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邊內榜」
貞觀五年年底,學部尚書鄭玄受天子劉備之令,公示天下,正式推動第一屆科舉考試,並下明文告知各州予以準備。
其後,與天子劉備和諸多專業學者齊聚一堂,商討出了第一份全國適用的考卷,用於州考。
貞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州考正式展開,全國每一所州學的學子和太學學子只要願意參考,並且成功報名,就能參加州考,不需要為此支付任何費用,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家庭出身,祖輩功績、官職什麼的,一概不問,只看成績,只看考試的分數。
最終,全國已經建設完畢並且正式投入教學工作的十三所州學與太學一共有三十一萬人報名參加了這一次的科舉考試。
州考歷時三天,所考內容多系基礎內容和基礎內容的延伸,但是題目難度較大,內容繁雜,需要進行作答的題目極多,包羅萬象。
儒家經典有之九章算術有之,天文地理有之農業工業有之,甚至連物理化學都有。
這種包羅萬象的考卷以及一連三天的考試時間對於學子的運算能力和抗壓能力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考試之後,各地學子鬼哭狼嚎者數不勝數,很多人都表示他們沒有完成全部的題目,一些題目甚至需要用一整張紙來進行作答,內容極多,尤其是數學題,更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運算。
雖然考試整整有三天時間,但是很多人都說他們在數學題方面有相當多的內容來不及運算,或者說在數學方面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以至於其他的題目沒有時間作答。
州考結束之後,學子們之間開始流傳起了對於數學題的恐懼。
誰都有可能欺騙你,但是數學不會,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州考的閱卷時間是七天,七天之後,就會對外公布這場考試的最終結果。
考試的選拔方式在劉備這邊主要是根據各州州學參考人數的不同劃定錄取人數,然後在操作過程中根據分高入選分低落選的原則,選拔出最優秀的一批進入第二輪選考的環節。
因為這一次參考學子人數較多,三十一萬人的規模也是驚到了不少朝廷官員,後來大家一合計,覺得這應該是那麼多年來學部大力推動學子們入學的成果積累而來的成果,所以人數才特別多。
尤其是涼州、雍州、益州和司隸地區,因為學府辦學入門早,體系較為成熟,入學的學子較多,積累到現在,才有那麼多人希望參與考試。
因為參與者太多,所以選拔自然更加殘酷,對於選考的規模,劉備限制在了一萬人以內,然後根據各州參考學子數量的不同做了名額分配,儘量兼顧各州的人數平均,顧及到最基礎的公平。
有些地方人口較多,那競爭就激烈一些,有些地方人口較少,那競爭就相對沒那麼激烈,劉備確立了這樣的一個原則。
但是如此一來,便有些官員覺得這對人口較多地區的學子們不太公平,那些學子可能具備更加強大的學力,但是卻因為這種分配模式而不能進入選考階段,這未免有些不合適。
然而劉備認為,這就是雒陽朝廷推動宏觀操控的一個手段。
農業時代,一個地區人口多,本身就意味著土地肥沃、生產力高,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定居,所以有錢人的規模也會更大,培養出來的學子也會更多。
如果按照完全公平競爭的模式,那麼這一地區的學子的競爭力一定特別強,錄取人數會特別多,在朝廷選拔名額有限的情況下,他們會占據太多的名額,遲早會把其他地區都遠遠地甩在身後。
由此而來的就是同一地區出身的官員數量太多,互相抱團、政治資源經濟資源過度傾斜,由此引發權力格局的失衡,將會促成更大規模的地域矛盾和權力爭端。
一個明智的統治者和政府是不能容忍這種情況出現的,對於劉備來說就更是如此。
他不能讓一個地方又有錢又有權,而其他地方連口湯都喝不到,他是整個漢帝國的君主,萬王之王,而不是一個州的君主、一個割據軍閥。
這種天然助推小團體發展壯大的行為,這種讓弱勢地區對中央離心離德的事情,他只要腦子沒壞掉,就不會去做。
所以劉備在科舉考試的階段就直接選擇了限制地區名額的選拔方式,給每個州都留下一定的名額,就算是人口稀少、經濟發展也不怎麼好的州,也能有足夠的入選名額。
而且如此一來,說不定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口的自然遷徙,讓一部分人從中原地區遷徙到邊遠地區定居,從而避開激烈的社會競爭,選擇相對簡單的模式。
古代大部分政府都會主動限制人口流動,希望將人口綁死在土地上,以此穩定農業生產的規模,但是劉備沒有做這樣的強制要求。
在法律規定層面,第三帝國的戶口政策是允許流動的,並不注意把一個人的戶口釘死在一個地區,只有一個遷徙到地方定居之後必須要納稅滿五年才能自由遷徙的規定。
對於之前遷徙到邊遠州郡地區的人,他們有好幾年的免稅期,那麼就要從開始繳稅之後過五年,然後才能進一步自由遷徙。
雒陽朝廷之前以稅收手段宏觀調控人口遷徙,通過政策的頒布,將中原地區限制的比較多,而邊遠地區的限制則比較少,所以發展的機會更多。
如此一來,一些有志於發展的人就自然而然跟著朝廷的政策遷徙到了邊遠地區。
之後,劉備打算再加上教育考試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將一定的教育資源傾斜到邊遠地區,以此在較為漫長的時間內引導一批人遷徙到邊遠地區定居,充實邊遠地區人口,減少核心地區的人口過於富集。
農業時代,一個地區的人口太多,未必是好事,一個地區的人口太少,就更不是好事了。
所以對於那些出身優渥地區的官員的疑惑與不滿,劉備並未接受,而是強行通過了自己的決議,給了邊遠州郡地區相對而言更多的資源傾斜,而加重了人口富裕地區的學力競爭。
州考階段是這樣的規則。
到了選考階段,規矩就稍微有些改變了。
根據州考階段得到的各州學子們的考試成績匯總情況,劉備和一眾學部官員、各學科專業人員得出了一個很明確的結論。
即公平競爭的情況下,中原地區的學子的學力普遍要超過邊遠地區學子的學力,他們的分數更高,成績更優秀,邊遠地區除了涼州異軍突起,成績優秀者特別多之外,其他幾個邊遠州都顯得比較拉跨。
尤其是交州,就算得到了特殊照顧,也只有一百多個學子勉強通過州考得以進入選考階段。
涼州算是因為得到了劉備的特殊照顧和最早起步,所以才能在學力方面追上中原地區,而其他地區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優勢。
雖然自從劉備進行教學改革以來,大家採用的教材已經不是儒家經典為主了,可是設置各州設置州學進行招生辦學的過程中,中原地區還是比邊遠地區更快一些,而且生源質量也會更好一些。
中原地區那些經過多次政治風暴依然存續下來的家族子弟們在學習基礎上還是超越了邊地學子的,且經濟狀況也更好更能脫產讀書,在貞觀年間的學習歷程也會更加輕鬆,更加集中注意力。
邊地缺少經濟能力,在建設州學、招募學子的過程中就更加困難,真正教學的起步時間和持續時間都不如中原地區,由此帶來的雙方學子的學力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大家在教材方面的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但是一方的跑道更加平整,一方的跑道則顯得坑坑窪窪,結果就是中原地區是簡單的賽跑,邊遠地區則搞成了障礙賽跑。
就拿條件最差、起步最晚的交州來說,要是讓這些基礎不牢固的交州學子和豫州、兗州、徐州等地的學子展開同台競技,他們會被秒的連渣都不剩。
所以在這一階段,劉備算是充分理解了當年朱元璋為什麼要搞南北榜。
教育資源不均衡、學生受教育程度的不均衡以及教育底蘊不均衡的情況是一個長遠問題,是朝廷需要投入大力氣去改善的問題。
而在這個問題真正得到改善之前,朝廷也並不能眼睜睜看著邊遠地區的學子們就始終無法出頭,不能眼睜睜看著雒陽朝廷連一個交州、并州、幽州出身的官員都沒有。
那這些邊遠州遲早要造反,要脫離,要獨立。
所以,劉備決定參考南北榜的模式,暫時設置了一個「邊內榜」,即邊地學子和內地學子分榜錄取,根據各自的參考人數和最終的錄取人數進行名額分配,然後各自列榜,選擇各自的優秀者。
劉備解釋這個政策的時候就說得很明白。
「同場競技,邊遠學子絕少有人可以競爭得過內地學子,這是不爭的事實,真要同榜取士,則錄取者絕大部分都是內地學子,邊地學子只能取極少數,甚至於全部都是內地學子,而沒有邊地學子。
這樣的情況諸位覺得可以嗎?是,我知道有人認為我搞邊內榜對內地學子不怎麼公平,但是這是科舉考試,選拔的是官,涉及到的是權力,需要顧忌的方方面面太多,這絕不是一場單純的考試。
昔年,我在涼州做涼州牧,耳聞目睹了涼州人對關東人的憤恨與不滿,親眼所見同一個大漢國中因為出身地區不同而在造成的驚人的互不承認與爭鬥,這種情況雖然經過我的努力,卻依然沒有徹底解決。
邊內榜的出現就是這種情況的延續,儘管我很努力,但因為曾經的朝廷對內地太過於優厚,對邊地太過於無情,以至於這短短數年的改變根本無法扭轉邊地相對內地的嚴重不足。
當年,涼州人曾問過我,涼州人到底還是不是漢人,當時我便覺得毛骨悚然,雒陽朝廷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涼州人後悔成為漢人了嗎?當時我便知道,這種情況決不能再出現了。
我知道諸位心中有很多想法,但是我想說的是,邊內榜的出現,正是朝廷施政失敗的結果,而吾輩施政的目標,就當以徹底罷黜邊內榜作為目標,有朝一日,當邊內榜可以廢除的時候,便是吾輩功成之時!」
劉備的話說得非常明確,所以持反對意見的人也無話可說了,思慮再三,他們認同了劉備的邊內榜分榜取士的概念。
所以輪到選考的時候,便定下了這個規矩,考卷還是同樣的考卷,但是根據考生籍貫的不同,將考生分成邊地榜和內地榜兩撥,分榜錄取,錄取之後待遇等同。
確定了這個原則之後,大家便緊鑼密鼓的開始籌備選考的進行。
選考是通過州考的各地學子集中在雒陽地區同台競技的一場全國性質的大考,考試地點在雒陽太學附近的雒陽考試院,這座剛落成不久的全新建築占地面積極廣,可容納一萬多人在其中學習考試,所以又被稱作萬人考試院。
所有通過州考的學子都會在本州州學的組織下,以公費車馬的方式一路前往雒陽,自身不需要承擔任何行程當中的費用。
行程之中,州學護送方全程安排食宿,各位考生與護送人員同吃同住,大家只需要一邊趕路一邊準備考試就可以。
通過這樣的統一調度,不僅可以更快更安全的讓學子們抵達雒陽參加考試,也能讓他們初步感受到「皇恩浩蕩」是個什麼樣的具體存在。
雖然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樣的想法,反正徐州琅琊郡人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是充分感受到了這種政策安排的優越之處,並心懷感激。
別的不說,這個安排讓他們那位天天都在擔心他們人身安全的兄長諸葛瑾也無話可說了,只這一點,諸葛亮和諸葛均就覺得非常不錯。
諸葛瑾的確對他的兩個弟弟十分愛護,但是諸葛亮和諸葛均都覺得,這種愛護有點太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