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41章 :歸漢的文姬,留下的思緒

第41章 :歸漢的文姬,留下的思緒

2024-09-14 17:41:01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歸漢的文姬,留下的思緒

  作者:伊君

  文姬歸漢已成為了典故,典故中一個弱女子的劫難,因了當權者的干涉,似乎出現了好轉。

  回到了家鄉,也見到了親人。

  在以後的生活中,似乎也歸為了平靜。

  女性就是女性,即便是才女,即便是蔡文姬,在當時,也依然要出嫁,要歸為家庭。

  有了家,似乎就是女性的幸福。

  不管是不是真正的幸福,但是總比飄零在大漠,飄零在異國他鄉要好。

  雖然在他鄉也留下過足跡,但是足跡畢竟是足跡,身心還是有了落定,需要落定。

  蔡文姬雖然在大草原留下了後人,但是在歸漢之後,似乎家鄉里的人們也都希望她忘掉那段不幸的記憶。可以從新開始。

  她也真正做到了再次嫁人。

  可是記憶永遠是記憶,是一個人的曾經,或者就是那段歷史的特定性,生活在那個時段的一些女性的經歷。

  至少是蔡文姬的人生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似乎也真的無法重複,或者也無法剪輯和塗改。

  蔡文姬曾經生活過大草原,即便是一個才女,在戰亂中被別人掠去也只能去作為別人的戰利品。

  在塞外給別人生子,對著南飛的大雁眺望自己曾經的家鄉。

  這是一個淒涼的場景,其實也屬於歷史中的真實。

  當時的胡人曾經騷擾過中原,而深處中原的女性就是遭到了劫難。

  蔡文姬是其一,其一也屬於當時的人的真實經歷。

  大草原上的鐵騎在中原掠奪的也並不止蔡文姬一個女性,似乎也只有蔡文姬實現了歸漢。

  歸漢的路途自然也屬於漫漫。

  掠來的時候是一人,接走的時候已經是身為了母親。

  母子情自然也屬於血脈的聯繫。

  政治家不管,歷史也可以忽視,但是似乎就當事人忽視不了。

  兒子有自己真正的母親,蔡文姬確實也有著自己的血脈在大草原。

  歷史造成了劫難,人也只能在劫難中書寫歷史,或者是忍受傷痛。

  南飛的大雁年年都能夠來來去去,而地面上的人就是回不了自己的家鄉。

  這是當時蔡文姬所面對的真實情況。

  家鄉離自己似乎遙遠。在大草原生子、生活,但是總歸不是自願,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己是漢人,自己希望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曹操也算是文人,在歷史上似乎也確實做了這麼一件惜文愛才的事情。

  文姬歸漢的功績歸為曹操。而曹操在民間卻被人稱之為梟雄。

  身為丞相的曹操都能夠挾天子令諸侯,卻對一個被別人掠去的女性做到了盡其力,施其禮?

  這確實讓人感覺到不解。

  而曹操心裡卻非常的清楚。

  梟雄做事也依然做到了有分有寸。至少面對蔡文姬是如此。

  蔡文姬有才,但是她的出身卻被很多人遺忘,而曹丞相併沒有忘,不然他也不可能做到「挾天子令諸侯」,更不可能吟出「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詩句來。

  他也有大志向,也有自己的追求。

  他在尋找,尋找自己最大的依靠。

  自己最大的依靠已不僅僅是東漢的小皇帝了,在當時,比小皇帝更強的力量還有之。

  他知道蔡邕,而蔡邕恰恰就是蔡文姬的父親。

  周天子封侯拜相一國為姓之後,周文王的第五子姬叔度的後人正是以蔡為姓,封地正是蔡文姬的出生地附近。

  這不是巧合,卻是真實。

  周王朝沒有了,但是周文化還在,人也在。

  三國時期離周並不遠,而傳說中的東吳都都周瑜還正在南方準備和曹操較量。

  那是一批人,更是一種難求的力量。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自然不算什麼光明正大,但是曹操本人也希望能留下點好名聲,收攏點民心。


  以歷史上的脈絡推算,周瑜正是周王室的後人,和蔡文姬的血緣關係也並不是很遠。

  曹操得不到周瑜,但是他身邊卻有個蔡邕,還有蔡文姬的事例。

  蔡文姬當時也確實需要這樣當權者的幫助。

  曹操費盡心機接回蔡文姬,似乎蔡文姬也並沒有表現出非常的感激。在她後來的丈夫出事之後,她依然敢披頭散髮地去見曹丞相,似乎曹操也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的梟雄了。

  曹操表現的也確實大量,像個老大哥的樣子。

  在蔡文姬的面前,他做到了有禮有節。

  惜才,或者還真就是愛才。

  其實曹操更愛的還是權,是想稱王,而又沒到時候。

  他的兒子倒是完成了稱帝,但是很快就被別人所更換。

  歷史就是如此。

  秦贏政逼走了周赧王,秦子嬰被項羽所殺,曹操做到了「挾天子令諸侯」,但是曹丕當政的時間也依然有限。

  三國時期的英雄演繹出了各自的風流,而歷史上的述說也依然是述說,在述說。

  不管爭鬥如何,也不管誰勝誰負,歷史上梟雄一般的曹操對蔡文姬還就是做到了以禮相待,給世人留下了一曲絕唱。

  文姬歸漢響沏千古,而在千古中總能留下曹操的身影。

  曹操文人的一面,溫和的一面,還是伴隨著蔡文姬的故事,給人留下了不解的印象。

  雖然不解,還是能夠接受。

  曹操似乎還就是曹操,做得了梟雄,也依然是文人,文人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句。

  小鳥圍繞著大樹紛飛是想尋找可以依靠的樹枝,自己做點善事可能是出於本心,或者也在尋找枝頭,收一收民心。

  民心所向自然也決定著自己權力的鞏固。

  文姬歸漢在當時確實是引起了轟動,梟雄一般的曹操費了那麼大週摺接回了一個女子,而且還對那位女子以禮相待,似乎也確實做到了一直的關照。

  不管收到的民意如何,就這件事情,這段傳說,曹操的形象還是比較激進的。

  他做到了自己形象的另一面的樹立。在事件中雖然只是個背影,但是這個背影的力量和能量卻不可小窺。

  故事在流傳,而他的身影也總是在呈現。

  三國演義中不管諸葛亮和周瑜如何地草船借箭,如何地火燒赤壁,最後兒子能夠稱帝的似乎也只有曹操。

  曹丞相還就是曹丞相,挾天子令諸侯的是他,接蔡文姬歸漢的也只有他。

  他能夠對蔡文姬以禮相待,至少在挾天子一令諸侯的時候也還是有些分寸。

  看見飛鳥繞樹,他也明白自己的處境。

  何枝可依?如何能得到民心,得到支持?

  蔡文姬似乎也明白曹操的心思,作為一個文人,一個女性,她不僅沒對曹操接回自己表露出太多的感激,而且在後來丈夫出了事之後,她還披頭散髮地直接去見曹操,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曹操還真的就答應了。

  不是一般人,自然在歷史上也都能留下不是一般的東西。

  丞相給予的關照,自己完全接受,似乎也理所當然地都接受了。

  曹操知道她是誰,她自然也明白曹操的身份。

  接受的合理,給予的自然也合情。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就是答案。

  杜康酒好喝,但是在面對蔡文姬的時候,梟雄也並沒有喝醉。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