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1866年1月29日,羅曼·羅蘭出生於法國涅夫勒省的克拉姆西鎮。父親是一位銀行職員,在當地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紳士,母親則是位在音樂方面很有造詣的清教徒,羅曼·羅蘭受母親薰陶,從小酷愛音樂。
15歲時,羅曼·羅蘭一家遷往巴黎定居。1886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並取得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而畢業。1895年,羅曼·羅蘭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先後應聘到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和巴黎大學教授藝術史,並開始文學創作活動。
羅曼·羅蘭的早期的創作以劇本為主,1897年到1903年,他先後創作了《聖路易》(1897)、《群狼》(1898)、《理性的勝利》(1899)、《丹東》(1901)、《七月十四日》(1902)等。後又相繼出版了人物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和《托爾斯泰傳》(1911)。
1902年起,羅曼·羅蘭開始創作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並在其好友夏爾·貝璣主編的《半月手冊》上連載,於1912年載完。後來,這部作品成為羅曼·羅蘭的代表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羅曼·羅蘭正在瑞士度假。厭惡戰爭的他當即決定僑居日內瓦,並以義務服務的身份參加國際紅十字會。同時,他在《日內瓦日報》發表一系列的反戰文章,包括著名的《超乎混戰之上》。這篇文章站在人道主義立場上堅決反對戰爭,主張和平,一經發表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並在西方世界引起一場規模巨大的論戰。當時,許多人受沙文主義的毒害,被戰爭沖昏了頭腦,因此對羅曼·羅蘭這個強烈的反戰分子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但這並沒有嚇倒羅曼·羅蘭,他將個人的得失安危放在身後,繼續奮戰在人道主義的前線。
1915年,瑞典文學院授予羅曼·羅蘭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決定曾受到法國政府的強烈阻撓,但瑞典文學院秉持著自己的原則,依然將諾貝爾獎頒發到了羅曼·羅蘭手裡,以表彰「他文學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義和他在描寫各種不同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瑞典文學院的這一決定,是在嘉獎羅曼·羅蘭在文學創作方面的貢獻,更是對他反戰立場的肯定。之後,羅蘭將獎金全部贈送給國際紅十字會和法國難民組織。
至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羅曼·羅蘭在文學創作上再一次達到高潮,相繼發表了著名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後期代表作長篇小說《欣悅的靈魂》(1933)等。在音樂方面,羅曼·羅蘭也有一定建樹,發表了關於音樂理論和音樂史的重要著作《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耀1943)。
在詩歌、小說、劇本創作、人物傳記、文學評論等方面均有不菲的成就:中篇小說《皮埃爾與呂絲》(1920),長篇小說《格萊昂波》(1920),劇本《愛與死的較量》(1925)、《百花盛開的復活節》(1926)、《流星》(1928)、《羅伯斯比爾》(1939),傳記《甘地傳》(1924),文學評論集《旅伴》(1936),回憶錄《心路歷程》(1959),日記選集《戰時日記》(1952),政論集《戰鬥十五年》(1935)等。
1935年6月,羅曼·羅蘭在高爾基的邀請下訪問蘇聯,與史達林見面。1937年9月,羅曼·羅蘭在故鄉克拉木西小鎮附近置屋,隔年5月便從瑞士返鄉定居。1940年,德軍攻占巴黎,羅曼·羅蘭被法西斯嚴密監視,直到1944年8月,納粹敗退巴黎後,羅曼·羅蘭才重獲自由。
只可惜重獲自由的羅曼·羅蘭只享受了4個月的自由便去世了,那是1944年12月30日。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約翰·克利斯朵夫》描寫了熱愛音樂的主人公為音樂夢想為之奮鬥一生的故事。
約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國萊茵河畔的一個小城市,祖父和父親都曾是公爵的樂師,但家中早已敗落。在老祖父的灌輸下,克利斯朵夫從小就生成了英雄崇拜,並立志要做個大人物。
克利斯朵夫的音樂天賦當然逃不過祖父的眼睛,一次偷偷將他隨口變成的片段譜成曲送給公爵,立刻引起公爵的興趣。小克利斯朵夫被公爵贊為「在世的莫扎特」,並成為公爵府的常客。11歲,克利斯朵夫就被任命為宮廷音樂聯合會的第二小提琴手。
這時,祖父病危,滿懷著對孫子的期待而去世。然而父親每日酗酒,眼看家境更加貧窮,克利斯朵夫不得不過早的背負上養家的重擔。幸運的是,克利斯朵夫在附近一個大戶人家裡找到一份教鋼琴的兼職。他的第一位學生是跟他年紀相仿的大小姐彌娜,兩人互生好感。不料這小小的情愫被彌娜的母親察覺,克利斯朵夫在遭到一頓奚落後憤然離去。這時,父親也去世了。克利斯朵夫的童年也宣告結束。
之後,克利斯朵夫又經歷了兩次失敗的愛情,而變得自暴自棄,整天同一幫狐朋狗友泡在酒館裡。這時,從小教導他的舅父一再開導他,讓他從人生的低谷中走了出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克利斯朵夫去聽了一場音樂會,卻發現演奏得毫無生氣,聽眾們更是百無聊賴。回到家後,克利斯朵夫立刻將幾位他所景仰的大師的作品拿出來看,發現竟也是毫無生氣的造作之品。克利斯朵夫立刻對大師們提出反對意見,結果他為自己的桀驁不馴付出了代價,從此失去了公爵的寵愛,更把樂隊和觀眾都得罪了。禍不單行,當克利斯朵夫在酒館借酒消愁時因為替一位姑娘打抱不平而得罪了一幫大兵,令他不得不逃亡巴黎避難。
在巴黎,克利斯朵夫經歷了種種生活困境之後,終於在一個汽車製造商家裡找到了一份教鋼琴的工作。在這裡,他遇到富商善良的外甥女葛拉齊亞,她對他的遭遇和命運深感同情。在她的鼓勵下,克利斯朵夫繼續音樂創作,並用交響詩的形式寫成了一幕音樂劇。本來一切都很成功,但克利斯朵夫由于堅決不同意讓一個聲音低俗做作的女演員演自己的音樂劇,而將演出搞得一團糟。音樂會的不成功,也連累了他的教課生涯,克利斯朵夫的生活再一次陷入窘境。這時,深愛他的葛拉齊亞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傷心欲絕卻幫不上任何忙,最終這位善良的姑娘只得悲傷地離開巴黎回到故鄉。
在一個音樂會上,克利斯朵夫有幸認識了一個名叫奧利維的青年詩人,二人一見如故,為了互相幫助而搬到一起生活。不久之後,克利斯朵夫創作的《大衛》大獲成功,再次贏得「天才」的稱號。可是,不諳世事的克利斯朵夫被人利用,捲入是非爭鬥中,在最為難的時候,得到葛拉齊亞的幫助脫身。但他的苦難才剛剛開始,朋友奧利維在一次「五一節」遊行示威中被軍警亂刀砍死,克利斯朵夫出於自衛也打死了警察,倉皇之下,他不得不逃亡瑞士。
抵達瑞士的克利斯朵夫沉浸在悼念亡友的悲痛中無法自拔。一個夏季的傍晚,他在外出散步時竟同葛拉齊亞不期而遇,重逢的喜悅衝散了他的喪友之痛。當時,葛拉齊亞已經喪夫,克利斯朵夫遭到她兒子的仇視,兩個有情人仍舊不能結合。
隨著歲月流逝,克利斯朵夫年華老去,葛拉齊亞也去世了,當年充滿激情的生活也變得遙不可及。當克利斯朵夫終於重返法國時,他的精神已被消磨,他甚至同當年的敵人和解,並反過來譏諷那些像當年的他一樣對社會充滿反抗的年輕人。晚年,克利斯朵夫厭倦了鉤心斗角,於是避居義大利,不問世事,專攻宗教音樂的創作工作,達到了內心的平靜。
2.主要人物
約翰·克利斯朵夫:音樂天才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個為追求純粹的藝術而奮鬥不息的平民藝術家,一生從童年時期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反抗,再到成年後為事業的拼搏,最後晚年達到一種精神回歸寧靜的境界。
在他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一種最寶貴的品質,即為了真理而奮不顧身的反抗精神和為了實現理想而頑強不息的鬥爭精神。年輕時的約翰是擁有堅強的意志和戰勝生活的勇氣,這是他從小的經歷和刻苦學習而積攢來的。平民階層出身的他,卻不得不同封建貴族打交道,這讓他具備了頑強的反抗精神,反抗封建等級和門閥制度。
然而,當約翰在那個資本橫行的年代摸爬滾打幾十年,步入晚年後,他卻又表現出了對統治者的幻想,對年輕力量的輕蔑,對藝術家的使命凌駕於政治之上的估價,直接導致他形成了晚年對惡勢力的妥協和對鬥爭的厭倦心理。
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所有這些矛盾,無不打下了時代和階級的烙印。反映了十月革命前,西歐國家中知識分子們所覺醒的民主思想從叛逆、追求到動搖和幻滅的過程。
但約翰·克利斯朵夫對正義和藝術的執著追求以及他頑強的生活意志和鬥爭精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仍然是具備啟迪和教育意義的。這也反映了在反對資本主義壓迫和社會反動的鬥爭中,小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和個人主義仍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葛拉齊亞:約翰·克里斯多夫的知音、情人
美麗的葛拉齊亞是從小就愛戀著約翰的,也是唯一一個給了約翰最純粹的愛的女子。這樣一對惺惺相惜的戀人卻沒能結為眷屬,但也正是如此,成就了他們之間那種純潔神聖,甚至於超凡脫俗的知音關係。
克利斯朵夫的才華曾一次又一次打動人心,他也的確是被公認的音樂天才,但真正懂他音樂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在那樣一個年代,太多人只是隨大流,跟潮流罷了,根本就沒有一顆懂藝術的心。而葛拉齊亞的出現,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綻放在克利斯朵夫的眼前。在克利斯朵夫最不被人理解、最困難的時候,出手相救的總是她,她是他真正的知音。
當克利斯朵夫陷入迷茫和混沌時,是葛拉齊亞將他重新喚醒,讓他振作,這位溫柔細膩,又寧靜安詳的少婦時刻關懷愛撫著受傷的音樂家,讓他重新感知大自然的魅力,感知上帝的恩澤。
奧利維: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朋友
約翰同奧利維相識於一次音樂會,兩個同病相憐的年輕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他們的靈魂是相似的,善良而崇高,他們有著相同的理想,並朝氣蓬勃。兩個人為了互相扶持而搬進了同一間寓所,一起忍飢挨餓,卻總是怡然自得。他們甚至不怎麼交談,但只要對方在身邊,就能收穫別樣的舒心愜意。
奧利維敬佩約翰的音樂天才,驚嘆於他總是那樣激情萬丈、精力充沛;約翰也喜歡奧利維的智慧清朗、謙和仁愛。大概是因為他們在靈魂的深處達到了共鳴,才讓兩個生活上截然不同的年輕人相處得如此默契。
奧利維是柔弱的,他總是直率和笨拙地表達他的柔情,再加上他病弱的身軀,而奧利斯多夫則是激烈亢奮的,兩個完全個性相異的人卻能相輔相成、共勉共勵。他們沒有私心,對彼此肝膽相照,就這樣融入到了彼此的生命,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藝術特色
《約翰·克利斯朵夫》從構思到完成,整整花去作者20年的時間。無疑,它是個宏篇巨作,它通過一個音樂家的一生,反映了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間的尖銳矛盾和衝突,抨擊了資產階級橫行的年代,文化藝術的腐朽和墮落,而那些具有人道主義理想和信念的知識分子,想要在這個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更是難上加難。
在藝術表現上,《約翰·克利斯朵夫》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同時也不乏象徵主義的手法運用。作者更加注重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而主人公對現實敏銳的洞察力就是通過這一途徑表達出來的。例如以下這段:
「寫作?為誰寫作?為人類嗎?他那時正厭惡人類。為他自己嗎?他覺得一處一無用處,填補了死亡所造成的空虛。只有盲目的力偶爾鼓動他振翼高飛,隨後又力盡筋疲地掉下來……他覺得過去的種種完全是騙自己,人與人的生活整個是誤會……朋友嗎?許多人都自居這個名義,事實上卻是可憐透了……一個自命為人家的朋友的人,一生中有過幾分鐘淡淡地想念他的朋友的?他為朋友犧牲了什麼……我為奧利維又犧牲過什麼……藝術並不比愛情更真實。它在人生中究竟占著什麼地位?那些自命為醉心於藝術的人是怎樣愛藝術的……克利斯朵夫這樣想著,人生都在準備給他一個可怕的否定的答覆。」
這一段正是克利斯朵夫逃亡到瑞士後所經歷的內心掙扎和痛苦。
這部作品還被稱為「音樂小說」,這源於作者深厚的音樂功底,他不禁將音樂深深地融入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中,而且在全書的結構安排上也有著交響樂般的宏偉氣勢,一卷猶如一個華麗的樂章,環環緊扣,將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氣勢浩大,散發著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從整體來看,儘管小說描寫了主人公的一生經歷,但它絕不是一部簡單的傳記類小說,更不是一首敘事長詩,它所描述的是一部人類的偉大史詩。正因為如此,作品是帶有作者濃重的抒情意味的。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不是以旁觀者的姿態描述什麼,而是以主人公的姿態直接進入主題的,他在作品中盡情地抒情、議論,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對話,這些構成這部小說別具一格的特色。
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曾這樣評價《約翰·克利斯朵夫》:「我們無須牢記的是,一切不可狹義地把《約翰·克利斯朵夫》單看作一個音樂家或藝術家的傳記。藝術之所以成為人生底酵素,只因為它包含著豐滿無比的生命力……這部書既不是小說,也不是詩,據作者自白,說它有如一條河。萊茵這條橫貫歐洲的巨流是全書底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