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22章 :百家爭鳴,諸子亂場?

第22章 :百家爭鳴,諸子亂場?

2024-09-14 17:36:33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百家爭鳴,諸子亂場?

  作者:伊君

  春秋之後是戰國,戰國自然是亂,誰想打誰誰就打誰,誰想稱霸,誰還就能夠稱霸。

  戰國之亂不僅局限在國與國之間,其實在思想上,認識上也早已先亂。

  亂的不僅僅是百家,似乎還有太多的諸侯國。

  周天子封侯拜相的時候,自然封出了太多的諸侯,太多的諸侯後來也都成了國。

  「以國為姓」之後,周武王的兄弟叔伯也都有了自己的姓,自己的封地。

  各自為政,似乎也是一種必然。

  必然的還就是分別出了和天子的親疏關係。

  每一代天子都有自己的兄弟,也都有自己的叔伯。

  兄弟們也有自己的後人,叔伯們的後人們,自然就和天子們在血緣關係上遠了一層。

  一代一代地更替,自然在更替的過程中,就有了自覺不自覺的排序。

  天子只有一個,或者是一支,一支的親屬關係,也依然龐大,龐大的還有各種的親戚,以及親戚們的更多親戚。

  血緣關係可以凝聚人,但是龐大的血親,仍然有著比較,或者是各種的比較。

  天子的叔伯可以成為普通人,比如周成王的蔡叔,管叔等。

  春秋五霸的崛起,有偶然因素,必然性似乎更大。

  更大的還有先起的「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民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似乎更代表意見的分歧。

  分歧越大,「家」也就越多。

  法家有法家的理論,儒家有儒家的思想。

  爭霸的最初,自然是先打嘴仗。

  嘴仗似乎也可以論「伙」,也有牽頭人。

  公說公好,婆說婆有理。

  天子只有一個,只有一個人天子,似乎也不太好干預某些諸侯國。

  畢竟五霸已經稱雄,而周王室在經歷過自己的動遷之後,也分化和削弱了很多。

  天子們倚仗著諸侯國,即便是諸侯和諸侯們之間出現了爭議,出現了嘴仗,春秋時期的天子,可能選擇的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沒有干涉到王室,干涉到天子的地位。

  五霸就五霸,爭論似乎也就由他爭論去吧。

  天子們的默許,應該也是各種理論,各種紛爭,各個學說不斷上演的初始。

  諸侯們在爭,天子們也想在紛爭中找到自己的平衡,或者就是自己接下來存在的方式。

  畢竟比不了周武王,也比不了成康時期。

  周平王選擇了遷都,所遷的也就是紛爭。

  想避開一部分人,可是那一部分人的力量,也並不是沒有影響。

  周平王智慧,可是歷史趕到了這塊,他的父親周幽王把荒誕演繹進了朝堂,為了褒姒一笑,竟然不惜「烽火戲諸侯」。戲完諸侯,人家還要換太子。

  周平王正是那個要被換下來的太子,

  太子在,太子的外公也在,而且據說外公還就是春秋五霸之一。之一的一霸,自然不可能看著自己的女兒,自己女兒的兒子,將要被成為天子的太子當不了天子,而被其他人換掉。

  外公起兵,歷史就發生了改變。

  改變的結果,也就是褒姒被掠走,如意被殺,周平王雖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但是在當天子的時候,還是選擇了,必需,立即遷都。

  遷都分化了王室,自然也給其它諸侯們的紛爭,忽視王室埋下了隱患。

  天子在變弱,其他本就各自為王的諸侯們,更可以放開膽子去擴張爭霸了。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局面在一步步加深之後,於是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戰國之亂。

  戰國之亂的亂,有著各種因素的存在。

  天子是一面,諸侯是一面,關鍵還有緊跟而來的各種思想,各種學說,以及各種的嘴仗和爭議。

  打嘴仗也屬於戰國之亂的一種。

  思想混亂,各自為主。

  一個學派代表一家,百家自然就有著太多的觀點,或者是太多幫派的意見。


  百花齊放是美景,一百個人吵架自然不是什麼好事。

  至少說明意見很亂,思想很不一致,更何談同一。

  武王伐紂的時候,藉助大家的力量,讓泱泱不可一世的商湯都顛覆了,可是歷史在到了周赧王的時候,太子不僅搬不到兵,而且債台高築,自己還只能去天天躲債。

  堂堂一個天子,竟然害怕諸侯害怕到了如此的程度,更何況下面的諸侯國對諸侯國?

  秦嬴政之所以把天子趕向民間,自然是看到了適應他的機會,掌握住了諸侯們的私慾。而且私慾已經早就達到了爆棚。

  百花齊放是美景,百家爭鳴,表面上民主,實則是思想的混亂,意見分歧。

  在一個私慾爆棚的環境裡,誰會保護天子,聽從天子的調遣?

  天子似乎也像極了諸侯,或者僅僅只是一個擺設罷了。

  一個擺設的天子,諸侯們自然可以無視,秦嬴政就可以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之後,也不願當天子,而是要當他的「始皇」。始皇就是從他開始,往後都是皇帝了。

  皇帝和天子的區別,就是秦始皇可以吞併六國,也可以大興土木。

  六國是他吞併的,長城,阿房宮,驪山陵墓是他建的,接下來的毀書坑儒也是他發起的。

  他也害怕千家爭鳴還就是能把自己給爭掉。

  春秋戰國時候可以「鳴」,「鳴」的越厲害對自己越有利。

  周天子默許了後來的「爭鳴」,但是秦王嬴政看的很清楚,似乎也利用的挺好。

  煽風點火似的,他要的是別人的滅亡,而自己能夠稱霸。

  不然「始皇」何來?

  周王室的分化,給諸侯國,或者是整個社會,傳遞出了太多可以不受約束的理由。

  不管是法家,儒家,都可以粉墨登場,但是在百家爭鳴時,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道家的隱去,老子的出關。

  老子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在沒有其他家的時候,大家尊的是道家,但是在其他家紛爭最激烈的時候,道家竟然隱去了,或者只存在於民間了,老子據說也騎著青牛出關了。

  出關自然是去了關外,不與關內的人爭論了。

  是主動離開還是無奈為之?歷史在發展到幾千年之後,似乎也不可能找到最初的答案了。

  反正老子走了,而儒家思想後來還真被各個帝王們推廣了。如同秦王嬴政當初用的「皇帝」一樣,雖然秦始皇的子子孫孫都被人給殺了,但是皇帝的沿用,在跨度了幾千年之後,還就是給延續了下來。

  皇帝們防備著不走周赧王的老路,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儒家思想的管制。

  儒家思想在管制人上,絕對是有著一定的嚴密性。至少是和道家思想遵循的「道法自然」,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百家爭鳴之前是道家,道家遵循的是自然,似乎「百家爭鳴」也屬於自然,道家沒法去和別人爭論,也沒法啟示周天子用「三綱五常」。「三綱五常」屬於儒家,儒家的出現是後來,自然它知道當權者更需要什麼?周赧王又失利在哪裡?

  儒家思想是「帝王」們所需,或者是急需,所以它的市場,在道家代表人物離場的時候,就有了更好更多發揮的可能。

  老子走的是自己,其實代表的是一批人。儒家獨崛起,其它百家們在「毀書坑儒」時,應該也有著其他六國的命運。

  六國不少,只剩秦,百家很多,獨尊儒術。

  儒家夠嚴密,也有著一套環環相扣的狠,不僅是秦嬴政急需,後來的帝王們似乎也都喜歡。

  不管參與沒有參與過當初的「百家爭鳴」,反正在秦始皇「毀書坑儒」之後,其他帝王們採用的也都是儒家了。

  道家隱沒在了民間,儒家登上了殿堂。

  秦始皇不允許別人去「道法自然」,百家爭鳴也只能留在周朝。

  周朝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也算是一個特殊的王朝。

  天子下面還有很多諸侯國,諸侯國不僅有自己的國君,還有自己的軍隊。

  周天子自己沒有軍隊,需要用兵的時候還要調遣,誰出力多還要嘉獎。沒錢可以借,躲債的時候,也只有天子去自己給自己築債台了。

  如此的一個政權,還就是執政了八百多年,還出現過成康之治不治而治的盛況。

  後來的帝王們選用了儒家,可是那麼多王朝,在執政時間上還都沒有一個超過周朝,更沒有敢用「道法自然」,去允許「百家爭鳴」重現。

  百家爭鳴熱鬧,但是對於當權者來說,沒有主題,意見分歧,或者是差不多的思想的跟進都是問題,社會要走得長遠,健全,那也是相當艱難,或者本身就是不可能。

  公說公很好,婆說婆有理,一個永遠達不了一致的群體,本身就是爛攤子,或者接下來等著就是戰國之亂了。

  互相吵架,吵不了就打。

  即便歷史上沒有秦嬴政,在大雨

  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環境下,周赧王即便沒有債台高築,也不可能再有武王伐紂時,周武王姬發的感召力了。

  百家爭鳴聽起來很好,但是當諸子百家演變成諸子亂場,即便是成康時代,估計也不可能出現「不治而治」的盛況,不治而治,刑具四十年不曾動用,靠的還就是人的自覺。

  自覺的本身也就是思想,而且是思想的絕對統一,認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