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顧行晉將關稅的想法,以及開設通商口岸,與他國貿易,進出口貨物的好處說完後,他的嗓子都有點啞了。
見聽著他說的幾人包括皇帝,都沒什麼動靜。一想是秦大人問他的,便對秦高欽道:
「秦大人,關稅一事,下官已經說完了!」
秦高欽當了二十多年的戶部尚書,對錢財一事,自然是再敏感不過。
大周要是真的能實行關稅,用顧編撰說的法子,那豈不是朝廷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銀子。
完全不需要擔心天災,只管收銀子。到時國庫的銀子,想必是滿滿的……
秦高欽暢想完畢後,立刻向皇帝請願道:「陛下,此法確實可行,還請陛下批准!」
站著的那四個人中的一人,立刻出來反對道:「陛下三思,打開國門是違背了祖制,萬萬不能開此頭!前車之鑑,匈奴一事,養虎為患……」
秦高欽覺得這些人,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國庫每年就收那麼點銀子,這裡需要銀子,那裡需要銀子。要不是陛下從內庫拿了九十萬銀子,如今國庫都空了!
現在有一個掙錢的大好機會,這些人竟然阻攔!
秦高欽都想斷了他們的俸祿了!
雖然他知道沒啥用,沒有哪個人是靠俸祿生活的。
秦高欽想起來,陳大人還欠著國庫銀子,直接當著皇帝面催收。
「陳大人,你還欠國庫三十萬兩銀子,明日就到期了。可準備還帳,緩解下國庫的緊張。」
陳尋的表情一下子僵硬了。
宣德帝聞言也道:「陳愛卿,國庫缺銀子,這三十萬兩銀子,想來能緩解不少的問題。」
開玩笑,這些人再不還銀子,朕的內庫都要被秦愛卿給扒光了!
要不是為了一國之君的體面,朕就差要穿著打補丁的龍袍上朝了。
想到內庫少了一半的銀子,宣德帝此刻的內心都在滴血。
確實應該讓他們還銀子,這樣秦愛卿國庫有銀子了,就能還朕的銀子了。
陳尋一聽皇帝的這話,立刻拜道:「陛下,臣也不是故意拖欠國庫的銀子,是臣家資不夠豐厚,京城居大不易……」
宣德帝這個債主,聽到這話就不開心了,莫不是陳尋打算賴帳?
「陳大人,你莫不是想賴帳?」秦高欽直言道。
對於阻攔他收關稅的陳尋,秦高欽秦說話是一點都不客氣。
「你……」陳尋被氣得吹鬍子瞪眼,這老匹夫實在可惡。
見宣德帝面色不愉,隨即就道:「陛下,臣絕不是秦大人說的那樣。臣也沒想過賴帳,只是如今家境困難,只能是先還一部分,剩下的可以算利息。」
宣德帝聞言面色好了不少,「陳愛卿有心了!」
秦高欽這時又道:「幾位大人,你們呢?」
三人看了一眼秦高欽,只得道:「秦大人放心,等出了皇宮就去清點下,有多少還多少。」
秦高欽頓時笑道:「秦某,到時會派人接待諸位大人!」
其他人見他的笑容,只想給老秦套麻袋。
顧行晉倒是站在一旁,看了一場好戲,這些人果然都不簡單。
秦高欽再次和宣德帝提到關稅的事,「陛下,關稅一事確實可行,還請陛下旨,設置通商口岸。」
陳尋這時站了出來道:「陛下,此事萬萬要慎重考慮,不可盲目下策。」
宣德帝一聽有道理,隨即就道:「秦愛卿,你寫個摺子,明日上朝時再探討一番。」
「是,陛下!」秦高欽知道也只能如此,事關重大必須要慎重點。
宣德帝這時看向顧行晉,「顧愛卿,你也寫份關於通商口岸關稅的摺子。」
「是,陛下。」顧行晉以為沒他的事了,沒想到皇帝竟然親自給他安排了事。
「小子,你覺得徵兵好,還是兵戶好。」
一聽就明白了,此人肯定也看了他的殿試文章。
顧行晉心裡明白,這一切和宣德皇帝脫不開關係。沒想到竟然能忍到離殿試過去了兩個月了,才開始提起此事。
雖然不認得他是何人,不過從他出現在甘泉殿,這些人的身份和地位判斷,都不是簡單的人物。
「怎麼?回答了不了?」那人見他沒有回應,略微不滿的皺眉問道。
顧行晉回過神來道:「回大人,兩者可以一起實行的,給予士兵每個月發放月銀,傷亡發放撫恤金,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不行,這樣的花費的銀子太多了!」
那人還沒說話,秦高欽一聽要花銀子,他就立刻反駁。
顧行晉明白了,秦大人就是守財奴,貔貅只進不出!
「秦大人,此事之後再說,你不要打斷。」那人淡淡的說道。
「你說說看,該如何實行。」那人好奇的看著他。
顧行晉猶豫一下,想到底層百姓的生活,還是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陛下,大人,微臣略力不足,所以想法可能有些不對,還請諸位大人海涵。」
「恕你無罪,儘管說!」宣德帝開了金口。
「多謝陛下!」顧行晉感激的道謝。
「是這樣的,可以分為服兵役和兵戶。服兵役的那些百姓,可以定為每人兩年的兵役,也和兵戶一樣,每個月給予百文銅板補貼,想來百姓也不會抗拒兵役,同時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
那位大人仔細思考了一下,這樣確實可以。但是,每個月補貼百文銅板,雖然不多可也架不住量大,對國庫來說壓力很大。
宣德帝自然也考慮到了,關稅一項牽扯倒不少,而每個月給服兵役的百姓銀子。雖然單個人確實不多,可服兵役的人可不少,也是大筆的銀子,如今的大周負擔不起。
「此事之後再談!」
聽到皇帝這麼說,五個大臣紛紛拜道:「是,陛下英明。」
宣德帝倒是對顧行晉有些好奇,便問道:「你殿試文章的想法,這些有何出處?」
「回陛下,微臣未中進士時,也遊歷多地,西北等地也去過。而且微臣也生於鄉野,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況,所以,微臣才有了這個想法。」