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屆諾貝爾文學獎
2024-08-30 22:48:31
作者: 趙志卓
作者簡介
維·蘇·奈保爾於1932年8月17日出生於西印度群島特立尼達一個印度裔家庭。其祖先原屬印度北方邦的婆羅門種姓,因家境敗落,祖父作為契約勞工來到特立尼達,在甘蔗種植園裡謀生。奈保爾6歲時,父親成為《衛報》記者,全家從首府附近的查瓜那斯鎮遷至首府西班牙港,奈保爾在那裡的女王中學接受了英式教育。
1950年,18歲的奈保爾獲得政府獎學金,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當代英國文學。大學畢業後,曾任英國廣播公司《加勒比之聲》節目編輯、倫敦《新政治家》雜誌評論員,並利用業餘時間開始創作小說。
1955年,奈保爾和大學同學帕特麗夏·黑爾結婚,定居英國。
1957年,奈保爾發表第一部小說《神秘的按摩師》,以幽默風趣的筆調,描寫了特立尼達不同階層人民的生活,同時追憶了自己的童年歲月。接著,奈保爾的創作一發不可收拾,相繼創作了描寫當地人對西式民主的盲目追求和由此產生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的《埃爾韋拉的選舉權》(1958),和短篇小說集《米格爾街》(1959)。這些短篇故事都以一個少年的敘述展開,有一定的自傳性質。背景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西班牙港,集中描寫了貧民窟米格爾街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以上三部作品成為他的早期創作,糅合了契訶夫式的幽默和特立尼達島上土著人即興編唱的小調,文筆洗鍊詼諧,人物栩栩如生,確立了奈保爾作為幽默作家和街頭生活作家的地位。
1961年出版了長篇小說《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被認為是奈保爾的成名傑作。小說仍以特立尼達的社會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印度裔婆羅門在異域文化中尋找自我與獨立,是一出悲喜劇。此後,奈保爾又相繼出版了長篇小說《效顰者》(1967)和中短篇小說集《在一個自由的國家裡》(1971)和《游擊隊員》(1975)。197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河灣》被公認是一部傑作。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奈保爾週遊世界,足跡遍及加勒比地區、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他在這段時間創作了大量遊記和隨筆,如《中間通道》(1962)、《黑暗地區:印度經歷》(1964)、《印度:受了傷的文明》(1977)、《印度:百萬人大暴動》(1990)等。1981年又出版了《在信徒中間》,1988年出版了《超越信仰》,主要記錄了他在非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所見所聞、他的感受和思考。
1987年出版了半自傳體小說《抵達之謎》。
1996年,帕特麗夏病逝,奈保爾與納迪拉·卡納姆·阿爾維結合。
2000年,奈保爾還出版了一部《父子之間:家書集》,2001年出版了《半生》。同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奈保爾出生於印度裔家庭,有著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社會生活的背景,又有深厚的英國文學功底,而且還遊歷考察過美洲、非洲、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因而他的創作是多元文化衝突和交融的結晶。比如,196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就是以特立尼達的社會生活為背景,以他父親的經歷為素材,描寫了一個印度裔婆羅門在異域文化中尋找自我與獨立的故事。主人公是個貧窮的移民比斯瓦斯,處處受到歧視,他既要融入當地的殖民社會,又不想失掉自身的文化之根,內心始終處於矛盾狀態。在入贅大戶人家圖爾斯家族後,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空間,失去了自己的獨立身份,也得不到起碼的尊重,然而他並沒有完全放棄,而是進行堅決的抗爭。新婚伊始,他就憤而出走,經歷了種種尋找自我的艱辛,最後終於如願以償,謀得了一個記者的職務,還買了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幢房子代表著事業成功和人格尊嚴的象徵,也是尋求安身立命之所的移民的靈魂棲息地。小說以流暢的敘事語言和不動聲色的手法徐徐道來,自傳因素和紀實風格交織在一起,樸實真摯,感人至深。
奈保爾獨特而又複雜的文化身份,使他總能以冷峻、嚴厲甚至偏激的筆鋒窺見現實社會中存在的黑暗、醜惡和不公。「真實」成為奈保爾的最高美學準則,他曾說過,「我是一個直觀的作家,我憑直覺寫作」。因此,他總是將紀實與虛構結合在一起,善於在平淡的情節中刻畫人物的性格,著墨不多,卻耐人尋味。其文字更是簡潔明晰,樸實無華,真實生動,深受讀者的喜愛。
2.經典聚焦
《河灣》講述的是薩利姆,一個印度裔穆斯林如何深入非洲內陸,在河灣安下身來的故事。薩利姆的祖上從南亞遷徙到非洲東部海岸,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善於觀察,對自己所屬的宗教文化有不俗的見識。因此他不避艱險,深入非洲內陸,在大河灣旁的某地安下身來。
在這裡,薩利姆是個喜歡結交各種人物的人,因此他目睹了其所在國在擺脫殖民統治後的種種怪現象:總統發起的社會運動,以理想主義自欺欺人的小人物命運,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等等。薩利姆最後下定決心離開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方,順河而下,然而他又能落腳在哪裡呢?
奈保爾以細膩而獨具韻律的語言刻畫出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不安於現狀的一直在尋找出路的外鄉人納扎努西;移居到河灣後面對風起雲湧卻不為所動的印度夫婦舒芭和馬赫什;因為戰亂投奔薩林姆的已由僕人反客為主的梅迪;在變革中成長起來的新非洲人費迪南;對非洲古老文明執著而敬畏的惠斯曼斯神父;到歐洲找尋出口卻失望而歸的薩林姆舊時友人因達爾,以及他所代表的「領地」和大人物身邊的白人寵信,作家雷蒙德和他的妻子椰葦特。通過這些人物,作者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非洲的文明不能靠抵禦西方而來的殖民文明實現,而只有在西方的文明下才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