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導讀> 第二十三屆諾貝爾文學獎

第二十三屆諾貝爾文學獎

2024-08-16 01:09:24 作者: 趙志卓
  作者簡介

  喬治·蕭伯納,於1856年7月26日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父親是一名公務員,就職於都柏林法院,母親則是位音樂教師。蕭伯納的父親是個沒落貴族,母親出身鄉紳世家,這使得蕭伯納從小接受到嚴格的上等教育。在藝術領域,蕭伯納受到母親的薰陶以及一位音樂研究者鄰居的薰陶,而痴迷上音樂。13歲他就能用口哨吹出許多優秀的歌劇片段,後來由於家庭經濟拮据,15歲時,他便進一家房地產公司作書記員,後升任出納。

  1876年,蕭伯納的父母離異。從此,蕭伯納告別故土,離開父親,隨母親來到倫敦。當時,蕭伯納沒有工作,只靠母親微薄的薪水維持生計。這樣的他,十分渴望找到一份稱心的職業。他先在愛迪生電話公司某事,但公司不久便倒閉,又經人介紹到《大黃蜂》撰寫音樂評論,但這家報刊很快面臨停刊危機。走投無路下,蕭伯納開始以寫作謀生,但這同樣不順利,他先後寫了5部長篇小說,被60家出版社拒絕,種種挫折,令蕭伯納一度陷入沮喪。整整9年的寫作生涯,蕭伯納僅僅賺得6英鎊稿費,其中5鎊還是代寫小GG的報酬。

  但坎坷之路並沒有使蕭伯納放棄,他更加勤奮地學習和寫作,並大量閱讀文學作品,熱心參加社會活動。為了克服自己在大眾面前羞於表達的弱點,蕭伯納參加了一個叫「考求者學會」的辯論會。沒想到,這成了蕭伯納一生的重大轉折,他不但克服了自身弱點,還成為一個出色的演說家。為了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他刻意留起諷刺家式的髮型,再配上瀟灑的手勢來增強演說效果。結果,他真的以愛爾蘭式的機智贏得聽眾的歡迎。就這樣,幾乎在12年的時間裡,他就靠著演講過活。同時,在文學創作上,他也沒有放棄,堅持每天寫文章。

  19世紀,正是英國戲劇一蹶不振的時期,蕭伯納就曾嘲笑過戲劇是迎合低級趣味的「糖果店」,認為戲劇應該依賴對立思想的衝突和不同意見的辯論而展開。然而,這個觀點很快隨著他對易卜生的了解而放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讀了易卜生的劇本《塔爾·金特》,並這樣說道:「一剎那間,這位偉大詩人的魔力打來了我的眼睛。」在易卜生的影響下,他看清了戲劇這個武器,不但能將英國舞台的污垢一掃而光,還能將自己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抒發出來。於是,蕭伯納立志要革新英國戲劇。

  要說蕭伯納的世界觀是比較複雜的,他先後接受過柏格森、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思想,還鑽研過馬克思的《資本論》,參加過英國改良主義組織費邊社,主張改良主義,反對暴力革命。最終,在藝術領域,他受易卜生影響,這才找到了自己的真正理想和志向,從此開始為揭露社會問題而努力,提倡反對「為藝術而藝術」。

  蕭伯納的文學生涯始於小說創作,從1879年到1883年間創作的五部小說,包括《未成年時期》(1879)、《無理之結》(1880)、《藝術家的愛情》(1881)、《卡什爾·拜倫的職業》(1882)和《業餘社會主義者》(1883),都遭到多次退稿。1891年,他受易卜生戲劇的影響,而發表了精彩的評論《易卜生主義的精華》而一舉成名。第二年,他創作出平生第一個劇本《鰥夫的房產》,並進行公演,大獲成功。此後,他的戲劇之路大門廣開,一生創作了52個劇本,成為偉大的劇作家。

  蕭伯納前期的戲劇作品,包括三個戲劇集:《不愉快的戲劇集》,其中包括《鰥夫的房產》(1892)、《盪子》(1893)和《華倫夫人的職業》(1894);《愉快的戲劇集》,由《武器和人》(1894)、《康蒂妲》(1895)、《風雲人物》(1895)和《難以預料》(1896)4個劇本組成;《為清教徒寫的戲劇》,其中收有《魔鬼的門徒》 (1897)、《布拉斯龐德上尉的轉變》(1897)和《凱薩和克莉奧佩屈拉》(1898)。


  進入20世紀後,蕭伯納的劇作達到高峰,發表了著名的劇本《人與超人》(1903)、《巴巴拉少校》(1905)、《傷心之家》(1919)、《聖女貞德》(1923)、《蘋果車》(1929)、《真相畢露》(1932)和《突然出現的島上愚人》(1936)等。其中《聖女貞德》收穫空前絕後的成功,被公認為他最佳的歷史劇。

  1933年,蕭伯納不遠萬里來中國訪問。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蕭伯納雖年近90,卻以一腔熱血積極投入反法西斯鬥爭。「二戰」過後,他又創作了《波揚特的億萬財產》(1947)、《牽強附會的寓言》(1949)等劇作。

  1950年11月2日,蕭伯納逝世於自己的寓所,享年94歲。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1429年,當英法百年戰爭已經進入第92個年頭時,法軍連連潰敗,國土淪喪,眼看已被英國搶去半壁江山。法國軍隊的士氣開始萎靡不振,政府聲名狼藉,長期的戰爭使得法國人民飽受艱難困苦。這時,英國對法國南方重鎮奧爾良展開攻勢,一旦奧爾被攻陷,英國將長驅直入進入法國。法蘭西整個民族的存亡生死一線,在當時,似乎只有天降神兵,奇蹟出現,才能拯救法國。

  就在這時,一位17歲的農村姑娘挺身而出,聲稱自己受到神的啟示,來幫助法國收復國土,趕走英國人。幾經輾轉,她終於得到兵權,就這麼帶領起法國軍隊,頑強地對抗英軍的入侵,然後,她真的做到了,十幾天內,她就輕鬆解開奧爾良之圍,保住了祖國的土地。在這之後,她繼續和英軍戰鬥,多次打敗英國的侵略者,更促成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於得以加冕。然而1430年,聖女貞德在貢比涅一次小戰役中遭到教會人士的出賣,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為英國人以重金購買,由英國當局的宗教裁判,被定為異端和女巫罪,並判處以火刑。1431年5月30日,聖女貞德在法國魯昂被當眾處死,幾百年後才得以昭雪,同時被天主教封為聖女。

  2.主要人物

  貞德:受到神示的鄉村姑娘

  蕭伯納筆下的貞德,是一個相貌不美麗、脾氣有些急躁、頭腦聰明、口齒伶俐,又充滿自信的愛國女英雄。貞德這個人物形象是有歷史原型的,1841年,貞德案件的相關材料得以公布,這時人們才重新認識了這位女民族英雄。所以,除了歷史賦予貞德的意義之外,蕭伯納更多地糅合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將貞德塑造成一位宗教改革和婦女解放的先驅。

  貞德和所有婦女不同。她像男人一樣騎馬,佩帶寶劍和盔甲,在交戰中奮勇殺敵,用冷靜的頭腦做出理智的決策。在當時那個男權社會,她顯得那麼格格不入,但她完全不在意:「我是個士兵,我不願被看作普通婦女。我不關心一般婦女關心的事。她們嚮往愛人、金錢,我嚮往衝鋒打仗。」這使她成為了婦女解放的先驅。

  蕭伯納筆下的貞德是幹練、獨立、頑強,而愛憎分明的。當貞德一身戎裝首次出現在太子城堡中時,面對眾人的嘲笑和貴婦人失態的驚呼,她毫不在意;當她遭人出賣,被定為「異端」和「女巫」的罪名時,她發出了高傲而悲愴地呼喊:「你們這些人不配和我生活在一個世界上。」表明了她寧可享受孤獨,也不肯背叛自己信仰的人生原則。

  查理七世:法國國王

  查理其實是一個從長相上看絲毫沒有帝王威嚴,反而有些醜陋和猥瑣的庸者形象。在他身上,我們幾乎看到了一切君王不該有的東西,比如毫無威嚴、毫無性格、毫無志向、毫無責任感。他平庸得就像一個市井小民,所有的追求超不過幾片麵包幾杯茶飲。


  作為一國之主,當貞德幫她拯救了國家危難時,他卻絲毫不為所動,沒有一絲感激之心;當貞德被教會判刑,要被火燒死時,他一點想要施以援手的想法都沒有。他的這種不作為、無追求、無立場正好同鄉村姑娘貞德那完美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將貞德映襯得更加偉大。

  戈尚:天主教主教

  作為天主教的一個主教,他竟同敵國勾結,出賣貞德,最終將貞德推上了火刑。但即便這樣,蕭伯納筆下的戈尚也絕非邪惡的魔鬼,他只是出於對信仰的愚忠,從而對那「異端」的英雄百般陷害。他是一個傳統而保守的天主教徒,他打心眼裡認為貞德的靈魂受到「異端」的污染,一心要將其拯救。這可以從他對貞德苦口婆心的勸說中看到端倪,他其實並非想要迫害貞德的肉體,而是竭盡全力地想要改變她的靈魂。

  可以說,戈尚這個人物的形象塑造恰到好處地突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貞德作為一個改革的先驅,其目的必然是要破壞舊體制,建立新體制。而戈尚作為舊體制的一個代表,為了整個體制而同貞德作對。所以,與其說是他害死了貞德,不過說整個社會容不下這樣一個改革者。

  3.藝術特色

  整部劇共有6場,附有尾聲。前三幕,主要描寫貞德如何輾轉獲得軍權,如何帶領將士抵抗英軍的過程;第四幕描寫法國人和英國軍隊勾結,意圖陷害貞德;第五幕描寫貞德成功幫助查理七世加冕後,繼續投入到戰鬥,試圖將英格蘭人徹底趕出法國。然而,國王查理七世和大臣卻對貞德的想法不屑一顧,開始貪圖一時的平安。第六幕描寫貞德被捕、受審和最後犧牲的過程。尾聲中,法國人為貞德平反、封聖,當初陷害她的人也相繼受到了審判。

  《聖女貞德》之所以獲得空前的成功,其最大原因,是蕭伯納打破了以往作品中對貞德事跡著重浪漫感情的描寫,而是強調貞德身上超自然與神秘的一面。蕭伯納筆下的貞德不是美麗大方的鄉村少女,而是面相略顯醜陋,性格豪放,具備男子氣概的英雄,由此,這一版本成為最符合歷史事實的劇作,也成為「詩人創作的藝術最高峰」。

  在這部劇中,蕭伯納用熱情的曲調來謳歌貞德身上的正義力量。成功運用性格塑造,以及鮮明的對比將國王、貴族的怯懦、無能,和教會的自私、虛偽無限諷刺地呈現出來。

  在藝術結構上,蕭伯納更安排了一個具有點睛作用的尾聲。照理說,貞德在死於火刑後,整部劇應該結尾了,但蕭伯納在第六幕之後又安排了一個故事尾聲。尾聲描寫的是貞德去世20年後,法院重新審理她的案件,要為她平反、封聖,並對她進行朝拜。然而,這一切的真正目的卻通過國王查理一語道破,原來是出於政治需要。如果貞德是「異端」和「女巫」,那麼在女巫幫助下得到加冕的國王又該是什麼呢?為了抹掉這一嚴重的政治污點,查理必須為貞德洗白。而戈尚也說,燒死貞德,同樣是出於政治需要,他需要讓人們相信,貞德就是一個宗教的背叛者。

  但最後諷刺的是,這些人都沒有得逞。貞德雖然死了,卻在精神上戰勝了所有人,在人們心中,是偉大而光榮的「法蘭西之魂」,所以不論是否恢復名譽,對她以及所有人民來說,根本不重要。

  最畫龍點睛的部分當屬那個夢幻式的結尾。所有人最後出現在查理的夢中,對貞德犯下錯的人不斷進行懺悔,然而當貞德調侃道,如果一切重來,他們是否還會選擇燒死她時,所有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人們總是犯這樣的毛病,事後悔恨,然而在當時,卻似乎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按照現實來行事。於是,貞德無限哀嘆道:「上帝啊,你的國度要到何時才能來臨?」就在這樣的呼喚聲中,全劇帶著無限感慨和反思拉下了帷幕。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