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12章 :債台高築,堪比心涼

第12章 :債台高築,堪比心涼

2024-09-14 17:33:59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債台高築,堪比心涼

  作者:伊君

  說好的出兵,說好的歸屬呢?

  周赧王是天子,在秦兵到來的時候卻喊不到兵,不僅沒有來兵,還在戰爭中欠下了債務,而且債務還確實不輕。

  確實不輕的債務不僅讓天子去躲債,而且後來還搬不到了兵。

  秦兵不是猛虎,可是不是猛虎的秦兵,依然讓天子走向了末路。

  債台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冰涼。

  周天子在封侯拜相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的人,人心也會是如此的冰冷。

  說好的是臣子,說好的是封地呢?

  天子能夠封賞,自然也能夠收回。

  周赧王忙於躲債,可能是忘記了這一環,或者是已經到了無法執行的地步。

  趙匡義做到了酒杯釋兵權,周赧王為什麼就沒有想到這點?

  如果地可封可收,秦王還會如此狂妄?其他諸侯們在國難當頭時,還會是如此的漠不關心,還好意思只知道追債嗎?

  可能是對人心的炎涼估計不足,或者是對自己的天命太過於相信。

  周天子堅持的似乎還真就是只封不收。

  債台可以一次次加高,但是內心的承受絕對不可能無極限。

  自己是天子,而天子竟成了名號。

  幾百年來的奠基,幾百年來的延續,延續到自己,卻成了需要讓位。

  秦國是自己的諸侯國,自己的諸侯國,依然表現出了如此的強勢,屈屈逼人,其實也是欺人。

  強大著他們的強大,也威懾著別人的威懾。

  秦嬴政在吞併別國的時候,目標已經就很清楚了。

  更為清楚的是各國的自保,讓他的野心得到了最大的膨脹的機會。

  一個一個的可以吃掉,為什麼就不去做?

  不管秦嬴政最初有沒有滅周的打算,但是在多次的試探中,他確實增添了不少的勇氣。

  諸侯們都想著和天子去平起平坐。

  平坐似乎就意味著地位的升高。

  各人的封地各人自保,哪裡還想著去幫別人?即便是天子。

  別人不動,我也按兵。

  周赧王無奈,舉債也能夠讓債台高築。

  天天躲債自然阻擋不了秦兵,各諸侯的沉默,自然也讓他倍感灰心。

  堂堂一個天子,竟然落到了如此下場。

  仁政的結果成就了周朝,似乎太過於仁慈,還真就釀成了自己的被動。

  人人都自私,就你必須公?

  因為天子屬於大家的天子。

  諸侯們似乎還真就習慣了天子的冊封。

  大家的天子,在把土地都分封給了別人之後,自己就沒有了依靠。竟然就沒有管制諸侯們的權力,或者是手段。

  而且還有要不要使手段。

  一個人的仁慈,換來的似乎就是諸侯們的冷冷冰冰?

  不管不問,或者是佯裝看不見。

  不肯出兵,錢也屬於舉債。

  這是什麼樣的體制?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天子?什麼樣的朝臣?

  身為天子的權力哪去了?

  土地沒有了,人也鳥獸散。

  周赧王迷失,似乎諸侯們也都迷失了。

  迷失在享樂上。

  天子成了自己的天子,諸侯們也都成了自己的諸侯了。

  欠債要還,出兵沒有。

  唇之不存何來齒呼?

  諸侯們不想那樣多,不想那麼多的六國自然也想不到自己也要滅亡。

  天子都走向了民間,諸侯們安能獨活?

  投機者的行為,自然也為秦始皇所恥笑。

  寧願站著死,安能跪著生?

  燕子丹意識到了,項羽也成了遲來的英雄。


  遲到的英雄,依然讓百姓看到了希望,至少是可以溫暖下周赧王暮年的心。

  走向民間的天子已經屬於暮年,但是暮年的天子,依然希望得到少許的溫存。

  有人接納了他們,他們得以生存,項羽劉邦們的奮起等,多少還是讓人間感受到了些許的溫情。

  周赧王自己不再期盼,但是國人有期盼,正能量在期盼。

  畢竟周王朝在周公旦的時候就開始推出了「周禮」,而道家所推崇的道德觀也已經在民間有了基礎。

  再加上後來的戰火和暴政也確實讓國人不堪重負。

  有人感覺對不起周天子,有人懷念曾經的仁政。

  仁政在哪?天子已走入民間。

  楚漢之爭中,雖然項羽兵敗垓下,但是項羽的豪情依然在為民間所傳頌。

  或者還有對周赧王的愧疚。

  在自己臨難的時候,才想起別人的曾經。

  曾經的曾經已不復留存。眼前竟是殺戮,竟是戰火,在戰火中,似乎還就是人人都不能保,更別說是自保。

  劉邦沒有自保,項羽也沒選自保。

  在不肯過江東時,項羽想到的依然是對不起江東父老。

  江東父老又何止就在江東,項羽的出兵就是受江東父老之命。

  他是為了天子,其實也是為了朝堂。

  但是他來的有點遲,周赧王已經走入了民間。

  在項羽把刀劍舉向秦子嬰的那一刻,他似乎還真的沒有憂慮。

  他已經對得起了自己的父老了。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長途跋涉,一路奔波著去完成使命,那是何等的不容易?

  項羽已經做的很好了,但是出人意料的,竟然還有一個劉邦。

  劉邦開始的時候是幫手,後來就成了對手。

  歷史的演變,似乎也只有時間知道。

  楚漢之爭的結局,竟然讓項羽自刎在了烏江。

  都是伐秦,伐秦之後,曾經稱兄道弟的人,竟然發生了爭議,還竟然就送掉了性命。

  這和項羽的性格有關,其實當時信息的閉塞更是主因。

  人們惋惜項羽,也感嘆時事。

  可是時事還就是事實。

  項羽已去,劉邦稱帝,對不起江東父老,不肯過江東,霸王別姬等卻成了典故,成了國人長久的記憶。

  劉邦當上了漢王,當上了漢王的劉邦,似乎也可以不逼項羽。

  「鴻門宴」突顯出了兩個人的隔閡。

  周波,周文等人沒有依仗原有的任何諸侯,劉邦即便是平民,但是平民出生的劉邦還是坐上了大位。

  項羽和劉邦的「稱兄道弟」完全可以以其它的方式延續。

  周文戰死沙場,周波在漢朝的功績似乎也很少有人能比。

  還有他的兒子周亞夫,完全可以和三國時期的周瑜,和剛剛過去的項羽相比。

  綸羽飄飛間,那就是魅力和氣魄。

  這是歷史,其實更是生活的真實。

  劉邦稱帝似乎偶然,其實也屬真實。

  不然何來的赤帝傳說,何來的呂公相人。

  劉邦不知道,自有知情人。

  呂雉成了劉邦的皇后,而當時的劉邦還只是一個亭長。

  秦兵押解的犯人中,自然會有和周王朝,或者就是和呂公有所關聯的人。

  比如周勃,或者周文等。

  劉邦趕上了特定的時候,特定的時候自然會出現特定的人。

  機緣也畢竟是機緣。

  金珂刺秦王失敗以後,依然出現了項羽的遠征,只是在項羽出現的同時,還出現了一個赤帝。

  項羽和劉邦似乎還都肩負著使命,但是在使命結束之後,還就是出現了延續。

  劉邦坐上了皇位,項羽成了人們的記憶,國人已經不想再讓項羽的心涼了,畢竟項羽曾是英雄。

  英雄已去,去的依然是可歌可泣。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