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鬥牛就牛在,他是皇帝,大權在握,生殺予奪,但卻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在位三十年很少聽到他主動去殺什麼人,除了殺了一個葬禮上罵諸葛亮的,剩下罵他媽拉皮條的那人,他都是走的司法程序。
也沒聽他建什麼奇觀。
手下有過諸葛亮那樣的大才,但諸葛亮死後他也沒pua別人「你怎麼就不能像相父一樣.
他努力的在踐行劉備死前說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可以說,阿斗代表著打工人對領導者最完美的想像。
我知道我不是李世民,我也不需要你做韓信李靖,你做好你該做的,你做好你本分做的,然後大家一起,把日子過得安穩舒心。
正是在不要求諸葛亮成為諸葛亮的環境裡,劉禪成就了千古唯一的諸葛武侯。
阿斗不會說什麼「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他可能做不到,他可能自己沉迷於吃喝玩樂,但至少在他的治下,所有人的路都能安全地延展。
所有打工人都知道,一個不貪功不諉過的領導有多難得。
劉禪不是劉備,沒有大耳朵的人格魅力,但他用自己長久的執政風氣,塑造了一種公正。
而公正本身,就是百姓的信心和嚮往。
所以蜀漢以偏安一隅的弱勢,達成了很多王朝都難以想像的政治長度。
隋煬帝從繼位到身死,不過十四年而已。
秦二世從繼位到身死,不過四年而已。
那劉禪呢?
劉禪執政41年,其中有諸葛亮輔佐的不過11年,諸葛武侯過世後,劉禪又獨立支撐了整整30年。
若非國力上的絕對差距,他還能再撐下去。
此後百年,當三國的餘波都掃盡後,念叨著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東晉大司馬桓溫,帶著與諸葛亮一較高下的心思,尋到了一位經歷過諸葛亮時代的老人。
桓溫問:當今世上,誰能與諸葛亮相比?
桓溫心中的答案是自己,桓溫甚至覺得自己能超越諸葛亮。
直到他聽到老人的回答。
葛公在時,亦不覺異,
自公歿後,不見其比。
桓溫默然。
丞相在時,也沒感覺到太多的特別,但丞相去世之後,卻再也沒有見到能與他相比的時代了。
此後這句話被無數人引用,用來懷念諸葛亮的11年。
可那也是劉禪的11年,在此之後,在沒有諸葛丞相的時代,劉禪又支撐了整整30年。
也正是蜀漢國滅之後,從此天下信如洛水,慈如孫吳,熄滅了所有人對社會清明的嚮往。
劉禪不夠英明神武,他知道。
所以他不折騰。
他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給人才施展的舞台。
有功則賞,有過亦不辱人。
因此在他的治下,忠直當奮起,勇士自爭先。
包括姜維在內,很多後蜀漢時代的官員,其實是沒見過劉備的。
但他們卻願意為了這個王朝效死。
只是因為諸葛亮嗎?並不是的。
正是因為劉禪的存在,才會讓後蜀漢時代的人們,對劉備產生了無數更加神聖的想像。
後主吃喝玩樂,都能維持這種國勢,那先主勵精圖治的時代,該有多英明神武?
正是在劉禪寬鬆卻有秩序的包容里,劉備與諸葛亮一起,成為了所有君主眼中的神話。
成為了所有百姓眼裡的童話。
再說一件事:
蜀漢四相中有一個叫董允。
他是專門負責在宮內匡扶劉禪的。
劉禪常常想擴充後言,每次都被董允拒絕。
理由是"允以為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一今嬪嬙已具,不直增益,終執不聽」
你能想像麼 ?
一個天子,後宮只有十二人,沒人去世的話,就不許納新人。
關鍵是劉禪還聽話。
這種循規蹈矩的天子生活,直到劉禪三十九歲才開始鬆動,因為董允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