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導讀> 第十三屆諾貝爾文學獎

第十三屆諾貝爾文學獎

2024-08-16 01:08:22 作者: 趙志卓
  作者簡介

  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在印度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一個商人兼地主的家庭。這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澱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哲學家和宗教改革者。泰戈爾是14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而他的哥哥、姐姐都是社會名流,有哲學家、音樂家、戲劇家、小說家、愛國志士等。泰戈爾從小聰穎伶俐,備受全家寵愛,他的父母雖管教嚴厲,卻從不拂逆孩子們的個性發展。比如,泰戈爾從不喜歡學校刻板的生活,父母便為他請家教,同時讓哥哥、姐姐進行指導。

  這種傳統文化藝術的薰陶和家庭氛圍,為泰戈爾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泰戈爾特別喜歡音樂和寫作,9歲時就嘗試用孟加拉傳統詩的韻律寫出了第一首詩時。15歲,泰戈爾發表了第一首散文詩《野花》,17歲出版處女座《詩人的故事》。同年赴英留學,初學法律,後轉入英國文學與西方音樂研究,但都未能完成學業。回國後,泰戈爾開始專事文學創作。

  20歲起,泰戈爾出版了第一部詩集《黃昏之歌》,那是在1881年,之後在長達6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其中12部中、長篇小說,近一百篇短篇小說,二十多個劇本以及大量隨筆、遊記、論文等。

  另外,也許是泰戈爾詩人的光環太耀眼了,使他那少為人知的藝術氣質被籠罩住了。除了文學方面的成就,泰戈爾還是一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一生創作了2000多首歌曲和1500幅畫。其中《人民的意志》被定為印度國歌。

  進入20世紀,泰戈爾在生活上遭遇接二連三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一系列的打擊將他陷入悲愴中不可自拔,連同他的作品《回憶》、《渡船》等也都充滿著濃郁的憂傷味。但他的憂傷並沒有持續太久。20世紀初是印度反殖民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也是社會急劇變革的時期,泰戈爾很快從人生的不幸中走出來,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民族獨立事業中。1910年他創作的長篇小說《戈拉》就真實地反映了印度社會各層複雜的矛盾糾葛,成功塑造出一個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鬥者形象。

  1910年,泰戈爾的詩集《吉檀伽利》出版,這給他贏得莫大的榮譽。同一年,他開始旅居倫敦,並將《吉檀伽利》、《渡船》與《奉獻集》中的部分詩譯成英文,然後用《吉檀伽利》的書名在倫敦出版。

  之後,泰戈爾的文學創作進入另一個高潮,相繼出版了《新月集》(1913)、《園丁集》(1913)、《飛鳥集》(1916)、《流螢集》(1928)等散文詩集;《春之循環》《人紅夾竹桃》(1926)等劇本;《四個人》 (1916)《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妹》(1932)等中、長篇小說,以及《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散文、隨筆。

  泰戈爾不但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和愛國主義。他深切關心著人類命運,他熱愛祖國,反對殖民侵略,為祖國的獨立和自由勞苦奔波。泰戈爾熱愛印度古老的民族文化,同時積極學習和借鑑西方文化,成為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先驅。在文學創作上,他長取材印度的現實生活,反應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主義和愚昧落後思想重壓下的悲慘命運。

  1924年,泰戈爾來訪中國,同中國人民建立了友好關係,他的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

  1941年8月6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去世。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泰戈爾的詩歌,哲理深邃,抒情濃郁,格調清新,語言優美,總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弦,為詩歌藝術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新月集》一部兒童生活為題材而寫成的散文詩集,也是眾多詩集中的第一本。詩集裡描繪的是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兒童,謳歌出這樣一個真理,即人類生活中最為寶貴的東西是童真。泰戈爾於是用他那天才之筆,將一批批兒童形象塑造得閃閃發光,猶如天使般。為此,泰戈爾獲得「兒童詩人」的稱號。在這些活靈活現的形象中,我們看到泰戈爾那非凡的想像力,和充滿哲理的藝術思想。

  泰戈爾試圖從更高的層次上表現孩子們金子般的童心。他們大都好奇、富於幻想,在這之上,又常常賦予孩子們以思想、性格、愛憎,以及嚮往和追求。在詩作中,詩人還讓這些孩子們展開大膽的聯想和幻想,進一步豐滿了孩子們的形象。

  在泰戈爾的眾多詩集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要數《飛鳥集》了。當年,鄭振鐸在譯完《飛鳥集》後,曾深情地稱它「包涵著深邃的大道理」,並形象地指出詩集「像山坡草地上的一叢叢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陽光下,紛紛地伸出頭來。隨你喜愛什麼吧,那顏色和香味是多種多樣的。」《飛鳥集》的內容的確是包羅萬象的,泰戈爾用他那顆赤子之心和博大、深邃的人生哲理,抒發了他對人民、對生命和對大自然的摯愛。一隻鳥、一朵雲、一株草或一團螢火,他都賦予它們鮮活的生命,旨在喚起人們對理想和光明的追求。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遇到艱難險阻,但不要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去流淚,錯過了今天的太陽,只要能正視黑夜,追求黑夜,那麼,閃爍在夜空中的群星會給你以啟示,讓你有力量去追求明天的太陽。

  這其中包括325首寓情於景、於物,充滿哲理的無題詩,這些詩篇大多數只有一兩行,幾乎全是詩人電光火石般對自然景物剎那間的印象、聯想與感悟。

  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作品中,最具代表的除了詩歌集《吉檀迦利》就要數長篇小說《戈拉》了。泰戈爾成功塑造出一個印度愛國知識分子的青年人形象。通過他,表達了印度人民渴望獨立、自由的願望,揭發了殖民主義的罪行,呼籲人們消除宗教教派之間的分歧,團結一致為祖國的命運而鬥爭。泰戈爾也藉由這部作品傳達出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就像他所說的「我生生死死都願在印度,不論它如何貧困、悲苦和哀愁,我最愛印度」。更表達出他心底最深切的呼號:「只要我一息尚在,我就稱你為我的一切。」

  泰戈爾還是一位博愛的人道主義者,因此憎惡封建惡習,尤其體現在憎惡封建的種姓制度和婚姻習俗上。短篇小說《河邊台階的訴說》、《棄絕》、《活著還是死了》、《素芭》、《摩訶摩耶》等,都是通過反應底層婦女的苦難而批判印度種姓制度和封建婚姻的。《筆記本》和詩歌《一對孟加拉夫婦的情話》更是直擊印度的童婚惡習。

  泰戈爾對貧困人民有著深切的同情之心,這深切地表現在他的作品裡,如《返回》。這首詩描寫的是孟加拉老百姓的苦難生活,他們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無家可依。看到這副情景,詩人便乞求自己所崇拜的繆斯之神,讓自己時刻保持警惕,不要沉湎於歡樂,而要關愛那些貧困人的心聲,並勇敢說出來。如《兩畝地》這首敘事詩,就反映了地主惡霸欺壓迫害善良農民的情況。農民巫賓的兩畝地是他家七代相傳,賴以生存的猶如「一塊金子」般珍貴的土地。然而鄰家的王爺為了擴建花園,便陰謀奪走了他的土地,使得一家人不得不流浪他鄉。為此,泰戈爾寫出了那憤怒的呼喚:「唉,在這個世界上,誰越貪得無厭,誰就越富有。」


  2.經典聚焦

  「吉檀迦利」本意為「獻詩」。是詩人獻給自己所信奉的神靈的詩篇。泰戈爾心目中的神是一個無形無影、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精神本體,它既是一種主宰宇宙萬物的超自然的力量,一種冥冥之中的威嚴,又是變成無數「分身」,存在於宇宙萬物中的具體物象。所以泰戈爾筆下的神不是傳統宗教觀念中的神,它帶有更多的社會、人生的色彩。泰戈爾正是借用這種泛神論的觀點,表達了他的民主思想,也是他追求理性和真理的最高代表作。

  《吉檀迦利》最初是用孟加拉語按孟加拉傳統抒情詩的格律寫的,雖在國內獲得好評,卻沒有太大的國際影響。當作者用英文重新出版了《吉檀迦利》時,立刻引起了世界文壇的重視,憑藉這部詩集,泰戈爾一舉拿下19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詩集由103首詩組成,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詩寫的是人的情緒,表現人的心理過程的。而人的情緒和心理又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形成的。泰戈爾所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反帝反殖民主義的浪潮時期,因此他所描繪的正是一個生活在殖民地國家的知識分子追求理想的過程,當理想破滅後,那種苦悶和彷徨自然而然流露出來。可以說,《吉檀迦利》是一代知識分子的內心剖白。

  「在那裡,心是無畏的,頭也抬得昂;在那裡,世界還沒有被狹小的家園的牆隔成片斷;在那裡,話是從真理的深處說出;在那裡,理智的清泉沒有沉沒在積雪的荒漠之中;」泰戈爾總是喜歡從正面歌唱自己的理想,詩中鏗鏘有力地描繪出一幅理想世界的藍圖,那是一個自由、統一、和諧、完美,到處充滿著知識和真理的國度。最後一句的呼喚則直接抨擊現存社會正處於「理智的清泉沉沒在積雪的荒漠中」,表達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任重而道遠。詩人是要讓人們認識到,要想達到那樣一個完美的國度,前提是國家的覺醒和民族的獨立。

  在藝術表現方面,《吉檀迦利》帶有較濃厚的象徵主義色彩。詩人並沒有直接描寫現實生活,也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選擇用象徵形象或意境表現複雜微妙的感情,記錄下自己對社會、人生或自然現象敏銳的印象或感受。第18首這樣寫道:

  破廟裡的神啊,七弦琴的斷弦不再彈唱讚美你的詩歌。晚鐘也不再宣告禮拜你的時間,你周圍的空氣是寂靜的。

  流蕩的春風來到你荒涼的居所。它帶來了香花的消息———就是那素來供養你的香花,現在卻無人來呈現了。

  對你來說,許多佳節都在靜默中來到,破廟的神啊,許多禮拜之夜,也在無火無燈中度過了。

  精巧的藝術家,造了許多新的神像,當他們的未日來到了,便被拋入遺忘的聖河裡。

  只有破廟裡的神遺留在無人禮拜的,不死的冷淡之中。

  表面上看,詩人寫的是破廟裡的神,寫破廟裡的空氣如何寂靜,而這樣一個破廟又恰巧迎來一個絕望的流浪者。通過這些意象,詩人渲染出一個孤寂、荒涼、破敗、淒涼的意境,藉此表達自己退隱鄉間的孤寂感,對未來感到遙遠、渺茫的迷茫感。詩人表面在描寫破廟,實則剖析自己的內心。

  《吉檀迦利》形式上完美絕倫,靈感上又獨具匠心,這正是為什麼《吉檀迦利》這樣一本透露著印度本國濃鬱氣息的宗教性的詩集卻能在英美、全歐洲捕獲人心。儘管這些讀者並不了解孟加拉文詩歌,儘管人們的宗教信仰、文學流派甚至政治目的有著極大的差異,《吉檀迦利》卻受到了全世界的歡呼。

  用一位英國批評家的話來說,《吉檀迦利》的成功在於「同時將詩的陰柔秀美和散文的雄渾力量結合起來的那種東西;在於他在文字上簡樸的、被一些人稱之為古典主義的趣味,以及他在一種借用語言裡所使用的其他表意因素」。

  *1914年未頒獎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