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導讀> 第二十八屆諾貝爾文學獎

第二十八屆諾貝爾文學獎

2024-08-27 10:16:41 作者: 趙志卓
  作者簡介

  1885年2月7日,辛克萊·劉易斯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索克薩特鎮。他的父親是位鄉村醫生,母親則出生於醫生世家。劉易斯從小性格執拗又內向,勤于思考卻又不合群,這讓他的童年幾乎是在痛苦和孤獨中度過的。他經常是同伴們玩弄和嘲笑的對象,因為在所有人眼中,他就是個「怪胎」。這讓他變得更加孤僻,常常沉浸在書籍的世界。他從小酷愛狄更斯、司各特等人的文學作品,讓他養成了善於觀察社會的習慣,為日後他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幼年時的經歷讓他對這座小鎮深惡痛絕。17歲,他遠離家鄉開始了外地求學生涯,經過半年預科學習,終於考入耶魯大學。然而,進入大學的他,仍然難以融入同齡人的圈子,這種挫敗又讓他離開學校。一路輾轉,他去過普頓·辛克萊創辦的社會主義居民試驗區,又去往紐約、巴拿馬等地,然後才重返學校。

  1908,辛克萊大學畢業,在一家出版公司找到工作,而後又輾轉去了另外幾家出版公司,一邊打雜餬口,一邊開始了創作。兩年後,他在紐約得到一份編輯工作。1914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們的雷恩先生》問世,這堅定了他創作的決心。1916年,辛克萊辭去編輯工作,專門從事寫作。

  劉易斯一生創作了20多部作品,早期傾向於浪漫的通俗小說,這時期的幾部作品可以看作是劉易斯在文學創作上的初嘗試,除了《我們的雷恩先生》外,不值一提。20世紀20年代,劉易斯的創作進入旺盛期。1920年,他的《大街》一舉成名,後又推出《巴比特》(1922)和《阿羅史密斯》(1925)。後來,這三部作品被公認為他最為優秀的創作,《巴比特》則成為他的代表作。劉易斯的確是位性格古怪的人,1926年普利茲文學獎授予他的《阿羅史密斯》,但劉易斯卻拒絕接受,因為之前保守派曾對他的《大街》進行過非難和詆毀。

  這之後,他又創作出《艾爾麥·甘特利》(1927),《多茲沃思》(1929)等長篇小說。1930年,諾貝爾文學獎向其招手,最終「由於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動人的敘述藝術,和他以機智幽默去開創新風格的才華」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辛克萊·劉易斯被認為是的小說深刻地揭露和諷刺了20世紀早期的美國社會。例如《阿羅史密斯》中,他筆下的阿羅史密斯,是一位理想主義的醫生形象,這是他眾多作品中,極少的一位正面人物形象。作者通過馬丁·阿羅史密斯的坎坷一生,揭露和諷刺了當時美國醫學界的弊病,深入細緻地剖析了當時美國的社會現象。

  再如令他名聲大噪的《大街》,當時的美國,傳統寫法是把城市描述成藏污納垢之地,而鄉鎮則是一片理想的淨土,劉易斯的《大街》卻一反常態,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鋒利的諷刺筆調,逼真地展示了鄉鎮生活的僵化保守和沉悶閉塞,無情地揭露了鄉鎮小民們市儈的病態心理和庸俗生活。

  《巴比特》通過對自鳴得意、市儈氣十足的地產經理商喬治·巴比特的刻畫,以嘲諷的筆調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美國中產階級的藝術典型,同時深入地剖析了美國社會的精神實質。它的出版標誌著劉易斯的文學創作進入高峰,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在劉易斯所生活的年代,世界人看美國,只是把那裡當成一個冒險樂園,移民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淘金,或成為暴發戶,所以在美國生成的一系列東西,例如自由女神像、留聲機、喜劇電影等,都算不上真正的文化。所以本土的文學作品,就更上不了台面了。尤其在英國人眼中,那些東西甚至是「小兒科」、「營養不良」、「粗鄙」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舊世界才漸漸接納新大陸的文學,直到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次頒發給一位美國作家,這時,人們才普遍認可美國文學。所以,這個獎項之於劉易斯,甚至之於整個美國,意義重大。


  從《大街》到《巴比特》,不難看出,劉易斯善於刻畫典型情節和動作,並使用及其概括性的對話,用明快洗鍊的表達勾勒人物性格。這其中,使用大量的口語、俚語、俗語和行話,作品因此顯得真實可信。

  然而,進入30年代後,劉易斯的作品開始告別社會寫實,這也意味著告別了他的創作高峰期,這一時段的作品越來越缺乏濃度,寫作技巧也較遜色。這一時期出版了《安·維克斯》(1933)、《藝術的工作》 (1934)、《揮霍無度的父母》(1938)。1935年被接納為全國文學藝術研究院的成員,1937年他成為美國文學藝術科學院的一員,這證明劉易斯已經與中產階級美國相妥協,因為此前他訓斥這些機構為閹割和馴服文學的機構。

  另外,他還出版了《短篇小說選》(1935)、書信集《從大街到斯德哥爾摩》(1952)、雜文集《來自大街的人》以及3個劇本。

  或許是婚姻的不幸令他煩惱不堪,晚年的劉易斯終於精神失常,最後病逝在羅馬。然而,他所開闢的描繪小鎮風貌,刻畫市儈典型,嘲弄「美式生活」的主題,以及諷刺、詼諧,粗獷、直率的風格,都作為美國新文學的重要特點被沿承下來。

  1951年1月10日,劉易斯在羅馬病逝。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喬治·巴比特是一個成功的地產經紀人,生活在美國中西部城市澤尼斯市。在這所城市的高等社區,他擁有一棟令人稱羨的房子和一位溫柔美麗的妻子。巴比特事業順利,生活美滿,社交得心應手,仿佛已經得到人生的一切。

  然而,就有那麼一天,事事如意的巴比特突然被一陣空虛感充斥,不知為什麼,他開始厭倦眼前的一切。於是,他在朋友保羅的勸導下,放下一切,兩人結伴漫遊,嘗試另一種無拘無束的生活。旅途中,巴比特結識了一幫自由主義人士,為了追求心目中「真正的生活」,他加入他們的行列,同這群玩世不恭的人一起尋歡作樂,甚至被一種革命情緒所左右。

  可是,這一個新身份使他喪失了之前所得到的一切,包括社會地位、政治顯要們的青睞,就連他的事業和買賣也跟著一同完蛋了。他沒有辦法接受這種無人關注、被社會冷落的日子,再加上妻子的勸說,巴比特終於重新回歸往日的生活,並像以前一樣積極進取地投入到生活工作中去。

  當一切回到原點時,巴比特的思想狀態也跟著回到了原點,他又開始被無盡的空虛感所籠罩,整個人變得毫無個性,就像滿大街那種庸庸之輩一樣。然而,在任何人看來,他都是成功的,他幫助一位朋友競選市長,又做成了幾單成功的地產生意,被選為「促進俱樂部」的副主席,這些讓他成為澤尼斯市一位顯要人物。

  然而,當他在這個傳統社會變得越來越顯要時,他同時也活得越來越謹慎。他需要巴結逢迎權貴,需要對同事虛與委蛇,就連對下屬的鄙夷,他也需要表面收斂,裝出一副平易近人之色;他羨慕認同一些離經叛道之事,卻敢想不敢做;他看不慣一些人一些事,卻敢怒不敢言。最後,他眼瞅著自己的好友保羅身陷囹圄,自己終於精神崩潰,陷入深深的抑鬱中。

  到最後,巴比特還是那個巴比特,他只得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兒子身上,當他得知兒子同女友未婚同居時,他第一個舉雙手贊成。他對兒子說:「別怕家裡人。別怕,即使整個澤尼斯,你也不要怕。也別怕你自己,千萬不能像我以前那樣。勇敢幹吧!老朋友!世界是屬於你們的!」


  2.主要人物

  巴比特:對生活厭倦了的成功者

  巴比特看似是個光鮮亮麗的成功者,但其實他也只不過是這個利益社會遊走在人際夾縫中的可憐人罷了。為了利益,他不得不對能為自己創造利益的人曲意逢迎,而對事業無成,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則敷衍了事。

  巴比特曾幾次邀請大富翁麥凱爾維夫婦到他家共進晚餐,目的當然是為了巴結奉承,卻不想總被對方推遲日期。終於,麥凱爾維夫婦前來赴宴,卻遲到15分鐘。晚宴匆匆結束後,麥凱爾維夫婦甚至一點逗留的意願都沒有,隨便找個理由就走了,臨行前麥凱爾維先生隨口說一句「哪天請你們吃午餐」。這句話就像聖旨一般,使得巴比特夫婦抱有莫大希望,殊不知,麥凱爾維夫婦正忙著巴結一位爵士,根本沒空敷衍他們。

  而巴比特的老同學埃德·奧弗布魯克同樣再三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這位老同學究竟打的什麼算盤,巴比特心裡一清二楚,不過是想巴結奉承自己,於是夫妻倆也再三推辭,又幾次推遲日期。終於赴宴時,又故意遲到十幾分鐘,晚飯後推說有事先走。這種作風簡直跟麥凱爾維夫婦如出一轍,就連臨走時,巴比特還不忘學著麥凱爾維先生的口吻說「哪天請你們吃午餐」。這樣的生活,難怪巴比特會感到百無聊賴。

  而在生活中,雖說他的妻子溫柔體貼,但在他心中,妻子卻是一個年老色衰、毫無性感可言的女人,他對此也厭煩極了。他甚至一看見「年輕女人漂亮的腳脖子和白嫩的肩膀」,都不由得心神蕩漾、驚喜若狂,一想像到摟著年輕姑娘柔軟溫暖的身軀跳舞,或是被修指甲小女孩捏指甲,他都能產生一種異乎尋常的快感。於是,當妻子一不在身邊,他就立馬摘下好丈夫的面具,變成一個油頭粉面的浪蕩哥兒。

  一切的不如意,讓他變得百無聊賴,內心空虛,這尤其體現在獨處時。在交易所,他倒是還能投入到工作,但在家裡,「巴比特從來就沒有專注地看過東西……他兩腿交叉地放著,動個不停。看到有趣的東西時,他就把最佳的,也就是最好玩的段落讀給太太聽,要是吸引不了她,他就咳嗽,抓抓腳踝,撓撓右耳,將左手大拇指插進馬甲口袋裡,把鎳幣弄得咔嚓咔嚓響,旋旋雪茄刀,轉轉表鏈一頭的鑰匙,打打哈欠,揉揉鼻子,沒事找事干。跑上樓去換上拖鞋———那雙暗褐色、形狀像中世紀鞋的高雅拖鞋。又跑到地下室,從大儲藏櫃旁邊的桶里拿上來一個蘋果。」

  巴比特實在是這樣一類人的真實寫照,他們籠罩在商業文化中,過著表情豐富,卻內心蒼白的生活;他們社交廣泛,知己卻很少;它們雖然擁有紙醉金迷的快感,但突如其來的無助感會伴隨終身。這一切讓他們感到厭倦和迷茫。這就是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保羅:巴比特唯一的摯友

  保羅本是一位氣質文靜優雅,且頗具音樂天賦的藝術家式的人物。不知為什麼,這樣的保羅卻得到巴比特的青睞,與其說巴比特對他是一種友情,不如說是在他身上傾注了一種比女人的愛情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感情。這樣一個讓巴比特揪心的朋友,卻因為娶了一個愛慕虛榮、永遠不知道滿足的妻子,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改行成了一個做油毛氈批發商和小製造業主。

  保羅頻頻向巴比特訴說自己的妻子如何刁蠻潑辣,如何在肉體和精神上對自己百般折磨,自己是如何終日鬱鬱寡歡。終於,巴比特聽了保羅的訴苦,氣憤難耐,感受到友誼受到了威脅,這才決定和保羅一起拋開一切,四處遊玩。本來,巴比特只是出於對友人的安慰,希望緬因州的湖光山色能撫平保羅飽受創傷的心靈,結果遊玩的過程中,巴比特反倒感覺脫胎換骨了。可以說,是保羅間接地促使巴比特拋卻舊的生活。

  最後,當巴比特回歸以往的生活後,好友保羅卻鋃鐺入獄。保羅的悲劇,使得巴比特再次陷入抑鬱深淵。

  3.藝術特色

  就題材而言,《巴比特》是商業題材,這在美國並不新鮮,早在劉易斯之前,以及和他同輩的作家們都寫過這類題材的故事,但他們大多都是一本正經地控訴大資本家、大金融家的罪惡,譴責他們如何爾虞我詐,如何唯利是圖。只有劉易斯另闢蹊徑,拋開那些商業巨頭,而是從中產階級身上發現最值得抨擊的東西。就像巴比特說的:當今社會,最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已不再是騎士、行吟詩人、飛行員,也不是年輕勇敢的地方檢察員,而是像他這樣的主管經銷的經理。所以,劉易斯選擇巴比特這樣一位不上不下在夾縫中生存的經理人當他的主人公。這樣一個全新的藝術嘗試,給全美國現實主義文學注入一股新鮮空氣,也別出心裁地給讀者們創造出一個新鮮人物。

  另外,《巴比特》中,劉易斯揚棄過去,轉而對人性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進行大膽的探索,並將表現和解剖人性扭曲,塑造新型性格作為他的創作主旨。這在當時的美國文壇,甚至世界文壇都是獨樹一幟的。

  在具體表現人性時,劉易斯善用諷刺手法,宴請大富翁夫婦吃飯,緊接著老同學宴請他們夫婦吃飯,這一前一後的鮮明對比,將巴比特唯利是圖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嘲諷得一塌塗地。又如在刻畫主人公巴比特的形象時,寫巴比特的思想早已被「抽空」,只剩下「一個粉紅色的大腦袋」和「一頭稀疏、乾巴巴的頭髮」,但他的嘴裡卻經常飛濺出一篇篇冗長、「頗有見解」的政治演說,雖然都是些枯燥乏味的言論,他卻講得一本正經,慷慨激昂。

  在塑造巴比特這個新型的人物形象時,他不去著重描寫怎樣的環境塑造成了他這種性格,而是十分注重揭示巴比特自身的多元性和多變性。他不像莎士比亞、雨果、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總是在美與丑、善與惡、罪與罰之間找到定位。在巴比特身上,我們根本無法找到一個人性善惡的界石,美醜的標準,他只是時喜時怒、時哀時樂,看似滑稽誇張,仔細想來卻又是那麼真切、合乎情理,讓人不得不信服,不得不感慨。

  這樣一個庸俗可笑、滑稽可憐且具有離經叛道意識的形象實在是文學史上的一個藝術典型,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全世界,都稱得上一個偉大的創新。英國小說家威爾斯就曾說過,劉易斯「把別人幾乎覺察不到的」或「模模糊糊感覺到的人物典型」成功地刻畫出來。如今,「巴比特」已經成為這一類人的代名詞,就像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成為吝嗇鬼的代名詞一樣。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