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短跑:這位冠軍有點怪> 第280章 Be The Greatest!

第280章 Be The Greatest!

2024-08-13 06:39:09 作者: 狂小宇宇宇宇宇
  第280章 Be The Greatest!

  時間在悄然之間飛速流逝,轉眼間便來到了聖誕節前夕。

  位於佛羅里達州布雷丹頓的IMG學院裡,中國男子短跑隊的冬季集訓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

  冬訓雖然講究一個「量」的積累,但在雷諾的總攬下,隊員們每天真正放在訓練上的時間只有不到3小時。

  如果放在國內,很多省級田徑隊的訓練一天很有可能在5個小時以上,但實際上這其中有很多訓練內容都是無用功的,屬於「無效訓練」。

  想要使運動員獲得提升,突破原有的桎梏,訓練的內容就必須更加專業化、集中化。

  訓練有兩大板塊:健身房與室外。

  健身房的訓練其實就是力量訓練,這方面黎慶本身就已經相當專業了,他為隊員們設計的力量訓練內容雷諾也找不出什麼毛病,只是在訓練過程中對隊員們的了解不斷深入後,針對隊員們的體質特點略微修改了一些訓練細節。

  比如針對文浩想要進行全方位技術改進的目標,就重點設計了強化足踝剛性的力量訓練內容,否則若是沒有一個足夠強悍的腳踝,是絕不足以支撐他掌握更強的技術跑進9秒70的。

  胡愷的力量訓練內容很難再奔著提升的目標去設計了,因為他在隊中的年齡最大,數年間經歷過多次大大小小的傷病,所以黎慶認為只需維持07賽季的強度即可。

  勞毅的背肌力量較弱,在跑動過程中背部無法有效舒展開來,始終會有一種「弓著腰跑」的狀態,因此他的力量課中會額外著重背部肌群的強化。

  章培萌、蘇炳天和梁佳宏三人,他們則不像勞毅那樣有著需要特別針對強化的「弱點」,換而言之就是他們的身體靜態天賦相對較均衡一些。

  由於接下來隊員們的技術改進目標是【前側技術】,所以過去很多針對小腿肌群的力量訓練都被取消了,轉而添加了很多大腿肌群(尤其是後側膕繩肌)和臀肌的強化訓練。

  過去中國的短跑技術理念更側重於後側技術,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進行充分蹬伸、後撩和騰空,以此來獲得更大的步幅。

  但實際上,很多教練員和運動員都在未能完成理論革新的前提下,意識到了過多的後撩和騰空雖然能夠得到大步幅,但如此一來必然會極大的影響步頻,嚴重拖累水平的進步。

  所以哪怕連【前側技術】的概念都不慎理解,甚至完全沒接觸過【前側力學】,這些教練員和運動員也會意識到太過側重【後側技術】的弊端,轉而有意識的進行初步的【前側技術】探索。

  過去偏向後側的技術,要求運動員的前擺腿落地要「軟」且小腿要「內折」,也就是落地時小腿與地面形成的夾角(前進方向)需要明顯小於90度。

  而現在的【前側技術】,要求運動員的小腿要「像杆子一樣戳下去」,也就是前擺腿膝關節在腳落地的一瞬間幾乎不彎曲,小腿與地面形成的夾角要儘可能與地面保持垂直的狀態。

  在這樣的發力模式下,運動員在奔跑過程中的主要前進「動力」,就不再是位於身體重心後側的「蹬伸」,而是位於身體重心前側的「下壓」「扒地」。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進行了美式訓練的精英級短跑運動員,他們的小腿往往如蘿蔔一樣又細又長,而中國運動員往往又粗又壯的緣故,因為【前側技術】中小腿是不發力的。

  (圖:擁有「銷魂」小腿的肖恩·克勞福德)

  所以可預見的是,未來短跑隊的小伙子們都會如文浩一樣,一個個紛紛進化出性感的翹臀。

  不過這個過程會相對比較漫長,因為除了胡愷之外,他們當中最大的勞毅明年也才23歲而已,之前黎慶雖然也為他們糾正了訓練方向,但這個積累的過程畢竟還是太短了。

  力量的積累是無法一蹴而就的,想要在力量素質上向世界頂級水平看齊,他們至少要經過2~3年的「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轉變。

  任何一項運動,【力量】都是絕對的基礎,因為所有的技術動作都需要達到一定的力量素質才能夠得以施展。

  文浩也是因為有著系統存在,可以消耗潛能值進行加點直接提升身體屬性,跳過了很大一部分「量」的積累過程,再加上掌握了相對更加先進的跑動技術,所以進步速度才能如此飛快的。

  如果沒有系統的存在,哪怕他本身就具備國際健將級乃至世界級的天賦,現在的實力最多也就是和章培萌、蘇炳天相當而已。


  室外的訓練內容則更加豐富。

  通常在一周當中,文浩僅有兩天會在賽道上訓練,還有兩天在草地上,一天在泳池裡。

  一般每次室外訓練課會持續1小時45分鐘,並且因為他有計劃要參加室內賽季,所以訓練計劃都會模仿賽季中的節奏展開,其中最重要的賽道訓練將在周二和周四進行。

  周一:草地節奏跑、負重跑;

  周二:賽道速度訓練(起跑訓練,以及30~80米的途中跑);

  周三:泳池裡的低強度訓練(水中阻力跑、短距離游泳和長距離有氧);

  周四:賽道不同距離的混合訓練(100米~400米速耐);

  周五:60米和80米極速針對訓練,強度和組數取決於當日身體狀況;

  周六:競賽(無比賽則改為泳池訓練);

  周日:休息。

  IMG學院訓練場,隊員們集中在百米起跑區域。

  他們現在進行的是起跑技術的改進,除了雷諾這位外教之外,拉爾夫·曼也參與了進來。

  拉爾夫·曼的分工與雷諾不同,雷諾是中國田徑協會的實聘外籍教練,並且還簽署了為期兩年的競業協定,在柏林世錦賽結束之前他都需要對中國田徑隊履行責任。

  拉爾夫·曼與中國田協則是合作關係,游離於教練團隊之外,只負責理論上的指導,也沒有什麼競業協定約束。

  而他指導的「報酬」,便是可以自由收集隊員們的訓練數據。

  此時雷諾正面向隊員和兩位教練分析著:「起跑技術當中最基礎的便是起跑姿勢,而起跑姿勢又是必須依靠起跑器來進行設定的。」

  「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專業短跑教練、運動員,都掌握了一種名為【軀幹測量法】的起跑姿勢設定,這種方法非常大眾化,而且容易操作,因此具備普適性,所以能夠廣泛流傳。」

  「首先.」雷諾頓了一下,抓了蘇炳天當壯丁。

  「第一步,身體放鬆伏地挺身在地面上。」

  「第二步,腰挺直,手臂、大腿垂於地面。」

  「第三步,移動前置腿,使前置腿膝關節的高度接近小臂的三分之二處。」

  「第四步,將後置腿稍微遷移進行調整,使身體保持舒適的狀態。」

  「第五步,使後置腿的大腿和小腿形成約120度的夾角,使前置腿的大腿和小腿形成約90度的夾角。」

  「這樣,經過這五個簡單的步驟,一個適用於大眾的、較為合適的起跑姿勢就形成了。」

  講述完【軀幹測量法】,雷諾並未有所停頓,因為這個方法對於精英級運動員來說顯然是不過是基本操作而已。

  「接下來我們講一下進階知識——軀幹前傾角。」雷諾拍了拍蘇炳天的肩膀,突然道了聲:「Set!」

  蘇炳天腦子都還沒反應過來呢,就在肌肉記憶的刺激下提腰抬臀,下意識擺出了起跑姿勢。

  「看吧,當運動員處在待定姿勢時,軀幹走向是處於水平線之上的,而當運動員處在準備姿勢時,他們的軀幹走向便會處於水平線之下,這就是——軀幹前傾角。」

  雷諾對拉爾夫·曼眼神示意了一下,後者面便站了出來,接過話題:

  「三四個月前,我受國際田聯的邀請參與了大阪世錦賽短跨項目的生物力學研究,剛好可以拿我自己分析出來的數據來作為參考。」

  「其中,獲得百米前三名的文、蓋伊、鮑威爾,他們的軀幹前傾角度分別是-13.6、-12.9和-17.1。」

  「而獲得4~8名的運動員,他們的軀幹前傾角度則分別為-15.4、-17.8、-22.7、-21.2和-20.5。」

  聽完這一連串的數據,作為科研性教練的黎慶下意識問道:「所以這組數據是否可以說明,精英運動員的軀幹前傾角度越小,則對於起跑的幫助越大呢?」

  黎慶沒有貿然將「軀幹前傾角」與成績進行掛鉤,而是僅僅與對起跑的幫助進行聯繫,也算是比較嚴謹了。

  但拉爾夫·曼的回答是搖頭:「No。」

  「因為我認為在決賽的這8名運動員中,起跑技術最為優秀是阿薩法·鮑威爾,並且生物力學分析中得出的每20米、每10米分段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大阪世錦賽的數據之外,我還分析、搜集了許多美國、歐洲運動員的數據,最後總結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具備優秀起跑能力的精英級運動員,他們的軀幹前傾角度都保持在-10至-20度的範圍內。」

  文浩若有所悟點了點頭。

  大阪世錦賽的男子百米決賽上,起跑能力最弱的選手便是第6名的馬爾蒂納,他是典型的後程速耐型。而他那達到了-22.7度的軀幹前傾角也剛好印證了他的起跑為何偏弱。

  當然,-22.7度的軀幹前傾角未必是導致馬爾蒂納起跑偏弱的最主要原因。

  生物力學當中有很多「普適性」原理,但由於每一個人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任何技術性設定都只是為了達到一個「儘可能」的目標,普適性原理並不能成為絕對的「真理」。

  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從拉爾夫·曼所分析、收集的大量數據來看,軀幹前傾角保持在-10至-20度範圍內的精英運動員,起前10米的起跑用時數據確實要好於其他精英運動員。

  一句話——你可以不信,也可以質疑,但大數據給出的答案就擺在這。

  講完了起跑預備姿勢時的軀幹前傾角,拉爾夫·曼又細緻耐心地講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落地支撐階段,精英運動員應將軀幹前傾角保持在怎樣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你們之前接觸的起跑技術當中會有這麼一個詞——【三點一線】,也就是蹬離起跑器時所謂的肩、髖、踝三個點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模糊的說法。」

  「而我要說的,是你們蹬離起跑器時後置腿的大腿和小腿所形成的夾角,這個角度我的建議是保持在145~155度之間,並且對於伱們這樣的精英運動員而言,應該儘量避免這個角度過大。」

  「作為一名短跑運動員,你的任何一項技術細節都應該只注重於一件事,那就是——這項技術能否幫助我跑得更快?」

  「所以沒有過於追求那最後10度,作為精英運動員,你們要做的應該是更加主動地將腳踝向前拉,這樣既可以避免過度蹬伸而產生過多的騰空時間,又可以減少擺動腿在空中的擺動時間。」

  從第一堂課開始,拉爾夫·曼博士就在不斷地刷新隊員乃至教練對於短跑的認知,哪怕是黎慶這個當下已經在國內被公認為權威級的短跑教練,也在此次冬訓的過程中受益匪淺。

  基於前世對於拉爾夫·曼的認知,文浩在技術改進的過程中從未表現出任何牴觸情緒,每一項技術細節的改進都會遵循拉爾夫·曼的建議,並在雷諾的指導下進行實踐。

  隨著力量素質的逐漸提升,技術改進的不斷深入,文浩也愈發的對前世蘇炳天赴美集訓後的那句話感同身受了。

  「原來短跑是這樣跑的。」

  有了雷諾和拉爾夫·曼的幫助,文浩愈發對08年要面對的那位「大魔王」——尤塞恩·博爾特而感到興奮了,心態也從過去的躊躇轉向自信。

  位面之子?

  爺乾的就是位面之子!

  聖誕節當日中午12點,文浩的英文首專《Hall of Fame》的同名主打歌《Hall of Fame》正式於美國發行。

  一如既往的,首周空降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冠軍寶座,也就此成為了公告牌歷史第二位擁有三首空冠歌曲的歌手(第一位是流行天后麥當娜·西科尼)。

  單曲發行之後,《Hall of Fame》迅速火遍全美,並席捲亞歐。

  美國各大媒體很快就匯聚佛羅里達的布雷丹頓,想要對文浩進行採訪,但都被他婉拒了。

  直到12月30日休息時,他才抽空接受了NBC體育的專訪,對外公布了自己的2008室內賽事計劃,並提及了自己的新專輯主打歌《Hall of Fame》。

  「正如歌詞中第一句【Yeah,you could be the greatest, you can be the best(你可以成為最偉大的人,你能做到最好)】想要表達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為【最偉大的歌手】,而且我自己也認為人對藝術的審美是主觀的,我進行音樂創作也僅僅只是我熱愛音樂,並不帶著想要超越誰、擊敗誰的想法。」

  「但是,在體育領域內、在田徑領域內、在短跑領域內,我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短跑運動員、田徑運動員、體育運動員!」

  5月1日~7日起點有雙倍月票活動

  求個月票~

  就算不給小宇投月票,大家也儘量在這七天裡把月票投給喜歡的書哦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