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歷史三千問> 第六十五章 五虎將中誰與諸葛亮關係最密切

第六十五章 五虎將中誰與諸葛亮關係最密切

2024-08-19 08:28:45 作者: 菜菜六親不認
  在治理國家和維護政權的過程中,大臣之間的團結合作是確保政權穩定和長久發展的重要基礎。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劉備才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三國亂世中,憑藉其非凡的個人魅力和領導才能,聚集起一群傑出的人才,圍繞在他的周圍,共同為實現他的宏偉藍圖而努力。在這些人才中,武將方面有著名的五虎上將,包括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他們在戰場上英勇善戰,是劉備軍隊的核心力量。而在文臣方面,有像諸葛亮、龐統和法正這樣的智囊團,他們運籌帷幄,為劉備提供了無數精妙的策略和建議。

  正是由於這些文臣武將的精誠團結和共同努力,劉備才能夠在多次與曹操的較量中取得勝利,最終在蜀地建立了蜀漢政權。在劉備的領導下,他的手下文臣武將們的關係非常和諧,他們之間的合作無間,共同為蜀漢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當劉備去世之後,政權的實際掌管者變成了諸葛亮。作為文臣中的領袖,諸葛亮與武將們的關係又是如何呢?在五虎將中,誰與他的關係最為密切呢?

  實際上,關羽雖然與劉備情同手足,但他在劉備去世後不久也去世了,因此他與諸葛亮的關係並不是最密切的。趙雲雖然忠心耿耿,英勇善戰,但他在後期的影響力和與諸葛亮的互動也並非最為緊密。那麼,究竟誰才是與諸葛亮關係最為密切的武將呢?或許我們可以逐一分析,看看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與這些武將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從而找出答案。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關羽,這位在武將中地位崇高的將領。儘管他在戰場上英勇無比,但他在與文臣領袖諸葛亮的關係上,卻存在著一定的權力衝突。這種衝突源於他們各自在劉備陣營中的角色和職責,使得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和諧。關羽作為武將之首,他的威望和影響力在軍隊中無人能及,而諸葛亮作為文臣領袖,他的智慧和策略在朝堂上同樣舉足輕重。這種權力的平衡和競爭,自然導致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十分融洽。

  其次,關羽的脾氣和性格也是眾所周知的。他以體恤官兵和百姓而聞名,但對士人卻顯得不夠尊敬。在他看來,文人往往缺乏實戰經驗,無法與他在戰場上並肩作戰。因此,從骨子裡,關羽是瞧不起文人的。然而,諸葛亮的才華和智謀卻是無人能及,即便是關羽也不得不承認。因此,儘管關羽在內心深處對文人有所輕視,但他至少在表面上對諸葛亮表現出了足夠的尊敬。這種尊敬,更多的是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而非真正的親密無間。他們之間的私人感情並不深厚,更多是基於對大局的考慮和對彼此能力的認可。

  而諸葛亮對關羽的態度也是如此。作為一位深謀遠慮的智者,諸葛亮深知關羽在軍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處理與他的關係時,總是表現出足夠的謙讓和尊重。諸葛亮甚至尊稱關羽為「美髯公」,以示對其英勇和威望的認可。然而,這種尊重更多是出於對整個蜀漢大業的考慮,而非真正的私人情感。在諸葛亮的心中,他或許也明白關羽的局限性,但他知道在關鍵時刻,關羽的武力和影響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儘管他們之間缺乏深厚的私人感情,但在公共場合,他們總是保持著一種表面上的和諧與尊重。

  再次審視馬超的情況,我們可以發現,他與諸葛亮之間似乎並沒有太多的直接聯繫和互動。馬超,作為一個外來者,曾經在西北地區是一位聲名顯赫、叱吒風雲的大軍閥。然而,自從他投靠了劉備之後,劉備在內心深處始終對他保持著一定的戒備和不信任。因此,在蜀漢的朝廷中,馬超總是表現得小心翼翼,極力避免捲入任何可能引起爭議或衝突的事務之中。在這種背景下,當彭羕在他身邊說出那些悖逆不道、大逆不道的言論時,馬超立刻感到極度不安和擔憂。他擔心這些言論一旦傳到劉備的耳朵里,自己可能會因此陷入麻煩,甚至遭到劉備的責難和懲罰。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選擇轉身去向劉備報告此事,希望能夠以此來洗清自己的嫌疑,避免受到牽連。

  在這種複雜的政治環境中,馬超是否會選擇去結交當時權勢滔天、備受尊敬的諸葛亮呢?考慮到他目前的處境和劉備對他的態度,馬超似乎並沒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主動接近這位蜀漢的第一權臣。畢竟,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地位是無人能及的,而馬超作為一個曾經的敵對勢力,現在又處於被監視和猜疑的狀態,他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放大解讀。在這種情況下,馬超恐怕是沒有足夠的膽量去主動結交諸葛亮,以免引起更多的猜疑和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他只能繼續在蜀漢朝廷中保持低調,小心翼翼地處理與各方的關係,以求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保全自己。

  關於趙雲,他是一位非常誠實可靠的人,與孔明的關係也十分密切,兩人經常攜手合作。然而,趙雲身上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對劉家天子的忠誠達到了極致。他一生都在為劉家父子提供保護和護衛,這一點孔明是心知肚明的。孔明明白,無論自己與趙雲的關係多麼親密,都無法改變趙雲堅守的原則和忠誠。因此,在劉備去世之後,孔明並沒有特別重用趙雲,而在北伐的過程中,也沒有將趙雲帶在自己的身邊。相反,孔明讓趙雲帶領一支偏師,實際上是將他調離了主要戰場。後來,在一次戰役中,孔明因為戰敗而自貶三級,同時也將趙雲降級。不久之後,趙雲在一種鬱鬱寡歡的狀態中去世了。

  在排除了其他幾位將領之後,我們可以看到,黃忠和張飛成為了主要的焦點人物。黃忠,這位曾經隸屬於劉表麾下的老將,他的晉升之路可以說是異常順暢且迅速。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中郎將,僅僅經過了數年的光陰,便一躍成為了後將軍,與關羽、張飛等人齊名,甚至在品階上超過了趙雲,達到了更高的地位。黃忠在定軍山的卓越戰績自然是不可忽視的,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的籍貫。黃忠是南陽人,而諸葛亮少年時期在南陽居住了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可以說南陽對他而言就像是第二故鄉一樣。在古代,人們對於這種地緣關係的重視程度是相當高的,因此,黃忠和諸葛亮之間的老鄉關係,無疑為他在軍中的地位提升增添了一份助力。

  儘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得上是半個同鄉,但諸葛亮與之關係最為密切的人並非黃忠,而是張飛。眾所周知,在最初的時候,張飛對諸葛亮持有相當程度的反感,認為他渾身散發著文人的那種矯揉造作的氣息,充滿了書生氣。然而,當張飛親眼目睹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智謀之後,他對諸葛亮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根據史書記載,張飛特別喜歡與有才華的士人交往,他自己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不僅擅長書法,還精通繪畫,可以說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物。正因如此,他與諸葛亮之間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關係愈發深厚,張飛一生中只聽從兩個人的命令,一個是他的主公劉備,另一個就是諸葛亮。

  最後總結一下:關羽由於其傲慢無禮的性格,與孔明之間的交往更多地體現在官場上的表面迎合,缺乏真正的內心交流。馬超則表現出一種膽小謹慎的態度,他不願意與旁人過於親近,總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趙雲則是一個盡忠盡責的人,在原則問題上,他不會輕易服從孔明的命令,表現出一種堅定的立場。黃忠雖然與孔明有著同鄉之誼,但兩人之間的私交並不深厚,關係相對疏遠。唯有張飛,他對孔明是真正的感情,打心底里佩服孔明、尊敬孔明,他們的關係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級關係,充滿了真摯的情感。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