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那年秋天,秦始皇的使者在晚上路過華陰一個叫「華舒道」的地方,行走間突然有個人出現了,並交給他一個壁,並告訴他:「替我把這件壁交給滈池君「,又說:」今年祖龍必死」。
短短几句話,卻有無數的疑問。
首先這人是誰?壁是什麼壁,為什麼要送壁?
其次原文中的滈池君又是誰?祖龍又是誰?
首先得從這款壁入手。
咱們還得先聊聊這塊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最出名的壁,這塊壁就是課本中《和氏璧》中的那塊璧玉,也是成語「完璧歸趙」中的壁,也是《三國演義》中被孫堅拿走的那塊傳國玉璽的原材料。
這塊玉經和氏獻寶後,流轉楚國,趙國,最後到了秦始皇手裡,被李斯刻成了傳國玉璽,上書八個字「受於天命既受永昌」。
這八個字據說是李斯的手筆,通常解釋為「我受上天的任命,所以必然國運長壽、永久、昌盛」。
其實不然,這八個字有其他的意思,只不過現在的史學家更願意這麼解釋而已,這樣解釋比較正統。
但是想想就知道了,究竟是誰要長壽,是要黎民百姓長壽還是皇帝自己要長壽?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和」天「的一個約定:「讓我當皇帝,可以,但得給我長壽啊」的意思。
漢書和唐代書法家褚遂良記載的都不是上述八個字,而是簡單明了的另外八個字:「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更加貼近這個意思,但是這個所謂的傳國玉璽到現在也沒找到,所以究竟上面是怎麼刻的,至今存疑。
但是是不是皇帝自己要長壽會更合理一些呢。
可是,這樣明目張胆的要求,「天」能答應嗎?
這不是要挾嗎?離開你就不轉了是吧,小樣兒,不能慣著,治他。
於是,秦二十八年,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秦始皇乘龍船過洞庭湖,本來好好的湖面,突然風雨大作,風浪驟起。
「自己作死還不知道嗎?」
「算了,算了,我不要了,我不要了」。
於是秦始皇向湖中拋下傳國玉璽,還真靈,拋下傳國玉璽之後,湖面上馬上就風平浪靜了。
「還算識相」。
這就是秦始皇在秦二十八年投壁入湖的故事背景。
這也說明對方是有長壽的能力的。但是對方沒答應秦始皇的要求,無奈,秦始皇只好自己找尋「長生不老」的辦法了,這就是秦始皇幾次東巡說要大背景。
回到這個神秘人來。
這個神秘人持有壁啊,而這個壁可是當初秦始皇投回去的壁。
這個神秘人說了什麼呢,在史記中記載比較模糊,但是在另一本《搜神記》里對這段故事記載就比較清晰了。
搜神記里說,這人乘白車白馬,從華山上下來,感覺不是人,注意這個人不是普通人,會飛。原文是:「望見素車白馬,從華山上下,疑其非人」。
然後這位人說:「我是華山使者,你要去哪裡?「
秦使者說:」我要去咸陽「。
華山使者說:」你要去咸陽,必然會路過滈池,那你替我送個書犢給滈池君吧,滈池邊上有棵大梓樹,底下有石頭,你拿石頭敲擊梓樹,必然會有人回應「。
這個滈池君又是誰呢?滈池應該在西周故都鎬京城內,在今天的西安市北豐鎬村一帶,所以華山使者說你去咸陽會路過滈池。
滈池君大概率也就是當時水神的意思。華山使者是山神或者山神的使者,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山神或山神的使者讓人皇的使者去告訴水神一個重要的信息。
秦使者到了滈池邊上,果然看見一棵梓樹,敲之,真的有人現身來取書犢,並說了一句話:「明年祖龍死」。
秦使者聽了大為震驚,回去把這件事情稟報給了秦始皇,秦始皇沉默了許久才說道:「祖龍,就是人之先也」。
秦始皇為什麼要單獨解釋」祖龍「這個詞的意思呢,史記里也沒說,甚至也沒有解釋」祖龍「這個詞確切指代。
有人解讀是滈池君是秦始皇,祖龍也是秦始皇,這樣解釋雖然也通,但是很奇怪。一句話裡面,對同一個人上一句是這個稱呼,下一句是那個稱呼,說不通。這個」祖龍「指代秦始皇是從結果再往前推的,也就是馬後炮,看明年秦始皇死了,然後再得出「哦,原來秦始皇就是祖龍」的結論,然後就這麼一代一代流傳下來了。
後世都用它來指代秦始皇了,約定俗成了。更有人指出是秦始皇先自稱是祖龍的,這個就有點杜撰了,」祖龍「和秦始皇連在一起的只在史記里這一次出現,其他地方並沒有兩者同時出現的場合。
都是杜撰,都解釋不通。
你想啊,秦始皇為什麼後來要單獨再解釋一下什麼是祖龍?如果他之前就自稱是祖龍,那旁邊的人可不秒懂,還需要皇帝老兒再解釋一遍嗎?
史記里這一段的記載,有點像,大家聽了這句話後,都迷惑不解,今年究竟誰死?然後秦始皇才解釋了一下:」祖龍,就是人之先也,不是我,別往這裡看了「。
注意,秦始皇說的是「人之先」而不是「先人」,這就否定了有人把祖龍解釋為「人的祖先」的意思。這說的不是先人,而是秦始皇說的字面意思「人之先」,這一點非常重要,解釋為人的祖先的基本上都是胡說八道。
這說明,這個」祖龍「是只有秦始皇才懂的一個東西,一個暗語,或者是一個人物。「
截至到此這個事情比較合理的解釋是,華山使者托秦使者去給水神滈池君送書牘,最為回報,華山使者把傳國玉璽還給了秦始皇,然後秦使者把東西帶給了水神後,水神也把這個秘密告訴了秦使者,書牘上寫的就是「今年祖龍死」。
是啊,那到底今年是誰死呢?
對,還有一個問題,是不管誰死的,明明是明年才死的,那麼會飛的華山使者為什麼說是「今年」呢。這個紕漏,被大文學家錢鍾書給考證出來了,差一年,司馬遷糊塗了。
李白說的很好,就是明年死。
哪個李白?就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李白。他寫過一首詩記錄了這件事,並揭示了這些人是怎麼到桃花源的。這一切都可以從莫須有的《從火星到桃花源》這本書里找到依據。
李白的那首詩是這麼寫的:
古風 其三十一
唐代:李白
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李白的詩和《搜神記》里都明確說了是「明年祖龍死」,不是史記里的「今年祖龍死」,按秦始皇的死亡時間算,確實是明年死,不是今年死。
最後一句,說的就是,這些人一聽到這個消息,知道天下要大亂了,「為了避秦難」,就「一往桃花源」再也沒出來了,知道晉太元中了。
接下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轉入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有武陵人以捕魚為業。。。。。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