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鄭芝龍的話。
朱由檢不由輕聲笑了起來。
「哈哈哈!」
「好了,朕並無責怪愛卿之意。」
「關於愛卿的過去,朕已也從奏摺中了解過。」
「但那些都是文字上的,缺乏人情味。」
他帶著微笑坐在龍椅上說道,:「現在見到愛卿本人,朕自然想了解更多。愛卿不會介意吧?」
鄭芝龍一聽。
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
隨即連忙回道:「臣不敢!」
「好了,鄭愛卿,你在與荷蘭人的戰鬥中俘虜敵酋,全殲荷蘭主力,並成功收復寶島,立下赫赫戰功。」
「你想要朕如何獎賞你呢?」
朱由檢雖然心中已有打算,但表面上還是隨意地詢問道。
鄭芝龍也是個明白人,知道這是皇帝的一種試探,於是他立刻跪下,道:「無論陛下如何賞賜,臣都感激不盡!」
「真的嗎?」
朱由檢微笑著追問道。
鄭芝龍誠懇地說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臣感激不盡!」
朱由檢覺得鄭芝龍的回答有些無趣,便轉頭給旁邊的王承恩使了個眼色,「鄭芝龍上前聽封!」
鄭芝龍迅速上前一步,跪下準備接受封賞。
王承恩展開手中的聖旨。
開始宣讀起來。
「鄭芝龍,出身卑微,草莽之間,卻憑藉英勇與才智,在大明王朝擔任五品游擊將軍之職。」
「在海疆與外族激戰中,他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大敗異族,蕩平海盜,成功收復寶島,立下赫赫戰功。」
「如今,蒙受陛下隆恩,晉升為福建水師都指揮使同知(從二品),並賜予懷義伯爵之位,賞白銀千兩,東珠百顆!」
鄭芝龍聽到封賞的東西後,內心激盪,再次跪倒在地,感激涕零的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從五品至從二品。
這簡直是跨越式的六級飛躍!
昔日的校尉小卒,如今已是一軍之中的副帥。
僅次於福建水師主將的存在。
一旦主將不在。
他便是絕對的領袖,權柄赫赫。
與前大不相同。
朱由檢的賞賜慷慨大方,鄭芝龍的仕途也是一帆風順。
當然。
他得到如此豐厚的封賞。
自然有人會心生不滿。
畢竟,鄭芝龍幾乎是一步登天,連升六級,還獲封正四品伯爵。
雖非世襲。
但也足以讓不少人眼紅嫉妒。
想當年,朱由檢為整頓朝綱,嚴懲貪腐,曾大肆清理爵位,那些貪生怕死、貪污軍餉、吃空餉的官員,被清理了五分之四。
而剩下的五分之一,皆是忠貞為國、願意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
鄭芝龍今日的成就。
正是他英勇善戰、忠誠報國的最好證明。
…..
朝堂退朝後。
鄭芝龍一回到家便立刻派鄭森去邀請張寧參加慶祝宴會。
張府與鄭府之間的關係已是眾所周知。
鄭芝龍此次不僅連升六級,還被封為懷義伯,這無疑是巨大的喜訊。
因此張寧也沒有推辭。
當他抵達鄭府門口時,鄭芝龍滿面春風地親自迎接。
這讓他心中暗自讚賞鄭芝龍的聰明。
按理說。
鄭芝龍如今已是正四品的伯爵,地位大幅提升。
而張寧已不再是欽差。
兩人的身份地位看似發生了根本變化。
然而,鄭芝龍並未表現出任何驕傲,反而依舊保持謙遜,親自在門口迎接,這表明鄭家的人並未因地位提升而自滿。
張寧半開玩笑地拱手說道:「哎呀,懷義伯親自相迎,真是讓在下受寵若驚啊!」
鄭芝龍聽後苦笑道:「張先生,這話就見外了!」
「咱們兩家的關係非比尋常。」
「再說,張先生雖是布衣,但能力遠超朝中許多一品大員,若非張先生不喜官場,陛下早就重重賞賜了。」
一邊說著。
他一邊將張寧引入自家宅院。
在前往宴會的路上。
他還詳細地向張寧講述了今日早朝的經過。
當聽到有幾位官員反對給予如此豐厚的封賞時,張寧的表情變得認真起來。
張寧輕輕一笑,對鄭芝龍安慰道:「不必理會他們,那些人不過是嫉妒而已,成不了氣候,而且鄭兄你肯定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吧?」
鄭芝龍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一愣。
「不知張先生指的是……」
張寧直截了當地說道:「水師的情況。」
鄭芝龍猶豫了一下。
「這個……我確實聽說了一些風聲!」
「難道是真的嗎?」
鄭芝龍自然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他也是個聰明人,肯定會建立自己的情報網。
只是效率和準確性可能差一些。
很多時候都是經過多次轉手的消息。
張寧故作神秘的說道:「差不多吧!如果陛下真有此意,那麼水師將變得至關重要,說不定鄭兄你還會重拾舊職呢!」
鄭芝龍再追問時,張寧便不再多言。
鄭芝龍也明白,張寧能透露這麼多,已經是給他極大的面子。
不說的部分也是為了他好。
他心中有了準備,自然更有了底氣。
因此。
在隨後的宴會上。
鄭芝龍連連向張寧敬酒,表示感謝。
在接下來的時日裡。
張寧一直在家中休息,沒有參與其他事務。
用他自己的話說,難得有機會休息,自然要好好享受一番。
他帶著柳如是和陳圓圓他們一起去釣魚、採風,或是去茶樓聽書。
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即便是鄭森來找他,也被他打發了回去。
然而。
就在張寧好奇朱由檢何時會正式對東瀛採取行動時。
朱由檢終於在朝堂上第二次提出對東瀛動手。
和之前一樣,仍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儘管這次反對者比上次少了一些。
但人數依然眾多。
不過,這次朱由檢已有準備。
他在朝堂上宣布要向東瀛發出國書,並讓人找出相關的卷宗。
朱由檢故意在朝堂上表現出憤怒。
這讓許多人措手不及。
尤其是當他展示出收集到的東瀛藩屬國懷有異心的證據時。
許多反對者頓時啞口無言。
當然,也有人擔心這會影響大明的聲譽,以及引起周圍藩屬國的不安,可能會引發其他問題。
如果沒有和張寧商議。
朱由檢可能也會在反對聲中猶豫不決。
但現在,有了張寧「養寇自重」的策略提示。
這些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在眾大臣還在反對時,他便學著張寧教導給他的說道:「東瀛有倭寇,我們大明可也有難以剿滅的海盜啊!」
大殿內的大臣們立刻領會了他話中的深意。
隨即就是嘩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