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唐詩人那些事> 第二節 故園迷處堪白頭

第二節 故園迷處堪白頭

2024-08-16 01:05:04 作者: 李清秋
  經過數月的戰火洗劫,符離已是滿目瘡痍。

  曾經夢境裡,美好的家鄉,而今在戰火的洗禮下,變得頹敗而荒涼。

  一

  人生無常,每一個人都只能跟隨命運的腳步。愛情隨風離去,而時光和命運正是吹散了愛情的「風」,白居易也邁向了人生嶄新的征途。三年的丁憂生活一過,他便離開了符離。長兄白幼文寄來家書,說他要趕赴饒州任浮梁縣主簿,白居易便去投奔了大哥。

  此時的白居易,看不到未來的景象,卻不能停下腳步,再一次南下,又見江南風光,心中卻是五味雜陳。愁與煩,糾纏在一起,侵襲著他的心。

  明月滿深浦,愁人臥孤舟。煩冤寢不得,夏夜長於秋。

  苦乏衣食資,遠為江海游。光陰坐遲暮,鄉國行阻修。

  身病向鄱陽,家貧寄徐州。前事與後事,豈堪心並憂。

  憂來起長望,但見江水流。雲樹靄蒼蒼,煙波澹悠悠。

  故園迷處所,一念堪白頭。

  ——《將之饒州,江浦夜泊》

  他寫的這首《將之饒州,江浦夜泊》清晰地展露了他的心事。蒼茫的愁情,充滿了他的心,也籠罩著他的人生。

  白居易先是到了宣州溧水,他的叔父白季康在那裡任一縣之令。叔侄二人,相見甚歡,而白季康面對滿腹經綸的侄兒,更是暢所欲言,並給白居易提出了建議,讓他參加溧水縣即將舉行的鄉試,以備將來走科舉取士之路。就這樣,二十七歲的白居易,成功地通過了鄉試,叩響了科舉入仕的大門。

  按唐朝科舉慣例,州試一般在鄉試的下一年。所以,白居易便拜別了叔父,前往兄長白幼文在饒州浮梁的住所,與長兄會合。

  他在《傷遠行賦》中寫道:

  貞元十五年春,吾兄吏於浮梁,分微祿以歸養,命余負米而還鄉。

  出郊野兮愁予,夫何道路之茫茫。茫茫兮二千五百里,自鄱陽而歸洛陽。

  在離家近一年時,他又啟程趕回洛陽,與母親相會。母子常常在別院裡,閒話家常,安寧歲月里,有一種歷盡滄桑後的溫馨。

  時光的步履匆匆,轉眼間萬物蕭索,天氣轉涼。白居易便趕赴宣州,參加第二場考試。滿腹才華的白居易,順利地通過了考試,並贏得了主考官崔衍的賞識,他被推舉參加長安城的進士考試。自此,進士及第的大門一層層地為白居易敞開。

  初冬時分,他填寫了各種需要報送禮部的表格,便回到了洛陽,等候通知,然而,觸目所及的戰亂,時時刻刻地衝擊著白居易的胸懷。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望月有感》

  貞元十五年(公元799 年)春,宣武軍節度使董晉去世,兵將叛亂,戰事連連,四處硝煙,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萬畝良田都已經荒蕪,只有痛苦的吶喊在山谷間迴蕩。男耕女織的繁榮成為記憶中的美景,安居樂業成為一個遙遠的希冀,活下來成為最現實的問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生成為人們最強烈的願望。

  白居易的家鄉赫然變成戰場,旱災嚴重,莊稼幾乎顆粒無收。加上戰事的摧殘,很多人更是饑寒交迫,最後死在冰冷的荒郊野外。這淒涼的景象怎能不讓人寒心?


  白居易一直生活在這樣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的心已經被那無情的場景摧殘得千瘡百孔。這些人與事,觸動了他心靈深處最柔軟的情感,也激發了他如火般炙熱的大義。

  為了生存下去,許多家庭會逃往不同的地方,很多父母在路上丟失了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也就此失散了,這種別離,很可能是一輩子。生活沒有給人喘息的機會,逃亡的人只能朝前看,一直走,不能回頭,希望和活路都在前方。大家相約,只要戰事結束還要回到家鄉,一起開懷暢飲。只是不知道,那一天還有多久才能到來。

  那一片小麥地,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景象。他走在田壟上,追憶著曾經的美好,仿佛聞到了新鮮泥土的味道。

  那時,春天綠油油的小麥苗,就像小孩子一樣,充滿活力和生機,隨風搖擺著自己靈動的身軀。夏天它們一天一天長大、長高,慢慢從綠色變成金黃色,這種成熟的蛻變對於人們來說是一種驚喜,因為這預示著收穫的季節就要到來了。農夫們拿著鐮刀,將沉甸甸的麥穗帶到家中,這是解決一家人溫飽的果實,有了這些,他們的心就踏實了。一年之中最歡樂的時刻,就是農家們聚在一起慶祝豐收。冬天,大家都盼望著下雪,麥蓋三層被,來年又是豐收年。

  然而,繁榮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寥。田地上已經長滿了雜草,附近的村落也已經沒有了人煙。大大小小的路上總能看見一臉疲憊的人們帶著一家老小正去往別處。骨肉親情在此時變得尤為重要,大家彼此依靠,相互照顧。祖宗留下的基業已經成為昨日的輝煌,此刻山河破碎,人人自危。

  面對此景,白居易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為散落各處的親友祈禱,希望他們一切平安,也希望這一切能夠快點結束,團圓的日子快些來臨。

  二

  這是一個思鄉的日子,親人們一定在各自的地方思念著彼此。就像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故鄉是一個讓人溫暖的地方,最讓人留戀的不僅僅是那裡山山水水的記憶,更是與親人們朝夕相處的那份感恩。離別之後才知道珍惜相聚的時刻。

  只有經歷了生離死別才知道生命的可貴,經歷了戰亂才知道和平的美好。

  他的心中有一幅藍圖,那裡就是他想像中的生活。他希望自己能夠進士及第,為民請命,輔佐聖上建立太平盛世。

  春節剛過,他便告別母親,匆匆離開洛陽,趕赴長安,開始準備大考。

  此時的長安城,熱鬧非凡,繁華依舊,到處彰顯著盛世的氣息。大江南北的有識之士都聚集在這裡。

  走出那個幾近荒涼的小城,站在離權力中心最近的地方,他的心中充滿了波瀾。壯麗的山河,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都是大唐的子民,他們都依附於這個城市,臣服於這個城市的權利與莊嚴。

  貞元十六年(公元800 年)二月十四日,他與其他應試者一起,參加了由中書舍人高郢擔任主考官的進士考試。考場上,白居易不敢有半點放鬆,幾乎用儘自己所有的才學去完成這張決定他命運的考卷。

  等待發榜的日子,他心中忐忑不安。但是,當他在紅榜上找到自己名字的時候,他的心瞬間被點亮了。他以第四名的優異成績及第,並且是同榜十七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唐朝有為新科進士在杏園舉行慶祝宴會的傳統,只是他已無心多留,多少年的學海艱辛,多少年的漫長等待,此時,他只想將關係家族興衰的喜訊,帶回家,帶到母親身邊。


  背井離鄉多年,人生終於有了轉機,他已經歸心似箭,但是沿路的景象依然令他擔憂,戰爭的影響還在繼續。還有一些山賊趁火打劫,經常進入村莊燒殺搶掠,官府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治理。這一切苦的都是百姓。

  北風吹,黃沙滿天。雖歸心似箭,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沿途觀察民俗風情,看看普通百姓的生活現狀。他開始變得心情沉重,這條路一定很艱險。然而,不論以後的結局如何,現在的他還是充滿了幻想和抱負。與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已經在各處施展自己的抱負,他也要實現自己的理想。

  他索性直接去探望他們,因為離別的時間太長了,他不希望彼此之間有陌生感。他還要去探望自己的兄長,也希望他能給自己一些意見,幫助自己成為一個好官。

  為官之道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他不求名垂青史,成為舉世矚目的名臣,只想儘自己的力量為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經過多年的漂泊和遊歷,他的閱歷已經逐漸豐富起來。他想,自己的一生一定是豐富多彩的,苦難造就了他堅毅的性格。

  兄弟姐妹之間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尤其是女兒家,自從嫁入夫家之後,幾乎就再沒有見過。兄弟們也在不同的地方做官,好多年才能聚一次。

  白居易不由地想起小時候與兄弟們一起在榕樹下背書的情景,到了金秋時節還會到果園裡摘果子吃。有時候,因為貪玩沒有好好讀書,還會遭到母親的責罰。再回首時,原來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兒時的趣事已經變成人生之中最純美的回憶。

  與兄弟小聚後,他便快馬加鞭,回到了家中,而在家中母親早已得到喜訊。

  多年的苦澀生活,如今,得到了最好的報答。但白居易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他還要一步步堅定地走下去。

  《新唐書》上云:「選未滿而試文三篇,謂之宏辭;試判三條,謂之拔萃,中者即授官。」在唐朝,進士及第並不能馬上授予官職,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而已。白居易要想取得官職,還需要參加由吏部組織的更高級別的「拔萃科」

  考試。

  他恐歲月不等人,只在洛陽停留數日,便南下往宣城去了,向宣州刺史崔衍拜謝,為此他還特地作賦一首,大力歌頌崔衍的「德政」:……

  身忝鄉人薦,名因國士推。提攜增善價,拂拭長妍姿。

  ……

  霄漢程雖在,風塵跡尚卑。敝衣羞布素,敗屋厭茅茨。

  養乏晨昏膳,居無伏臘資。盛時貧可恥,壯歲病堪嗤。

  擢第名方立,耽書力未疲。磨鉛重剸割,策蹇再奔馳。

  相馬須憐瘦,呼鷹正及飢。扶搖重即事,會有答恩時。

  ——《敘德書情四十韻,上宣歙翟中丞》崔衍讀罷很高興,伯樂與千里馬,自有惺惺相惜意。在宣城小住幾日,白居易便去看望自己的兄長,後又回到了符離。此時母親也已歸來,回到了那個小小庭院。

  九月徐州新戰後,悲風殺氣滿山河。

  唯有流溝山下寺,門前依舊白雲多。

  ——《亂後過流溝寺》

  經過數月的戰火洗劫,符離已是滿目瘡痍。曾經美好的家鄉,而今在戰火的洗禮下,變得頹敗而荒涼。

  貞元十七年(公元801 年),白居易已進入而立之年。這一年,他的生命再次遭遇傷痛。在草長鶯飛的人間四月天,他的外祖母陳氏病故,那時的白居易未能趕回去見上外祖母最後一面,心中感到無限的愧疚。


  對此一直耿耿於懷的白居易在祭文中沉痛地寫道:「恭惟夫人,女孝而純,婦節而溫,母慈而勤。嗚呼!謹揚三德,銘於墓門。恭惟夫人,實生我親,實撫我身。欲養不待,仰號蒼旻。嗚呼!豈寸魚之心,能報東海之恩?」

  然而,噩耗卻接連而至,白居易在符離任主簿的六兄、十五兄也相繼抱病離世。親友的相繼離世,讓白居易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人生無常,他們還未來得及實現夢想就已經隨風離去。

  在送走了親友之後,白居易回到符離,收斂心思,繼續埋頭苦讀,準備參加下一年的拔萃考試。

  三

  時光匆匆,在書卷的開合間,無聲划過。貞元十八年(公元802 年)的冬天,白居易再次趕赴長安,參加了拔萃考試。翌年三月發榜,同科及第八人:白居易、元稹、李復禮……在八人中,他位居甲等,與元稹一同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這一年,經過多年的苦讀,他終於走向自己的仕途。長安城中的繁華,將不再是夢想,而是實實在在的腳下的路。

  走上仕途,對於一個多年苦讀的學子來說,自然是滿懷喜悅的。他已經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再也不用親友的資助,他可以回報自己的母親。白居易在長安城裡租下了房子,四五間茅屋,一馬倆僕夫,不為衣食而憂,不為人事所拘,這便是他最渴望的生活。然而,初入仕途的喜悅被迷茫替代。皇帝昏庸,政界腐敗,宦官專權,百姓勞苦……報效祖國,造福百姓的夢想,成了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他不禁自問,這條仕宦之路能走多久?

  閒暇時,他會到鄉野遊玩,走在田壟上,體味百姓生活。

  百姓衣衫襤褸,家中只有破舊的房屋,寥寥無幾的家具,還時常忍飢挨餓,除了這些慘痛的經歷,他們的生活就只剩下苦中作樂。貴族們卻過著驕奢的生活,君王亦是整日過著昏聵的生活。這不禁讓白居易聯想到了曾經的楚王。

  楚王多內寵,傾國選嬪妃。又愛從禽樂,馳騁每相逢。……色禽合為荒,刑政兩已衰。雲夢春仍獵,章華夜不歸。……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不有此遊樂,三載斷鮮肥。……——《雜興三首》節選

  歷史的長河中,不乏英明的君主,那是百姓之福。荒淫無道的帝王卻也不少見,使得民不聊生,國破家亡。白居易看到百姓苦難的生活卻得不到援助,心中充滿了憂愁。他認為百姓的疾苦不是沒有辦法改善,只是當權者的心思並沒有用在百姓的身上,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難以自拔。

  可如今在朝中,君主又從哪裡能知曉百姓苦難的生活?官員享受朝廷俸祿,就是要充當君主的「眼睛」和「耳朵」,成為君主與百姓之間的橋樑。在白居易的心中,大臣和官員的不盡職是導致百姓生活苦難的原因,作為大唐的官員,便應該勸諫君主,守護百姓。

  經過安史之亂,還有一些流寇、山賊的侵襲,國家的根本已經開始動搖,變得岌岌可危,只是沒有人正視這個問題,就算是看到這個狀況的官員也是不敢直言,只能看著這種狀況繼續下去。白居易憂心忡忡,災難並沒有使人清醒,反而使更多的人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學會了明哲保身。這種不良之風已經嚴重阻礙了大唐王朝的發展。

  白居易希望自己可以像樊姬那樣赤膽忠心、敢於勸諫,只是自己沒有機會與君王接觸,只能用詩句表達心中深沉的感受。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