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順勢向劉啟道:「啟兒,你覺得,耶律德光應該怎麼對待這突然歸到契丹的燕雲地區?」
雖然契丹屬於名正言順的接管,而不是通過戰爭手段攻下城池。
劉啟想了想,不是很確定:「首先,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能立刻強行要求燕雲地區的百姓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不能直接把契丹的傳統、治理強加到燕雲地區。」
這樣做必定會激起反抗。不是說契丹不能壓制住當地的反抗問題,只是契丹畢竟還在逐步發展,並不適合直接面對大型動盪;何況,雖然燕雲地區被後晉割讓,但中原想必還是有不少人對其虎視眈眈,若是燕雲大規模動盪,不正是他們的機會?
「而且,遼太祖有自己信重的漢臣,遼太宗耶律德光應當也有,起碼太祖時期歸順出仕的漢臣還是可以用的。可以嘗試讓漢臣來治理燕雲……」劉啟有些頭疼,因為他現在還不知道契丹自己的治理方式、官員制度究竟是什麼樣的,只能說肯定和中原地區有不同。
遙輦氏有契丹八部,那麼耶律氏的時候應當也沒有大的改變,哪怕建國後——尚且有皇族四帳和國舅帳,顯然契丹原有的分屬方式並沒有被廢棄;
劉啟翻了翻自己的記錄,都是一些他認為比較關鍵的部分:「迭剌部是北面官北院和南院的前身……所以,契丹、遼朝的制度有北面官和南面官之分?燕雲地區屬於南邊,耶律德光選擇了南北、契丹與漢人分治?」
【十一月初九,群臣給皇太后上尊號;二十三日,群臣給耶律德光上尊號;隨後,耶律德光大赦天下,並改元會同。因而,天顯十二年,也是會同元年。
隨後,後晉派趙瑩上表祝賀,並進獻了燕雲十六州的地圖和戶籍。
收到正式轉讓燕雲十六州的圖冊的耶律德光,便將契丹原本的皇都改為上京(內蒙古赤峰巿巴林左旗林東鎮),也叫作臨潢府;升幽州為南京;改原本的南京為東京(遼寧遼陽)。
並且,對官制來了一次總調整:升北、南二院及乙室的夷離堇為王,以主簿為令,令為刺史,刺史為節度使,二部梯里己為司徒,達剌干為副使,麻都不為縣令,縣達剌干為馬步……
同時,耶律德光又增設了一批原本契丹並沒有的官職:宣徽、閣門使、控鶴、客省、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文班牙署……
可以說,耶律德光的這些舉措,就是在符合契丹本身的情況下,「公卿庶官皆仿中國」,「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監、諸衛、東宮之官。」】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笑笑,唐制啊……雖然這確實是異族,但也到底說明了他大唐制度的完善性啊!
「不過,『復設南面』,這個遼太宗確實是進行南北官制分立,漢人地區與傳統契丹地區分別治理了?」不得不說,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雖然乍一聽不是什麼順耳的事情,但仔細一想,還很符合契丹此時的情況。
想要維持契丹傳統,不想讓剛剛建國不久、並未完成思想轉變的契丹遭受過強衝擊,又需要學習中原制度文化,還想要收歸燕雲地區……
房玄齡也覺得如此:「難道這就是開篇說的遼太宗奠定了遼朝制度的所在?南北官制、契丹與漢人分治……想來,升幽州為南京,也是為了便於治理這一地區。」
宋朝,開寶年間。
趙光美看著天幕中耶律德光新增設的那些官職,和如今遼國的大致情況相對照——雖然他大宋確實一直在搜集遼國的情報,但對於各個官職究竟什麼時候設立的內容,並沒有太過仔細,畢竟這不是重中之重。
於是,他就發現了一個關鍵:「樞密院……遼國那時候還沒有樞密院?」遼國如今在皇帝之下,最高的權力機關正是樞密院,雖然分為南北兩院,但只是治理地方不同,核心上並無太大差別,軍國大事,遼國皇帝都要與他們商討。
卻沒想到,到了遼太宗時期,獲取燕雲之地,遼國還沒有設立樞密院。
不過也是,這一次,遼國原本就有的南北二院也才從夷離堇變成大王,宣徽也是在這一次才設立,樞密院怎麼也要再過段時間才能出現。
趙匡胤道:「他們正式設立樞密院,應該到了後面遼世宗的時候了。」雖然理論上應該由耶律德光來做這件事,但誰讓他突然就死了呢。
不然,依照當時遼國官制發展的趨勢,以及已經有「樞密使」之名的存在,耶律德光遲早要正式設立樞密院的。
【契丹是有著治理非契丹人的經驗的,或者說,治理非契丹一般遊牧的民族的經驗。
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期,他打下了大量土地,除去傳統遊牧範圍的領土外,其餘地區不乏有非遊牧生活的狀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渤海國。
渤海國境內主要存在兩大生活方式,北部以漁獵為主,尚且比較原始;但南部地區已經以農業為主,農耕種植廣泛存在,這樣的地區與傳統中原漢人的生活方式已經極為接近。
此外,契丹境內生活的漢人也已經不算稀少,一方面,是契丹多次對外征戰擄掠人口回到草原;
另一方面,唐末以來中原地區藩鎮割據,各地互相攻伐,政局動盪,社會生產被嚴重破壞;加之一些地方政權統治殘暴,如北燕劉守光,「燕人苦劉守光殘虐,軍士多歸於契丹」。
而此時地處塞外草原上的契丹在耶律阿保機的治理下,大力吸收各種人口,漢人也不例外。對於北遷而來的漢人實行「依唐州縣置城以居之」的「因俗而治」的政策。
這對於中原經受戰火的漢人來講,無疑極具吸引力,因此大量的漢族軍民或為避禍,或為生存、獲利而紛紛逃奔、叛降至契丹境內。
在此期間,契丹依照原有政策,基本上達成了「漢人各安生業,逃亡者益少」的局面。】
漢朝初年。
劉邦對不少漢人投奔契丹的事情,很看得開。
畢竟,造成這樣的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中原地區混亂不斷、戰火頻發、君主殘暴,對於普通的百姓、士卒而言,他們所做的一切行為,都只是為了生存、為了活命、為了不至於哪一天就沒了性命。
在朝不保夕的情況下,即使契丹並非傳統中原力量,那又如何呢?——況且,不論日常生活中契丹是否對漢人有歧視,但放在政策上卻是並不要求漢人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而是因俗而治……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過去試試呢?
若是不受戰火侵擾、不會朝不保夕,即使契丹對漢人有歧視,也比此時的中原要好啊。
這稱不上什麼叛國,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就是相當於當地災荒、遷徙到了另一個地方討生活——以中原百姓的性格習慣,若不是真的覺得別無選擇,通常是不可能離開原有的土地、四處遷徙的。
當然,這些都是普通百姓,至於那些達官貴族主動投奔契丹的,多半就是想要從中牟取厚利了。
宋朝,開寶年間。
對於那些並非被俘虜、擄掠到遼國,而是自己主動遷徙投奔的漢人,趙匡胤多少是有些不滿的。
但他又很清楚,那是當時的社會情況下的必然產物。那些身有恆產、世家大族的人或許是懷揣著各種小心思,但那些底層百姓也真的不過是想要活命。
就像如今,遼國那邊有對政策、官吏不滿的百姓悄悄跑回他們大宋,但大宋境內也同樣有對大宋不滿的人想著要跑去遼國。當然,情況還是要比五代十國時期好上不少的。
而要儘可能減少這樣的情況……趙匡胤想來想去,發現說到底還是那麼幾件事:首先,大宋自身必須足夠強大、又足夠讓百姓滿意或者習慣,同時要加強對官府政策的宣傳講解。這樣,既能讓大宋的百姓理解朝廷,還能逐漸吸引遼國的漢人回到大宋。
其次,就是要加強邊防管控,及時阻止那些想要竄入遼國的人。
……啊,還得對從遼國回到大宋的漢人好一些,以此來吸引他們歸宋。
【有了先期經驗在此,又有一批漢人大臣輔佐,耶律德光本身在重用契丹基本盤的情況下,也不排斥任用漢人,於是從接管燕雲、正式治理開始,契丹就形成了一種新的、獨具特色的治理體系,並在日後一直應用,其後新獲得的土地同樣如此。
這種根據契丹國情我形成的制度就是:南北分治,或者南北兼制。
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簡樸,漢制則沿名之風固存也。
遼朝官職,分北、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這樣的做法,足夠靈活,符合實際所需。既保留了契丹本族的固有制度,不至於由於跨步太大而無法成功,又兼有了漢制,讓原本漢地的百姓能夠安然生活。
而既然中央行政決定採取南北、契丹漢族分治的方式,那與中央相對的地方行政也自然要對等起來。
因此,在地方行政上,契丹等北方遊牧民族依舊施行部族制度,諸如「部」「帳」等分級方式繼續沿用;而南面漢人聚居、原屬漢地的地方則依照唐制,施行州縣制度。
總體概括起來,就是「蕃不治漢,漢不治蕃,蕃漢不同治」。
而這一套政策的核心,就是以契丹遊牧為根基,輔以漢族農耕文明。反映到人員構成上,就是在不動搖契丹貴族的利益情況下,將漢族地主階級加入統治圈層,達成雙方進一步結合的結果。】
(耶律德光促進與漢文化的交流,促進契丹農業發達,促進契丹本民族文化的提高,完善政治體系,乃是承上啟下的守德之君和開拓之君。)
(是的,對遼有重要的影響。)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覺得,天幕中最後這幾句才是這樣的制度得以出現和實施的根本原因所在。
「掌握一方權力的群體,總要給他們能夠參與利益分配的機會。」他暗自嘆了口氣,有時候,這些力量就連皇權也不能很好地將其消滅,若是變成兩敗俱傷,那麼皇帝的位置、王朝也就不能延續很久了。
而像遼朝……就像天幕所言,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遊牧基本盤,也並不打算全盤漢化——契丹貴族才是核心,耶律、蕭等部族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但,難道就能不把燕雲等地區的漢人地主大族當回事嗎?不可能的。
若是當真這樣做了,那遼朝在這片土地的統治也難以長久。普通百姓沒有意外,是不會主動反抗朝廷的,最多也就是偷偷逃離;但這些地主大族可不一樣。
所以,南北分治,南方以漢制待漢人,最關鍵的,可不是說讓當地漢人百姓安心生活,而是向那些漢人大族發出信號——
你看,我們遼朝是尊重你們的,我們遼朝也是願意讓你們有上升機會、參與政治的機會的!所以,你們就安心等著加入南面官,治理漢地吧,不要急著反叛,你們原本能有的,日後也都會有!
而這些地主大族安定了,燕雲地區的漢人才能走向安定。
況且,燕雲地區作為中原所屬,有些技術還是要超過剛剛從部族轉為國家的遼朝的,而這些技術不少還掌握在這些大族手中。不把這些人安撫好,那些技術也未必能夠完完整整的交到遼朝手中。
他揉了揉額角,思索道:「所以,朕記得,宋朝是有一個科舉,那這遼朝想要安定這些漢人士族,應該也會開放科舉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