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燕雲十六州

2024-08-16 00:19:31 作者: 風天玄
  第141章 燕雲十六州

  唐朝,貞觀年間。

  雖然並不對宋朝抱有太多好感,但李世民等人看到燕雲地區就此割讓,也同樣不滿。

  「遼太宗確實對遼朝意義重大。」這點他們承認,畢竟遼朝在此時得到了燕雲,「但是他說什麼石敬瑭『識量深遠,真國主也』,不過是因為石敬瑭讓他們獲得燕雲而已。」

  石敬瑭算什麼?就算他確實征戰有功,但他的行為已經讓他先前的功勞全部消除掉了!

  而且,想要當皇帝,這沒什麼,可你的皇帝確實被耶律德光「冊封」而來——除了屬國外,哪家正統天子,是被他國皇帝冊封?

  不提什麼胡漢之別,只石敬瑭的皇帝之位並不是自立,而是被他國天子冊封,就足以將他的「皇帝」頭銜等同於低於其他皇帝!

  【而在張敬達被圍的八十多天裡,李從珂並不是無動於衷,相反,作為確實征戰過的人,他對於戰況的影響可以說是相當了解。

  在收到張敬達被圍前的求援後,李從珂就立刻調動兵馬,令彰聖都指揮使符彥饒率軍屯河陽(河南孟縣),天雄軍節度使范延光率軍趨榆次(山西榆次),盧龍節度使趙德鈞率軍出代州(山西代縣),耀州防禦使潘環率兵出慈州(山西吉縣)、隰州(山西隰縣)。

  但他也清楚,這些人中並不一定會全力救援,於是又自己親率三萬兵馬,出洛陽,往河陽奔赴。

  到河陽後,李從珂又命樞密使趙延壽率兵兩萬到潞州(山西上黨)督戰,又命趙德鈞為諸道行營都統,以趙延壽、范延光為河東道南面、東南面行營招討使,想要形成犄角合勢,以解晉安寨之圍。

  想法很好,但是他的將領們卻不是這樣想的。

  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趙德鈞,以及他的養子趙延壽。】

  (五代十國時期怎麼回事的生不出孩子啊,怎麼多養子)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疑惑和迷茫:「所以,這又是養子?這個五代十國,到底有多少養父養子?」

  隋朝,開皇十八年。

  楊堅對這一串的養子也麻木了,只是順口開始聊這父子倆的想法:「怎麼,這趙德鈞兩人也想要找遼太宗獲得支持,登基稱帝?」

  嗯,還真有可能。誰讓這後唐看起來就是一盤散沙、一片混亂。

  不過,假使當真如此,耶律德光最後答應趙家父子的可能性也不算大,畢竟,趙家父子能給出比石敬瑭的燕雲十六州還好的回報嗎?能比石敬瑭還豁得出去,事耶律德光為父嗎?

  「不過,如果還有人選擇向遼朝借兵,那也說明此時的遼朝在中原眼中並不是什麼完全無法抵擋的大患。」最起碼,在這些人眼中,與契丹遼朝給自己帶來的威脅相比,中原王朝的力量帶來的威脅要更大。

  這豈不是更加證明了,遼朝在後來的發展中進步有多大嗎?

  獨孤伽羅見這個話題算是結束,就轉向了另一個話題:「李從珂自焚而死,那他是在河陽交戰後,見無力回天所以自焚?」

  宋朝,開寶年間。

  趙光美看到這幾段內容,猛然一震。

  他的第五子近日誕生,按照排輩,名字的第一個字應當是「德」,而他先前的幾個兒子分別叫做趙德恭、趙德隆、趙德彝、趙德雍,這個兒子他想了半天名字,本來還想給他一個「鈞」作為名字中的第二個字……


  現在看來,還是算了吧,其他字也很好,沒必要非得來一個鈞。

  【趙德鈞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聯繫耶律德光。

  在李從珂命他馳援張敬達的時候,他想要的是並掉范延光在遼州的兩萬兵馬。李從珂怎麼可能答應?他斷然拒絕,並且對趙德鈞的警惕拉到了最高,隨後就催促趙德鈞出兵。

  隨後,趙德鈞父子倆確實出兵了,但在野心和對李從珂向自己下手的擔憂下,趙德鈞和趙延壽決定向契丹派遣使者,送上了厚厚的財物,請求耶律德光出兵幫助自己登基稱帝,並且許諾石敬瑭依舊可以鎮守太原。

  耶律德光心動了嗎?有的。

  但,聽到這個消息的石敬瑭深感恐慌,急忙派桑維翰到耶律德光面前哭訴,痛陳雙方的約定、以及石敬瑭許出的厚禮,加上趙德鈞給出的條件確實不夠誘惑,於是耶律德光最終拒絕了這份請求。

  此時,晉安寨的後唐軍隊終於到了極限。

  糧草援助斷絕,軍心動搖,副招討使楊光遠殺張敬達,率領諸將出降。】

  漢朝初年。

  呂雉不由道:「這趙德鈞父子聯絡契丹的時機還真是恰到好處。」

  此時聯絡,正好是石敬瑭已經被冊立為帝,又和耶律德光確認過一遍耶律德光出兵的報酬之後。

  這時候傳來趙德鈞父子請求契丹出兵的消息,既不會由此斷絕掉耶律德光和石敬瑭雙方的聯盟,又會讓石敬瑭更有緊迫感——想要趁機稱帝的不止你一個人,想要契丹出兵幫助的也不止你一個人。

  契丹,在這時候,可是相當搶手的好助力!

  如此一來,石敬瑭就更不敢在許諾的厚禮上動什麼心思。他只會生怕自己的條件不夠優厚,讓耶律德光棄他而去。

  「所以,趙德鈞這對養父子,最後是歸降契丹了嗎?」劉邦對於趙德鈞最後的結果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特別是現下占據主導權的明顯是耶律德光,而契丹又有接收中原政權的降臣並繼續任用的先例——韓延徽不就是一個例子。

  況且,中原地區戰火不斷,契丹反而相對平穩。而燕雲地區本就緊挨契丹,自身又是各方勢力交戰重點。若是耶律阿保機好耶律德光的政策差不多點,燕雲地區的普通人難道不會想著遷到契丹嗎?

  【晉安寨就此被破,耶律德光和石敬瑭自然要繼續南下,徹底消滅李從珂。

  而接下來的目標,正是屯駐在團柏谷(山西祁縣東南),按兵觀變,逗留不進的趙德鈞父子。

  收到契丹和石敬瑭南下的消息,趙德鈞父子根本沒有交戰的打算,而是決定直接遁逃——但他們跑是跑了,卻沒有整頓好軍隊,一時之間,軍中人心惶惶,為了逃跑自相踐踏、丟盔棄甲、死傷萬計。

  這樣的情況,趙德鈞父子自然沒能跑多遠。閏十一月十五,契丹發現趙德鈞父子逃遁,隨後連夜追擊;十六日,契丹主力通過團柏谷,祭祀天地;隨後,趙德鈞父子就被追上,最終投降契丹。

  隨後,耶律德光的大軍就停留在潞州,派了五千人隨同石敬瑭繼續南下到洛陽。

  李從珂見此,退回洛陽,殺掉了耶律倍後,全家自焚而死。後唐滅亡。

  自此,耶律德光想要的報酬終於兌現,十二月初,在分賞完戰利品後,耶律德光派使者將消息傳給述律太后,隨後在初六開始班師回朝。】


  宋朝,開寶年間。

  趙匡胤對趙德鈞父子是不滿的:「燕台大族,又與主君有親,卻不能忠仕一方,又不能明確自身,實在不能幹蠱。」若是趙德鈞心中存了另立之念,又因戰敗歸降契丹,還屬於五代十國的常態的話,那趙延壽跑去哄騙後晉石重貴等人的話,就是純粹包藏禍心。

  雖然嚴格來說,趙延壽也只是努力完成此時的君主耶律德光發布的任務,並想要藉此獲得成為中原皇帝的資格,但趙匡胤他就是帶有偏見了!

  雖然石敬瑭在他眼裡不是個東西,但後面石重貴和遼國鬧崩了那就是好事,結果很快就被趙延壽攪和了——那趙延壽自然也不是個好玩意兒!

  想了一下,趙匡胤又補充道:「雖然趙德鈞和趙延壽不行,但是元甫還是很好的,鎮守延州(陝西延安),壓制羌、渾各族,寬簡愛民,邊防穩定離不開他。」

  趙德芳等人點點頭,他們知道趙匡胤說的就是如今鎮守延州的趙贊,也正是趙延壽之子、趙德鈞之孫。

  明朝,洪武年間。

  皇子們基本都把這次的天幕內容,當做是高端戲文來看了,畢竟,內容翔實,又有人物演出,還和大明沒有什麼關係——這樣好的消遣,從哪裡找?

  若不是礙於朱元璋在場,恐怕他們都已經紛紛找個舒服的姿勢或躺或坐,再端來點果盤點心、酒水,開始享受了。

  不過,現在雖然不能這樣,但也可以放鬆放鬆的——只要離朱元璋遠一點。於是,不知不覺中,皇子團體已經悄悄地、慢慢地挪離了原來的位置,離他們的老父親越來越遠。

  「嘿,這才剛開始。後面怎麼治理燕雲地區才是關鍵,光理論上接管了土地可不算數。」朱樉熟練地壓低聲音道。

  朱棡覺得第一件事並不是如何治理:「治理那都是後面的了,現在說是割讓,也確實是割讓,但各地的長官就會聽從命令嗎?」

  雖然五代十國時常更換國家,但畢竟這回是給了遼朝,總會有那麼幾個一地長官是不想聽話的,或者,還可能有人也想就此自立也不是不可能。

  【說回石敬瑭送給耶律德光的地盤,也就是燕雲十六州:幽(北京)、薊(天津薊州區)、瀛(河北河間)、莫(河北任丘)、涿(河北涿縣)、檀(北京密雲)、順(北京順義)、新(河北涿鹿)、媯(原屬北京懷來,今已被官廳水庫所淹)、儒(北京延慶)、武(河北宣化)、蔚(山西靈丘)、雲(山西大同)、應(山西應縣)、寰(山西朔縣東馬邑鎮)、朔(山西朔縣)。

  而在天顯九年,耶律德光就已經親率兵馬駐軍雲州,又攻下了靈丘、武州的陽城、窪只城。

  此外,平州(河北盧龍)同樣在耶律德光手中。

  十二月二十六,耶律德光到達應州,二十九日,原屬於後唐的大同(鎮雲州)、振武(鎮朔州)、彰國(鎮應州)三地的節度使前來迎接拜見耶律德光,都被耶律德光扣留了下來。

  天顯十二年正月初三,還在燕雲地區的耶律德光收到消息,雖然大同節度使被扣留了,但還在雲州的大同節度判官卻拒絕聽令、閉城自守。耶律德光先是派人包圍城池,隨後又在初七親征直到城下,宣讀詔令,這才解決了大同節度判官不從詔令的問題。

  初九,再次祭祀天地後,耶律德光返回遼朝,開始處理新到手的燕雲地區。

  當然,這是先期準備,石敬瑭、或者說後晉正式敬獻十六州的地圖和戶籍,是在這一年年底。】


  (朕的燕雲十六州啊!!!)

  (吾大宋永遠的痛!)

  一整個宋朝又眼睜睜看著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這個兒皇帝割出來都要氣炸了。

  契丹,天贊二年。

  耶律阿保機和述律平都勾起嘴角,笑容滿面。若非現在正是天幕播放的時候,他們簡直想要召開一場宴會來慶賀契丹如此輕鬆地獲得這樣重要的地區,還要祭祀天地、先祖……

  「不錯,確實需要堯骨先把能過的地方順帶過一遍,也便於日後的接收管理。」耶律阿保機贊同道,他雖然多數時間都在北面擴張契丹的地盤,而不是一直南下,但這不意味著他不想要南邊的地盤啊!

  北邊,地盤再擴大,也還是傳統草原區域,大家都是遊牧為主,需要四時遷徙、一旦出現什麼天災,生存就難以為繼——雖然中原地區也會受天災影響,但整體而言還是要比草原上好一點。

  既然如此,有一些中原領土,就非常重要了。

  況且,中原領土又不只是領土,還有人口,而這些人口中,又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有才華、對契丹的發展有幫助的人——否則,他為什麼願意重用那些漢臣、要對他們比較寬容,同時也不按照契丹本族的要求和方法來治理那些耕種的漢人?不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原人士來投奔契丹嗎!

  左右現在中原戰火連天,還總是出現一些不符合期望的君主……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