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打旱魃
信徒們就見大車車簾猛的掀開,王好賢站到車轅之上,高聲道:
「正是這家人養出旱魃,吸走了海州的水汽!海州災荒如此劇烈,此為罪魁禍首!這家禍端不除,海州旱災不可能緩解!」
百姓們看到那白毛屍體時就已經群情洶湧,文言頓時沸騰起來。
馬上有人詢問:「這是誰家的屍首?」
又有人看了墓碑道:「牛道才,牛道才是哪個?」
東大乘教在本地牛山莊也有信徒,此時那信徒直接被眾人包圍起來,見大家氣勢洶洶,只能害怕的回答:「是本庄牛總旗的叔父,我帶你們去。」
王好賢的徒兒聽到這個答案連忙大喊:「這家人為富不仁,將海州的水氣全吸到他們家去了,為的是他們家的田地豐產,卻讓全海州百姓受苦,咱們去抄了他的家!」
眾百姓應者雲集,不需要王好賢指揮,大家便一路向著牛家而去。
浩浩蕩蕩的信眾直接打入牛家大門,然後便直入糧倉搶糧。
牛家是本地大地主,但他那點家丁哪裡攔得住,趕來阻攔的牛家二兒子被眾人亂拳打死。
牛家老太爺急的踏著風雪出門,跑到王好賢的車邊哭求道:「王總旗,求您饒我家一條生路,我兒子一時昏了頭,現在我家願意燒香了。」
他邊哭邊磕頭,腦袋在地上砸的梆梆響,但車中卻遲遲沒有傳出回應。
王好賢的一個親傳弟子翹著二郎腿坐在車前,毫不忌諱的受了牛家太爺十幾個響頭,哈哈笑道:
「這爐香這麼好燒的嗎?早幹什麼去了!看看吧!」
牛老太爺順著他手指看去,就見大乘教信徒已經將他弟弟牛盜賊的屍體從棺材中拖出來,信眾們豎起一個丈許長的木桿,將牛道才的屍體上寫了「旱魃」二字,高掛木桿之上。
這是他又見管家一身破爛的跑來,跪下哭訴道:「老太爺,二奶奶三奶奶自盡了,小少爺被打死了……」
牛老太爺嘴唇顫抖,突然捂著胸口大叫一聲:「我家亡也!」身子直挺挺的倒下,雙腿一蹬,就此斃命。
……
「佛王,牛家老太爺死了。」
聽到徒弟的匯報,王好賢掀開車簾看了一眼,冷冷說道:「將他屍首也挑到旗杆上,回城!」
第二天一早,海州城的衛兵就見到一千多人簇擁著一輛大車,浩浩蕩蕩向城市而來。
隊伍最前方幾個道士掣著兩隻高杆,如同掛旗一般,杆子上各吊著一具屍首,若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軍得勝還朝。
隊伍一路行進,路邊許多百姓見到那大車都跪下磕頭。
車中的王好賢十分享受這被眾人簇擁的感覺,命令弟子將牛家老太爺的屍體和那具「旱魃」掛到海州城樓上。
王好賢一家都是東大乘教的法王。
這個叫門最初起自王好賢的父親王森,當年的王森只是一個皮匠,年輕時看到羅教與黃天道等宗教在薊州流行,深受其薰陶。
他於嘉靖四十三年自稱法王石佛、聞香教主,創立了東大乘教,創造至今已經接近五十年。
早在王森在世之時,東大成教就已經傳遍北直隸、河南、山陝,並且在關外的瀋陽等地也有分壇。
東大乘教的教義類似羅教,王森自稱受到上天啟示,天地將有一場大災劫,這場劫難,只有和他信教的人才能夠度過,且他的信徒度過劫難之後便能長享快樂。
所以越是遇到大饑荒大災難,東大乘教的信徒就越多。
萬曆中葉以後,社會上動盪漸多,東大乘教的信徒快速增長。
王森一家憑藉教主身份大量斂財,並且結交權貴,王森先是結交了萬曆的王皇后一家,王生改名王道森,直接認親王皇后,之後又結交宦官王德祥,同樣認為一家。
幾年之前王森逝世,王森的兒子王好賢接手王森的「佛王」地位,重新塑造宗教神話,告訴信徒王森已經去往極樂世界,大災變之後,信徒就能見到他,而指引信徒的職責則由父親交到他手裡。
東大乘教此時在北方的信徒已經有二百多萬人,下面又有許多分枝教派,各地官員不光不敢惹王好賢,還紛紛與他交好。
此時王好賢已經買通京營,給自己補了一個總旗官的官職。
王好賢在河北一帶的宗教地盤已經穩定,這場大災起來之後,他便來到遼東傳教,很快便從瀋陽直下海州。
至於那牛山莊的牛家,乃是前海州百戶的家族,他們對於王好賢傳教並不支持,王好賢便直接號召信徒把他們莊子都端掉。
這種事情王好賢常做,只要做的絕,就如現在一般,將牛家的根底都殺光,就不需要怕牛家打擊報復。
將牛家老太爺的屍體與白毛旱魃用兩根旗杆吊在海州城門樓上,效果立竿見影。
王好賢回到駐地處,剛用了一盞參茶,便聽弟子來說:
「現任海州指揮,兩個百戶,都來拜見佛王。」
王好賢點頭道:「請他們花廳等候。」
王好賢在弟子伺候下換下道袍,穿上華貴的錦服、蘇絲履,頓時變做一個中年富豪模樣。
他臉帶笑容地走出花廳,先在主位上坐了,海洲指揮對上他這一個總旗官卻不敢有絲毫怠慢,主動躬身道:
「見過佛王,佛王為海州打旱魃辛苦了。」
「好說,」王好賢笑著讓三人坐下,道:「想要緩解海州大災,這不過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指揮使連忙詢問:「不知佛王下一步是何打算?」
王好賢一臉嚴肅的道:「此地百姓愚昧,不知道按我教方法行事,這才受到上天懲罰,變成如此慘狀,若想要永得快樂,只有入我教門!」
指揮使一愣,繼續問道:「該要如何入教呢?」
王好賢一笑,對三人小聲說:「辦法嘛,也簡單,首要是誠心,本教是講緣分的……」
海州城北。
鞋匠李萬有挑著一扁擔的棉鞋走入一家貨行。
就見那老闆正背對著櫃檯,仔仔細細的整治佛龕。
李萬有苦笑:「什麼年月,老闆,你這鮮花供果倒是上得勤。」
「李老闆,今日生意做的怎麼樣?」那老闆聞言回過頭來,笑問道。
「屁的生意,一個月了,一雙鞋也沒賣出去,也就靠給人換草過活。」李萬有嘆氣道:「再給我稱五斤烏拉草吧。」
遼東苦寒,單薄的棉鞋不能保暖,昂貴的保暖材料百姓也買不起,傳統是將本地一種烏拉草揉軟了,塞到鞋中保溫。
今年世面不好,哪怕有錢人家也買不起新鞋,最多也就是將去年已經踩的如紙板一般薄、沒有保溫效果的烏拉草換一遍。
掌柜的連忙拿出秤來稱草,李萬有看了一眼他剛才整治的佛龕,疑惑道:「你這拜的是哪位佛爺?我怎麼從沒見過?」
老闆抬頭看他一眼,連忙說:「可不敢指。這是法王石佛,能救災荒的,靈驗異常。請這一尊像,我可花了大價錢,就指望著它保我家度過這荒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