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下旬之後,列寧格勒的白晝就開始變得越來越長。
相比起地處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列寧格勒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極晝,但每年的六月中旬,這裡的白晝也能長達二十個小時以上,和極晝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最重要的是,進入四月下旬之後,列寧格勒的天氣開始迅速回暖,到了五月初的時候,便有了一種由春入夏的感覺。
奧赫塔河畔,波柳斯特洛沃,灰色的伏爾加轎車緩緩行駛在皮斯卡廖夫大街上,放下一半的車窗內,頭髮已經被風吹亂的維克托,正坐在后座上翻看著文件。
波柳斯特洛沃是列寧格勒市區內一個工礦企業集中的地區,在全蘇聯都享有盛名的「彼得羅·巴巴耶夫」糖果廠以及「紅色十月」糖果廠,都在這個地方。
作為列寧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書記,維克托從上周開始,便展開了對列寧格勒市區內主要工礦企業的視察、走訪工作,而根據相關的工作安排,他將從下周開始,開展對列寧格勒市周邊幾個主要集體農莊的視察工作,這些工作都是基本的流程,說實話,具體能有什麼效果,還真是不太好說。
今天上午,維克托主要走訪的企業也是一家糖果廠,該廠名為「羅特·福隆特」。這家工廠的原名是列諾維工廠,早在帝俄時期便已經頗具盛名了,現在的名字,是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之後才改過來的。與主要生產焦糖、太妃糖的巴巴耶夫糖果廠,以及主要生產巧克力的紅色十月不同,羅特·福隆特糖果廠主要生產的拳頭產品,是酥糖和果仁類的甜點。
在列寧格勒大封鎖期間,羅特·福隆特糖果廠遭受了比較嚴重的破壞,很多設備都被德軍的空襲炸毀了,而在衛國戰爭結束之後的幾年裡,糖果廠在列寧格勒州委、市委的支持下,迅速恢復過來,其產品從四六年下半年開始,便已經用於大規模出口創匯了。♟✎ ➅❾𝔰н𝕌ˣ.ςόM 👻♪
沒錯,羅特·福隆特糖果廠所生產的甜品,在西歐乃至於美國,都擁有非常好的銷路,哪怕是在衛國戰爭爆發之前的時候,便已經是這樣的了,而在最近兩年裡,儘管美蘇之間的關係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但是羅特·福隆特糖果廠的外銷,卻始終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不過,這種情況在最近兩周內,出現了顯著的變化,按照糖果廠方面提交上來數據,就在過去兩周里,糖果廠的外銷數據正在迅速畏縮,很多過去的老客戶,都撤回了訂單,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寧願向廠方支付一大筆違約金,也要將已經確定好的訂單撤銷掉。
按照羅特·福隆特糖果廠領導層的說法,這個現象很不尋常。
是的,這個現象當然很不尋常,維克托甚至可以確定,類似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羅特·福隆特糖果廠這一家企業內,在全聯盟範圍內,應該還有更多的工礦企業,也在面臨著類似的局面,而且,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此時,維克托攤開在膝蓋上的那份文件,就很清晰的闡明了這一現象之所以出現的最直接因素,也可以說是唯一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在邱吉爾的那一通鐵幕演說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當然,主要是西歐國家,針對聯盟一步步的構建起了旨在圍困聯盟與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鐵幕」,這個「鐵幕」並不是客觀世界中真正存在的一個實物,它其實是一系列政策的組合。而現如今,這個組合的最後一步,終於被美國人走出來了。
維克托膝蓋上的文件來自於情報委員會的秘密情報,它是由情報委員會駐倫敦情報站轉發到莫斯科的,其大概的內容是說,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在內的六個國家,在巴黎秘密簽訂了一個全新的條約,旨在限制向包括聯盟在內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出口重要戰略性物資和主要技術。而對聯盟出口物資的限制,只是一個附加傷害罷了。
沒錯,經由這個條約所建立起來的組織,就是所謂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其全稱應該是「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在前世的時候,維克托就知道這個組織的存在,甚至對其有著很深的了解,因為在維克托前世的那個時空里,新中國剛一成立,就開始受到這個組織的制裁。在那個時候,「巴黎統籌委員會」在美國人的主導下,對新中國的憎恨甚至超過了對蘇聯的憎恨,其對中國的出口限制清單要比對蘇聯的出口限制清單更長。
在維克托的記憶中,這個組織在九十年代的時候,隨著蘇聯的解體而解散了,此後,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基本上就是由美國自身來主導了。
縱觀美國人對「鐵幕」的構建,其顯然是遵循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從政治上搞對立,再在軍事上搞糾紛,最後再從經濟上搞切割,而隨著「巴黎統籌委員會」的建立,整個世界就等於是被美國人一分為二了。
不過,與維克托前世不盡相同的一點是,在如今的這個時空里,蘇聯僅就技術而言,不管是在工業領域,還是在農業領域,都與美國的差距非常有限,美國人真正的優勢在於,他們的製造業實力遠超蘇聯,尤其是與日用消費品生產相關的輕工業實力,根本就不是聯盟能夠比擬的。而聯盟的工業生產力,卻主要集中在以軍事工業為主的重工業領域,這就意味著聯盟的工業發展非常不均衡,從而也與美國產生了差距。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隨著「巴黎統籌委員會」這個組織的建立,莫斯科在對待美蘇問題、聯盟經濟戰略問題的時候,肯定將會有新的考量。
在美蘇問題上,「巴黎統籌委員會」的建立,顯然是華盛頓對聯盟實施圍堵和孤立的又一項最新戰略,它所暴露出來的,是美國對聯盟的進一步敵意,同時,它也進一步說明了蘇美關係至少在短期內,是沒有走向正常化的可能性了。
當初,在美國人撇開聯盟,擅自在西部德國搞貨幣改革的時候,聯盟以封鎖西部柏林作為應對;當美國人在土耳其、伊朗設立監控雷達的時候,聯盟以對土耳其發動的戰爭作為回報;美國人牽頭搞了一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要為西歐幾個國家提供軍事保護,聯盟便拉著東歐幾個國家搞軍事同盟,以此來應對西方的軍事威脅現在,美國人試圖在經濟和貿易往來方面,對聯盟實施圍堵和孤立,那麼聯盟自然也要採取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
將膝蓋上的文件合起來,隨手放到一邊,維克托扭頭朝車窗外看去。
在如何反制「巴黎統籌委員會」的問題上,莫斯科還沒有做出最終的決策,其實以史達林同志的觀點,「巴黎統籌委員會」對聯盟所實施的禁運封鎖,象徵性的意義要遠大於實際性的效果。
得益於戰前聯盟所實行的進口替代發展生產的方針,主要是在聯盟的工業化建設基本達成之後,聯盟的進口商品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經過了第四個五年計劃的建設之後,聯盟的工業化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在包括電子、化學等領域中,聯盟的整體技術實力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截止到當前,聯盟的進口商品中,屬於生產資料的部分,已經占比非常小了,與之相對的,則是占比日漸增多的日用消費品進口量。而在出口商品的結構中,包括機械設備在內的生產資料的出口,則開始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因而,從這一點上看,「巴黎統籌委員會」對聯盟所實施的禁運,其實並不能起到太大的效果。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巴黎統籌委員會」所能涉及到的國家太少了,這些國家即便真的能夠抱成團,最多也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技術領域可以對聯盟構成限制,可是在銷售市場方面,他們能夠對聯盟構成的制約,卻是非常有限的。
在最近兩天裡,針對「巴黎統籌委員會」的問題,聯盟內部已經出現一些聲音,這些聲音認為,莫斯科應該進一步提高對中國和印度的重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對聯盟來說,不僅僅關係到了地緣政治的安全和拓展,同時,也關係到了聯盟在經濟領域中的發展。
對於這一點,維克托當然是高度贊成的,在他的觀念中,至少中蘇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情報委員會從華盛頓獲得的情報,美國人對中國大陸的重視程度也在進一步提升,儘管從四月份以來,中國的友黨已經開始發動了旨在奪取中原地區的大規模戰役,但華盛頓依舊沒有放棄拉攏中國的企圖,以喬治·凱南為首的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認為,即便是國民黨的對手奪取了大陸的政權,華盛頓也應該儘量保持與北平的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