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

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

2025-01-07 17:50:58 作者: 煌未央
  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

  念及此,劉舍便眼含期盼的抬起頭,與劉榮進行了一番高頻率的眼神交流。

  待劉榮面帶淡淡笑意,微不可見的輕輕一點頭,劉舍方深吸一口氣,迅速調整著情緒,強迫自己迅速吸收這一爆炸性新聞。

  ——更高品質的鹽鐵!

  劉舍絲毫不懷疑這件事,劉榮是否會做不到。

  原因很簡單:有先例。

  五年前,吳楚七國之亂才剛平定,關中糧價便陡然暴漲,一股暗流憑空出現在劉漢社稷的根基之上,隨時準備撼動漢家對華夏文明的統治。

  彼時的儲君太子,如今的天子榮,被先孝景皇帝托以糧價平抑事。

  這件事,說先帝以宗廟、社稷相托,或許是誇大了些;

  卻也起碼是先帝以事關重大,且朝堂幾無良策的國家大政,交到了當時的菜鳥手中。

  劉榮平抑糧價的整個過程,在過去五年,不知道被多少人細細分解、剖析,並總結其中的政治智慧與手腕。

  而在劉舍看來,當年,劉榮之所以能那麼輕易的完成糧價平抑工作,甚至反在幕後黑手:館陶長公主身上反咬下一口肉,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宿麥。

  ——被少府內帑當雜糧存著,一直沒怎麼動用,積少成多存下好幾百萬石的宿麥,幾乎是被劉榮以『點石成金』般驚艷的手段,直接轉化為了不亞於粟的主糧!

  糧食市場供應端,陡然多出來一批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存糧,這才讓劉榮大獲全勝,將除館陶公主劉嫖之外,所有參與到那次糧價哄抬事件當中的敗類,都送去見了太祖高皇帝。

  過去這些年,人們談論起當年之事,有溜須拍馬的,有阿諛奉承的;

  便是就事論事的討論事件本身,也更多是說劉榮手腕夠硬,態度夠堅決,愣是連自己的姑母劉嫖,都沒讓劉榮生出半點顧忌。

  但作為少府出身的財政口專業人才,劉舍心裡很清楚:這世間的很多事,尤其是涉及到國家層面的政治事務,並非單靠堅定地決心、強硬的手腕,就能夠達成目標的。

  倒也不是說在關乎國家層面的事物上,決心、手腕不重要;

  而是決心、手腕這兩張牌,就好比後世相親市場的外貌條件——配合任何其他的牌,都會是王炸。

  但若是單出,那就會毫無價值,還不如對三。

  放在國家層面的政治事務,也是一樣的道理。

  說得難聽點:是決心能當飯吃,還是手腕能當水喝?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再堅定地決心、再強硬的手腕,沒有必要的先決條件支持,都只會是無根之萍。

  就好比劉榮當年平抑糧價——若是手裡沒糧食,劉榮的決心頂屁用?

  強硬的手腕能幹嘛?

  當時的朝堂內外,誰的決心不比劉榮堅定?

  當時掌控漢家的決策層核心人物——先帝劉啟,丞相申屠嘉,誰的手腕不比劉榮硬?

  所以,在劉舍看來,當年平抑糧價一事,劉榮所表現出的決心、手腕,都不過是在那場關乎儲君太子的大考中,將劉榮抬上了及格線。


  僅此而已。

  真正將劉榮的考試成績,從將將及格直接抬到接近滿分,且實打實解決了那件關乎宗廟、社稷安穩的問題的,是劉榮『點石成金』,或者說是『點麥成粟』,所變出來的那幾百萬石糧食。

  沒有那幾百萬石宿麥,被劉榮轉化為可供百姓食用的麵食,那當年的事,只能以劉榮平抑糧價失敗,先帝不得已,只能採取下下策:血腥鎮壓,通過屠戮糧商、抄沒糧商存糧,再平抑糧價作為句號。

  而在當年的那件事當中,真正給劉舍留下深刻印象的,恰恰是劉榮『點麥為粟』的應變能力。

  劉舍記得很清楚:當年,哪怕是在情況最惡劣的時候,劉榮都從不曾慌亂,始終是一副淡定自若,成竹在胸的模樣。

  劉舍敢篤定,當年的劉榮,早在剛著手準備平抑糧價一事的時候,就已經備下了『點麥為粟』的後手。

  而今,劉榮再次站出來,隱晦表示未來的少府,能生產出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鹽鐵產品,從而通過正常的市場競爭,逐步達成對鹽、鐵市場的徹底壟斷?

  劉舍只能說:但凡換個人,無論是誰,說出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話,本君侯都會賜下一個腦瓜崩,把那個活在夢裡的蠢貨敲醒;

  但這句話是陛下說的,那臣就只能頓首頓首,昧死百拜,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而已……

  這,便是『先例』的重要性。

  ——當你第一次干某件事的時候,就漂亮的把事兒辦妥,那從今往後,再也不會有人懷疑你在面對類似的事兒時,會辦的不夠漂亮。

  人的名,樹的影,正是這個道理……

  「既然陛下成竹在胸,那臣,唯頓首頓首……」

  毫不掩飾崇拜的對劉榮拱手一禮,又開口客套一聲,劉舍話頭一轉,將話題再度引回了具體的操作模式、措施之上。

  而在鹽鐵官營這一整個大命題當中,困難最大的一點,無疑便是具體實施部門……

  「然有一言,臣斗膽,冒死直諫。」

  不出劉榮意外的一聲『然』,便見劉舍深吸一口氣,於座位上端坐好,旋即道出了自己的憂慮。

  「當年,陛下官營糧米,少府之所以能輕易完成此舉,是因為官營糧米一事,少府唯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買入、倉儲、賣出這三項。」

  「其中,買入、賣出這兩項,其實都可以忽略不計——賣糧,百姓民可以拉來長安賣,賣糧,也照樣可以到東、西兩市的內帑官糧鋪去買。」

  「在買、賣這兩部分,少府其實並不需要出多少力氣。」

  ···

  「唯獨剩下的倉儲,也因陛下於長安南郊興建太倉,而變得不再困難。」

  「——買入的糧食,少府只需要派人運送數十里,便能從長安送去太倉入庫;」

  「賣出時,太倉的糧食又以十日為限,定期、定量輸送糧食入長安,以供少府內帑售賣。」

  「買、賣不費力氣,倉儲也不過是順帶——就算沒有官營糧米,太倉也本來就是要儲存少府內帑的存糧的。」

  「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少府官營糧米,才會如此輕鬆,如此不費吹灰之力。」

  「然鹽鐵……」


  還是老規矩:話不說滿,點到即止。

  一聲欲言又止的『然鹽鐵』,劉榮也是當即心下瞭然。

  沉吟措辭片刻,方開口應答道:「丞相所言,不無道理。」

  「——買、賣無需費心,倉儲無需費力,饒是如此,少府也不過只是將官營糧米的範圍,拓展到了整個關中。」

  「北方邊牆、關東郡國,還有漢中、巴蜀等,均不在少府官營糧米之列。」

  「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在關中官營糧米,少府完全可以只定幾個糧倉、百十售糧點,便可輕易完成。」

  「可若是要在整個天下,都施行官營糧米之政,那無論是糧米轉運、倉儲,還是購入、售出,都將會讓少府花費成百上千倍的功夫和精力。」

  「而這件事,是如今的少府無法完成的。」

  劉榮此言一出,劉舍當即點頭,君臣二人迅速就這一點達成一致。

  還是那句話:少府是很龐大,但少府肩上的擔子,也同樣沉重的嚇人。

  就好比後世的那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樣——能力強大到怪物級別的少府,責任也同樣沉重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若是讓少府官營鹽鐵——甚至哪怕是將官營糧米的範圍擴大到整個漢室版圖,就能將少府至少九成的人力、精力給掏空。

  屆時,少府哪怕因人力嚴重不足、政務過渡繁重而停擺,劉榮也絲毫不會覺得奇怪。

  那既然少府無力承擔,能否考慮一下其他的部門?

  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官營這個概念,作為『壟斷』二字的史前版本,是必須以國家機器作為主題去推進的。

  而國企壟斷,又涉及到中央財政,乃至於中央集權;

  這件事,劉榮不可能交到外朝手中。

  無論是糧米還是鹽鐵,但凡是和『官營』二字搭上邊,就必須是由少府全權負責!

  除具體實施的少府,以及掌控全局的天子外,絕不容第三方勢力干涉!

  其次,就算摒棄私心,真搞一次漢家朝堂內部的招標,最終中標的,也大概率還是少府。

  ——少府,已經是漢家最閒、人力資源最充足的部門了。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看看相府?

  什麼加班加點996——到了年關前後忙起來,十天半個月不回家,餓了邊吃邊干、累了倒頭就睡,完全就是相府的日常。

  政務壓力最小、人力資源最充足的少府,尚且應付不了如此規模的官營,自更別提本就忙的腳不沾地,默認996,間歇性007的其他部門了。

  最後一點,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少府,已經是漢家最龐大、最能『扛事兒』的部門了。

  就連相府的『扛事兒』能力,都比不上開足馬力的少府。

  一件大事,如果漢家有那麼一個部門能完成,那就肯定是少府;

  若是連少府都無法完成,那漢家就不可能完得成。

  如此一來,問題就很簡單了。

  ——少府手裡有別的活兒,而且是很多很多別的活兒,抽不出那麼大經歷搞鹽鐵官營。


  畢竟不用劉榮說,劉舍也能大致猜出來:鹽鐵官營,不可能還和糧食一樣,將範圍限定在關中。

  而且還有一句話,劉舍方才沒明說。

  ——官營糧米,是買、存、賣三個步驟;

  而官營鹽鐵,除了同樣的三個步驟外,還多出一個『造』的步驟。

  多出來的這一個步驟,幾乎能將整個事情的複雜程度、需要投入的精力翻兩倍不止!

  畢竟買、存、賣,只需要把控買、賣價格,並倉儲安全。

  而造,需要注意的事兒就太多了。

  尤其是鐵,在造之前,甚至還要多出一個『開礦』的工序……

  結合此間種種,可以很輕鬆的得出結論:鹽鐵官營,需要一個和少府一樣強大——至少是不比少府差太多,且手裡沒有任何其他活的部門,專門去負責。

  而這樣的部門,如今漢家沒有。

  既然沒有,那就只能創建。

  創建一個如少府那般,財大氣粗,權勢滔天,又掌握無數人力物力,卻根本不需要管其他任何事,唯獨只需要搞好鹽鐵官營的部門。

  談何容易啊?

  這不亞於在少府之外,再另外手搓一個少府二號出來!

  一如開國那會兒,內史外還有治粟內史、少府外另有匠作少府一樣——另外搞個鹽鐵少府出來?

  「此事,陛下可能與東宮商議?」

  本能的,劉舍就問起了這件事的『合法性』。

  但在看清劉榮眼底,閃過一抹一閃即逝的不快後,劉舍當即低下頭,再次恢復到先前那副皺眉沉思之狀。

  劉舍很清楚,方才那抹不快,是劉榮故意展露給自己的。

  也正是那抹刻意表露的不快,及時提醒了劉舍:桃侯家族,自打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劉漢天子最忠實的鷹犬。

  桃侯家族的祖訓,是:誓死效忠漢天子,誰是天子效忠誰;

  而非:誓死效忠漢太后,誰是太后……

  「太宗孝文皇帝年間,晁錯提議『輸粟捐爵』,讓百姓以輸送軍糧往北方邊關的代價,換取自己想要的爵位。」

  「為了處理此件事務,太宗孝文皇帝曾設一職,曰:主爵中尉。」

  「——初始,主爵中尉全掌輸粟捐爵事,秩比二千石。」

  「後先孝景皇帝改制,進主爵中尉為二千石,兼掌王、侯子弟襲爵、敕封之事。」

  …

  「朕意:更主爵中尉,為主爵都尉。」

  「——進秩,中二千石!」

  「——銀印青綬,列漢九卿!」

  「下設大農,主糧米官營;」

  「設鹽鐵司,主鹽鐵官營;」

  「又各設錢、糧、鹽、鐵之庫,皆別於少府。」

  劉榮終於圖窮匕見:主爵都尉!

  而劉舍,卻陷入了一陣漫長的驚愕,以及源自靈魂深處的驚顫之中。

  「主爵都尉……」

  「中二千石……」

  …

  「銀印青綬……」

  「列…九卿?」

  「九卿……」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