口上, 孔子的影響要大於蘇格拉底、柏拉圖、盧梭等。《論語》被稱為「東方的聖經」。在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還有「孔教」和「孔教學校」。美國加州把9月28日定為「孔子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孔子獎」, 獎勵在世界範圍內對教育文化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1971年, 美國參眾兩院曾經立法確定孔子的誕辰9月 28 日為美國的教師節; 中國的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把孔子的生日或定為教師節,或定為慶祝日。可見,孔子不僅是中國教師的鼻祖, 也是世界教師的榮耀。

  思考題:

  1. 孔子關於教育功能的主張。

  2. 孔子關於教育對象以及教育內容的主張。

  3. 孔子的教學思想。

  4.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5. 孔子的教師觀。

  6. 客觀評價孔子的歷史影響。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