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一次李愔到長安城來,是奉了皇帝的命令,但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來看看這李世民如何丟臉的。
李世民一口篤定,是李愔把巴州次是給殺了。
可又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一點,李世民要如何收場呢?
上一次是李承乾冤枉了李愔,這一次又是李世民冤枉李愔。
別說李愔怎麼看待這些問題了,到時候恐怕就是文武百官們也會覺得,李世民如此,是不是有些過分。
當然李世民會不會承認自己過分,則又是另一個問題。
在客棧里住著的兩天時間裡,李愔幾乎哪裡也沒有去。
他知道,在長安城裡面,要針對自己的,要討好李承乾的,不在少數。
自己完全沒理由,也沒必要出去自討沒趣,雖然他不怕什麼,但是也沒有必要去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而在這兩天時間裡,李承乾也是非常的著急。
他一次又一次的讓人去通知大理寺和刑部的人,讓他們無論如何,要儘快找到李愔殺巴州刺史的證據。
可偏偏這事與願違,他越是催,大理寺跟刑部那邊就越是沒有任何的好消息傳來。
反而這大理寺的官員,還告訴李承乾,不僅沒有證據證明人是李愔殺的。
甚至當時在場的人,都說沒有看到李愔做什麼。
這越查,越是證明這件事情李愔是清白的,這就讓李承乾有些不爽了。
因為在他看來,李愔分明是親口承認了,他殺了巴州刺史,
可這些人愣是查不出來任何的證據,這未免就有些太氣人了吧?
這已經不是打他臉的問題了,這簡直就是在騎在他臉上羞辱他呀。
這樣一來的話,他李承乾豈不是在李愔這裡顏面全無?
不僅被李愔給耍了,還半點脾氣沒有啊。
這是李承乾,絕對無法容忍的。
所以他甚至直接找來了大理寺的一名負責這件事情的官員。
這名官員顯然也是太子的門下。
李承乾見到這名官員,便對他說:
「真的沒有絲毫證據嗎?」
大理寺的寺丞開口說:
「太子殿下,確實沒有絲毫證據,證明這件事情是蜀王殿下所作。
包括在場的所有人,我們全部都進行了詢問和調查,甚至有一些人還用了刑。
他們的口供都是統一的口供上說,蜀王李愔一直在公堂桌子後面坐著。
而巴州刺史則是死在公堂門口,整個過程中蜀王李愔都不曾離開過自己的位置。
所以絕不可能是他去把人殺了的。」
太子李承乾臉色陰沉的說:
「那究竟是誰殺的?」
那位大理寺的寺丞又說:
「目前為止,還不能清楚究竟是誰所殺,他們的口供也比較統一。
都說不曾看到任何人動手,那巴州刺史的額頭,就直接出現了一個血洞,非常蹊蹺。」
李承乾揉了揉額頭說: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蜀王李愔動用了暗器?」
大理寺寺丞立馬搖頭說:
「絕無此種可能,那巴州刺額頭的傷,是我們都看了的,那破碎的鐵蛋,將他的頭骨都擊碎了。
沒有暗器有這麼大的威力,何況他只是小小的一顆鐵丸。
就算是用彈弓之類的東西打出去,也沒有將頭蓋骨打碎的威力,甚至鐵球都碎開了。」
太子李承乾頭疼的揉了揉額頭,然後又說:
「能否栽贓嫁禍,強行弄一些偽證,逼迫他們承認是李愔將人殺了的?」
大理寺寺丞搖頭:
「也沒法,就算是要栽贓陷害,總得把他的死亡原因說清楚,是什麼東西弄出的這個鐵球,將他殺掉的。
否則就只是讓他們來,一口咬定是李愔殺的人,他們要是說的一點都不合理,也根本沒用。」
李承乾憤怒的說道:
「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嗎?難道人根本就不是李愔殺的?」
大理石寺丞說:
「從現在的情況判斷,幾乎不可能是李愔殺的。」
這下太子真的有些懵逼了,李愔明明當著他的面承認人是他殺的。
他得到的消息也說巴州刺史,死之前是李愔說殺他,然後他就死了的。
本來這件事情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是李愔乾的。
可是最終調查的時候,又查不出任何的證據。
李愔現在也不承認。
這就讓李承乾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關鍵問題是,現在是不是李愔殺的不重要,重點是哪怕是想要栽贓嫁禍給他,都幾乎不可能。
他總感覺這件事情裡面,好像有李愔故意的陰謀。
故意讓李世民和李承乾難堪。
李承乾如此想著。
同樣李世民也意識到了不對勁。
他大費周章,把李愔從巴州叫回來,要給李愔定罪,要教訓李愔。
這事兒弄得天下皆知,文武百官也都看著。
結果李愔已經乖乖的回來了,可是查來查去,最終結果是跟李愔沒有任何關係,人不是他殺的。
這讓李世民如何收場啊?
這不就是等於自己,告訴了全天下,自己把自己的兒子給誤會了,而且還折騰別人,千里迢迢的跑回來,
關鍵李愔回來之後,就對李世民說事兒不是他幹的,李世民還非不相信,還一定要調查。
而調查出來的結果,還真就不是人家李愔乾的。
當父親的不相信自己的兒子,還污衊了自己的兒子。
結果全天下都知道他冤枉了自己的兒子,然後他該怎麼收場呢?
這讓李世民非常頭疼,偏偏這事兒還跟之前李承乾設計,讓李愔跟長孫聘婷發生關係那事,不是一個性質。
那件事情雖說是李承乾從中設計,但李愔畢竟和李承乾發生了關係,是確實幹了這事兒的,。
李世民從中各做懲罰,他覺得還合理,天下許多人也都沒怎麼說。
可眼下這事,這擺明了就是你李世民錯了。
擺明了就是冤枉了李愔。
那這種情況下,要如何去處理?
反正現在李世民很頭疼,他也同樣叫來了大理寺卿跟刑部的尚書。
一番番的詢問,這大理寺卿跟刑部尚書都表示,他們可以用人頭保證,這個案子絕對跟蜀王李愔,沒有任何關係。
他們都這麼說了,這李世民還能怎麼樣呢?
人家總不可能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吧。
所以這李世民也是無比的頭疼。
他想到當時李愔說的,兩三天時間過後,若是沒有證據的話,他就要回蜀地。
這李世民就不知該如何是好。
他頭疼的不是李愔要回蜀地,而是李愔要回蜀地的話,就代表著他李世民錯了,還冤枉了李愔。
這讓天下人如何看他呀?
他也不是沒想過,承認自己冤枉了李愔。
可一想,他還是否定了這個想法。
他可以給文武百官們認錯,可以對天下萬民們認錯,但這在他看來,也是一種政治手段。
反而能夠提升他的人格魅力。
可若是讓他給自己的兒子認錯,那他就真有些不太樂意了。
何況,還是李愔這個跟他關係最不好,最不受他待見的兒子。
給這樣一個兒子道歉,他自己內心也很難接受。
反而他最能接受的是,李愔來給他一個台階,來自己承認自己在這件事情里有錯,然後請李世民寬恕他。
那李世民覺得,自己就可以借坡下驢,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
可顯然,李愔絕不會來主動給他台階。
在李愔看來,這件事情他絕不可以低頭。畢竟他也覺得他沒有做錯。
哪怕是讓所有人都知道人是他殺的,他也沒錯,他也絕不會低頭道歉,低頭認錯。
何況現在,大家都覺得人不是他殺的,他就更沒有理由去低頭了。
思來想去,李世民覺得自己可以暗示一下李愔。
然後讓李愔主動低頭認錯,給自己一個台階。
自己就能將這一次的矛盾給化解掉。
當然他也不是想要跟李愔,緩和父子之間的關係,
他純粹是不想讓天下之人,認為他是一個冤枉自己的兒子,而沒有任何表示的君王罷了。
想到這裡,順便讓李愔來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