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暗流涌動
關於皇位的問題,武英殿中並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胡太后想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帝,但卻遭到大臣們的一致反對,畢竟國難當頭,如果立一個不滿三歲的孩子為帝,只會讓大明的情況更加糟糕。✌🎁 ❻9Ŝ卄𝓾᙭.cØм 👍💲
但偏偏朱祁鎮是獨生子,根本沒有其它的兄弟,倒是有不少堂兄弟,畢竟朱瞻基還是有好幾個弟弟的,但這些人大都不在京城,相比之下,朱瞻壑卻率領著大軍就在北京城外。
所以許多人都想到了朱瞻壑,但在場的都是老油條,所有人都在等著別人出頭,結果最後誰也沒有開口,畢竟誰都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
散會之後,張輔拖著年邁疲憊的身軀回到府中,先泡了個熱水澡緩解一下這一路的疲憊,隨後又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這才感覺緩過氣來了。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有人前來稟報導:「老爺,胡尚書來了!」
「請他到書房!」
張輔似乎並不意外,吩咐完自己也去了書房等候。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胡濙來到書房,不過他並不是一個人來的,身後還跟著一人,赫然正是之前出使大漢,並且隨同朱瞻壑一起回來的楊善。
「楊侍郎怎麼也一起來了?」
張輔看到楊善十分驚訝的問道,他本以為胡濙會單獨找自己,聊一下皇位的事,有些話肯定不方便讓其它人聽到,所以才會私下來找自己,卻沒想到他竟然帶上了楊善。
「不瞞國公,其實是楊侍郎先找上我,我們商量了一下後,才決定來找國公的!」
胡濙淡定的一笑解釋道。
只見楊善這時也邁步上前向張輔行禮道:「國公,下官這次出使大漢,親眼見到大漢國內蓬勃向上的生機,相比之下,我大明卻處處透著幾分衰敗與腐朽,要知道大漢本就脫胎於我大明,當初大漢立國,還多虧了我們大明的支持,可為何現在大漢國力強盛,而我大明卻連小小的瓦剌都打不贏,甚至連皇帝都被對方擄走呢?」
楊善說到最後時,也是一臉的憤慨,當初朱棣在世時,誰能想到僅僅二十年,大明就沒落到現在這種地步。
「百姓都是一樣的百姓,甚至去大漢的百姓許多都是災民,大漢占據的天竺等地雖然也算富饒,但卻氣候炎熱,並不比我大明強,可現在大漢國力遠勝我大明,唯一的解釋,就是大漢的帝王遠超我大明的帝王!」
胡濙這時也嘆口氣說道。
聽到楊善和胡濙的話,張輔也露出沉默的表情,自從朱棣去世,大明曆經三代帝王,朱高熾太子時人人稱讚,可做了皇帝卻沉迷後宮,做事也是一意孤行,幸虧他死的早,否則還不知道會把大明搞成什麼樣子?
至於朱瞻基,表現的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人人稱讚的好聖孫,也只能算是一個守成之君,最後的朱祁鎮就更別提了,落到被瓦剌人俘虜的下場,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相比之下,大漢那邊歷經兩朝,朱高煦做為開國皇帝,一直對外擴張,奠定了大漢的版圖,而朱瞻壑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讓大漢的版圖擴張了幾倍,而且國力也是直線上升,哪怕大明最強盛時,也無法與現在的大漢相比。
明明朱高熾、朱瞻基和朱祁鎮祖孫三代人的基礎更好,可大明的發展卻遠比不上大漢,所以胡濙抱怨說是大明的帝王有問題,也算是事實。
「那胡尚書你們兩人的意思是……」
張輔沉思良久,終於抬頭向胡濙和楊善問道。
「國公您何必明知故問?」
只見楊善灑脫的一笑,直接挑明道:「若是陛下還在,我們自然要做大明的忠臣,可現在陛下被俘虜,全靠大漢的皇帝拯救了我大明,而且他就在城外,只要請他入城登基,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甚至還能讓我大明國力倍增,再也不用擔心瓦剌人的進犯了!」
「國公,我的想法與楊侍郎一樣,今天在武英殿時,想必您肯定也同樣想過這件事,現在只是沒有人把這件事挑明,不如明日我們就一同進宮,說服太后答應此事!」
胡濙緊隨著點頭道。
張輔聞言卻暗自苦笑,胡濙讓他們明天一起進宮勸說胡太后,這只是好聽的說法,不好聽那叫逼宮,畢竟胡太后也不傻,如果皇位落到朱瞻壑手中,她們孤兒寡母又算什麼?
「國公,我知道你心中有顧慮,可您想想這次出征的經過,難道您還沒有受夠嗎?」
楊善看到張輔沉思不語,於是再次勸說道。
「除了我們,還有誰是這麼想的?」
張輔這時終於抬起頭問道。
「鄺埜、曹鼎等從土木堡回來的大臣,幾乎都有這樣的想法,也答應與我們明天一起進宮,至於留守的王直、于謙等人則是態度不明,不過只要國公您答應,我立刻就會去見王直等人,至少有一半的把握可以說服他們同意!」
楊善再次搶先說道。
朱瞻壑之前特意把楊善留在大漢,並且後來出征時又帶上他,可不僅僅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看中了楊善的口才。
剛開始楊善還不肯投靠朱瞻壑,但後來看到朱祁鎮御駕親征後的種種亂相,特別是朱祁鎮被俘虜後,楊善這才全面倒向朱瞻壑,甚至不惜幫對方做說客。
張輔聞言再次躊躇了片刻,終於一咬牙道:「明日我可以隨你們一同進宮,但我不會表態,至於能否說服太后,那就要看伱們的本事了!」
「沒問題,只要國公願意隨我等一同前去就行,剩下的由我們來辦!」
胡濙聞言大為高興的點頭道,他知道以張輔的性子,能夠答應默認這件事,已經十分難得了,而且張輔願意跟隨他們一起進宮,這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態度。
說服了張輔,胡濙與楊善立刻告辭離開,隨後兩人分頭行動,前往王直、于謙等人的府中,其實不少是他們,北京城有不少勢力都在暗中活動,畢竟誰都知道,皇帝被俘虜了,肯定需要一個新皇來統治大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